作者:Prosaveronum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479217/answer/28198218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个人觉得日语现在存在大量外来语是一个很讽刺的东西。相较而言,明治时期的日本学者更注重在引进西方文化时保持本土文化的相容性与独立性,所以致力于用汉字意译西洋词汇,以方便用日语的逻辑来理解西方概念。反观当时的中国,民主就直接音译为“德莫克拉西”。所以,当现代中国像明治时期的日本那样孜孜不倦地意译西方词汇而日本却诉诸于片假名音译时,就算不从汉语的角度考虑,总是感觉日本人在一步一步亲手毁掉自己在引进文化方面的优良传统。
其实在日本,废汉字也不是什么新的主张,甚至日本明治时期的思想大师福泽渝吉本人是倾向于废汉字的。但福泽废汉字的原因是其对实学的偏重,认为语言只是工具,目的是引进并学习西方的科技和思想而不是在诗词中华而不实地堆砌辞藻、用生僻字,并且当时福泽仅仅倾向于减少汉字的数量而不是全盘废汉字。从这点上,我真不认为当代日本年轻人对片假名的钟爱有如此的思想高度,大概只是因为懒惰和追求时髦吧。
个人认为一个语言要想维持自身,本身应该具有两个性质,一是要有相对的稳定性,二是要有内在的逻辑自洽性。稳定性是为了保证彼此交流的方便,而逻辑自洽性则是该语言所代表的民族文化的基础。
从理论上,我们完全可以把日语中的每个名词和动词用片假名音译代替,在加上は、を、する等辅助词,但这在文化上还是日语么?
而对于这些考量,我甚至认为不少日本人本身完全不明白这些。记得又一次在东京坐地铁,看到一则广告写道“时间の幸せ”,但凑近看一下直接瞎了,因为“时间”的读音居然用片假名标成了“タイム”。另外在日语歌词中我也很诧异为什么一首本身不注重音韵的歌却要煞有介事地将”身体“注音成”からだ”。
照这样下去,以后“时间”这个词就可以随便被标注成“tsaito / Zeit”,“tompu / temps”,“tempo / tempo“等等等等,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有十四中写法的”茴“字。
所以个人觉得从语言的稳定性上,如果可以像现在这样根据个人喜好随意引进和使用片假名,只会徒增不同群体之间和不同年龄层之间的交流障碍。现在的日本老一辈人已经很难搞懂那些新的平假名音译了。
而从逻辑自洽性上来说,我们可以将英语对拉丁语与希腊语的引进和日语对英语的引进作一个对比。
与日语相似,英语自文艺复兴后从拉丁语和希腊语中引进了大量的词汇,与其说是引进,不如说是全盘移植。但需要注意的是,英语(包括其近亲德语)在语言逻辑上和造词方式上与拉丁语和希腊语没有本质的区别,例如动词方面都是介词前缀+词根的造词方法,唯一的区别就是使用的介词系统是来自英语、德语、拉丁语还是希腊语,甚至你都能在这几个体系中找到一些对应关系,例如“up-hold, sus-tain, sus-tinere”,“under-go, sub-ire”,“par-take, teil-nehmen, parti-cipate“等等。所以说英语的引进不过是将自身原有的语言逻辑用了另外一套介词系统表达出来,而且当今但凡英语说得好的人都能够大致明白这些拉丁语和希腊语介词作为前缀时要表达的意思。而传统日语对汉字的使用较英语而言是完全不同的逻辑系统。如果按照当下的趋势,对英文词汇只是拿来就音译,而不是系统地引进与调和,不仅不能掌握西方语言的内在逻辑,久而久之反而会损害日语本身的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