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載知乎)低龄留学回国后文化认同度低、「反向文化震荡」强烈,如何看待低龄留学的价值认同问题?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据教育部信息,2016至2019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数量高达251.8万人,其中回国201.3万人,学成回国人数占比达八成(79.9%)。全球新冠疫情以来,2020年出国人数同比略有下降,但最近两年总的上升趋势并未改变。 在留学生回国就业的浪潮中,一些曾低龄留学的青年出现了价值认同等问题。在互联网社交平台豆瓣的“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社群,已经聚集了5万多人。IP显示为广东、网名“昂阳向上”在社群里说:“本人今年30,美本澳硕,人生观形成的时候都在国外上学……” 这些低龄留学生回国后,由于在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个人归属认同等方面出现偏离,不适应国内环境。吉林大学博士王瑶认为,留学教育体系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观照、留学应急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国外负面舆情的不良诱导以及种族主义带来的多元文化冲突等因素,使部分中国赴海外留学生出现爱国言行受争议、文化认同漂浮不定、政治态度相对漠然、心理状态孤独失序以及法治素养较为薄弱等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讲师胡晓檬分析,反向文化震荡是指个体在一个不同的文化中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重新适应、重新培养和重新融入自己的本土文化的过程。大量研究表明,越是在国外逗留时间长、对祖国文化认同越低,则越难适应回国生活。 低龄留学,要补上价值观教育这一课 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U4Nzc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大多数人,在大学毕业后就不会看非工作类的书籍了。 大学阶段和中学阶段,是人价值观养成的阶段。 尤其中学阶段,可以说是给以后的价值观打下了基础。 这种事情,之前就有过例子。 1872~1875年,清朝曾经向海外派出了120多名少年留学生。 中国留美幼童深感穿着长袍马褂和青缎瓜皮帽的“国服”大为不便,对头上拖着的发辫尤觉尴尬,他们于是鼓起勇气和“学监”斗争,终于改服西装,有的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毅然剪掉辫子,揭开了“剪辫易服”运动的序幕。 这被当时的清政府视为“大逆不道”。 于是,在1881年,这批留学生因 “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即使竭力整饬,亦觉防范难周,亟应将局裁撤” 而被召回。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1862613/answer/3118677242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作者:Rainer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1862613/answer/311917818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泻药 本人15岁开始在温哥华读高中,高中毕业后到多伦多读大学,研究生在美国,现在回到加拿大在加拿大皇家银行(RBC)当数据科学家(职位已经知乎认证),主要任务是在皇家银行全球交易记录中找出洗钱用户。如果国内职场类比的话,这相当于是一个中国工商银行可以接触所有交易记录的岗位。 也就是说,无论如何我都算是融入了加拿大主流职场 早上去上班我的LinkedIn个人简介是,“Mixed background both academically and culturally” 学术上的混合背景说的是我本科商学院硕士工程学院,文化上的混合背景指的是中国和加拿大的成长经历。以至于我在康奈尔读硕士的时候,看到美国货架上摆的“Made in Canada”,都会去特地买一点。 我的价值观形成分了三步。在加拿大上高中的时候,我的价值观是完全的中国价值观。那个时候学校教历史课,讲到冷战的时候有意无意的把斯大林和希特勒放在一起讲。因为在西方史观下纳粹德国和苏联都是威权社会。而接受中国初中教育的我觉得把斯大林和希特勒相提并论完全不对。于是我就在课上和老师辩论。 那个加拿大历史老师还挺有意思一老头,因为本地学生对政治完全没兴趣,见到我这个能和他有深度辩论但是意识形态不一样的,主观评分很大的课就给我班级第二。高分是因为我能和他交流而别的学生背都背不到一块(加拿大公立高中学生水平很一般),但不给第一是因为不能让班里第一是个“反贼”。 但是那个时候,我确实改变了很多。比如学校也会找加拿大老兵给我们演讲,(其中包含朝鲜战争老兵),我第一次发现其实他们也不是穷凶极恶的敌人,而是和我爷爷(35年入党的老红军)一样的精神矍铄甚至有些慈祥的老头。 虽然改变归改变,在那个时候我从来没有身份认同问题,真正的身份认同问题是本科开始的 本科的时候有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我遇到了很多国内读高中的同学;第二件事情是我和我妈因为生活费大吵一架;这两件事情让我陷入长达三年的自我认同冲突。 我记得那是大二的平常一天,我去楼下买日本拉面,忽然发现自己已经整整一年没想回国了。那一天当时看来风平浪静,但几年后看其实是一个岔口,奠定了我以后的身份认同的基本基调:我拥有亚洲特征(比如爱吃日本拉面)和加拿大特征。就像你可以叫我Yihao也可以叫我Rainer一样;两者和谐共存。 第一件事情是我和我妈因为因为生活费大吵一架。简单来说我家不算穷。至少算是城市中产吧(在老家新一线甚至中产偏上);但是我妈作为一个从农村奋斗出来的传统中国妇女,非常提倡有时候甚至有些无用的节俭。比如在多大我想学个triple major 暑假要上课要多花钱,我妈和我大吵一架,因为她觉得只有不花家里钱取得的成功才值得提倡。但是北美文化从来不歌颂苦难,我当然不理解她提倡的那些东西。矛盾的爆发是有一次我家房子漏水,全家要搬到另外一套房子去住一段时间方便工人维修,我妈拍下了大包小包搬家的照片说供我上学家里要卖房。于是我彻底爆发把她拉黑了两年一直到我本科毕业(现在已经和解)当时的我觉得这件事情只是生活费的冲突,但是后来想想那段我和我妈互相觉得对方不可理喻的日子,这件事情可以归结于双方文化背景差异过大的冲突。 另外一件事情是我遇到了国内高考来多大的同学;他们学习成绩真的不错但和我玩不来(现在我不多的朋友里也没有一个参加过高考,最多是上了国内高中但高一就知道要出国所以一直在摆)。 大一的时候多大有反华分子来演讲(某佛教地区流亡政府的高官),我和他们一起去演讲厅参加爱国活动。我和另外几个同学进了演讲厅,和流亡政府高官用英文辩论;但是有一些国内高中的学生在群里提议找李毅吧 的那群人去Facebook网暴反对者。于是我当时就退了群,因为我觉得和他们玩不来。 然后就是竞争心态,把自己的高考经历当作资本,觉得高考过学习就一定更加扎实。这直接激发了我的胜负欲于是我火力全开三个major在多大GPA拉到前2%。哈哈也感谢他们当我的竞争对手不然我可能还真的上不了康奈尔。 但总之就是,和他们的接触让我觉得我和他们不一样,这更加推动了我认知的迷茫。 然后到了研究生,和一个清华的合租大吵一架,互相觉得对方不可理喻,这个时候我觉得没必要说服对方了。各自成长环境中形成的观念根深蒂固,也没有什么是对的错的。 这个时候我的自我认知彻底形成,我是1.5代移民,有中国的特征也有加拿大的特征。至于你说你看看你的肤色那我也可以说,加拿大2023年移民人口50万,出生人口37万。亚裔已经取得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比如多伦多和温哥华市长都是香港人,我老板也是加拿大1.5代华人移民。 现在的我自我认知形成后也越来越peace and love,如果一个中国人有100%的国内价值观,那我看他就像是国内的人看韩国人或者台湾人,不会华人坑华人也不会给任何分外帮助,就像你没必要无缘无故的讨厌一个韩国人一样。如果一个中国人有和我一样的价值观,那我就会因为对方是我的同胞对对方有好感。 当然我也不会回国,(抱歉有点跑题),因为虽然旅游可以,但是想到要和一群和我完全不一样背景的人当同事,我就觉得自己完全回不去了。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作者:ArtGAP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1862613/answer/311819695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先列个表,说明你有什么文化价值需要认同?这事儿若说,必被揪斗,不如不说,还是翻炒旧闻,自己看大清学童。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MathLover:
低龄留学≈学习不好、父母崇洋媚外的富二代 反向文化震荡≈不顺从父母、不顺从社会、有自己的想法、不会挣钱真花 不认同的,就是你对。 喜欢鸡汤,我可以现给你编,但是无法改变我心中所想。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不认可的文化,99%以上土生土长的种花家人也根本不认可: 内卷文化,丛林法则,社会达尔文主义,狼性文化,996·007,彩礼,田园女拳,酒桌文化,各种为你好之类的pua,小镇做题家·老实人,善良是一个弱点 ,城市户口农村户口山东河南河北省户口,攀比,别人家的孩子.etc 作者:Re-夏目晴人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1862613/answer/3118275413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某知乎用戶:
同是文化,他们不认可的并不是你认为的那一些,而是那些明知是糟粕却又在国内不得不面对的所谓“文化”。 比方说酒桌文化,关系等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家长制,996等等。 这些东西,除了既得利益者,谁认可那些玩意儿啊?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西日韩留学吕老师:
我觉得回国之后正常文化认同度低也是正常,人家就本身就是想去海外 人家这个年龄去海外,人家就是认可的是海外的文化或者海外的教育和教学的方式。只是因为很特殊的原因可能回国,否则我觉得这种方式的学生应该都会直接选择在海外生活或者工作。所以低龄的留学的认同价值度本身就低。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作者:有录网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1862613/answer/3127020121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小录认为低龄留学(指在青少年时期进行的留学)可能会带来一系列文化认同 方面的挑战,尤其是当学生在留学期间接受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和文化影响后回国。这种现象被称为"反向文化震荡 ",指的是在回国后,学生可能因为习得了异国他乡的文化特质而与自己的家乡文化产生冲突和认同困惑。 这个问题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以下是小录的一些可以考虑的因素: 1⃣️开阔视野与跨文化交流:低龄留学可以让年轻人接触和融入不同的文化,开拓视野,增加对世界的理解和包容。这种跨文化交流对于培养全球化的人才具有积极作用。 2⃣️语言能力和学术优势:在留学过程中,学生有机会学习其他语言,并且可能受益于异国他乡的教育体系,提高学术能力。 3⃣️身份认同危机:回国后,学生可能会陷入身份认同的危机,不知道如何与本土文化和价值观结合,产生价值观的混淆和冲突。 4⃣️心理适应和社交障碍 :由于文化差异,学生可能在回国后面临适应困难和社交障碍。 5⃣️对本国社会发展贡献:低龄留学回国后,有些学生可能因为接受过更先进的教育,带回一些新的知识和理念,从而在本国社会发展中做出积极贡献。 综合来看,小录认为低龄留学的价值认同 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教育家和家长的角色:教育家和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和尊重自己的文化,并理解其他文化的优点,帮助学生们建立更加全面和包容的世界观。 2⃣文化交流与融合:鼓励学生参与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本土文化与异国文化的融合,使学生在尊重本国文化的同时,也能接纳其他文化。 3⃣提供心理支持:学校和社会应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学生处理回国后的适应问题和身份认同困惑。 4⃣鼓励社会认同 :鼓励学生参与本土社会的活动,培养对本国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最终,低龄留学本身并不是问题所在,而是需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帮助学生理解、接纳和融合不同的文化,使得留学经历能够成为他们成长和发展的宝贵财富。 以上就是小录的回答啦,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和小录进行更多的讨论呀!如果看到这篇回答的你有任何关于出国留学、备考的问题都欢迎来咨询小录哟✉️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有录文书大佬:
“反向文化震荡”这个词很有意思,这里震荡的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也很值得深思。 不说低龄留学了,就本科或研究生出去的,回来都会有不适应的地方。生活上的习惯适应起来不难,难得是思想上的适应。 我从没后悔自己留学过,不是崇洋媚外,只是单纯想去提升自己,然后看看这个世界。 你先要看世界,然后才可以说世界观啊。不必因为各种声音而放弃自己看世界的决定。 我们生来独立,环境会塑造我们的一部分,不同的环境塑造不同的我们,然后再改变我们,最终,我们会迎来更好的自己。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开飞机的考拉:
低龄留学就是奔着移民去的,不会回国的。 你上面提到的本硕留学其实不能算低龄留学了,18岁出去,很多基础的价值观已经形成了。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独苗苗号:
与之相反的是 高龄留学后反而会增强价值认同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作者:有录网预科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1862613/answer/317151737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几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尽早接触国际化教育,中国留学生群体已经逐渐出现了一定“低龄化”的趋势。 据统计,高中时期或高中毕业后出国留学的学生占中国总留学生数量的近80%。 图片来源 中国教育和人口报告2023版 留学低龄化意味着,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形成人生价值观念的黄金时期都是在国外独自度过的。因此,许多曾经经历过低龄留学的“海归”在学成归国后都或多或少出现了逆向文化冲击/反向文化震荡(reverse cultural shock)的问题。 疲于重新适应国内的社交文化,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同学们为了抱团取暖,寻求慰藉与情绪出口,还在豆瓣创立了名为“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的讨论小组。 图片来源 豆瓣小组 将反向文化震荡这一现象正常化 许多专家一度将逆向文化冲击/反向文化震荡这一情况上升到“国家认同出现偏离”这样的政治高度,进而反对低龄留学。 他们声称,西方教育体系中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加之海外媒体利用负面舆情进行大量不良引导,才导致学生出现文化和政治认同漂浮不定的情况。 但其实,留学归来后出现所谓的“反向文化震荡”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因此,大可不必将逆向文化 冲击/反向文化震荡的情况妖魔化。 图片来源 RPCV Health Crusade 网站 对于长期在海外学习和生活的留学生来说,一方面,为了努力让自己更加适应西方社会,会不自觉地学习和养成许多更贴近当地生活习惯的个人生活习惯;另一方面,长期浸润在更为西式的社会生活中,自然而然就默认很多当地的文化价值和生活方式。 我自己作为一名高中就远赴澳洲,已经在澳洲累计生活了八年之久的留学生,已经完全习惯了遇事不决写邮件(而不是直接打电话)的沟通方式;也不认为在填资料时性别一栏出现不止两个选项是什么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甚至因为习惯了慢节奏的生活,已经默认双休日就应该用来享受生活,全身心放松自己,而不是工作或者学习...... 怀抱着这些日积月累的观念和习惯回国工作和生活,自然会给我带来很强烈的不适应感,一如当年在国内生活了近十七年之久的我初到澳洲时第一次感到文化差异一样。 图片来源 PennState网站 但习惯了澳洲的文化和生活并不意味着我完全不认同中华文化,更不意味着我会出现不爱国的言行举止。 相反,因为在形成个人人生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就生活在澳洲这样多元的社会中,长时间的跨文化交流体验,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一种更加包容,更加理解的看待事物的眼光。而在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显著的今天,对世界多样性的理解和宽容其实是作为全球化人才不可或缺的一种个人特质。因此,我其实非常庆幸自己可以拥有一段所谓低龄的留学经历。 如何缓解回国后的逆向文化冲击
在海外生活时也别忘了关注国内的新闻时事保持对国内的了解和感知是预防或者降低逆向文化冲击带来的不适感最有效的一个方式。这可以让海归们在回国前对国内社会情况有一个大概的预想,并以此为蓝本为自己构筑心理防线和做足心理准备。 越少的信息差和越坚固的心理防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逆向文化冲击给自己带来的不适感,以及焦虑、茫然、烦躁等负面情绪。
接受和理解逆向文化冲击带来的不适感,警惕负面情绪放大后的自我内耗不适感出现的第一时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暗示自己这种情绪和感知正常的。切忌将负面情绪放大,造成一系列对现状的抱怨和对自我怀疑,进而不断内耗。 时刻保持积极面对的心态可以让我们更加快速和顺利地走出这种不适感,重新适应和融入国内的工作与生活。
多与家人倾诉,积极和朋友保持社交遭遇逆向文化冲击后,海归们的归属感容易受创。积极保持和家人朋友的联系,创造新的社交网络,是帮助海归们重新找到归属感的关键。 有任何关于留学问题欢迎dd~参考网站: https://file.c-ctrip.com/files/6/yuwa/0R72j12000ap2yj4t44F0.pdf https://www.sohu.com/a/350060175_120166560 https://www.douban.com/group/693954/?ref=sidebar https://rpcvhealthcrusade.org/Articles/coping-with-reverse-culture-shock/ https://sites.psu.edu/global/20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John MacTavish:
这是问题吗?价值认同有不同,没有对错。 国外一大堆没有踏上中国领土但喜欢中国文化的人,怎么解释?也当问题看待吗? 认同不认同在于内心的价值选择,你强掰是掰不过来的。 不如从自身思考,如何提高自身文化和价值的吸引力。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 这综艺全网就我一个人看过是吗? 作者:Fatrabbit29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1862613/answer/311742978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临沂秦叔宝:
价值认同都是虚的。 一家杂志社,一堆文科生,别说半个月,半年也谈不出所以然。 压根就没什么震荡的。 留学早就不是什么镀金,深造的代名词了。 所谓震荡更像是自我定位不清楚。 如果一年本科毕业生都有几百万,那么所谓留学生200万就同样不值钱了,不值得什么社会给予特别关照。 那些留学生,基本也知道自己是什么个水平,无非是拿个1983年的老标签,在2023年的人身上贴一贴罢了。 说个反向的,所有留学生留学的地,无数国内非买办企业都在攻城略地,怎么就没瞅上这些人在国外的伙计? 比亚迪的韩国分部,似乎也没怎么执着于留学生。 而是找的有日本履历的刘学亮 做主管。 蔚来这样的企业,也是在国内先试点,再往德国、法国拓展。 虽然这种换电模式,有这样那样的说法,毕竟还在生存。 与早期留学生创业办企业相比,现在大多大企业已经没有所谓的留学归国迷信了。 反倒是大量企业在国内壮大之后,直接在国外攻城略地,甚至都是派本国的人员或者人才本地化。
那些留学生,爱不爱认同是他们的私事,社会没有任何义务,给他们多一分关照。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作者:Pitter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1862613/answer/312047600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里的“优秀文化”、“良好价值观”暂且先解析为统治阶级所制定且倾向的本国公民应普遍遵守的规则。因为,即使是在同一个国家,不同情况的个体或人群(例如:低收入、中收入、高收入)具有多元的文化和价值观(或许:集体主义报团取暖、更倾向个体主义、??)。还没有谁有资格和能力在这个多元化的国土和星球上去定义什么样的文化是优秀的,什么样的价值观是良好的(不同人群拥有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本质上也不会相互在意)。非要把多元的文化和价值观一概而论为怎样的才是优秀的、良好的,也只有理解为符合该国国情的、利于该国当前社会运转的规则,在这个具体环境下被推崇为的优秀文化和良好价值观。(所以大家不要再闹笑话,误认为在具体环境被推崇出来的东西,是客观被定义的,一概而论的东西。很容易在不能使之足够受益的那群人眼中看来就是自己给自己长脸...)
为什么集体主义在一些国家被推崇(注意,不是客观本身,而是人为主流的推崇)为优秀的文化、良好的价值观?因为人均资源相对更短缺(中性一点的形容就是“卷”,实则是资源短缺),包括就业岗位、人均gdp等等。在这种环境下,为了当前社会的有序运转,统治阶级需要大家做出适当的让步和牺牲,赢者不能通吃,钱赚够了就把机会让步给后人,精英教育和素质教育为应试教育做出牺牲等等。因为弱者还太多了,把弱者逼绝望了肯定不利于稳定发展。因此,在该国的政策、宣传和舆论上,肯定要将集体主义推崇为该国的优秀文化、良好价值观。因此会出现很多的类似于歌颂和赞美该国目前主流的文化价值观的宣传作品舆论等等。但是,这当然不能理解为这种文化和价值观在客观事实上本身是优秀良好的,只能说是在该国国情下被推崇为优秀良好的一套符合该国国情的(很简单的一个反证法:如果是,那为什么这个星球上还存在如此多的更多不同的形式?)
留学生(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所接触到的文化和价值观在另外一个国家、另外一个国情下所被推崇的优秀和良好当然又完全是另一种不同的形式,是符合另一个国家和国情的社会运转的不同形式。留学生回国后,一前一后被两个不同国家基于不同国情所推崇的优秀文化和良好价值观不一样了,即规则不一样了,当然无法立即适应呀,要熟悉规则的转变。
此外,给留学生加强优秀文化和良好价值观的思政教育我觉得是不太可行的。两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国情、不同的环境,社会对怎样的文化和价值观是优秀和良好的角度也完全不一样,相互在意的必要是什么呢?...毕竟留学生生活在另一个不同环境中,遵循另一套优秀的文化和良好的价值观,即另一套规则。在你这个环境里被推崇为的优秀文化和良好价值观,即你的这一套规则,如何让他们留学生足够收益?他们留学生又有什么必要在当时就来认同你呢?所以,只有在回国后,环境定了,为了获利,留学生才会开始慢慢遵循这一套规则,即遵循这套在国内被推崇为的优秀文化和良好价值观。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优秀和良好本身就是无法被一概而论定义的东西,而只能说是被推崇、接受和拥护的东西。从国家的角度出发,这一套被推崇为优秀的文化和良好的价值观,能够使该国目前国情下更多人收益,那这一套规则在这一个国家就是被推崇为优秀良好的。但完全不能定义这套规则是客观本身上优秀良好的。因为,从群体或个人的受益角度出发,它也可以被认为是不优秀的文化和不良好的价值观。总而言之,区分推崇和定义,区分具体情景和一概而论,就更容易看待这个问题了。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低龄留学,挺好的一件事情! 因为,有机会获得宽阔的视野,对一个小孩纸来说,这是多么难得的奖励。 对于低龄者来说,执拗、狭隘,使自己的认识和经验受到局限,不是好事情。 比如还在几十年前初某宗族培养的孩子,不知道天外有什么,或者非常自大,对天外本能地抱有敌意,还美滋滋地每天唱着「谁不说俺家乡好」,不管有人怎么鼓吹他,我始终认为由于他的认知受限,未来的智力发展是畸形的。 到了需要开放的时候,这些畸形儿会像帝制结束后那些太监的命运一样,没有出路。 曾经有一位五零后青年工人非常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执拗到拒绝补习文化知识的程度。他认为,喜欢学习本职工作以外领域知识的人都不够忠诚。结果改革开放,这位青年工人毫无悬念地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当时看到这个痴儿,就联想到在慈禧陵旁默默死去的李莲英。 所以,我主张让那些刚刚意识并喜爱蓝天白云高山大海,未受到成见污染的小孩纸,在没有给他打造一副「有色眼镜」之前,先走出国门,真正先做到望眼世界,等长大了在世界的视野下,再回头胸怀祖国。这样,这孩纸会健康一些! 作者:郭向东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1862613/answer/3117784773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作者:图森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1862613/answer/3119225643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没有一种可能,对于环境的认同首先是先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始的。 反向文化冲击这个词我第一听说,是我导师去中国的经历。我导师去国内一所大学交流,那边接待的带他去玩景点,他们中午去的时候直接拿了票就进去了。我导师就很疑惑旁边入口处大排长龙,说那为啥我们不用排。接待的说7点就让学生过来排队了,现在票都买好了直接进就可以了。我导师直接???,说怎么能让学生干这种事,遭受到严重的文化冲击。然而在经过了几天的愉快玩耍后,导师也就逐渐适应了,并且开始觉得这个好。去哪儿都有至少两个学生陪着,完全不用自己花钱和跑腿,去大景点都有人帮着排队。 在一个月的交流快结束的时候还和接待的人开玩笑说自己是不是对学生太好了。以后自己再坐飞机开会的时候就不把车停在机场,让学生接送他好了。然而回国之后,他还是没好意思这么干,有一次happy hour的时候就调侃说自己受到了反向文化冲击。 别一提到什么文化冲击,就是三观什么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啥的,在外国长期生活的人都已经习惯碰到不同价值观不同文化,而且也能接受自己作为与人群主流三观不合少数的事实。在外国面对那些虔诚的伊斯兰基督教都能过的下去,历史观国家观的不同能带来多少文化冲击或者逆向文化冲击? 真正的冲击往往是从锅碗瓢盆开始的,就像我老板一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外国从来就没怎么跑过腿的,回国之后接受不了作为小兵要跑腿要背锅的现实。这种不适感从工作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才是逆向文化冲击。 所以他们的群名字都叫“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不是叫什么"自由主义价值观互助协会"。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作者:丹书战史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1862613/answer/3117484134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生活中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孩子在自己家吃妈妈做的饭不会觉得非常可口,相反如果去别人家或去饭店、快餐店吃东西则吃得很香,可当一个人成长到一定年纪后,大多数能够安稳的坐在家里吃饭,这种变化我认为是人的成长,能够更深刻的看清楚问题,知道了哪里才是家。 低龄留学者在某些事务上其实挺尴尬的,一部分孩子既没有感受到母国厚重的文化历史,对母国没有精神上的认同感,同时在他所成长的国家里又属于“外来者”,从小接受了当地的教育(包括知识、习俗等),已经建立了与当地人差不多的人生观、价值观。 低龄留学生生活的圈子与国内孩子有所差异,当他们回国后也几乎意味着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很多事情都相当于从头开始,不是所有家庭都有能力为孩子铺好人生道路,这些孩子要交新朋友、适应新的生活,两种生活环境难免发生冲突。 不过现实生活中低龄留学生对国家认同度低还有很深的人为因素,现在崇洋媚外思想泛滥,比如有位教授宣扬与外国人通婚“改善基因”,他是不知道我国本就有几十个民族吗?就算想要基因差异大的,咱们不还有维吾尔族吗?况且他凭哪一点认为中国人的基因就比外国人差?可就是这样掌握话语权的人堂而皇之宣传其思想,有多少人受其思想影响不得而知。 除了崇洋媚外思想,留学背景甚至外国国籍身份本身就能获得更好的社会资源,就比如广为诟病的留学生高额补贴和陪读,其本身就是高校追求所谓的国际化,为了招揽留学生而想出的昏招。有些家长思想很有“前瞻性”,把孩子生在他国,一出生就是他国国籍,这样的孩子回国后能够以更低的分数上名校,这些怪像本身就是割裂社会的一把刀子。不过要全盘否定低龄留学也是不对的,这些孩子至少在国际语言沟通等方面会更有优势。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郑云潇: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中国人?不是说黄皮肤黑眼睛就是中国人,中华民族本身就包括三种肤色,未来有可能更多。真正的中国人,一是要有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二是要有中国人的价值观 前者形成于小学阶段,后者形成于中学阶段。如果在此期间出国留学,那产生反向文化冲击便在所难免。尤其是如果去的是敌对国家上学的话,我们必须要思考这些人还是中国人吗,还配当中国人吗 而且除非去的是日韩,否则就基础教育质量而言我国吊打绝大部分国家。就算不喜欢应试教育,如果一个家庭都有能力把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送出去,那本科再出国完全可以,所以这些人的目的就是跑 当然,如果连基础教育都没有在国内接受,那也不欠全国人民的,想走就走吧。关键是其中很多人有走的需求,却没有被那边的社会接受的能力,到头来还得回来感受反向文化冲击,就可笑又可悲了 如何看待出国就不再回来的人?12 赞同 · 0 评论回答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这个跟出不出国完全没有关系,我一个土生土长的土狗,也对现阶段的主流文化毫无认同感。或者说,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不会对这种“享受可耻,工作至死,莫谈报酬,勇于牺牲,接受他人特权,自觉自我贬损”的价值观存在认同感,不仅违反人性,而且违反道德,甚至侮辱智商。而特权阶层用以维系这套文化的纽带也不是认同,而是暴力。 但为什么留学归来的人对这种不认同表现的尤为强烈?因为他们表现出来了,但我们没表现,或者说不敢表现。我们不认同这套文化价值观,但我们学会了在这种扭曲社会的生存之道,那就是“尽量沉默,话不说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但那些受过外界文化影响的人明显没习惯这种生存法则,他们把在外的直言不讳风格挪到了家里,故而轻则四处碰壁,重则人间蒸发。 所以,这压根不是文化认同问题,因为压根就没人认同这种文化,只不过他们在国外习惯了说话,说真话。和我们这些习惯看破不说破的人格格不入罢了。 作者:c5055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1862613/answer/3118152063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这个跟出不出国完全没有关系,我一个土生土长的土狗,也对现阶段的主流文化毫无认同感。或者说,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不会对这种“享受可耻,工作至死,莫谈报酬,勇于牺牲,接受他人特权,自觉自我贬损”的价值观存在...
該回答底下的評論: 为中华崛起:「只能说你的价值观确实有问题」 c5055(作者)回覆:「如果想要真正的八小时工作制,合理的劳动报酬(一个正常国家的劳动报酬起码占GDP40%,咱们国家是24%),合理的税收(起码个税起征点要高于平均收入),合理的维权制度(起码工会不能是摆设),严格执行劳动法,这也算价值观有问题,那就有问题吧,你们这些正常人去“为中华崛起”冲锋。」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记得小时候看伊索寓言,有这样一个故事。 狮王想给小狮子找个老师,学一些本领,以后好继承王位。但觉得自己的手下都不行。 豹子勇猛有余,智慧不足。 狐狸很聪明,但心思太重。 狼的智慧,勇气,武力均可,但上限太明显,不是帅才。 几番思考之下,决定让小狮子出国留学,去隔壁的鹰之国。 鹰王很高兴,让老狮子放心,保证一定会亲自教导。 小狮子学成归来,老狮子很高兴的问起了学业。 小狮子回答,我会搭鸟窝,在树上找虫子,还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去南方躲避冬天。 老狮子很后悔,我应该让他先了解自己的国家才对。 现在小狮子掌握的才能不能说没用,但对于自己的国家个族群,可用性极少。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1862613/answer/3116465975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知乎用户:
这些低龄归国的小留学生某种程度上就是时代的牺牲品! 为什么说父母要在他们那么小的年龄就送他们出国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呀,就是为了能轻松上清华北大呀! 当年央视还专门为这类群体拍过一个电视剧《小留学生》,这部电视剧三观很成问题,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因为这些低龄儿童中,很大一部分国籍就不是中国,他们中十有八九都是美国、加拿大国籍,因为这两国都是可以出生得国籍的。 而这些父母们也都是花了很大代价,跑去那边生子,归根结底还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前程嘛,外国国籍身份去清北及其他985不要太容易,加上其语言文化方面的优势,比纯外国人有竞争力。 这样的例子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屡见不鲜,我前房东就是一个这样的典型: 工厂大院子弟 ,爷爷奶奶还有爸妈都是北京某厂的职工,工厂拆迁时补偿了几套房,现在这房子已经10万一平,价值千万! 这货典型的老北京纨绔子弟,狗屁不通,目中无人,如果不是靠着这些房子,他确实算个屁! 因为他媳妇也是同厂子弟,于是他们家和他媳妇家分别得了两套房,一共四套房,加起来四千万! 两套租出去,一个月光租金就2.5万,所以他确实可以吊儿郎当一辈子。 他当年就是被他父母这么送出去的,但就这样,回国还是没能上清华北大,可也“勉为其难”地上了个北师大。 然后他两个孩子都是如此,他和他媳妇入境美国长期滞留,一落地就造人,然后生出来回家。 那天签约的时候,那叫个拽,在中介大厅旁若无人地大声嚎叫: 「我要再给我孩子买套房,但他是美籍,可以吗?」 中介则说:「美籍确实比外地户口获得购房资格容易,但得等成年!」 然后,房东得意洋洋地说:「唉,这没办法,你这房子我可能会卖,但今年肯定不卖,放心吧您內」 接着,他就开始故意“诉苦”:「您说,我这两崽子美国那呆久了,回来都不认自己当中国人了,还得给丫好好教育!」 如今来看,他孩子那种心里就是问题提及的「反向文化震撼」,他两个孩子分别是13、14岁,之前都常年呆在美国,每年花销很大,全是靠卖掉了一套房才能维持,而我当时租他的那个房子后来在我退租后也被卖了。 所以说,这问题没什么看待的,这些低龄儿童面临的这些心理困惑也都是他们父母造成的,但没办法,毕竟为了回来方便上清华北大嘛,谁让外国籍有优待的! 等什么时候不搞这些了,自然这么干的人就少多了!毕竟,如果你不是彻底润出去在国外定居,那你这么做就需要付出相应的副作用不是吗?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我身边就有一个例子:我的一个老领导,独子初中毕业去美国,很优秀,本科伯克利计算机,本科毕业后就拿到美国几个大厂的offer,然后跑去另一个学校读研去了。最近几年都没有回国。我领导和国内一个院士是师兄弟,目前在劝小孩回国读这个院士的博士,但貌似没有奏效。这个感觉就很难了,估计大概率小孩是想长待美国,再过些年只能老两口退休去美国陪儿子了。 我家是独女,很早就和老婆达成共识,不管成绩好坏,坚决要求在国内读完本科。如果到时小孩想出国,再出去读研。成绩好就去美国名校,成绩不好就去英国水一年,然后回深圳就业。目前已经高中,貌似成绩一般,大概率准备水了。 站在我的角度,如果把女儿年纪小小就送出去,基本就是半告别了,99%概率不会回来,将来嫁个老外,她自己可能会过的很嗨,但这不是我希望的。这种基本就是以初中毕业为界,在国内上高中的,基本是中国人的三观,去国外上高中的,基本就是外国人的三观。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1862613/answer/3118755077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首先有个前提,低龄留学回国的孩子们基本都智力正常,有一定的判断力,不会盲从与固执,能自我学习与调整。 明确了这个前提就清楚了,反向震荡其实是好事。西方价值观落后,我国价值观先进,孩子由落后而入先进,被震撼进而产生景仰之情,自然会化震荡为动力,加快学习,促进价值观的进步。 其他人不需杞人忧天 作者:王建中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1862613/answer/3116754054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既然存在“反向文化震荡”这种不明觉厉的概念,那我倒是想问一下,同样的情况下,美国人会不会震?法国人会不会?日本人会不会?香港人会不会?台湾人会不会?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中国人也是地球人不对吗?所谓“反向文化震荡”,英文是reverse culture shock,也许的确存在这个东西,去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长期生活,是人都会震一震。一个四川人到上海生活多年再回到四川不会“震荡”吗?一个广东人到西藏生活不会“震荡”吗?别说这么远的,一个河北人到北京生活多年再回河北,两地相距不到一百公里都会震的一塌糊涂。更何况是去欧美?堂主想说的是,“反向文化震荡”的概念不应衍生出“是否应当出国留学”这样荒谬的论题。人选择去哪里生活是他个人的自由,既然有这样的选择,他自必愿意承担所谓“震荡”的结果。仅此而已! 作者:中箭堂主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1862613/answer/3116617880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组长 二十一级 |
作者:不止留学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1862613/answer/3384749559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言我们在低龄留学这个专栏里面会讲到国际教育技术层面的知识。比如几大考试体系的选择,标化考试的准备技巧:包括语言类如托福雅思和能力类如SAT,ACT,A-LEVEL, IBDP。也会和大家科普大学申请和文书技巧。 那么今天解答一下低龄留学的择时问题。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想跟大家分析如何在战略层面去把留学变成一个水到渠成的选择。而不是被动的因为体制内读不好,就只能慌忙选择去低质量留学。 什么时候去留学?特别低龄的孩子留学(小学阶段)我们一般都不作推荐。家庭陪读的话,牺牲很大。太小的孩子独立寄宿,妈妈很难真正放下心来。那么到底什么时候出去更合适?现实操作上,英国私立学校的主要入学点如下: 正常来说学生出国入读年份的那年周岁年龄减去4等于学生要入读的年级: 13(周岁)- 4 = 9(即入读9年级) 16(周岁)- 4 = 12(即入读12年级)但,注意这里也有一个tips,就是年岁不大可以考虑去英国倒退读一个年级这样给予一年时间更好适应英国和学习环境,比如: 1. 国内读完初二14岁学生可以选择读英国Yr 9或者直接读GCSE (Yr10-11) 2. 如果国内读完初三15岁学生可以选择从GCSE Yr10读2年或者直接读一年GCSE 再或者Pre-A 3. 如果国内读完高一16岁可以选择先读一年pre-A (或IG)或者直接申请2年A-Level)了解这个以后并不代表解决了何时留学的心理纠结的问题。很多家长依然没有想好什么时候送出国。对于此类情况,我们的建议是: 尽可能早的锁定一条路,不要摇摆。孩子早一点或者晚一点出去并不是关键。但是体制内高考和国际教育体系升学这个二选一的命题要尽早确立答案并坚定执行。好的留学和高考都是高度竞争的战场。越早选择,越有时间准备。好的留学一定要作充分的准备。不能说眼看国内考不上好学校,就一拍脑袋去留学。 国际教育路线如何准备小学阶段留在国内是选择国际学校还是体制内呢?以我所在地区(无锡)的观察,所有国际学校都不是selective school, 事实上包括上海北京的一流二流梯队国际学校,对于生源的质量把控,也都是差强人意的。国内国际学校的招生现状迫于学校现金流的问题,是招不到最一流的人才的。所以, 孩子所处的同学群体必然不够优秀不够竞争激烈。从而导致了学习懒散,效率低下。然而好的体制内学校,老师有成绩指标的指挥棒在,必然导致刷题过度,知识面狭窄。 所以,体制内外各有弊端的情况下,选择适合家庭经济情况,交通距离合适的即可。在定下来留学这个总目标后,补足各自的短板:体制内的同学可能会牺牲一些成绩名次,而在课后侧重英语的积累。但是可以收获团结紧张的良好竞争氛围。国际学校的同学们必须自己要在课后养成积极学习的习惯,夯实学科基础,进一步突出英语的学习优势。尤其是国内的寄宿制学校,家长千万不可做甩手掌柜。 初中阶段尚未出国的同学们的留学准备关键期/出国读书的第一个普遍/优质的留学时间点13岁+初中阶段开始,孩子的身心发育进一步成熟,可以开始真正投入到全身心的学习中去。这时候抓好成绩的同时,最适合学术英语的修炼。这里的学术英语,强调同学们阅读和写作的能力。现在很多同学的口语水平都很不错。然而这并不是真正的学术英语水平。说白了你的英语口语带有口音这件事在大部分情况下对你的学业和社交没有问题和影响。而我们的家长听到孩子的口语流利标准后往往沾沾自喜觉得孩子的英语能力是很强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真正的英语能力的锻炼,离不开英语写作,这个“输出”项来倒逼你对一门语言的深度掌握。而想要写出好东西,必然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和精读的基础上。 回到留学准备这件事上,初中阶段是广泛的阅读,精读,练习英语写作的最佳时期。突破好英文关,你的留学大概率是成功的。 在学校的选择上面,我们总结了许多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国际学校或者是非重点的一般体制内初中,更有余地可以空出时间来进行英语的全面突破。 关于13岁左右出国读初中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不被大家重视的GCSE课程上。对A-level 课程熟悉的家长很多。大家都知道A-level对于偏科的孩子很友好。可以规避弱势学科,用自己的三门优势学科成绩来冲击世界名校。然而英国私校在A-LEVEL之前所开设的GCSE课程,是帮助孩子们在众多课程中找到自己兴趣所在的关键。GCSE课程门类丰富到足以让所有孩子们找到自己的擅长和真爱。急功近利的家长会觉得申请大学基本不看GCSE成绩,所以不重要。然而为孩子将来能充满动力的学习下去,GCSE课程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大部分国际学校有能力开设的GCSE课程和英国优秀私校相比,少太多了。 高中阶段三种不同选择第一:出国读高中在英语基础绝对过关的情况下,选择好的英国私校的A-LEVEL 课程。师资,学习环境,升学指导这三个方面都有较好的保障。 第二:选择国内国际学校:家长需要在择校上多下功夫。真正好的国际学校,从升学结果的角度来看并不比英国的差。但get-in的难度相对于英国同等水平会更高。 第三:国内全脱产学习后自己参加考试我有接触许多因为体验感太差,学校过于宽松无法好好学习而从二三线国际学校退学全脱产补习,作为社会考生 参加A-LEVEL考试的学生。在机构补习刷题备考。最终结果也有许多人拿到了较好的offer。但是校园生活的过程缺失,也是极大的遗憾。毕竟我们不是为了一个结果而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