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載知乎)为什么美国人嗜甜如命却发明了美式咖啡? |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
叄罣灋蓍:
吃烧烤的时候配一小盆生菜也算常见操作了。 老马吃羊头还要配个紫苹果。 美国人也不是真的不觉得甜食齁得慌,所以总得整点苦的。
|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
总有刁民要害朕:
美式最早是参加二战的美军士兵在喝,因为战场条件简陋,找不到奶和糖,所以就直接往咖啡液里加水,就成了美式
|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
Big胆:
这是历史遗留问题(苦笑)。
我们现代人就别有鄙视链了好不好,虽然我是只喝浓缩,但真的是习惯。我不觉得有什么好优越的,就是习惯而已。
——
美式咖啡,就是美国人吃不了苦的最大讽刺幽默。
因为浓缩喝不了,只能大量兑水,奶,糖,所以才叫美式。
其实说白了,就是意大利人鄙视美国人喝浓缩还要兑东西。
其实到现在来说,饮食自由,没必要嘲讽别人吧。只是现在全球都基本上是说这玩意叫美式,那就美式吧。
一般人没喝习惯的,还真不一定能喝浓缩,美式估计都很难入口。
没必要有优越感,每天浓缩溜冰也是习惯+工作的无奈之举而已。周末我是不会碰咖啡的,因为睡到自然醒,喝它做啥。
|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
sydneyhugh:
因为喝了苦的可以再吃甜点呀。
|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
nan liu:
卖的时候没有加料,不代表不能自己加料,而且都不少加料
|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
咖啡这样分类是指制作咖啡液的过程,美式咖啡指滴漏方式制作的咖啡液,跟“嗜甜”没有关系吧?喜欢糖,肯定会加呀!还加奶呢!还加伴侣呢!那不能改变美式咖啡的称谓。
喝咖啡的人可会给自己增光添彩了,创造了许多华丽的词藻形容咖啡,各种“式”、各种附加料、各种喝法、各种制作温度,连PID调节都用上了、制作压力的作用云云,想想都可笑。茶是树叶子泡水,咖啡不过就是果实泡水呗!
作者:李纯绪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94696677/answer/190627564587870358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
车师傅:
美式咖啡(cafe americano)是意式咖啡中的一种,意式咖啡简单的说就是浓缩咖啡(espresso)为基础的一个咖啡体系(浓缩加一切) 形态上美式咖啡和滴滤咖啡近似,也和传统的壶煮咖啡近似,水量大浓度较低。 一个比较可信的起源是: 一队美国兵,来到了意大利,二战很激烈他们想要休息,咖啡馆的老板正在听歌剧,看见美国兵就端了咖啡出去。 大兵一喝,感觉不太满意,又酸又苦不解渴他们喝不下去!老板心里说,打仗别抓我,再说他也来不及再跑进女厕所……眉头一紧,心生一计,打开机器接热水把咖啡冲稀…… 就这样,伴着美国兵爽朗的笑声,美式咖啡诞生了。 总之,和美国嗜甜如命的饮食习惯没什么关系,因为意式系统里糖奶一般不单上,所以会造成了一些误解,解决方法如下。 找老板要。 另外意式浓缩咖啡加一勺糖也很好喝,如果糖放了之后不马上落下去,说明crema 合格。 以上。
|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
行星齿轮:
甜点不配苦饮那配什么 甜甜配立马就吃不出甜味了
|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
你喝多了咖啡就会觉得咖啡实在是不应该加糖,
奶可以少加一点儿,为了口感顺滑,仅此而已。
我现在喝咖啡基本不加糖,一加了糖,咖啡那个苦味儿就特别扭
我入门喝咖啡是雀巢速溶,糖和奶精全加上
入门了之后爱喝摩卡,喝了大约500杯之后
然后是卡布奇诺,拿铁,总之越喝越淡
咖啡这东西,越喝你会感觉值得追求的是苦味,而不是奶味儿和甜味
最后,终于喝上了美式,当然,好的咖啡还是500元以上一斤的蓝山咖啡豆,
有特殊的香味儿,跟苦味儿特别搭,200元一斤的那个香味就不明显
偶尔可以加冰,可以激发蓝山咖啡豆的特殊香味儿,
作者:今天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94696677/answer/190617352609804419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
李笑川:
韩国经典美式冰黑咖啡,
河北正宗安徽牛肉板面。
|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
JuEnJay:
早在二战前,美国人就习惯用滴滤咖啡壶 制作淡咖啡(相比欧洲更浓的煮法),这种便捷的方式适合大众消费,也更符合快节奏的生活。 那么为什么美式咖啡(Americano)成为主流呢?它的起源与二战期间的美国大兵有关。当时美军在欧洲(尤其是意大利)喝不惯浓郁的意式浓缩咖啡 (Espresso),便用热水稀释以模仿美国国内较淡的咖啡口味。这种喝法被意大利人戏称为“Americano”(美国佬式咖啡),后来反而成了全球流行的饮品。  而随着20世纪美国经济的腾飞和快餐文化的兴起,美式咖啡凭借制作快捷、口味普适的优势迅速普及。星巴克等咖啡连锁店的成立和发展,通过标准化滴滤工艺与 “第三空间 ” 理念,将美式咖啡塑造为现代都市生活方式的象征,进一步推动了美式咖啡的传播和流行。 美国人喝咖啡更多是为了提神(尤其是早晨或工作时),而非单纯享受味道。苦涩的咖啡因能快速刺激神经,而甜味则留给其他食物(如甜甜圈、蛋糕)来满足。高糖饮食文化中,苦味反而成为一种平衡。类似中国人吃甜月饼配苦茶,美国人也可能用黑咖啡抵消甜腻感。  美式咖啡的存在也恰似美国文化的缩影:表面矛盾(嗜甜民族喝苦饮)背后,是历史偶然性、实用主义精神和消费主义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你在纽约街头看到有人一手拿着超大杯黑咖啡,另一手抓着糖霜甜甜圈时,见证的正是这种文化的鲜活体现。  更多不同类型的咖啡机推荐阅读:基础知识介绍: | 咖啡机基础介绍(小白必看) |
各类型咖啡机详细介绍: | 高性价比的家用全自动咖啡机介绍与推荐 | | 高性价比的胶囊咖啡机介绍与推荐 | | 高性价比的家用半自动咖啡机介绍与推荐 | | 高性价比的家用家用磨豆机介绍与推荐 |
品牌咖啡机详细介绍: | 德龙咖啡机详细介绍与选购推荐 | |飞利浦咖啡机详细介绍与选购推荐| |美诺(MIELE)CM6意式全自动咖啡机| |海氏HC66美式全自动咖啡机|
按条件、需求选择推荐: | 办公室咖啡机详细介绍与推荐 | | 单人咖啡机详细介绍与推荐 | | 预算600-2000的高性价比咖啡机推荐 | |2025年家用咖啡机这样选,家用咖啡机选购推荐| |2025年家用半自动咖啡机选购推荐| | 2025年综合型商店-娱乐服务场所咖啡机推荐 |
|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
海阔天清人和:
美国人和意大利人就是相爱相杀。
美国整了个发面饼管这叫披萨。
意大利人整了个浓缩兑水,管这叫美式(虽然相传起源是美国兵二战时喝不惯意式往里兑水)。
如果说正了八经的美国咖啡,是中浅烘咖啡豆+粗研磨+煮/滴滤。口感虽然不像意式那么浓郁,但你要说难不难喝,我的评价是不难喝。因为它使用的是中浅烘咖啡豆,而且研磨的比较粗,所以相对来说没那么苦,总的来说因为分量大,口感适中,很适合在吃油腻食物时佐餐(而且实在嫌苦美国人仍然会放致死量的糖和奶)。
事实上你要在美国喝到正经的“美国咖啡”,也是在餐厅而非咖啡厅,因为咖啡厅用的一般都是商用意式咖啡机,出来的美式就是意式兑水。而餐厅一般才会给你上一壶鲜煮的“美国咖啡”,这也恰恰说明这玩意挺适合佐餐解腻的。
至于说什么像刷锅水,你在星巴克喝深烘意式浓缩兑水(星巴克虽然是美国企业但不妨碍它做意式咖啡,就好比蜜雪做的也不是传统中式茶一样),深烘本来就苦,兑水还极大破坏了咖啡的香气,而且还是被高压萃出油脂后再兑水,它能不像刷锅水吗?
你把红烧肉放水里涮了再吃,然后说这盘青椒炒肉真难吃
不是兄弟……
必胜客菠萝披萨咋没橄榄油味呢?
就互相伤害吧。
至于为什么美国人会搞粗研磨+滴滤,因为意式浓缩需要设备,土耳其/阿拉伯咖啡需要时间,西进运动时的美国人没那个闲情雅致。口感偏清淡的美国咖啡还可以用来当汤底,西进运动时的美国人会在里面加上淀粉什么的当粥喝。
是非常实用的功能性饮料。
当然,论及出身,意式也是一样的牛马,意式就是用高压萃取省去了土耳其咖啡慢慢熬煮过滤的时间,然后一小杯一口闷,很适合当时的工人上班路上快速补充咖啡因
所以都是牛马功能性饮品就别互相鄙视了。真要闲情雅致,还得是阿拉伯和土耳其咖啡,一壶咖啡坐一天,从家长里短到军事政变,都在这壶咖啡里,这才叫讲究。
|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
咖啡和足球:
跟甜味没啥关系。口味上嫌浓缩太苦,形式上滴滤机方便而已。
|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
作者:摩卡小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94696677/answer/193575788821270316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曾经的美国人和欧洲人确实是往咖啡里疯狂加糖。现在我们之所以约定俗成认为美式咖啡不加糖,是无糖饮食观念发展的结果。在欧洲历史上,咖啡加糖一直是传统,他们加的糖量非常大,不光加糖,还加牛奶、奶油、热巧克力,搭配甜点,妥妥的能量炸弹。美国的咖啡也是欧洲人传过去的。无糖黑咖啡不是美国人的发明。从咖啡具的发展角度看,糖罐和用于搅拌糖粒的咖啡勺是咖啡具套装的标配。现代咖啡具已经看不到标配的糖容器,就是因为咖啡品饮的观念发生了变化,现代人大多认为断糖有利于健康,糖不再是咖啡的必需品。无糖黑咖啡有很多种浓度,相对来说,美式黑咖啡是要稍微稀一点的,这和美国商业和大众文化的崛起有一定关系。商业的发展促使咖啡的社交属性得到加强,一场谈判或社交不需要因频繁的续杯而被打断,因而美式咖啡杯普遍容量较大,由于含水量大,口味不会苦到难以下咽。但在白宫官方宴会这样十分隆重的正式场合,从晚餐结束到舞会开始之前的过渡时间,使用小杯黑咖啡,浓度要大于其他社交场合的黑咖啡,一小口喝尽,侍从会很快把杯子收走,因为这不是社交性的,仅作为正餐之后对于酒精味的一种调剂。很多人觉得美式咖啡不加糖不加奶,味道十分难喝,为什么那么多人爱喝?其实咖啡难喝不在于无糖无奶,主要原因一是咖啡豆的质量或者豆的品种,二是品饮时的温度,若再加上一个影响口感的因素就是粉水比。
|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
这个问题就属于是答案藏在问题里。美国人就是因为嗜甜如命才发明了美式咖啡。
每一个你觉得抽象的食物后面一定有一个和它配对的食物。中国也有和美式咖啡对应的饮品,那就是茶水,特别是浓茶。
浓茶和美式差不多,都是偏苦的,而且浓茶喝多了还会低血糖,所以国人在喝茶水时会配上茶点。现在市面上最容易买到的茶点就是蜜三刀,那种外面一层油的小方块,甜到发齁,就是用来配茶水的。
甜食配苦饮,咸食配甜饮,美国人在吃炸鸡汉堡的时候可不喝咖啡,他们喝可乐。只有吃甜食的时候才会配一杯美式解腻。
作者:我不知道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94696677/answer/193452498437141465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
爱喝咖啡的林同学:
知乎视频1921 播放 · 3 赞同 视频
|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
韩笑:
因为根据野史记载,二战时,美国人在南欧作战,意式太浓烈了,需要喝一口意式,再喝一口水,太浪费时间了。干脆兑水稀释加糖块,又解渴又提神又解饿。 可以马上恢复战斗。  这是一个最靠谱的说法。真实的美式咖啡 谁发明的,没有正式记载。
|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
GoeCycle:
美式咖啡(americano)其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在意大利做出的一种文化适应产物。 20世纪40年代,驻扎在意大利的美国士兵对当地浓郁浓缩的意式咖啡(espresso)难以适应,认为其口感过于强烈。  为复刻更接近美式滴滤咖啡(drip coffee)的清淡风味,士兵们开始在单份或双份意式浓缩咖啡中直接注入热水稀释。  这一做法迅速在军营中流传,成为解决口味差异的普遍方式。 意大利的本土咖啡馆将这种稀释咖啡戏称为"Caffè Americano"(直译为“美国人的咖啡”),名称中既带有对美式饮咖习惯的调侃,亦隐含文化差异的观察。 后来,americano逐渐脱离了贬义色彩,成为全球咖啡菜单中的标准术语。 americano制作逻辑简单(浓缩咖啡+后添热水),无需复杂技术或专利支持,是战时跨文化接触催生的实用主义产物。 区别于同样由“浓缩咖啡+水”构成的长黑咖啡 (Long Black)——后者通过将浓缩咖啡倒入热水以保留其油脂层(crema)。  简单来说,是意大利人创造了浓缩咖啡的技艺,美国人通过改造将其本土化,形成了Americano
|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
好咖小毛:
因为美式就是加水的意式。有人常乐意式认为开苦了,就兑点水。就是美式了。又有人觉得还是苦的味道单一再加点奶,就出现了拿铁。
|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
|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
HakunaMatata:
因为美式=浓缩咖啡+水
人家原来都是喝浓缩咖啡,美国人吃不了这个苦,给加了水
|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
美国人的口味确实普遍偏甜,这可能与他们的饮食习惯和历史有关。至于美式咖啡,它的起源其实和意大利有关。据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士兵在意大利发现了浓缩咖啡,但他们觉得太浓烈了,于是加水稀释,这样就形成了美式咖啡。所以,美式咖啡的发明并不是因为美国人嗜甜,而是一个偶然的发现和适应过程。
作者:Will_gr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94696677/answer/191990035522073153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项目经理 二十四级 |
阿典:
美式咖啡这玩意儿其实是军用品!是美军发明的在二战战地用的,更接近更粗糙耐操的美国人祖先比如德国人,属于纯功能性的饮料,困了累了东鹏特饮或者红牛都一样
当年星巴克之前最流行的是爪哇咖啡,就是烤糊的味道。而德国人的代用咖啡,就是任何烤糊的根状黑色液体。
冷知识,焦糖苹果是1936年首先在美国爱达荷州的莫斯科销售,然后随着美国大兵被邮寄到日韩和英格兰的美国驻军手里,你在二次元看到的日本苹果糖也是这么个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