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一位日本朋友曾深度討論為什麼日本人的敬語如此重要,透過他所做的民俗考察,推測可能是因為日本山多平地少,天災也頻繁,因此過往的自然資源、農作物相當有限。當資源有限,個人想要在村落中生存下來,一定要能被一個群體所接受。如何才能被群體接納呢?抬高對方的地位能起很大作用,因此使用「敬語」讓對方覺得自己地位崇高,或者降低說話者自己的地位使用「謙讓語」,都是可行的方式。再加上日本過去施行封建制度,所以日語當中的階級概念也就逐漸成立,而「要能被團體接受」這件事,久而久之就成了日本文化非常重要的運作基礎。 另外,日本人對於不願意或不要的事情,在語言使用的系統中通常不會直接表達「不要」的意思。例如:「ご遠慮ください」,其實並不是真的要你多想想,而是一種表示禁止的客氣說法;而當我們與剛認識的日本人相約喝茶或吃飯聊天,對方若說出了「また今度」(下次吧),基本上有 90% 以上是拒絕的意思,但這個詞對不少臺灣人來說,卻代表著還有至少一半的機會。
|
|
我自己跟日本很多行政機關、商業單位互動的時候,也慢慢感受到日本人對於「拒絕他人或禁止」的迂迴程度。我想,這或許呼應了日本文化背後「要能被團體接受」的重要運作基礎。畢竟,如果一開始就非常直接地拒絕對方,可能會被對方討厭、排斥,所以在社交場合上,總是需要運用各種客氣的語言來包裝自己的不願意。也難怪外國人會對日本文化抱有一種「空氣很難讀」的印象。
|
|
日本獨特的「個人集體主義」 觀察到這裡,我們或許會對日本人到底是「集體主義」還是「個人主義」抱持了一點懷疑。我認為,讀者可以把上面這些論點套用在《換日線》另一位作者張卉青 Olivia 的〈日本竟比臺灣更重個人主義?從合群與隱喻文化剖析日本社會真實樣貌〉,如此一來就能理解這篇文章之所以分析日本較偏向「個人主義」的原因,那就是:為了自己不要被團體排斥,所以努力配合團體。 也就是說,在這種文化運作模式下,「落單的個人」很容易成為被團體排擠的對象,而被排擠的原因,並非是這個人的特質本身,而是因為「落單」。當然,你也可以與團體有完全不同的「想法」,但你表現出來的「行為」,必須要與團體一致才行,因為這個文化強調的是團結的價值,要團結才能生存下去。
|
|
例如我在學習日語時,聽聞了「便所飯」這個詞,意思是一個人自己在廁所吃飯。有一次我問了日本友人,為什麼會有這個詞彙?對方告訴我,她自己其實也做過「便所飯」這件事,而她認為許多人這麼做的其中一個理由,與便當有關:在「自己帶便當」的情境中,如果自己的便當不夠漂亮、豐富(跟大家不一樣),就會被其他同學瞧不起。至於她自己的「便所飯」發生原因,則是因為找不到一起吃便當的朋友,在學校內,如果總是一個人行動,便會被視為不合群,當時她為了不想讓其他人知道自己沒有人可以一起吃飯,於是躲到廁所裡吃便當……
|
|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自由」意義 關於日本幼兒園內的自由,我個人對於這般文化現象的解釋,會認為是一種「給幼兒學習閱讀空氣的過程」,如果幼兒能在這個階段學會閱讀空氣,上了小學之後就會比較順利跟上團體、融入日本文化。
|
|
而老師之所以沒有特別提醒,或應該說老師的提醒方式較為隱晦,總是輕輕點到為止,剩下的要靠自己去體會,是因為未來上了國民教育階段、甚至長大到了公司職場,其實存在著很多這種需要自己讀的空氣,像是:上課老師問問題時,不要搶著回答出風頭;公司聚會乾杯時,位階低的人酒杯不可以高過主管;與同事吃飯時,資深的前輩或主管要坐在裡面的位置,新人要負責點餐、倒酒──這些內容通常不會直接教導新人,而是被預設為一種「你本來就應該要懂」的人際常識。 在歐美一些對於個人特性相對重視的國家,會從幼兒階段就引導學生發展出自己的想法與意識,教育系統也會配合多樣的走向而有不同選擇。然而,日本的幼兒園雖然「自由」,但上了小學乃至出社會之後,這樣的自由並沒有銜接上去,反而是快速引導個體要往團體方面靠攏。也就是說,日本幼兒園的自由並不是像歐美文化一樣,是基於「要發展個人特色」的自由,而是一種「要讓幼兒能意識到自己該跟上團體」的緩衝自由。
|
|
因此「日式自由」與「歐美自由」,在文化本質上具有不同的意義,在看似相同行為的背後,存在著不一樣的文化目的。當然,我們還是要相當謹慎,不要掉入了文化價值判斷的窠臼,「日式自由」有其文化脈絡,「歐美自由」當然也是,在跨文化的經驗當中,絕對不是要去比較其優劣。事實上,在思考到這樣的觀點以後,我更想要深入知道,所謂「臺灣的自由」又是怎樣的樣貌呢?
|
|
原作者:楊逸飛/不惑大叔留學筆記
公立幼兒園教師,35 歲開始認真自學英文與日文,2023 年(39 歲)前往日本留學。記錄自己的「中年大叔」留學生活,實現自己希望理解台日教育文化差異的想法。相信有別於年輕人的熱情奔放,中年的溫潤人生經驗,也能開展出獨特的留學經驗。中年的人生並非凋零的開始,而是逐漸沉澱,然後趨於內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