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6篇帖子。
(轉載知乎)西餐里除了西班牙海鮮飯還有哪些菜品是以米飯為重點主食的呢?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5-2-8 23:35

delu:


只說咸口的。

意大利除了好幾個答案都提到的Risotto,燴飯,還有一個包餡炸飯糰Aroncini,源自西西里,在歐洲也挺普遍。內餡常見的有各色奶酪,火腿,肉糜,茄子,蘑菇,菠菜等的混搭。有的會把不同內餡做成不同形狀,圓形,水滴形等,以示區別。長這樣:


另外,我很喜歡一個芬蘭的米飯派karjalanpiirakka,吃的時候抹上搗碎的雞蛋拌黃油,在冬天的北歐提供簡單而飽足的快樂。

再提一下,較之西班牙海鮮飯paella,我個人更喜歡葡萄牙版本的arroz de marisco。這個更類似海鮮泡飯,料也更足。

先就想到這幾個。

以上都是網圖,我自己吃過的改天翻照片再發。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5-2-8 23:36
作者:地球情報員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9748513/answer/311189300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既然題主問的是「西餐」,那麼作為傳統歐洲國家的俄羅斯,其飲食大概也是可以歸到「西餐」里的吧?


俄羅斯聯邦橫跨歐亞大陸,幅員遼闊,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飲食習慣也是天差地別。但總體上來講,俄羅斯人喜歡把麵包和馬鈴薯當做主食,稻米通常並不作為俄餐的主角登場。


俄羅斯黑麵包

烤馬鈴薯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畢竟在俄羅斯聯邦的廣闊土地上生活着超過190個民族。其中,帶有蒙古血統的韃靼族,就有把大米當做主食的習慣。


作為俄羅斯聯邦的自治共和國之一,韃靼斯坦共和國坐落於東歐平原

東部,伏爾加河的中游地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適宜耕作。同時,韃靼斯坦水資源較為豐富,氣候濕潤,這也為水稻的種植提供了有利條件。

韃靼斯坦

伏爾加河

韃靼人最具標誌性的美食之一是被稱作「Gubadiya」的餡餅,這種食物也是韃靼人婚禮和節日慶典上的明星主食。不過和大家印象中的餡餅不同,Gubadiya以米飯作為主要餡料。

以米飯作為餡料的Gubadiya

廚師會將煮熟的米飯、泡發的葡萄乾、雞蛋以及牛肉餡包入麵餅當中,再在上層鋪上一層乳酪,隨後放入烤爐烘烤。剛出鍋的Gubadiya看起來有點像是新疆的饢,只不過上面覆蓋了一層乳白色的奶酪。

在中國人眼中,這種把米飯包在麵餅里的「套娃」飲食習慣或許很奇特,不過,這和當地寒冷的氣候環境也是分不開的。零下20攝氏度的嚴寒中,吃上這樣一小塊由大米、麵粉和乳酪製作而成的「能量炸彈」,想必可以極大的恢復體力吧~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5-2-8 23:39


煙火煮夫:


米飯一直以來就是我國最為重要的主食,因為它清香又百搭,可以這樣說,色香味俱全的中國菜,最後都是為了把那一碗米飯吃下去。

但其實西方各國也會吃米飯,他們和中國不同,他們很少有「下飯菜」這個概念,更重視米飯本身的調味。

也可以這樣理解,貪圖方便一鍋燴了,有飯有菜乾手淨腳不麻煩。

西班牙海鮮飯

西班牙美食中知名度最高的就是它了!作為西餐三大名菜之一,它和法國蝸牛、意大利麵齊名。

它的主料包括魷魚、大蝦、蝦夷扇貝、雞胸肉、火腿肉、西紅柿、青豆、白洋蔥等,用紅酒、橄欖油、檸檬汁、鹽和新鮮檸檬 ,特殊調料:藏紅花、煙熏辣椒粉、甜椒粉調味。口味層次豐富,而且營養價值非常高。

意大利芝士焗飯

光是聽名字,彷彿就能感受到它香醇絲滑的口感。它做法的前半部分和中國的炒飯有一點相似,將脆皮腸和各類蔬菜一起和飯炒熟,可別記着吃,重頭戲在後面。

在炒好的飯上均勻地抹上一層馬鈴薯泥,鋪上培根肉片,最後在再蓋上芝士片,芝士一定要能把整個碗都蓋住。然後進微波爐高火加熱,芝士熔化後還有拔絲的效果,非常醇香!

阿拉伯麥克魯白

阿拉伯和新疆一樣是信仰伊斯蘭教的地方,因此飲食習慣也非常相似。麥克魯白其實就是雞肉抓飯,它是用洋蔥、胡蘿卜、西紅柿、花椰菜等蔬菜與雞肉一起烹制而成,是當地人主要的蛋白質來源。

法式牛奶飯

來自美食大國法國。將牛奶倒入鍋中大火煮開,加入大米,香草籽檸檬皮和葡萄乾,不斷攪拌至成熟。

牛奶飯一般是放入冰箱冰鎮一下再吃,夏天吃這種醇香絲滑的冰甜品,那真是人生一大享受(專指夏天,其他季節熱吃)。

看到了沒,作為西餐的代表法、意,也是有米飯的,只不過他們的做法,不會和我們一樣純煮一鍋白米飯,而是要加入各種自己喜歡吃的東西,類似於咱們的煲仔飯。

這不奇怪,歐美的主食不是大米,而是麥子,其製品中的麥皮(片)、麵包、意麵是餐桌的主角。

我在白天鵝打工時,曾經向法廚ineofirst(我給他取的中文名)了解過,老外的普通家庭很少煮飯,這和中國人偶爾吃一次漢堡包是同樣道理。

他們的主食麵包,不同於國內的麵包,我吃過劉中做的全麥麵包,黑不溜秋質地堅韌(要用刀切,掰不開),口感粗糙,簡直就如吃玉米芯一樣。

但是劉中說,這能最大程度保留營養!

同樣的理由,大多數蔬菜是生吃,拌上醬稱沙拉;牛排不超過七分熟,我見過老外吃三分熟的,就是兩面略煎(3-5秒),和血淋淋的生肉沒啥區別。

未完,還有極端,以馬鈴薯為例,老外另一個至愛,切條炸酥脆稱「薯條」,煮熟還不夠,要壓成「馬鈴薯泥」,淋入澆汁(西餐的特點就是各種醬汁,少了它沒法做菜了),相比於咱們的醋溜馬鈴薯絲,天差地別。

這就帶來了最後一個問題:口味。

誰都會說本國的美食天下第一,包括三哥的糊糊,是你們不懂欣賞,不是嗎?

以我較熟悉的法餐為例,人家的孩子,從小到大吃喝的是奶油茶、咖啡、巧克力麵包、葡萄乾麵包、雞牛羊豬等肉類、蝸牛、鵝肝、培根,特別是奶酪,有專門經營的店鋪,相當於兩廣的燒臘檔,法國人常去「斬料」。

至於餐前開胃酒,肉類干紅,魚蝦干白,餐後白蘭地之類,我嚴重懷疑是酒庄的陽謀,為了多賣酒水。

在這樣環境長大的孩子,還會喜歡吃其他菜系嗎?

所以,劉中們鄙視英國為美食沙漠,德國菜傻大黑粗,俄菜只剩下魚子醬……只有遇到中國人,才會低下高傲的頭顱,稱咱倆家的美食在世界上數一數二,各有千秋。

喜歡請點贊關注唄!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5-2-8 23:40

yifeng chen:


意大利燴飯。品種還不少。米飯作為主食的一種,在歐洲很常見。不過一般是水煮熟後撈出來,沒有悶的過程。所以吃起來不粘,也總感覺沒煮熟。

15樓 JosephHeinrich 2025-2-8 23:40

科技小旋風:


冬季萬物蕭瑟,人類必須要儲備很多食物才能保證種群的延續。遠古時候可沒有冰箱冷藏,如果將肉類和果蔬作為主食,很快就會腐爛變質,只有耐儲存的穀物才能提供穩定的過冬口糧。穀物種子中富含能量,種植方式又簡單,還沒有狩獵猛獸那樣的風險,自然成為人類的首選食物。古代經濟水平低下,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肉是逢年過節才有機會享受的奢侈品,而穀物才是最經濟的食物。

排在五穀之首的是稻米,它為全球1/3的人口提供了糧食。水稻去了殼,就成了我們很愛吃的大米,有多種多樣的烹飪方法,可以做成米飯、米粉、年糕、壽司等傳統美食,還可以用大米來釀酒。「水滿田疇稻葉齊,日光穿樹曉煙低。黃鶯也愛新涼好,飛過青山影里啼。」稻米對中國人來說,不單單是果腹的糧食,還承載了鄉情和美學的意念,成了我們文化的具象和歌詠。

在數千年的農耕史中,穀物從不同的發源地傳播到世界各地,對各國的農業生產和食物結構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主要的穀物中,玉米起源於美洲的墨西哥,小麥起源於西亞的兩河流域,包括今天的伊拉克、敘利亞等,而水稻和大豆則起源於中國。

西方各國也會吃米飯,他們和中國不同,他們很少有「下飯菜」這個概念,更重視米飯本身的調味。

意大利芝士焗飯

光是聽名字,彷彿就能感受到它香醇絲滑的口感。它做法的前半部分和中國的炒飯有一點相似,將脆皮腸和各類蔬菜一起和飯炒熟,可別記着吃,重頭戲在後面。在炒好的飯上均勻地抹上一層馬鈴薯泥,鋪上培根肉片,最後在再蓋上芝士片,芝士一定要能把整個碗都蓋住。然後進微波爐高火加熱,芝士熔化後還有拔絲的效果,非常醇香!

阿拉伯麥克魯白

阿拉伯和新疆一樣是信仰伊斯蘭教的地方,因此飲食習慣也非常相似。麥克魯白其實就是雞肉抓飯,它是用洋蔥、胡蘿卜、西紅柿、花椰菜等蔬菜與雞肉一起烹制而成,是當地人主要的蛋白質來源。

法式牛奶飯

將牛奶倒入鍋中大火煮開,加入大米,香草籽檸檬皮和葡萄乾,不斷攪拌至成熟。這道小吃一般是放入冰箱冰鎮一下再吃,夏天吃這種醇香絲滑的冰甜品,那真是人生一大享受。

16樓 JosephHeinrich 2025-2-8 23:40

意呆利夾生稀飯




作者:1968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9748513/answer/310086236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7樓 JosephHeinrich 2025-2-8 23:57

ATMdota:


Jambalaya 長這樣:

18樓 JosephHeinrich 2025-2-8 23:58

鄭雲瀟:


題主的直覺沒錯,因為米飯在西方確實比較少。水稻種植本就源自東亞,下面的配圖是一張按照水稻產量決定面積的世界地圖,可以明顯看出整個亞洲的碾壓態勢。水稻如今是三十多億人的主食,其實就和中印日韓東南亞加起來差不多

如今經濟全球化了,我在美國那幾年米飯也並不罕見。但主要都是在亞洲餐廳,如果是西餐的話,一般也只是主菜的配菜,放在本來應放馬鈴薯的那個位置。真正把米飯做出特色的除西班牙和其殖民地的海鮮飯外,大概就是意大利燴飯

而這兩個國家有個共同點,就是都在地中海沿岸,靠近阿拉伯世界,西班牙甚至被阿拉伯統治過幾百年。如果你去一家中東餐廳,就會發現米簡直是不要錢,大概是因為阿拉伯世界同亞洲的貿易往來暢通,也間接影響了西意兩國的飲食

19樓 JosephHeinrich 2025-2-8 23:58

鯤道乾元:


巴西黑豆飯,用黑豆豬耳朵豬內臟馬鈴薯胡椒炖爛,澆在白米飯上吃,一道巴西的家常菜


20樓 JosephHeinrich 2025-2-8 23:58

無數個一不小心:


西餐這個詞太寬泛了

中東菜系 有不少大米做主食的 比如伊朗做米飯放藏紅花

原來埃及的朋友做米飯不用水用雞湯和cream

我岳母和我老婆有時候做米飯和tuna奶酪烤箱一烤做的pie

意大利各種risotto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