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18篇帖子。
(轉載知乎)中國哪些省屬於是那種「拼湊出的省」?
91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0 19:31

知乎用戶SsiNRB:


其實每個省都是拼湊出來的,你們不內鬥中央怎麼平衡

92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0 19:32

Litchiham:


內蒙古、青海、雲南

93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0 19:32

她不會再說抱歉:


河北,內蒙,四川

94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0 19:33

川哥:


江蘇、安徽

95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0 19:33

別讓我改名了謝謝:


每個省都有這個問題。

陝西關中➕甘肅隴東隴西➕寧夏➕西寧。才不算拼湊。

96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0 19:33

我們陝西應該算是其中之一吧。

陝北:榆林+延安,我們地處黃土高原,語言、文化、飲食上更接近山西北部的晉綏文化,甚至內蒙的烏海、東勝,寧夏的銀川、石嘴山都和我們很相似。

關中:西安、咸陽、寶雞、渭南、銅川,平原地帶,最早的「天府之國」。西安這個大哥有着陝派文化的精髓。關中方言其實也有東府、西府和西安話的區別,雖然很細微,但我在西安呆久了,還是可以聽得出來的。

陝南:漢中、安康和商洛(商洛有一部分縣區屬於關中文化圈)。漢中飲食、習俗、文化更接近四川,安康接近重慶和湖北,安康接近河南和湖北。但總的來說,我們一直覺得三市的風土人情很接近。



作者:lijo163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4830226/answer/317034778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97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0 19:36

刀鋒:


張承志的小說裡面就說過,別說一個甘肅省是散裝的,即使一些甘肅的鄉村,從村頭到村尾就有幾個民族,好在中國禁槍,否則會分裂到村。


98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0 19:38
作者:南明史愛好者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4830226/answer/338547463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戰時雲貴川

,明成祖朱棣一旨決議讓大西南成為抗清基地

明朝以前,由於雲南和中南半島的發展比較落後,且歷朝歷代也無意向西南擴張。因此貴州的戰略、軍事地位也就不怎麼重要。


但隨着明朝建立,朱元璋意識到,貴州這個作為中原掌控西南各省的穩固戰略支點,不能再讓土司自治

了。必須要由中央直轄。


讓土著自製,看起來節省了治理成本,實際上卻是增大了治安隱患,不僅阻礙了當地的經濟民生髮展,也阻斷了中央與大西南的聯繫。中央只有加強對貴州的管理力度,才能改變這一現狀。於是,被冷落了近千年的貴州,戰略地位和軍事價值,也就開始重要了起來。


洪武十四年(1381年),為消滅盤踞在雲南的元朝梁王集團,朱元璋敕令「調北征南」,派遣名將傅友德率30萬大軍直入滇黔。


滅掉元廷殘餘後,為保障湖南通往雲南的驛道暢通,並監視管理當地少數民族,朱元璋再次下令,留下大量軍隊於貴州屯紮,建立軍事衛所。屯紮的部隊,就不用回來了,就在當地安家立業,繁衍生息。


朱棣是明朝為數不多的明君之一

再後來,衛所規模擴大,具備了建立省級機構的基礎。明成祖朱棣隨即下旨,設貴州承宣布政使司

。貴州地區正式建省(明朝沒能征服越南北部,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當時缺人,缺軍隊,未能及時移民,在越南建立類似貴州那樣的軍事衛所)。


現在的滬昆鐵路、滬昆高鐵、滬昆高速等國家主幹交通線,大體上就是沿着明朝在貴州設立的衛所修建的。

當年為了保證這條入滇通道的順暢,朱元璋下旨「等殺得蠻子畏服了」。對本地土司年年用兵,殺得雞飛狗跳。就這樣,自唐中期後,脫離中央控制,半獨立存在的雲貴地區,也就再次被中央政府牢牢控制在了手裡。


由於貫穿了通往東南亞的交通線,此後幾十年時間,明朝不斷往東南亞擴張勢力範圍。歷史上的三宣六慰

就是這麼產生的。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沒有貴州,沒能打通交通線,歷史上還能有三宣六慰嗎?不可能的。當時無論是商團還是軍隊,想要南下到雲南以及中南半島,在不經過貴州地區的情況下,只能走巴蜀,直下雲南,或是走湖廣地區,穿越廣西,再繞到雲南。


而這兩條通道,補給距離都太長了。這麼長的補給距離,影響效率。別說是對東南亞形成影響力了。要是搞得物資和軍隊運轉不暢,土著勢力在明朝衰弱時造反,明朝怕是連雲南都守不住。就像唐朝一樣,一旦武運衰敗,雲南又脫離中央控制。再想收復,就困難了。


更惡劣的情況,為了減少與雲南土著政權的摩擦,縮減開支,朝廷甚至還會默許土司自治的情況。搞不好,一切又回到了原點。


雖說,明朝後來的武運也衰敗了,其在東南亞的勢力範圍逐漸萎縮。但能把雲南留在中國版圖內,也算是很成功的結果了。


明朝後期,萬曆皇帝剿滅播州楊氏

後,中央對貴州的控制力進一步加強。


貴州承宣布政使司的管轄範圍擴大,與今天的範圍大致相當。


以此為基礎,貴州作為明朝在西南的戰略支撐點地位,進一步提升。


可以說,後來無論是清朝滅南明,滅吳三桂叛亂。還是南明和吳三桂北伐,貴州這個夾在川、渝、鄂、湘、桂、滇六省市中間的省份,都是雙方必爭的戰略要地。


這裡還可以再想像一下,要是朱元璋當年沒有經營西南。南明能撐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不可能的。一旦長江守不住,南明頂多撐個兩三年就沒了。可以說,正是當年對雲貴的經營,才給南明多延續了十多年的壽。

99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0 19:38

i shy:


安徽、江蘇。清朝是為了管理運河設置的,從軍事角度出發,也算得上兼顧了經濟。

之前的朝代,像兩漢隋唐宋明,雖然也不是同一個區劃,但也是受到運河影響導致的,隨着運河變遷而變遷,也算的上兼顧了經濟。

現在運河都不佔主導地位了,這樣設置完全沒有經濟價值,軍事價值也不如運河時代,搞不懂。


100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0 19:39

作者:某個lhy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4830226/answer/316358225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差異大不能作為拼湊的指征,如果在地理和歷史上聯繫比較緊密的地區,方便管理應該就不算拼湊。比如福建,廣東,廣西。福建有客家民系,有閩語民系,但是你不能把這兩者分在兩個省,福建本來人口就不很多,中國作為一個中央集權國家也不可能有太多的省級行政區劃,你也不能把客家人湊一堆弄個客家省出來,沒法管理也沒法搞經濟了,你用武夷山脈所謂分界就好管理了。廣東廣西也是如此,兩個省份劃界的主要問題是兩廣地區硬切成兩個省,兩廣作為一個省太大,兩個省又不好分,怎麼切都是硬切。湖南湖北也是如此,湖廣省硬切成兩個省。

拼湊的省有一個比較典型是山東省,山東南部是禹貢徐州的北部,山東北部基本是禹貢青州,當然山東東部還有膠東。從歷史上和地理上來說,山東北部和河北大部京津大部聯繫比較緊密,也就是太行山以東山東丘陵以北渤海以西燕山以南,這一大塊平原地區,這塊地方人口太多,不可能只有一個省。南部是山東丘陵到淮河這一大片土地,基本上也超過了一個省的規模。

貴州則是把附近幾個省的深山區捏一塊。

江蘇和安徽則是既有拼湊又有硬劃,總的來說,這兩個省橫着切比豎著切合理,結果竟然就豎著切了。

陝西河南河北有一定程度的拼湊,但不很大。陝西拼湊程度最大,秦嶺以南和以北差異比較大,而且秦嶺以南在陝西人口佔比不小。河南也有一些應該劃在南方的地區。河北有兩個市在燕山太行以外。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