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6篇帖子。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14 5
(轉載知乎)什么叫咖喱?咖喱是由什么做成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1樓 發表于:2024-6-16 23:17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2樓 發表于:2024-6-16 23:18
暖暖nuannuan:

咖喱是一种酱料,以姜黄
为主料和其他多种香料粉末调配制作而成,具有特别的香气。咖喱原产于印度,不论是从国家上来分,颜色上来分,还是配料细节上,种类都非常多。咖喱用途广泛,且已形成各国风味,是东南亚很多国家是必备的调料,在西餐中也常用到。
------咖喱是什么制作的---------
  咖喱作为酱料,是许多香料放在一起煮制成,以姜黄为主料,和陈皮、茴香、胡椒、番椒
等调制而成。印度最初吃膻味较重的羊肉,但是单一的香料并不能除膻,因此便用多种香料粉末组合成浓汁烹饪,效果出奇的好,这就是现在的咖喱粉,咖喱粉的爆粉应该避光保存,免得香气挥发。
----咖喱是什么味---------
  咖喱粉最初的存在是因为印度,味道浓香、辛辣,现在不仅仅是作为调味品,也可以指代用咖喱烹调的食品。咖喱种类众多,不论是从国家上来分,还是颜色上,或者是配料细节上的口味来区分种类,都让你眼花缭乱。
  咖喱常用于东南亚国家的菜系,是重要的调料,比如印度、日本、泰国等国家,常用来和肉类拌饭一起吃。
---营养价值
--------
① 咖喱的主要成分是姜黄粉、川花椒、八角、胡椒、桂皮、丁香和芫荽籽
等含有辣味的香料,能促进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进食欲。
② 咖喱能促进血液循环,达到发汗的目的。
③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
指出,咖喱所含的姜黄素
具有激活肝细胞并抑制癌细胞的功能。
④ 咖喱还具有协助伤口愈合、预防老年痴呆症
的作用。
⑤ 咖喱可以改善便秘,有益于肠道健康。
推荐几款咖喱做的美食:香辣咖喱虾
、咖喱土豆鸡块
、咖喱羊肉炒饭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3樓 發表于:2024-6-16 23:19
作者:峰浪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454150/answer/297321697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咖喱是一道广受欢迎和享有盛誉的菜肴,它在世界范围内众所周知并且备受青睐,但你了解咖喱的起源和在不同国家间的联系吗?如果不了解的话,那么今天我将为你介绍一下咖喱的历史,并且为你阐明它在不同时期和形式下对世界的影响。
咖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的印度次大陆。根据历史记录,当时的印度人将各种香料混合在一起,用于调味肉类和蔬菜。不过,当初的这种菜肴与现在的咖喱其实有些不同。在当时,这种调料被称作“Masala”,意为“混合香料”。到了15世纪时,梵文文献中已经出现了“咖喱”这个词,意为“酸辣汤汁”。
在印度,咖喱是非常普遍的菜肴,不过正如其他菜肴一样,咖喱也受到了各种文化和宗教的影响。这种菜肴在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文化中都很常见,而印度及周边国家的佛教文化则对菜肴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在16世纪,葡萄牙探险家渡过印度洋来到印度,从而开启了咖喱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葡萄牙人将咖喱带回了欧洲,并在当地制作了一种名为“curry powder”的混合香料,成为了现代咖喱粉的雏形。
咖喱后来经由英国殖民地行政机构推广到加勒比海和其他殖民地。印度移民和东南亚移民也将咖喱的技巧和风格带到了英国和殖民地。在这一时期,咖喱开始变得多样化,不同区域的咖喱也因其配料和调味方式而具有多种变化,如德裔美国人制作的“绿色咖喱”和泰国人制作的“红色咖喱”。
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和移民的增多,咖喱的受欢迎程度已经超越了原来的地域和文化限制,成为了一道广受欢迎和全球性的菜肴。今天,你可以在世界各地的餐厅和食品店中找到咖喱,从小吃摊到高端餐厅都可以尝到不同菜系的咖喱。
咖喱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美食领域,它还对世界文化和商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说在英国,咖喱已经成为了英国文化的一部分,超过六千个印度餐馆遍布全国。同时在商业上,咖喱的普及推动了香料贸易和生产的发展,从而带动了世界经济发展。

在东南亚,咖喱以不同的形式和口味出现在许多国家的饮食文化中。在泰国,咖喱被广泛使用于许多菜肴中,像是咖喱鸡、咖喱蟹和咖喱面条等。泰国咖喱最为著名的是红咖喱,以其口感辣、香浓为特点。在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咖喱也是非常受欢迎的菜肴。这些国家的咖喱以椰浆和各种香料混合,味道浓郁、香气四溢。
在日本,咖喱也成为了人们喜爱的食品。日本咖喱口味悉数大胆创新,事实上,日本的咖喱与印度和南亚的传统咖喱完全不同。日本人以咖喱为灵感,开发了许多独具特色的菜肴。比如咖喱煮面、咖喱炸豆腐和咖喱烤鳗鱼等,这些菜肴通常以甜咖喱为主,让人感觉口感柔滑,而不至于太辣。
在美国,由于移民的影响,咖喱得以成为了美国本土美食之一。美式咖喱通常具有多变的菜肴风格,有些添加了美国本地特色调料和食材。美国咖喱通常是辣明显,风味丰富,口感浓厚。它也经常作为速食食品出现,咖喱鸡肉和咖喱红薯
馅饼成为了许多美国人的最爱。
自从咖喱从印度传入世界,咖喱在不同国家经历着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发展,它经由移民、贸易和跨文化交流而形成了许多不同形式,从而产生了相应的美食文化。咖喱不仅是一道美食,还是各种文化和历史的载体,并在全球的多个地方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不得不说,咖喱是一道历史悠久、多样化和普及全球的菜肴,它的历史足迹几乎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初期。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也让它成为了一个文化的载体,体现着人类历史、地域和习俗的多样性。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4樓 發表于:2024-6-16 23:19
作者:会写会画儒儒麻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454150/answer/282579367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我迷上了蔬菜咖喱。
在较厚的锅子里加沙拉油,将蒜末放进去炒热爆香,接着再将切成一口大小的猪肉、洋葱、胡萝卜、茄子、青椒、芹菜、南瓜、西蓝花(西蓝花很容易散架,所以最后才放)等放进锅中炒透之后“唰”地将水加进去,水滚后将浮沫捞干净,转中火炖煮到食材变软,关火,剥开我家御用的“佛蒙特咖喱(中辣)”’的咖喱块,加入锅中溶解之后,再开小火炖煮。
我喜欢把咖喱饭用的白饭煮得硬邦邦的,然后将它盛进咖喱盘里,再淋上满是蔬菜的金黄色咖喱酱。很快地,咖喱就陷入一粒粒的白饭之间,这是“第一天的咖喱”。在我家,只要一做咖喱,隔天和第三天也都得吃咖喱。
第二天以后,重新热过的咖喱淋在白饭上时,会雪崩似的缓缓滑落,但不会陷进饭里,味道也更为成熟。光是看咖喱下陷的程度,我就能判断这是第一天的咖喱,还是第二天以后的。
“佛蒙特咖喱”上市时,我念小学二年级,所以前前后后已经吃了超过四十年。我经常看着母亲将巧克力砖似的固态咖喱剥开,丢进锅子里。咖喱块掉进去之后不久,锅里就会出现金黄色的浓汤,咖喱的味道也在家中散开。
“苹果和蜂蜜,浓稠地融化了。”
这是西城秀树唱的歌,不过我当然吃不出苹果和蜂蜜原本的味道,也没看过苹果和蜂蜜加进去的过程。但是既然他说加了,我也就认为加了,幼小的心灵便觉得咖喱味道柔和好吃。
对了,佛蒙特咖喱是借用美国的佛蒙特州来命名的,但这个佛蒙特州似乎没有佛蒙特咖喱,只有使用苹果和蜂蜜的民间疗法“佛蒙特疗法”,据说这就变成了后来的佛蒙特咖喱。
有一天,我去朋友家玩,对方请我吃咖喱当晚餐。“我们家也吃佛蒙特咖喱哦!”
朋友这么说。但当我看见盘子后,大吃一惊。蔬菜用料和我家一模一样,有胡萝卜、洋葱、土豆等,不过旁边竟然躺着牛肉块。我用汤匙压了一下,发现牛肉块煮得很烂,几乎可以轻易将
牛肉纤维剥下来,让我觉得好感动。
我们家煮咖喱用的是猪肉,而且还很薄,所以回家后,我立刻向母亲报告。
“我们家也来做加那种肉的咖喱吧!”
我记得自己这么恳求母亲。
那还是可以靠咖喱的食材内容判断家庭经济状况的时代,所以朋友惠子曾笑着说过:
“哇,在我青森老家那里,小时候吃的咖喱饭都不是加肉,而是加鱿鱼呢!所以我一直以为咖喱饭就是要加鱿鱼,直到长大成人,第一次吃到加肉的咖喱时,还觉得这家人好奇怪,咖喱里
面竟然没有鱿鱼……”
也有人说:
“我们家的咖喱都会加竹轮哦!”
这家的咖喱大概被当成和关东煮一样的炖煮料理了吧!我的祖母做的咖喱,有时候会加竹笋和芋头。
小学时代的死党真子家里,则是在世界上还没出现猪排咖喱饭之前,就已经会将炸猪排或是荷包蛋放在咖喱饭上一起吃。
话说回来,我当时在车站前的食堂点咖喱饭时,店员会把如同花束似的套着餐巾纸的汤匙,和装了水的杯子一起端来。
有好几次,我都看见别人拆开餐巾纸,先把汤匙前端放进水杯中稍微沾湿后,才开始吃咖喱。
我不晓得原因是什么,但我也不是不能理解想在吃咖喱之前,先把汤匙弄湿的心情。我心想,说不定这才是吃咖喱饭的正确方式。
我曾经目击过这是“礼数”的证据。初中毕业旅行到东北地区去的时候,我们搭乘观光巴士,中途下车到旅馆吃午餐。旅馆打通隔间的大宴会厅中,摆着一百六十名学生的咖喱饭。咖喱饭齐刷刷地排成相对的两列,每份咖喱饭旁边的水杯里都插着汤匙,同样齐刷刷地林立着,非常壮观。
咖喱饭就像这样,无论是食材还是食用方式,全因个人喜好做出改变。只是那时候,日本人仍旧觉得咖喱是印度料理。
所以在大阪世博会的“印度馆”点咖喱,却看到和家里的佛蒙特咖喱完全不同的料理送上桌时,我真的大吃一惊,彻底糊涂了--“那我们之前吃的咖喱,到底是哪里的咖喱啊?”
有人说,“日本是欧亚大陆的’小钢珠盆’。”这是高野孟的著作《最新·世界地图的阅读方法》中的一节。
在我们看惯的日本地图上,涂成红色的日本列岛恰好位于正中央,其西边就是辽阔的欧亚大陆。
然而,如果改变视角,将地图沿顺时针方向转九十度使原来的西方朝上来看的话,日本列岛就会位于仿佛巨型小钢珠台的欧亚大陆的“小钢珠盆”位置,接受从遥远的罗马和伊朗、印度和缅甸、中国、俄罗斯、北方圈”流出,经过各式各样的路径,后浪推前浪似的蜂拥而来的物品和文化,以防止其掉进下方的太平洋中。这个小钢珠盆来者不拒,将接收的东西彼此混合,创造出其他有模有样的东西来。这令人惊异的杂居性、社会和文化的包容性、多元性,就是日本的特色。
发源于印度的咖喱小钢珠被英国弹走,漂洋过海变身为咖喱面包和咖喱乌冬面,甚至连汤匙沾水之后再吃这种珍奇的礼数都跑出来了。
这就是日本独有的“进化”。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5樓 發表于:2024-6-16 23:19
作者:ruka314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454150/answer/269057619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说到咖喱,你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
说到咖喱,就想到印度。虽然咖喱源于此处,但「咖喱」这个字并不是印度人发明的,在印度的商店或家中不会看到咖喱粉,印度人也没有天天吃咖喱。所以,我们怎么会有这些谬思?又,「咖喱」到底是怎么来的?


在说明咖喱的由来前,先澄清一个观念:并非所有的印度料理都与咖喱有关。印度有 29 邦,分成 7 个联邦属地。不仅东西南北的菜色完全不同,即使只相隔几百公里,饮食习惯也可能完全相异。可尽管各地区的料理风格迥异,却往往都被贴上咖喱的标签。
作者 Lizzy Collingham 在《咖喱:一个关于厨师和征服者的故事》 (Curry: A Tale of Cooks & Conquerors) 一书中提到:「咖喱,其实是欧洲人强加于印度饮食文化的概念。」这句话,可以从英国殖民印度说起。
当时,贸易商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了塑造自己统治阶级的形象,公司高层雇用很多印度人当厨师、厨师助手、管家或服务生,甚至聘人专门磨香料。厨房团队分工精细又庞大,每天为其家人朋友提供丰盛的料理。



这些佳肴其实都不尽相同,也有自己的名字,比方说 Korma 是以肉、蔬菜、香料及优格炖煮而成,Rogan Josh 则以羊肉、大蒜、洋葱、香料及酸奶等做成。菜色间的细微差异因地区及用料而有所不同,不过,英国却把这些陌生的料理通通称为咖喱,咖喱也就成为混合香料、蔬菜及肉类一起制成的料理统称。
后来,英国人回到家乡,思念印度菜时,会在各种料理上洒上厨师事先调好的混合香料,并给这些菜肴取名为咖喱。他们后来也自制咖喱粉,用到的香料有时甚至比混合香料玛莎拉 (Garam Masala) 来得多。



咖喱这个名词,很显然也影响了其他国家的料理。18 世纪随着英国向外扩张版图,印度劳工来到世界各地,印度的烹饪技法结合当地食材,形成各有特色的咖喱。
比方说,泰国人把喜欢的香茅
及椰奶加入印度混合香料,经典的泰式咖喱就此诞生。加勒比海地区的咖喱,则加入当地受欢迎的山羊肉、盖亚那辣椒及千里达辣椒
。至于日本,虽然没有直接受到英国殖民影响,但 19 世纪中期,因英国贸易商的厨师引进,而开启日本人对咖喱无穷无尽的喜爱。



追根究柢,咖喱一词虽然忽视了印度料理变化丰富的特性,不过,却也因咖喱的模煳定义,在世界各地与当地料理融合,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变形。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高級架構工程師 十九級
6樓 發表于:2024-6-16 23:20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14 回複數:5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4-6-16 23:20
 
©2010-2024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