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國化工人:
財閥化工集團,研究所。
帶個團隊,手下幾個日本後輩。
我大約是每天加班一小時。
7.5小時/工作日,雙休,帶薪休假22天/年,可以累計。
一年休息123天(不算帶薪休假)
彈性工作制,幾點來,幾點走都可以。
早上11點來,覺得今天好累,下午1點半走,OK。
帶薪休假跟上司說一聲就好。手下的日本人給我打電話,100%批准,公司規定不能不批。
我請假找部長,也是100%批准,除非哪天要見客戶,實在走不開。
每個月再忙,加班不能超過30個小時,預計要超過了要事前研究所所長審批。超過40小時了,要去指定醫院體檢心理諮詢。上班這麼多年,就有一次超過35小時。
工作時間,按打卡記錄自動算,不存在不給加班費情況。(只有我們這個財閥集團是,有的企業是自己申請不給加班費但是有調休,比如某日本第一黑心電機企業)
收入還行,比美帝同規模水平企業低很多,但是比日本平均高很多很多。
+++++++++++++++++++++++++++++++++++++++++++++++++++
追記。
本人個人理解:產品競爭力的核心確實是成本控制,但是應該是研究工藝技術,創新產品性能,絕對不是靠降低工人勞動待遇得來的。日本以前確實以壓榨工人,長時間工作而聞名,但是那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起碼在我公司是這樣的)
我公司有很多產品確實競爭不過,但是絕對不應該靠壓榨工人待遇,降薪。而是要靠我們這樣的研發,多研究新產品,提高性能,建立專利網,形成技術壁壘。要不斷研究創新,要靠高性能高標準的產品質量,行他人之所不能,要做領跑者,而不是追趕者。
科技以人為本,沒有熟練的工人就不會有合格的產品,沒有人更不會有科技的發展。現在日本企業為了招人,都去學校搶人,我去年還回學校找學生談談我公司的好處,希望請一定考慮我公司。
現場的操作工人更是要搶,要給加錢才來,要不然誰給你去夜班擰閥門去。靠我手下這些成天做實驗,就能搬點裝置,測測儀器的修士博士嗎?
並且,我們集團有工人工會,每年的工會大會都會來國會議員站台(這可是數以千計的選票)。你降低工人待遇一下試試看。不給公司高層的那幾個弄下來,弄你個身敗名裂, 都不算這些議員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