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前往美國休斯頓生子的袁女士回國後組建了多個赴美生子信息交流群,並在多家平台上運營帳號,講述赴美生子優劣考慮以及詳細信息。
「如果特朗普真心想要遏制生育旅遊,完全不需要修改憲法,直接像香港一樣限制雙非孕婦入境就好了,」袁女士這樣說。
此前,香港曾是中國孕婦生育旅遊的心頭好。自2003年香港放寬大陸居民個人遊,赴港生子人數逐年遞增,到2011年,已經突破驚人的3.5萬人次。2012年,港府明確叫停赴港生子行為,自2013年起實施。
2013年香港入境事務處在各管制站共查到40,865名懷疑內地孕婦,其中5,077名被拒絕入境。
早年出境生子的考慮有很多,除了取得公民身份,還有突破獨生子女政策限制,以及單身女性生子等考慮。
在袁女士創辦的赴美生子信息互助群裡,她目睹了很多已經準備赴美生子的媽媽們的擔心。為了規避不確定性,哪怕提前前往美國會導致預算大幅上漲,很多預產期在三月、四月的家庭趕在1月20日特朗普就任前即匆匆前往美國,等待生產。
由於特朗普在選舉期間大力宣傳取消「出生公民權」,赴美生子相關話題在中文社交媒體上吸引了不小討論聲量。在特朗普宣誓就任、簽署行政令後,小紅書上平時寂寂無人發言的大量赴美生子信息交換群突然變得熱鬧起來,討論美國是否還會放行、特朗普的政策是否會真正落地、今時今日前往美國是否還安全、新生兒是否還能獲得公民身份。
在一些BBC瀏覽過的數百人討論群組裡,認為特朗普行政令並不會徹底執行的觀念持有者佔據絕大多數。但「孕產婦是否會在入境時嚴查遣返」是他們憂心的重點,也被認為是最容易在實際操作中執行、最接近特朗普本意的一種手段。
根據赴美生子的過往經驗,孕婦僅需要提前辦理旅行簽證,入境時誠實告知海關自己此行的目的是生產,即可被放行。生產後,在地辦理國際海牙認證、美國護照和中國旅行証。
孕婦訪美沒有法律問題,但是以旅遊為名辦理簽證則涉嫌違法。2015年,美國當局對加州多家月子中心進行突擊檢查。2019年,三名在加州南部協助生育旅遊產業的生意人被捕。
袁女士早在2016年就開始規劃赴美生子,當時她認為直接生一個有美國公民身份的孩子會讓其人生起點更高,「當時都沒有考慮太多生完之後的實操性」。回憶起自己2023年中在美國生產的經歷,她認為,當地的人文關懷、服務質量、醫學水平都讓她「感受比國內好太多」,此行完全符合她的預期。
在接下來的兩年裡,她時不時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赴美生子的經驗,供後來者參考。
未來政策的不確定性,讓焦慮籠罩在預備赴美生子的孕婦頭上。交流群裡,是否要趕在2月19日之前實施剖腹早產亦是爭論的重點之一。
「在他的上一個任期裡,特朗普也有提起取消出生公民權,當時我們建議孕產婦從拉斯維加斯入境,再輾轉到加州,為了避開當時加州稍嚴格的海關審核,」前述連鎖月子中心負責人在電話裡對BBC表示,「我的建議是觀望。2月20日之後,一切都會明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