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48篇帖子。
1937年11月12日,淞沪会战结束。
21樓 JosephHeinrich 2014-11-12 10:02
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于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中淞沪会战之结束。
参加这场保卫战的国民革命军被称为“八百壮士”,他们抵住日本军多番进攻,掩护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及其他国民革命军向西撤退。保卫战成功振奋因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士气。四行仓库与上海公共租界只相隔一条苏州河,因此整个战斗展现在西方世界面前,进一步吸引国际社会注意,如蒋中正所希望给中国抗日战争带来实质国际支援。
22樓 JosephHeinrich 2014-11-12 10:03
蓝色为四行仓库位置
23樓 JosephHeinrich 2014-11-12 10:03
日期:1937年10月26日 - 11月1日  
地点:中华民国上海市闸北  
结果:524团在国际介入下退入外国租界  
24樓 JosephHeinrich 2014-11-12 10:03
参战方:
中华民国:
 国民革命军
第88师,第524团 

大日本帝国:
日本陆军
第三师团  

25樓 JosephHeinrich 2014-11-12 10:03
指挥官和领导者:
 谢晋元  

 松井石根  

26樓 JosephHeinrich 2014-11-12 10:04
兵力:

中华民国:414人

大日本帝国:不详

伤亡与损失:

中华民国:10阵亡37负伤

大日本帝国:逾200人阵亡

27樓 JosephHeinrich 2014-11-12 10:05

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日本帝国主义为扩大第二次中日战争,在中国上海制造八一三事变。尽管后勤保障不利、士兵训练不足及缺乏空中、重炮支援等困难,国民革命军仍固守几近成废墟的上海。日军没有攻击上海外国租借地,表面上仍与其他国家保持友好,尽管事实上与其关系十分紧张。直到四年后,日本决定向同盟国宣战,日军才占领上海外国租借区。
到1937年10月26日,国民革命军在上海闸北区抵抗日渐艰难。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命令该区所有军队撤出,以防卫上海西部郊区,同时命令第三战区代理司令长官顾祝同让精锐的第八十八师单独留守。此举一是为了拖延日军进攻速度,二是为了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在抵抗日本侵略战争上的坚决态度,因九国公约签字国正好将于当年11月6日召开会议,希望以此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 顾祝同出于个人感情,并不愿意第八十八师留守,因为他曾是第二师(第八十八师整编前的番号)指挥官。顾打电话向第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传达命令,而孙强烈反对这一计划。之后孙又将自己的参谋长张柏亭派到离前线20公里的顾祝同司令部反复协商。
顾祝同、孙元良和张柏亭都不会违抗蒋中正命令,但孙经张向顾建议,既然是出于政治目的,那么留守闸北部队,兵力多是牺牲,兵力少也是牺牲。同时,守多数据点是守,守一二个据点也是守。顾祝同最后同意第七十二军第八十八师留出一团兵力,留守地点则自行处置。张柏亭回到第八十八师师部四行仓库后,孙元良决定,就以四行仓库作为固守据点,但觉得一团兵力仍然过多,在最后撤离之前,又决定只留一个加强营就够了。
于是以第七十二军第八十八师第五二四团第一营为基干,配属必要特种部队,组成一个加强营,共414人。由中校副团长谢晋元、少校团附上官志标,和少校营长杨瑞符率领。10月26日晚10点,驻扎与上海北站的第五二四团接到命令要求撤回位于四行仓库的师部。第一营营长杨瑞符面对这条要求其撤出已坚守两个多月的阵地的命令一开始难以接受,但在得知孙元良是让第一营防守四行仓库后便同意撤退。
四行仓库是位于上海闸北区苏州河西岸一座混凝土建筑,位于新垃圾桥(今西藏北路桥)西北沿。该仓库建于1931年,占地0.3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屋宽64米,深54米,高25米,是该地区最高建筑。因为是四间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盐业银行)共同出资建设之仓库,所以称为“四行”,由于先前是第八十八师师部,因此仓库中贮存大量食物、救护用品及弹药。
28樓 JosephHeinrich 2014-11-12 10:06
战斗序列及装备:

国民革命军:
第七十二军第八十八师第五二四团 - 团长,陆军中校 谢晋元
团副,陆军少校 上官志标
一营,第五二四团 - 营长,陆军少校 杨瑞符
一连,一营 - 连长,陆军上尉 陶杏春
二连,一营 - 连长,陆军上尉 邓英
三连,一营 - 连长,陆军上尉 石美豪(负伤),连长,陆军上尉 唐棣
机枪连,一营 - 连长,陆军上尉 雷雄第一营作为一支加强营最初有接近800人,但经整个淞沪会战的消耗到该次战斗前包括军官只有423人(一说453人)。而在部队从北站转移到四行仓库的过程中人数又降为414人。经过两个月的艰苦战斗,国军损失了大量原经过德式训练的士兵,在通过五次兵员补充后,此时的士兵大多为原周围省份的驻军。他们大多来自湖北驻军第五团第一营。湖北方面不愿意将他们训练最好、原与共产党作战的军队送到上海,因此被送到上海的都是些在7月7日战争爆发后招募的尚未完成训练的新兵。为迷惑日军,中国军队在其正式通讯中用“五二四团”代替“第一营”,让日军以为有一个团防守四行仓库。
该团每人装备一支中国仿造Gewehr 88或Gewehr 98式步枪300发8毫米毛瑟子弹,两箱手榴弹,一顶德制M1935式头盔,一副防毒面具及食物袋。守军共装备有27挺轻机枪,大部分为ZB26式轻机枪(捷克式轻机枪),接近每班一挺。4挺24式水冷马克沁机枪以及一个迫击炮排。

29樓 JosephHeinrich 2014-11-12 10:06
战斗序列及装备:

日本陆军:
上海派遣军 - 松井石根 上将
第三师团日军第三师团是当时日本帝国陆军中最精锐部队,在淞沪会战中受到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重创。他们称第八十八师为“闸北可恨之敌”。尽管如此,其指挥系统尚属完整,同时拥有空军及海军炮火支援。该师团装备有九四式轻装坦克及八九式迫击炮,步兵使用俗称三八大盖儿的三八式步枪。

30樓 JosephHeinrich 2014-11-12 10:07
战斗经过:

10月27日:
当晚各连分批穿过前线,杨瑞符命令一连去四行仓库,自己带领二连前进。而三连、机枪连和一连第三排士兵无法联络。直到第二日上午9时,他们才到达四行仓库。他们是在随大部队撤退途中,得到有关一营留守四行仓库的消息。 之后他们这种志愿参加“自杀行动”的精神,被蒋中正称为英勇行为的典范。
早上时分,有关中国军队仍在四行仓库保卫闸北的消息在上海传开。这引起中国童子军杨惠敏关注,而她将在整个保卫战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角色。凌晨4点左右她听到枪声便沿苏州河行走,她发现英国士兵向仓库丢了一袋香烟,她问新垃圾桥头的英国士兵对岸发生了什么,英军回答四行仓库中有中国守军。于是她要求附上她自己的纸条,不久后仓库传回纸条,说明他们需要弹药与食物。杨惠敏向上海商会求助,不过对方并不相信。
谢晋元将一连沿西藏路部署在四行仓库右翼,三连在左翼交通银行仓库大楼对面,二连在中央担任四行仓库外围之守备。机枪连除以两挺布置在楼顶担任防空其余分配一、三两连完成全营火力网的编成。 苏州河北路有原为防御租界内欧美军队的防御工事,但工事的枪眼是向现在中国守军方向开的。为了防止日军利用,中国守军便在其中埋下炸药,后日军进入其中,中国守军引爆炸药而对日军造成伤亡。
守军用仓库内的沙袋、装玉米、大豆和其他货物的麻袋构筑工事。并将楼内电灯全部破坏以便隐蔽,焚烧四行仓库周围房屋。
上午7时,日军第三师团开至上海北站,到午后1时开至四行仓库附近。约十名日军接近防御工事进行侦查,很快被击毙。午后2点由第三连排长尹求成带领的一队中国侦察兵与约50名日军交火。之后不久一个连的日军从西侧发动进攻,三连连长石美豪面部中弹但继续指挥战斗直到腿部再次中弹。大约七十名日军进入仓库西南墙根中国军队火力死角,中国守军便爬上楼顶向其投掷迫击炮弹及手榴弹,炸死日军七名伤二三十名。在第一波攻击失败后日军向储有燃料及木材的仓库西区放火。下午5时大火被扑灭。同时日军在闸北进行抢掠纵火。
晚上9时,营长杨瑞符判断当日日军不会再发动进攻,便下令做饭并加固防御工事。当天有两名守军阵亡,四人受伤。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