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煮夫:
米饭一直以来就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主食,因为它清香又百搭,可以这样说,色香味俱全的中国菜,最后都是为了把那一碗米饭吃下去。
但其实西方各国也会吃米饭,他们和中国不同,他们很少有“下饭菜”这个概念,更重视米饭本身的调味。
也可以这样理解,贪图方便一锅烩了,有饭有菜干手净脚不麻烦。

西班牙海鲜饭
西班牙美食中知名度最高的就是它了!作为西餐三大名菜之一,它和法国蜗牛、意大利面齐名。
它的主料包括鱿鱼、大虾、虾夷扇贝、鸡胸肉、火腿肉、西红柿、青豆、白洋葱等,用红酒、橄榄油、柠檬汁、盐和新鲜柠檬 ,特殊调料:藏红花、烟熏辣椒粉、甜椒粉调味。口味层次丰富,而且营养价值非常高。

意大利干酪焗饭
光是听名字,仿佛就能感受到它香醇丝滑的口感。它做法的前半部分和中国的炒饭有一点相似,将脆皮肠和各类蔬菜一起和饭炒熟,可别记着吃,重头戏在后面。
在炒好的饭上均匀地抹上一层土豆泥,铺上培根肉片,最后在再盖上干酪片,干酪一定要能把整个碗都盖住。然后进微波炉高火加热,干酪熔化后还有拔丝的效果,非常醇香!
阿拉伯麦克鲁白
阿拉伯和新疆一样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地方,因此饮食习惯也非常相似。麦克鲁白其实就是鸡肉抓饭,它是用洋葱、胡萝卜、西红柿、花椰菜等蔬菜与鸡肉一起烹制而成,是当地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

法式牛奶饭
来自美食大国法国。将牛奶倒入锅中大火煮开,加入大米,香草籽柠檬皮和葡萄干,不断搅拌至成熟。
牛奶饭一般是放入冰箱冰镇一下再吃,夏天吃这种醇香丝滑的冰甜品,那真是人生一大享受(专指夏天,其他季节热吃)。
看到了没,作为西餐的代表法、意,也是有米饭的,只不过他们的做法,不会和我们一样纯煮一锅白米饭,而是要加入各种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类似于咱们的煲仔饭。
这不奇怪,欧美的主食不是大米,而是麦子,其制品中的麦皮(片)、面包、意面是餐桌的主角。
我在白天鹅打工时,曾经向法厨ineofirst(我给他取的中文名)了解过,老外的普通家庭很少煮饭,这和中国人偶尔吃一次汉堡包是同样道理。
他们的主食面包,不同于国内的面包,我吃过刘中做的全麦面包,黑不溜秋质地坚韧(要用刀切,掰不开),口感粗糙,简直就如吃玉米芯一样。

但是刘中说,这能最大程度保留营养!
同样的理由,大多数蔬菜是生吃,拌上酱称沙拉;牛排不超过七分熟,我见过老外吃三分熟的,就是两面略煎(3-5秒),和血淋淋的生肉没啥区别。
未完,还有极端,以土豆为例,老外另一个至爱,切条炸酥脆称“薯条”,煮熟还不够,要压成“土豆泥”,淋入浇汁(西餐的特点就是各种酱汁,少了它没法做菜了),相比于咱们的醋溜土豆丝,天差地别。
这就带来了最后一个问题:口味。
谁都会说本国的美食天下第一,包括三哥的糊糊,是你们不懂欣赏,不是吗?
以我较熟悉的法餐为例,人家的孩子,从小到大吃喝的是奶油茶、咖啡、巧克力面包、葡萄干面包、鸡牛羊猪等肉类、蜗牛、鹅肝、培根,特别是奶酪,有专门经营的店铺,相当于两广的烧腊档,法国人常去“斩料”。
至于餐前开胃酒,肉类干红,鱼虾干白,餐后白兰地之类,我严重怀疑是酒庄的阳谋,为了多卖酒水。
在这样环境长大的孩子,还会喜欢吃其他菜系吗?
所以,刘中们鄙视英国为美食沙漠,德国菜傻大黑粗,俄菜只剩下鱼子酱……只有遇到中国人,才会低下高傲的头颅,称咱俩家的美食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各有千秋。

喜欢请点赞关注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