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家云购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4559502874/answer/190570711259778326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知道自己的腰围是多少吗?看似不胖,可腰围一旦超标,内脏脂肪、血压、血糖都会出问题。别只盯着体重,腰围才是代谢健康的风向标,一起深入了解体重管理的「真」重点!
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部门联合印发《“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将体重管理工作重要性提升至慢性病防控的新高度。
体重超标,身体健康的“定时炸弹”
体重异常是代谢疾病的重要诱因。数据显示,中国有4亿人超重肥胖,是全球最胖的国家,并呈现超重人数持续攀升的趋势。
当体重超标,脂肪堆积在体表、包裹内脏,引发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代谢紊乱的问题,增加肝脏、肾脏等器官负担。
研究表明,肥胖与多种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风险呈正相关,长期超重或肥胖无异于为健康埋下 “定时炸弹”。
体重超标,心理健康拉响警报
体重超标还会冲击心理健康,超重者易因外形产生自卑、焦虑情绪,在社交中可能遭遇偏见,降低生活满意度。这种不良情绪又常引发情绪性进食,进一步加重体重问题,形成 “心理-体重” 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整体生活质量与健康状态。
看懂BMI:打开体重管理的第一把钥匙
身体质量指数(BMI)是衡量体重与身高比例的核心标准,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²(m²)。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指出,在我国成年人群中:
BMI<18.5:体重过轻,可能伴随免疫力低下、骨质疏松等风险; 18.5≤BMI≤23.9:体重正常,处于健康理想区间; 24≤BMI≤27.9:超重,高血压、脂肪肝等疾病风险增加; BMI≥28: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等重大疾病风险显著上升。
需要注意的是,BMI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孕妇和哺乳期女性因生理状态特殊,应重点关注体围变化;运动员及健身人群由于肌肉量较高,需结合体脂率综合判断,避免因肌肉重量导致BMI数值“虚高”。
腰围:内脏脂肪的“预警标尺”
腰围是评估中心性肥胖(内脏脂肪堆积)的核心指标,相较于体重数字,更能反映代谢性疾病风险。我国成人健康标准建议:
男性腰围<85cm、 女性腰围<80cm:属于正常腰围。
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属于腹型肥胖(中心性肥胖),即使 BMI 正常,也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较常人高出2-3倍。
此外,腰围/臀围比(WHR)是另一个反映中心性肥胖的指标,当WHR≥0.90(男性)和≥0.85(女性)时,也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体脂率:身体脂肪含量的“晴雨表”
体脂率(身体脂肪重量占比)是区分“隐形肥胖”(体重正常但体脂高)和“肌肉型身材”的核心指标,男女健康范围不同:
男性:理想体脂率10%-15%(肌肉线条明显,代谢最佳),≥25%为体脂过多。
女性:理想体脂率20%-25%(体态健康,激素稳定),≥30%为体脂过多。
吃好三餐,均衡营养摄入
早餐是体重管理的 “代谢启动键”,一顿科学的早餐应包含六大营养核心——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磷脂、膳食纤维、微量营养素与植物化合物,再加入益生菌这一“消化助推器”,帮助肠道更好地处理营养。这样的搭配既能稳定血糖,又能激活代谢酶加速脂肪分解;同时,科学营养早餐中富含的膳食纤维在胃中吸水膨胀,形成持久的饱腹感,有效减少后续热量摄入,为全天控重打下基础。
午餐作为体重管理的“控糖核心餐”,建议选择低GI主食,缓慢释放葡萄糖,可避免餐后血糖剧烈波动,搭配优质蛋白及高纤维食物,可持续4-5小时的饱腹感,抑制下午高热量加餐的冲动,实现全天热量摄入的精准调控。
晚餐作为“热量收口关键期”,以低脂高蛋白食材为主,搭配富含维生素的果蔬,在保证营养的同时严格控制单餐热量,避免脂肪与糖分过量囤积。
同时,餐前摄入芸豆、淡豆豉精华,能有效助力挡糖、控糖。芸豆含有α-淀粉酶抑制剂,可以抑制淀粉分解酶的活性,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淡豆豉富含生物活性多酚,具备降糖作用,为体重管理提供支持,助力维持健康体态。
补充关键营养,有效助力减脂
维生素D有助于调节食欲,通过平衡 “饱腹激素” 与 “饥饿激素”,帮助降低身体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减少过量进食。相较于单一补充维生素D,建议选择挑选含有钙镁锰锌铜的维生素D补充剂,多种矿物质协同作用,有助于维生素D在体内的吸收和利用。
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减少脂肪吸收。对于膳食结构不均衡或肠道功能偏弱的人群,可适量补充含菊粉、抗性糊精和半乳甘露聚糖的膳食纤维补充剂,能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还能兼顾益生元作用,帮助减少油糖吸收、促进肠道蠕动,帮助益生菌生长。
Omega-3脂肪酸通过双重机制助力控重:一方面改善血管健康,加速血液中脂肪酸的运输与利用,提升静息状态下的热量消耗效率;另一方面发挥抗炎作用,抑制内脏脂肪堆积并调节脂肪代谢,从 “燃脂” 与 “抗囤积” 双路径为体重管理提供支持。日常可通过深海鱼类(如三文鱼)获取。若日常膳食难以获取充足的不饱和脂肪酸,建议选择富含Omega-3、Omega-6、Omega-9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油品,同时摄入多种不饱和脂肪酸。
适度运动,让身体"主动燃脂"
运动是让身体“主动燃脂”的关键。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跳绳,能有效消耗热量,帮助减脂;无氧运动如举重、哑铃、拳击等,有助于增肌,提高基础代谢率。即便时间紧张,也有懒人友好方案,每天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20分钟运动,同样能达到一定效果,比如在工作间隙做几组深蹲,或是步行上下楼梯,积少成多,也能收获运动的益处。
良好作息,巩固体重管理成果
睡眠是体重管理的重要基石,睡眠不足会降低代谢,导致脂肪堆积。建议每日保证7-8小时规律睡眠。此外,压力也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高压状态下,皮质醇分泌增加易导致脂肪囤积(尤其腹部),可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减压,能有效减少情绪性进食,维持身体代谢平衡。
纽崔莱体重管理方案,吃好三餐轻松管理体重
参考文献:
[1]《“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2024年版)》
[2]秦洋.科学管理体重我们一起行动[N].山西日报,2025-04-17(011).
[3]许晨星.“管”好体重“管”好自己的健康[N].团结报,2025-04-24(004).
[4]宋晓雨.科学减重解锁健康新模式[N].联合日报,2025-04-21(003).
[5]白晨.春季减肥正当时瘦身事半功倍[N].中国妇女报,2025-04-16(007).

推荐阅读:
1.冯雪科学减肥法|冯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康复中心主任
2.守护生命之河 别给血管添堵,血管健康管理微课
3.“夏季养心”家庭健康管理课程,共10课.
4.中医手诊图解大全(完整版,学习参考)
5.营养素为什么能调理身体?
6.养肝护肝|护肝三部曲之护肝、清肝、调肝
7.轻断食七课合集,左晓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分享
8.涨知识学院·营养系|全24套囊括儿童、老人、男性、女性、各大人群的热点健康问题,每集约10分钟,专业、靠谱、有趣轻松
9.《理想健康》| 顶流专家天团为纽崔莱大健康实力背书!
10.“比同龄人年轻十岁”之养好雌激素,是一生美丽的开始
11.我爱我的家-如何成为家庭首席健康官,守护全家人的健康
A家云购,公号,获取安利业务办理指南,找到我→D1688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