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pRachel雷切爾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4398662/answer/360473183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斷腿抑鬱期才有空爆發,在沒微信家長群的年代,學校即使有課外活動和交流機會,都要有關係才知道才能被選。
我不是認真讀書的乖孩子,也不是某老師、某高官子女,所以很多時候我只知道機會的結果,不知道選拔。
我當年還算熱愛數學(而且數學好顯得聰明而不是死讀書),參加華羅庚還是什麼比賽,拿了三等還是二等,反正級里只有五個人不到拿到。
那天我才知道原來有類似奧賽的興趣班,每周一下午(其實都在下面說小話在玩)。我當時喜歡的男孩子(他家也算和老師關係好的那種)進了那班,我也想進。
直接去問老師,被說我數學不好所以沒讓我進,我就很莫名,不說那華羅庚競賽獎,我還是年級前十。老師一直覺得我是不聽話的黑馬遲早不行,現在想來她是不能讓我這種老說自己沒學習的人「帶壞頭」。
為了見某人我只能久違地發動我媽去找老師。我媽回來說老師說我雖然數學排名前,競賽拿獎,可是基礎不好,只有小聰明,但拿了獎又想去,就去吧。
就這麼正經的數學興趣班(但就是這個興趣班後來發生各種集體搗蛋事件,檢討書都寫過幾次)都搞成這樣,就別說參加其他部活了。
什麼管樂團舞蹈隊物理實驗隊,都是小道消息內部關係才能被選中的。
幸運而或許不幸(對成績好而不聽話的我來說就是不幸,我拿第一併不能為我帶來福利,因為我不乖),我所在的省份總體來說對文化和讀書沒那麼重視。我初中和高中都在省一級學校幾乎最好的班上,大部分人看重「面子」,會抵抗無畏的補課和背書,覺得靠題海做題得回來的好成績並不能代表腦子好。
雖然我沒有部活,但個人興趣和時間還算保留了一些,可惜在那個年代,關係和信息差比現在重要多了,我自認「小聰明」和「不聽話」還是比不上關係戶有錢人們的機會和樂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