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蘆葦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6040126/answer/277497535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哀莫大於心死,我選擇默默離開是因為心中無法排解的鬱悶、無奈和對公司徹底的絕望。無法在沉默中爆發,只能在沉默中離開!
我曾經在世界500強國企工作15年,從事管理崗位,當時年齡30歲出頭,人力資源部門主管的助理,上下級關係融洽,工作小有成就,領導重視、同事認可,貌似前途光明、未來可期。工資待遇在當地算得上中上水平,有車有房,沒有貸款和債務,生活穩定!
即便如此,我不顧家人的反對、領導的挽留和同事的奉勸,於2015年毅然決然選擇了辭職。
當時我所在公司的狀況簡單概括下就是:一群60年代的領導,坐在70年代的辦公室里,吹著80年代的牛逼!70後們在喝茶而且要泡上枸杞人蔘、養生,混日子等退休;80後們在喝酒、每次喝的爛醉、托關係忙著提拔;90後們在井下一線乾著最苦最累的體力勞動看不到出頭之日。簡單闡述一下我離職的原因:
首先,這家老國企工資分配還在沿用計劃經濟時期的標準,基本工資真的差距不大,最低崗位的普通員工和最高級別的總經理相差不到1000塊錢,而且員工每年還能漲工資,而總經理的基本工資大多已經定格了,員工的的基本工資跟領導是在縮小的,看到這裡別忙著噴我。您往下看,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國企在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改革,早就已經面目全非,在基本工資之外,增加了績效工資、效益獎金、安全獎金等等項目,起初員工是支持的,畢竟增加了員工的收入,領導多分一點,工人少分一點,差距不大,還能接受。進入二十一世紀,領導們的各項獎金像坐了火箭一樣,一飛衝天,處級年收入動輒三四十萬,科級也普遍達到十萬,重要崗位的能拿到近二十萬,普通員工的收入一如既往的穩定,拿到手不到五萬,地面低崗位的年輕員工年收入不到三萬。更加不幸的是,這個差距還在不斷的擴大。
其次,這家老國企的選人用人制度幾乎是幾十年不變,拿著八九十年代的文件修改一下學歷標準和發布時間,放到今天依然能用,無非卡著各種條條框框,如:工齡、年齡、學歷、職稱、是不是黨員這幾項指標,符合條件的員工自願報名應聘,人力資源部門組織考試,成績達標的員工再接受職工的投票,選出得票高、成績好的兩、三個人選報給總經理辦公室,由公司領導班子開會研究確定最終的人選。方案定的公平公正,嚴肅嚴謹。但是具體實施起來卻是精彩紛呈,如果公司的一些管理崗位出現空缺,一般情況下總經理都會有內定的人選,人力資源部門進行一系列的暗箱操作,無論如何也要確保領導內定的人成功當選。如果年齡超了,可以改檔案,這個不看身份證,以檔案年齡為準;學歷不夠,可以改檔案,塞上假的學歷材料,包括假的畢業證。這些都是小兒科,有段子說,某些領導的人事檔案除了性別是真的,其它都是假的,這絕非危言聳聽!考試環節,提前給內定的人透漏筆試和面試的考題和標準答案,如果人太笨,知道答案了還考不了高分,人力資源部的人偷梁換柱,做一份高分的試卷給替換一下。職工投票環節就更有意思了,領導提前找參與投票的職工談話,確保把內定的人選上去,一般職工也明白,只要跟這個人沒有什麼「深仇大恨」,總會給領導面子的,領導讓選誰就選誰。如果這傢伙的人緣太差,職工不買賬就是不選他,也難不住萬能的人力資源部,繼續暗度陳倉,唱票環節像變魔術一樣,神不知鬼不覺用早已準備好的寫著「同意」的選票替換出「不同意」的選票,隨後大大方方的公之於眾,反正是不記名投票,不怕翻舊賬。
第三,國有企業雖然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嚴謹的監督機制,但由於一把手的權力過大,制度流程往往流於形式,監督監管更是形同虛設。有一次,公司社會層面招聘員工,人力資源部對報名人員情況進行逐一審核,篩選出一個肺結核患者和一個尿毒症患者,這種人肯定不能錄用,彙報領導後,總經理的電話打來了,要求重新修改查體報告,隱瞞患病事實,辦理入職手續,原來這倆人一個是總經理老婆的親外甥,一個是總經理的老鄉。肺結核被安排到了質監部門,基本屬於事少錢多無責任類型,尿毒症直接特批,休長期病假,不上班白拿工資,而且醫療費報銷的那種!其餘符合招聘條件的員工,統統安排到一線從事重體力勞動。
在國企工作的這十五年,儘管在外界看來工作穩定,前途光明,實際上顫顫兢兢、如履薄冰。時時刻刻感到心灰意冷,很多事情明知不對,但又不得不做,而且要昧著良心去做,內心糾結、矛盾,經常進行強烈的思想鬥爭。終於有一天,領導授意我做一些事情,嚴重侵犯到一些員工切身利益,我像往常一樣,表面平靜,但是沒有按照他的意思去辦,而是根據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維護了那部分員工的利益,事後,我的內心無比的暢快,面對領導的歇斯底里的批評和質問,我拿出準備已久的辭職報告,交給目瞪口呆的領導,毅然決然的轉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