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共發了107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2222 106
(轉載知乎)为什么《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知名度比《名侦探柯南》的知名度低?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91樓 發表于:2024-4-28 23:17
yellowdpf:



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画风。
虽然我们总吐槽青山笔下帅哥,美女都长一个样,但是客观的说,《柯南》中的人物确实比《金田一》更加美型。
也许有人会说“推理漫对画风没那么高要求”。说的没错,但是这两部漫画不是单纯的推理漫,而是“推理+青春”。在青春部分,《柯南》领先了一截。
有了良好的画风后,青山就开始在角色CP上做文章了。虽然青山本质上还是个“纯爱战士”,尤其是“青梅竹马控”,但是依然在作品里给各种角色设置了很多CP剧情。这也成了《柯南》除了主线,推理外的第三大看点。
天树和佐藤并不想在这方面有多少深入。从剧情上说,绫香上位的可能性比哀大100倍(虽然都不高),但是在CP党争方面,《金田一》连《柯南》的尾灯都看不见。
第二,配角的塑造。
《柯南》和《金田一》都是单元剧模式,但是《柯南》有主线,有CP,更有人气配角,他们的人气一点都不比柯南,兰低。
比如“大阪黑鸡”服部,“子弹拐弯”赤井,“日本战狼”安室等。要知道这几位身后还都带着后援团,赤井一家都是人气角色,安室透的死亡同窗也很有看点,服部的CP党争最近甚至起了争议。
可以说,《柯南》在柯南与兰之外塑造了一大堆有魅力的配角,除了前面提到的还有灰原,毛利,圆子,目暮等,更别说还有从隔壁没事来客串一下的怪盗基德,甚至就是“帝丹三傻”的三个熊孩子,也是塑造的颇为深入。
在看《金田一》这边。真正撑得起剧情的配角只有剑持,明智,高远三个人。甚至剑持在大部分时候也就是个发任务的NPC。
很多配角都可以深挖,但是作者都不愿去做。比如五木,这个角色的潜力是非常大的,但是天树也只是在案件中提了一下他的中年恋情(然后反手把他的CP杀了)。至于其他的,比如二三,佐木都是工具人,更别说佐木一代还死了。插句嘴,之前看有人总结如何在侦探小说里活下来,说要第一时间和主角搞好关系。说这话的人明显就没看过《金田一》,金田一身边就没有免死金牌,甚至他的同学个个都是人才,要么被杀要么杀人。
甚至是绫香这个当之无愧的“女二”,都没办法撑得起独立剧情,对比《柯南》那边的灰原哀,差的太远了。是绫香没剧情深度吗?当然不是。从绫香登场(雪夜叉)到揭秘身份(塔罗山庄),再到疑似母亲登场(绑架),绫香是有一个完整的剧情线索的。但是后续呢?没了。这就要说到《金田一》的最大软肋了。
第三,《金田一》没有主线。
很多人都会强调,论案件的精彩程度,《金田一》完爆《柯南》。我也这么认为,都不说推理的严密和手法的精妙,就说恐怖这一点,《柯南》就不够给《金田一》提鞋的。
《柯南》三大童年阴影:图书馆,蓝色古堡,绷带怪人。我现在事后看,前面两个的恐怖程度也就是《金田一》的平均水平,绷带怪人算得上中上。
我最早接触柯南是小学,电视上播的前101集,后来中学又看了一些漫画,没有追(当时也没条件),但是有了就会看。而《金田一》我最早接触就是高中了,看了电脑山庄的小说,真正补是大学。结果我一个大学生在自习室看《金田一》漫画被吓到不行。后来假期在家里补动画被吓得一惊一乍,真的恐怖。
既然单元剧《金田一》完胜,那为什么漫画人气不行呢?答案是主线。柯南有明确的主线:黑衣组织。从第一个案件柯南变小开始,黑衣组织就登场,并且逐渐在单元剧中编制出一个完整的主线。现在《柯南》的日常案件已经稀碎,不少人看《柯南》只看主线相关,虽然现在感觉主线也碎了。但是毕竟有主线。
《金田一》呢?完全没有主线。有人说主线是高远?拜托,高远除了没事策划几个案件外,干过什么连续性的东西吗?那些高远策划的案件,你把高远去掉,一点都不影响剧情。你去把《柯南》主线的琴酒去掉试试?
没有主线意味着你可以随时放下。因为再拿起来的时候不用担心跟不上剧情。这就让《金田一》不容易产生牢固的粉丝。就像我,37岁事件簿看了前两个案件后也扔下了,想着有空再看,到现在都没看。要知道,37岁事件簿,天树还搞了个“十二主神”这种疑似主线呢。
第四,进入中国市场的时机。
三个原因有四条不是很正常吗?第四条是中国观众特供。
其实在日本,早期《金田一》才是更有人气的一个,甚至《柯南》的出现都有蹭热度嫌疑,疑似是小学馆眼馋这个讲谈社台柱的跟风。即使在《柯南》火了以后,金田一也和柯南并称“东京双煞”,在日本影响力不低。
然而在中国,金田一翻10倍也赶不上柯南。究其原因,就是时机。《柯南》在上世纪末引进中国,也就是在99年前后。而《金田一》漫画的第一部完结于2000年,当时已经过了人气最高的时代。
两部作品最初的动画制作时间差不多,但是中国电视台选择引进了《柯南》,使之成为中国观众最早接触的侦探漫画。实际更早的《金田一》反而成了后来者。
不过我倒是能够理解电视台的选择,就《金田一》第一部动画的那些剧情和名场面,要是当时引进,那就不是中国观众的童年阴影了,而是直接从根本上消灭掉中国看侦探漫画的群体了。
等到现在网络媒体兴起,当年看《柯南》长大的80,90后自然成为了主力军。童年加持下,很多“云观众”(比如每年只看剧场版的)也只知道《柯南》压根没听说过《金田一》。毕竟,真正的推理漫画粉丝是很少的。
我是希望b站能把《金田一》动画的版权买下来,我是挺想在弹幕下回顾《金田一》。《金田一》的童年阴影(或者说是青年阴影?)可太多了,像是学校不可思议案件的回眸一笑,悲恋湖的斧王,雪夜叉的摄像机,墓场岛的白骨,魔术列车的碎尸等等。真不知道爱奇艺守着这个人气不高的动画干啥。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92樓 發表于:2024-4-28 23:18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93樓 發表于:2024-12-14 22:41

木之下幻影:


金田一是本格流派,被害者大多都是罪大恶极,凶手为了自己和家人朋友报仇,

被害者死法多种多样,和柯南比起来有些黑暗血腥,

金田一的死神功力比柯南强,每次案子平均死3~6个人,而且金田一不庇护身边的人,朋友同学死了一茬又一茬,

黑暗组织应该去不动高校招聘,有很多高智商犯罪人才,可以为组织增加新鲜血液~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94樓 發表于:2024-12-14 22:41

若茗苚芦:


1999年夏天,陈小春版《鹿鼎记》在大陆开播,当中的一些BGM,我到一零年代才知道是来自于《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具体哪年知道的,我忘了,应该是2010年或2011年。

同样是1999年,好像是从十月份开始,《燕赵都市报》就有《名侦探柯南》的广告。

所以虽然我知道《金田一少年事件簿》要比知道《名侦探柯南》晚十年以上,但我接触前者的BGM反而早了几个月。

《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知名度低的原因,就是没像《名侦探柯南》那样大张旗鼓地引进,很多人都是网络发达之后才知道还有这么一部高中生侦探动漫。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95樓 發表于:2024-12-14 22:41

Willcran:


从国内的角度分析,名柯还是占了引进早的大便宜,好像90年代曾被连续播放过一阵儿。金少的动画似乎都很少被咱们这里的电视台播放过,听说香港那边上过电视,但播放时间不太友好。

名字方面名柯也是有优势的。大家听到名柯的第一反应是什么?绝对是福尔摩斯有关的欧美侦探故事!至于福尔摩斯是谁,我觉得应该没有人不知道吧?虽然金少总在他的口头禅里面提他爷爷,但有多少非推理迷知道他爷爷是哪块料啊?反正我之前就不知道,而且听名字感觉有点土鳖,谁爱看啊?还什么事件簿,那玩意是啥,能吃不?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96樓 發表于:2024-12-14 22:41


真三三无:


卖cp的都是低龄低智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97樓 發表于:2024-12-14 22:41


zero3rd:


金田一是基于本格派和社会派的侦探漫画,

柯南则是侦探题材的少年漫,

所以受众面上后者大于前者太正常不过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98樓 發表于:2024-12-14 22:42

liquor:


①以我的审美来看,《金少》丑。

而73画人是真的赏心悦目。

②《金少》没主线,这原因基本是公认的。

如果你是推理迷,错过《金少》,可惜,错过《名柯》,恭喜。

但作为已入双坑的推理迷,在二者的推理水平都已下滑之后,我已经不追《金少》了,但还在追《名柯》。

因为我真的很想知道柯南结局变不变大,琴酒怎么死,伏特加死不死,乌丸在哪,朗姆能不能被浅香杀,拐杖呼吸机黑脸都是谁。

反观《金少》,玲香孩子的爸爸是谁我个人是真的不在乎,高远和神们又不想杀金田一,观赏性不错,但压迫感不强。

73推理不行,但谋篇布局的能力真的绝。

③《金少》的篇幅侧重于NPC而不是常驻。

《名柯》常年被吐槽动机草率。而《金少》是我会专门为了动机重刷的作品。

《金少》在解释动机时,甚至会有希腊悲剧感(狐火漂流神中神)。

部分凶手杀人也是无奈,凶手太惨了,这么多年太煎熬了。但有的被害人也很让人同情啊,他们本意没有那么恶劣的。

《名柯》把主角置于NPC上,《金少》把NPC置于主角上(真理奈名言:我才不听你说教)。

但《金少》把太多篇幅用在NPC身上,对常驻角色的刻画必然就缺失。

金,雪,高,明智,剑持,玲香在正篇里的塑造都不够。草太,佐木,真壁,千家……更是出场多年宛如路人,我刷了几遍还没记住全名……(怪盗绅士直接被我忘了……)

这就跟没主线带来的问题差不多,都会过于依赖单元的质量,一旦单元质量下降就凉凉。

《名柯》的赤楼梦、平和告白梗、警五全家桶虽然被吐槽,但在延长作品寿命上确实事半功倍。

73未必是很成功的推理漫画家,但他是很成功的漫画家,放长线钓大鱼让他玩透透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99樓 發表于:2024-12-14 22:42

作者:猫又红丸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924843/answer/4600829886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话要摸着良心说。《金田一》的知名度真没比《名柯》低。

现在金田一的坟头草都两米高了,说它的知名度比正在连载中的名柯低,实在有点欺负人了。

名柯开始火起来的时候,金田一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这俩颇有点我生君已老的感觉,毕竟后者的连载迟了两年。那可是即将跨世纪的时代,网络科技和社会思想都在发生非常激烈快速的变化,连载起步晚了两三年,作品链建立再延后两三年,这几年就足以产生时代的鸿沟了。从后人的角度来看,它们比起竞品,更像是在时代洪流中完成了更替交接。

所以要比就拿彼此的巅峰时代来比。

先说知名度。

柯南动画系列的收视率巅峰是蓝色古堡,23.4%

金田一初系列电视剧(堂本版)的巅峰收视率是29.9%,直接斩下平成7年(1995年)的收视率之冠,平均收视率也高达23.9%

换句话说,单论巅峰期收视率,金田一几乎是碾压名柯的水平。

就连金田一出的游戏,「星见岛-悲哀的复仇鬼」都在世嘉土星

的年度榜上拿到了第四的成绩,那可是神仙打架的一年,连咱们的国产游戏仙剑奇侠传也是在那年登陆的土星。可以说一个纯文字游戏能拿到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了。

而柯南的游戏……它在漫长的三十年里陆续出了很多很多,成绩最好的应该是2013年在3DS上的「人偶剧交响曲」,但不知道销量如何。因为当年3DS没让它上年度成绩榜,但却提了一嘴销量黑马(意思是没上榜都已经超过你们的期待值了吗?);另外是「苍蓝宝石的圆舞曲」和ps2的「大英帝国的遗产

」,各自上过当年畅销推荐(畅销推荐≠年度榜,年度榜依旧是查无此游)。至于switch上的那个「怪盗基德与神秘宝藏」,评价是不如神庙逃亡,这都敢卖两千日元,建议0折白送。哦它还真0折白送过啊,那没事了。倒是几款桌游的成绩都很不错,怀疑是大家买来当谷子的。

顺手安利一个ps上的「三人的名推理」,全语音,封面三人各自负责一个案件,所以很难得有灰原哀主视角的推理过程。至于销量别问我,我也不知道。毕竟想在索尼爹那里上榜,不如活在梦里。

ps初代机登陆作,ps3能玩・油管上有实况能云

然后是所谓的讨论度。

金田一那时候的网络还很落后,吃了信息传播手段的亏。但4!莫欺少年穷,可以举个栗子来看看当时观众对金田一的关注程度。

金田一有个系列叫鬼火岛鲨人事件,4连集。当时在播放的时候,电视台出了播放事故,当周原本应该播4连集中的第1集,结果却播成了第3集。

这对推理作品是相当致命的,相当于你直接通过第3集大概了解到了剧情,包括谁死了,情节大致如何,凶手大概是谁等等信息。尤其是金田一每集开始的时候会给出一张参演全家福,灭灯即死者。也就是说,你哪怕看着不对及时关掉了电视避免剧透,至少也已经知道受害者是谁了。


哈哈哈咱们哥仨先走一步辣


虽然事后电视台立刻弥补,在当周就把第1、2集放出来了,甚至占用了棒球赛的转播档。熟悉日本电视节目的应该都知道,只有棒球赛延长推迟动画播出时间,很少动画能去占棒球的比赛转播,至少地上波是如此。

但这种补偿还是平息不了观众的怒火。读卖的投诉电话被打爆,甚至连东映和讲谈社这个动画漫画的出品方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电话轰炸,其规模甚至不输给同年的宝可梦3D龙事件,要知道3D龙

是实打实把人给干进医院了。换成现在那妥妥的等同于推特炎上。这还只是个放送事故。

所以你要说金田一的知名度或者讨论度比名柯低,那绝对没这回事。

要分析的话,只能分析为什么金田一的连载周期输给了柯南。

因为金田一输给了市场,没有主线的单元剧终究会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而青山从一开始就同时把握住了本格招牌、主线设置和人设堆砌这三大成功元素。梳理一下天树和青山的创作线:

天树征丸是一位勤勤恳恳,顺应市场的作家,一般市场让他干啥,他就会去干啥。

名柯和金田一的起点都是海螺小姐

模式的本格单元剧。

金田一渐渐人气下滑,输给了市场。天树学习到了缺少主线会降低读者的长期粘度,于是在下一部作品侦探学园Q

中设置了主线;

但青山早就开始铺垫主线了。

侦探学园Q的人气渐渐下滑,又输给了市场。天树学习到了人设不能太扁平,他最大胆设计的天草流在这个花里胡哨的市场都不够看了,于是在下一部作品《异能者》中设置了超华丽一看就知道在卖腐的双男主;

但青山早就开始重视人设堆砌标签元素了。

《异能者》为了突出角色时髦值+超能力的故事背景,瞬间弱化了天树原本非常强的诡计编排能力,导致为了剧情严重牺牲了推理,直接撕了自己的本格招牌,眼看又要输给市场了。

但青山早就开始在锻炼先有剧情后有案件的创作能力了,他一直在坚持笔耕本格。

当你顺应市场行动时,你的对手已经在预判市场了。你绕了一圈,发现回到了对手的起点。怎么打?投了吧。

具体可以看看我之前的回答:


如何看待名侦探柯南剧情越来越烂,但是依然可以恰烂钱?32 赞同 · 5 评论回答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00樓 發表于:2024-12-14 22:43


不被定义的风:


因为金田一不玩饭圈那一套,炒cp,所以显得无聊。

重点突出的就是,破案,推理,送福利。

美雪和玲香

,既没有冲突,然后后面一个也不收。一点意思也没有。玲香这个角色,后面其实可以再塑造一下,结果不往下写了。

最骚的是金田一会随机杀身边的同学,其实就是工具人。

到后面37岁了金田一还那么幼稚,婚也没结,破案也不想破了。(不过我觉得还是离他远一点比较好,身边的人跟着他老惨了。)

更新一下

37完结了,童年结束了。(隔壁那个柯南还在上小学生)结婚了,美雪怀孕了,金田开了家侦探事务所。

不管怎么说,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强。




期待金田一爸爸事件簿(带他儿子一起玩破案)或者金田一老年事件薄。

相比柯南,他就很懂得玩饭圈那一套。党争玩的飞起。(顺便说一下,我是小哀党的)

但是后面剧情嘛,没有以前看的,那么好看了。感觉,不算是推理,不过他自己也说了,青春喜剧类型的,没什么好说。

而且现在的柯南有些强行续命的意思。(因为商业价值太大,不给完结)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01樓 發表于:2024-12-14 22:43

快乐制造机:


一是当年和同辈亲戚深夜看金田一,是当恐怖片去看的。

二是看金田一是需要动脑子的,而柯南不用,受众自然比较少。

三是金田一很多案件的作案手法,成为了《少年包青天》电视剧的剧情,这个看的人比较多。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02樓 發表于:2024-12-14 22:43

在国内的主要原因:央视和地方台压根没有引入,当然也可能有,但是大多数人应该跟我一样,是后来流媒体兴起之后,在电脑上看的

在日本本土的主要原因:

金田一没有剧情噱头啊,最多就是有个名字碰瓷,也就是蹭了一个金田一耕助这个日本有名的推理小说角色的名字

但是柯南有噱头啊,高中生侦探变小住到青梅竹马家里,一抓一躲的恋爱推理喜剧,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年动画组才想着把柯南改成哆啦A梦这种强单元弱主线的形式



作者:哲也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924843/answer/4417862855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03樓 發表于:2024-12-14 22:43


人民万岁:


金田一最精彩的是凶手的杀人动机,过目不忘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04樓 發表于:2024-12-14 22:44

作者:Wu Shaw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924843/answer/357619274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金田二的人物和剧情模式设置相比柯学都有明显问题


人物设定上,相比青山刚昌进入21世纪后看市场反应变化果断将充斥碎尸、血浆、死不瞑目的尸体特写的学院派侦探漫转型情感伦理炒CP+剧场版动作柯学大片,金田二的作者明显没跟上时代前列腺,直到37岁事件簿才把90年代流行的色批直男+傲娇青梅竹马人设改掉,至于配角更不要想能有灰原哀那种有深度和人气的角色,一堆只负责鄙视金田二然后被打脸的工具人(八神头朝基、高中剽窃小说家真壁诚)、戏份只有故事开场把金田二和美雪骗去哪个与世隔绝的别墅海岛然后就物理下线或酱油化的纯路人,甚至还有那么几个故弄玄虚欺骗读者感情故事前期上蹿下跳一副“我有故事你有酒吗”的样结果真相大白时闷头打酱油的DRAMA QUEEN式角色(不动高中某热衷灵媒(逆转裁判?)的女生、某对枪产生多余感情的女警)。本来速水玲香的人设能有更多的发挥空间,结果作者完全把她写成了类似园子那样带金田二进某某派对好杀人的向导式角色,至于和美雪的党争?想啥呢?不知道是不是作者的恶趣味,金田二三个得力助手或竞争对手——剑持、五木和明智,登场时完全是作为炮灰反派刻画的,对金田二极尽鄙夷之能事,被打脸后又180度大转弯,前倨后恭思之令人发笑(其中剑持从明智高中时的回忆来看,对高中生明智已经前倨后恭一次过了,真是不长记性);至于反派,除了分头魔术师以外乏善可陈,那个永远抓不住且也会变装逃脱术的怪盗绅士根本没什么印象深刻的点,每次出来都只会偷画

剧情也是相当单一,相比融合了传统侦探漫(走哪哪死人)+哆啦A梦(阿笠+少年搞事团)+青春恋爱番(人人都爱青梅竹马)+谍战动作片(酒厂)的柯学,金田二里基本都是不动高中炮灰/明智、玲香等园子式角色邀请金田二美雪去哪个鸟不拉屎的荒郊野岭别墅或者海岛冒险——认识一群看似互不认识或相处尚可的人(有时前两步可以变形为金田二回老家结婚——啊不,找幼儿园小学初中同学聚会)——某个狂妄自大的人把所有人得罪一遍——某人提及某个已死之人或者恐怖灵异传说,所有人虎躯一震赶紧回房睡觉——第二天装逼犯惨死,剑持或明智开始给金田二提供证据和排除错误选项——继续有人死亡,金田二继续自己或从现场、证人口供搜集线索——金田二赌爷爷时,死人结束——金田二没有灵感,被美雪或在场某个傻白甜的无心举动电脑子——谜团全部解开了——召集所有人开始正义演讲——犯人暴露后不服,被金田二彻底击垮——犯人才是身世凄惨之人,死者团要么集体作恶要么集体不作为导致凶手某亲属或爱人死去(此时甚至经常出现雷雨式狗血家庭伦理剧情节,如貌似不认识甚至关系不佳的俩人实际上是情侣/被分开抱养的兄妹等)——犯人要么被捕要么(被分头魔术师指使的话)被分头魔术师暗杀——金田二抓捕分头魔术师失败——本集结束,可谓审美疲劳之极致

注:1-死者中必有一人死于密室(理论上假不在场证明也算广义密室) 2-如果有人遭袭击而未死,那TA往往就是凶手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05樓 發表于:2024-12-14 22:44

将择道长:


名柯可以说是日漫营销中的奇迹,甚至没有之一。

金田一的缺陷主要在于角色塑造不行+没主线

金田一的角色基本过去一片空白或者过去就是普通人(明智那种很炫但基本波澜不惊的也算普通人),值得深挖的太少,套路美强惨都没有,但凡给主要角色或者常驻角色安上点凶手的经历都不至于这样。速水玲香勉强算,但因为没主线和真·海螺小姐设定,她的特殊经历几乎没后续影响。事件基本不影响人设,人设稳定不ooc的同时,造成了主要角色们欠缺成长性的问题。

除了明智警视、高远遥一的人设比较吸粉以外,其他角色的人设都可以用极其普通来形容,包括主角金田一一。(虽然哈吉咩本人的形象因为作者塑造上的单一或者说摆烂整出了些艺术效果)

高远经常实名制作案,过于出戏,或者说到底是个方案提供者,除了展示一下阴魂不散也没干嘛。有易容这种三次元超能力的怪盗绅士这么个很有潜力的角色也被写废了。

角色塑造不行除了没多少特点鲜明的角色以外,画风也不美型。现在火的二次元作品基本是推角色拼厨力模式,金田一这种写法周边都出不了。

对于在乎真实感的读者而言,角色人设普通和画风老土可能还是加分项,但对作品商业价值影响极大。我本人极端不在意角色颜值,但能不能把高远遥一画好看点,纯粹希望作品人气变高,摘眼镜本来有潜力变成和蓝染撸发型一样的名场面。

没主线也很容易造成人气流失,人物故事的可延展性大大下降。

其中一个影响因素是随机死主角相关人士,几乎不给真·免死金牌的机制,除了哈吉咩本人和几个工具人以外任何人都可能被杀极大增强了作品短期剧情的刺激性,但导致几乎没多少空间去展开支线和人际关系。就算出37岁了大家想看的还是美雪玲花怎么样了。

虽然我觉得金田一没主线直接避免了结尾兜不住和主线剧情崩坏这种可能,有效提升了作品平均质量,但没主线留不住人,多少名柯读者就守着那点主线,案子算是添头的添头,只要隔一段时间挤一点主线,中间灌水灌答辩都没有人在意。赚钱大头剧场版也基本是主线和角色的衍生产物。

我觉得金田一是一部匠气很重的作品,蓄意的谋篇布局非常明显,可能是因为多人合著的原因。各种平衡做得特别好,角色大多恪守人设没有明显ooc,不管是主角和其他角色之间的战斗力还是美雪玲香的感情线都很四平八稳。但正因为平衡,表现出来没话题度,那就变成了平庸。

金田一整部漫画的写作模式过于古典,甚至科技水平都低于同期柯南,基本就是古早推理小说+探险悬疑元素的模式。很多案子如果真的拿个本子在旁边一边记一边看是能推理出来的,柯南整体而言更悬疑,柯学生草手法的比例很高。(生草手法其实也是柯南的一个看点,甚至回看的时候会特别注意手法离谱的案子)

金田一好在本格坏在本格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06樓 發表于:2024-12-14 22:44


Evangeline:


金田一这个ip的商业价值被玩废,完全是讲谈社运营那边的锅

首先编辑部策划上就不懂得把它当漫画来做,跟传统的推理小说一样没有主线,主人公出去干嘛都死人,一册一个案子,熟人不是死就是坐牢,把可以展开故事的部分都砍干净了,后来甚至不得不凭空给领便当的佐木制造一个双胞胎兄弟来继承他的作用

人气起来之后加了个大boss高远,然而后来接手的编剧天树对他的运用效果只能说是男默女泪,堪称BOSS界之耻无能狂怒第一人;至于怪盗绅士就是nbcs纯five,虽然和基德一样角色原型都是亚森鲁邦,但这家伙出场只负责冒充他人,真的一点个人魅力都没有……

主角方这边称得上有单人人气的就一个明智,本篇给他出了几个案子,又另寻画手出了长篇番外,问题是他跟高远之间严重缺少交集,除了被绑架过一次之外主线方面几乎用不上;各方面看下来,阿一本身性格懒散没有其他特长反而是最不重要的,他的人物弧光

已经很充足了,基础设定不变就行,他的高光时刻都是“展现一个普通人能做到的上限”,但近几年剧情越来越水已经看不到这种亮点了

更离谱的是篇章频繁改名,你见过哪个漫画每次重开连载都要改一次名字的?File系列,Case系列,短篇系列,Returns系列,37岁事件簿

,30周年纪念系列……每个系列序号都要重编,老粉就算了,你让新来的读者从哪里开始补起?

这么反人类的排序方式亏他们能想得出来

然后媒体化改编又过度依赖J家真人版自带的流量,动画无印和柯南同台读卖双雄那一波巅峰期过了之后,由于原作长期停载沉寂了整整十几年,途中只出了两集SP和1集OVA,直到14~15年才出了两季R系列,长达十几年缺乏电视动画曝光对人气造成了不可挽回的致命打击

就算中途有真人版也不能转化成漫画本身的热度,因为电视剧就突出一个穷字,演员粉是去追星的,漫画粉只会吐槽,路人顶多瞄一眼电视机压根就不会去看原著……最近J家凉了以后靠真人版带热度已不可行,37岁连载到半路杂志Evening也停刊了转为网络连载,讲谈社可谓进退失据

剧场版方面运营更是一坨(),两部剧场版都是先有小说再有电影,96年的歌剧院在TV版之前上映尚能获得5.6亿配给收入(票房约为这个数字的一倍),99年杀戮之深蓝选材错误扑得再也不敢回头,2.5亿配给净亏

现在连载的37岁事件簿和刚结束的30周年系列,有R系列的前车之鉴,我是真不期待动画化能做好,现在的地上波放送规制跟矢没两样,柯南动画连死人都强制瞑目了,金田一的案子又黄又暴,改完了还有什么能看?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副經理 二十三級
107樓 發表于:2024-12-14 22:44

多厉害的本格推理手段都比不过一个童年滤镜

我认识的人几乎每个人童年都有一个哦来挖滚筒洗衣机,但大多数人知道金田一都是通过少年包三天抄袭这档子事

而且更多人甚至搞不清楚少年包三天抄的到底是金田一耕助还是金田二

比如我

我就是看完了横沟正史的小说信心满满的下了结论,少年包三天没抄金田一抄的是占星术

直到有一天在报亭租了本四拼一金田二漫画……



作者:一只桃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924843/answer/35186609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2222 回複數:106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4-12-14 22:44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