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鹤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6544113/answer/164164874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时隔三年的更新

图源哔哩哔哩漫画平台,侵删这篇回答是我在知乎写的第一篇答案,时隔三年居然还有人在看,还有人在点赞,也是非常感谢各位的捧场!
当初发文后没过多久《37岁事件簿》就停更了,我这个乌鸦嘴呦(-_-||)
前不久才偶然知道,停更了许久的《37岁事件簿》又恢复连载了,大概是从今年4月份开始的。时至今日,当初停更原因仍不详,不过也不必细究原因了,反正能恢复连载对于我们而言就是好事儿。
并且——
美雪
出现了意不意外!?开不开心!?
虽然老书迷们会很开心,不过呢,这下子爱海酱
的前途堪忧啊……
最近才刚刚知道居然有了《金田一37岁事件簿
》,下载了哔哩哔哩漫画平台的APP,一口气看完了67话。
阅读的过程,总是伴随着时光飞逝的感慨,记得第一次看《金田一少年事件簿
》应该还是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那个时候对二次元(当时还没有这个词儿)异常的感兴趣,甚至萌发了也当一个漫画脚本作者的念头,但最终也没能实现。
按照度娘的说法,金田一一生于1975年8月5日,算起来比我还要大上一岁,同属70后,今年应该已经45岁了。也不知道他在今年全球疫情期间生活如何?(笑)(这里忽然脑洞了一下,不知道作者会不会写出个疫情隔离期间不可能犯罪杀人事件呢?)
关于剧情:
在我个人的阅读“私体验”中,《少年事件簿》最大的特色,就在于每个事件落幕之后,那久久萦绕于胸中挥之不去的淡淡的哀伤感,即为死者也为凶手。正是少年“为赋新词强说愁
”的年纪,自诩文学青年的我,一头扎进了作者一手布下的罗网中不可自拔。也正是这部作品使我第一次了解了:善与恶并非如黑白两色般泾渭分明,往往是事物的一体两面。因此,对于《少年事件簿》中的每个凶手我都有种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
所以当看到《37岁事件簿》中的第一案《歌岛度假村之杀人事件》时就当头给了我一棒,凶手杀人的动机不过是对金钱的贪婪和及出自纯粹的恶意;第二案《超高层公寓贵妇杀人事件》中,三个与死者积怨已久的家庭主妇联手实施的杀人计划也是如此,点滴的积怨酝酿的杀意,因为一个渣男而被点燃了。
然而静下心来细想,这样的凶手似乎更加真实。现实中哪来那么多爱恨纠葛的凶手,满腔恨意化为不熄的执念,甚至抱着自毁的决心,只为自己心头那份深沉乃至扭曲的爱意。恐怕绝大多数会是像“天津男杀妻骗保案”或者“杭州杀妻案
”中的罪犯一样,被金钱欲望和日常点滴积怨扭曲了的心灵,从而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
如果说《少年事件簿》剧情的悲剧性是来源于个人,那么《37岁事件簿》剧情的悲剧性则更多的来源于社会,围绕着包括像“阶层固化”、“塑料闺蜜情”、“婚内出轨”、“不雅照事件”、“偶像(小鲜肉)人设崩塌”等等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而铺陈展开。而且案发地点的环境也更加的open,与周边大环境和人物的互动也逐渐增多,出现了不少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新型犯罪诡计设计。这些新元素的加入往往会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估计也是作者为了吸引更多的新一代的读者而有意为之。
但新作在观照现实的同时,似乎也失去了某种属于金田一那独有的“味道”,因此这种创新也引起了读者普遍的不适乃至不满。
从第三案《京都赤池流花道家杀人事件》起,推理的环境开始逐渐封闭起来,而到了《骚灵馆杀人事件》的时候,已经完全回归到“少年世代”那种完全封闭、与世隔绝的环境中了(唉,遇到阿一的吊桥果然没有一座能逃脱毁灭的宿命)。凶手的杀人动机也恢复了“少年世代”的那种“由爱而生恨”的复仇模式,如“碧血鬼
”是为了爱人复仇,“骚灵”是为了亲人复仇。
到目前为止这种剧情转变回归的情况,估计日本国内的老一代读者们的反对意见应该起了很大作用。
漫画在日本已经是相当成熟的产业,就像商业大片一样,再牛的作者也不敢轻视读者老爷们的感受,毕竟读者们如果不买账,书是卖不出去的,而作者也是要吃饭养家的。
而大家应该相信,对于作者尝试创新剧情而给日本读者带来的不适感,不会比国内读者来得少。
然而,对于作者以过去的“二十年”时光所布下的这手庞大的棋局而言,我们目前所见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
别的不说,单看高远遥一
的“十一门徒”目前只现身了“阿尔忒弥斯
”和“阿波罗”两位,就算今后的剧情都与其他九个人有关,按照13到15章节(话)一个事件的进度来推算,至少需要120个章节。如果要讲清美雪
与过去这20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至少也需要1册单行本的量,也就是13个章节左右(参照《浪客剑心
》京都追忆篇》。现在《37岁事件簿》是在讲谈社
的双周刊《Evening》上进行连载的,也就是每个月2章。估计我们能看到阿一与高远的对决最早也是5年以后的事情了。我目前只能祈祷金田一不会变成有生之年系列就好。所以各位读者老爷,不要总想着给作者寄刀片了,还是寄点营养品吧,万一两位作者大大有个头疼脑热,歇工个一年半载……(我这乌鸦嘴少说话吧)(-_-||)
关于人物:
第一,关于迄今为止已经71话而从未出场的美雪。我估计在这二十年间必定是发生了某种“不幸”,而且这个“不幸”应该与阿一的破案是绝对有关系的,并且直接导致了我们所看到的二十年后这个“颓废中年单身狗社畜金田一一”。而这个“不幸”究竟是什么或者说到了何种程度?我估计现在作者心里也没谱儿呢。
七濑美雪
之于金田一一犹如赤名莉香之于永尾完治,槙村香之于寒羽良
(抱歉实在不习惯用冴羽獠或孟波),神谷薰之于绯村剑心
,赤木晴子之于樱木花道
……,正是由于她们这些个性鲜明的女性角色的存在、陪伴与支持,我们的主人公们才会不断地蜕变、成长并最终成就了完整的自己。可以说七濑美雪是整整一代读者心中的那个“沈佳宜
”。
如果作者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美雪写死了,那么我很钦佩他们敢于顶着被读者老爷们寄刀片的危险(笑)也要独辟蹊径进行创作的勇气。而如果美雪还活着,那么导致她与阿一始终无法相见的那个“不幸”的真相究竟是什么?仅仅是填好这个坑,也够谋杀作者脑细胞的(希望不是“沉睡了二十年的植物人被真爱唤醒”这种狗血梗)。
第二,新出现在37岁的阿一身边的年轻漂亮、充满青春活力的女下属叶山爱海
是目前人气很高的角色。但私以为,为数众多的叶山爱海的拥趸在漫画平台的评论里不希望作者把叶山黑化的愿望恐怕是要落空的。
关于这一点和美雪的处理情形类似,作者应该也还没有最后的决定,故事的走向八成还是掌握在读者老爷们的态度上,所以爱海目前还走在一条中间路线上。
如果美雪离世——事实上有众多的读者都认同这一点,而我们看到的阿一每一次收到了美雪的信息应该是他自我幻想出来的,是某种创伤后应激反应,与网剧《心理罪》中的方木
类似(原著中没有这个情节,是编剧自创的。)——那么爱海就是替代美雪陪伴在阿一身边的红颜角色。从人物设计的角度来讲也应该是这样的,年轻女性与中年大叔的组合是时下比较受欢迎的形式。
而如果美雪回归的话,那么爱海应该是要被黑化的。
假设你是高远遥一,多年谋算,终于设计好了“某个”舞台,满怀斗志地要与宿命中的敌人金田一展开一场华丽的世纪对决之时,却发现对方居然变成了一个混吃等死的社畜和废柴,你会怎么想?对于高傲如高远遥一而言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那么就需要有这样一个人,在金田一的身边,一点一滴地引导,不断的推动,让金田一一次次地重回推理战场,从而恢复到他巅峰时的状态,好迎接那场最终决战的到来。那么到目前为止,这个隐藏在阿一身边的“十一门徒”之一最有可能是谁呢?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
第三,关于速水玲香
。
相信细心的读者都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细节,第51话中玲香与阿一会面时送给阿一的礼物是一个花盒,而后来第53话中亲身经历了“碧血鬼”杀人一案的剧团演员之一汤田收到了以“赫拉”的名义送给他的一笔酬劳,感谢他透露案件的全部始末,那笔钱也是被装在一个花盒里面的。而关于这起案件的消息不久就被传递给了狱中的高远,难道这是玲香也要黑化的节奏吗?(惊)
这里脑洞一下,在希腊神话中天后赫拉是宙斯的妻子,如果玲香就是赫拉的话,难道迄今为止一直悬而未决的玲香之子的生父是高远遥一?玲香与高远组成了一对犯罪夫妻档?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作者放出的混淆读者们判断的烟幕,毕竟这样的手法作者之前也没少用。
啰啰嗦嗦说了许多,究竟那唯一的“真相”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最后还要说一句:金田一一,愿你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