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日本帝国主义为扩大第二次中日战争,在中国上海制造八一三事变。尽管后勤保障不利、士兵训练不足及缺乏空中、重炮支援等困难,国民革命军仍固守几近成废墟的上海。日军没有攻击上海外国租借地,表面上仍与其他国家保持友好,尽管事实上与其关系十分紧张。直到四年后,日本决定向同盟国宣战,日军才占领上海外国租借区。
到1937年10月26日,国民革命军在上海闸北区抵抗日渐艰难。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命令该区所有军队撤出,以防卫上海西部郊区,同时命令第三战区代理司令长官顾祝同让精锐的第八十八师单独留守。此举一是为了拖延日军进攻速度,二是为了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在抵抗日本侵略战争上的坚决态度,因九国公约签字国正好将于当年11月6日召开会议,希望以此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 顾祝同出于个人感情,并不愿意第八十八师留守,因为他曾是第二师(第八十八师整编前的番号)指挥官。顾打电话向第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传达命令,而孙强烈反对这一计划。之后孙又将自己的参谋长张柏亭派到离前线20公里的顾祝同司令部反复协商。
顾祝同、孙元良和张柏亭都不会违抗蒋中正命令,但孙经张向顾建议,既然是出于政治目的,那么留守闸北部队,兵力多是牺牲,兵力少也是牺牲。同时,守多数据点是守,守一二个据点也是守。顾祝同最后同意第七十二军第八十八师留出一团兵力,留守地点则自行处置。张柏亭回到第八十八师师部四行仓库后,孙元良决定,就以四行仓库作为固守据点,但觉得一团兵力仍然过多,在最后撤离之前,又决定只留一个加强营就够了。
于是以第七十二军第八十八师第五二四团第一营为基干,配属必要特种部队,组成一个加强营,共414人。由中校副团长谢晋元、少校团附上官志标,和少校营长杨瑞符率领。10月26日晚10点,驻扎与上海北站的第五二四团接到命令要求撤回位于四行仓库的师部。第一营营长杨瑞符面对这条要求其撤出已坚守两个多月的阵地的命令一开始难以接受,但在得知孙元良是让第一营防守四行仓库后便同意撤退。
四行仓库是位于上海闸北区苏州河西岸一座混凝土建筑,位于新垃圾桥(今西藏北路桥)西北沿。该仓库建于1931年,占地0.3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屋宽64米,深54米,高25米,是该地区最高建筑。因为是四间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盐业银行)共同出资建设之仓库,所以称为“四行”,由于先前是第八十八师师部,因此仓库中贮存大量食物、救护用品及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