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anFanFan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0078785075/answer/9485464080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兩回事兒,完全徹底不相關。
我國的主體人群,意識到美國的主體人群,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 「也就那麼回事兒」,甚至開始心生憐憫,與 「人才外流」 的界面無交集。
我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至今的所謂 「人才外流」,這群人在我國的智識階層,是妥妥前5%,大機率前1%的。
而時間發展到了今天,哪怕在綜合福祉衡量層面,確實涉及所謂 「階級滑落」 問題,這些外流的人才,在今天美國的財富或現金流層面的位階,也妥妥是前5%,大機率前1%的。
而兩邊對賬的人群,和各自的5%或1%,根本就沒關係。
真正會影響這部分人流動的,是這部分人群,和其國內同位階同僚之間的對賬。
但這部分對賬,一直都存在,也一直都沒斷過,信息也始終很通暢,基本上沒有信息壁壘,根本用不到什麼小紅書。
然後長期持續對賬的結果即,相較上世紀九十年代至本世紀初的那種掐尖程度,今日會選擇永久潤美的頭部教育履歷人群比例,已經顯著下降且在持續下降了。
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能意識到,選擇潤美,其實就是理性地選擇了一條邊緣化的小確幸路徑,也就不會把美國當成什麼聖地或天國了。
以及,如先前多次提到的,目前留美的華人華僑裡面,依然顯著能脫離 「工薪小確幸」 設定,在各行各業從事着頂級開創性工作的小比例人群,其中的 「大多數」,在我國、為我國、圍繞我國而展開的各種 「價值共享」 和 「價值創造」,從來都沒斷過。
再擴大至包括 「工薪小確幸」 群體,因地緣政治的明顯震蕩,近些年來,這個群體中,認定了永久移美的比例,是在穩步下降的;而開始思謀着,或已經開始展開布局準備,打算隨時見勢頭不對,就攜產回國的比例,則在穩步提升。
我知道你乎但凡提起北美高華,言必西岸碼工,進而認定其人均大殖子反賊,再進而恨不得他們結局悲慘。
但這種認知是並不準確的。
越是偏頭部的北美華人,對中美兩國的時點認知和時段預測,相對越客觀。同時因其個人能力,也相對更談得上 「有選擇的權力」,於是普遍並不魔怔。
魔怔比例顯著大的,依然還是對賬群體那個位階裡面的潤美華人,即美國中下層裡面的華人。
因能力和認知的巨大局限,他們在利益層面和情緒層面,確實和美國牢牢綁定了,屬於是徹底失去選擇權了,於是才會這麼跳。
但你若並不在乎網絡上的口嗨,而是只關心國家實力的興衰,理應清楚,這群人的存在與否,於中於美,都是近似無關的。
而通過所謂 「對賬」,相信你總也該逐漸認清美國社會制度的 「自由社達」 的底色了。於是若你真的看國內對應位階的人群不爽,就該多鼓勵他們儘快潤美才是,越多越快越好。
這對我國來說,不是壞事兒,而對美國來說,也談不上是好事兒。
最後再回到本題主旨,即有關 「人才外流」 的頭部人群討論。
簡單結論就是甭瞎操心,這在過去都不是個事兒,在今天和未來,更不是個事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