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06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1052 105
(轉載知乎)为什么现在 985 顶尖学生润(PhD)的意愿减弱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61樓 發表于:2025-7-15 17:31

沧海一只鸮:


签证有风险。今年形势错综复杂,很多坚定要出去的同学都打算在大陆先读个硕士过渡一下,等将来国际形势好了再出去。

但是港三的直博可是卷爆了,我之前去申HKUST的直博按照往年经验是可以的,但是今年有上面的大佬来,把这些学校的bar都拉得很高,我就只能在大陆苟着。将来还不一定能出得去呢。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62樓 發表于:2025-7-15 17:31

作者:修炼之路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14407373788939472/answer/192194125750626005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实文凭没那么关键,真正的问题在于你经济条件不够好。


我早就讲过,30岁前你过得好不好,完全取决于父母的经济实力,跟你读多少书真没多大关系。


大家拼命考大学、怕挂科、和同学较劲考研考公,说到底就是为了找份高薪工作,过上更好的日子。但很多人毕业了都没想明白,为什么全社会都这么看重学历,连父母老师都逼着你拿高文凭。


真相是:不是学历本身多值钱,而是你家底不够厚。在这个社会,没个有钱的爹真的很吃亏。赚钱的门路其实遍地都是,但普通人根本够不着。如果家里没给你打下基础,那学历可能就是你能拿到高薪的唯一敲门砖。


看明白了吗?你遇到的所有困难、产生的所有焦虑,根源都不在事情本身,纯粹就是因为你没钱。跟学历、长相这些真的没关系。


校园恋爱和结婚完全是两码事。在学校大家都花父母的钱,没什么经济压力,谈的都是感情。进入社会后呢?女生找对象首先看的就是你的工作、收入、经济实力,其次才会考虑长相、性格、学历这些次要条件。


像我这样事业有成的人,去谈合作应聘的时候,谁会关心我什么学历、多高个子?根本不会,实力和成果就摆在那里。同理,你要是个富二代,学历和工作根本不重要,有钱就够了。


为什么我说钱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你是没见过那种窘境:有才华的人因为差几百块钱,就被挡在机会门外。英雄好汉被几文钱难倒,这才是最可悲的。


你说不想读书?没问题,只要你能养活自己,月入过万,有明确发展方向。学校里贴满奖状、拿再多奖学金,如果没有赚钱能力,毕业了照样要从头开始。


现在大学生整天焦虑,说穿了不就是因为穷吗?要是像我大一就经济独立,后来还当了老板,哪还会内耗?


思维方式这些东西越早开窍越好。我要是早点明白这些道理,能少走多少弯路,现在的成就肯定更大。父母教不了的话,就只能等社会来教育了。


如果选择继续上大学,那就好好学专业,这是你以后的饭碗。要是拼尽全力还是学不好,那就顺其自然。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绞尽脑汁去赚钱。知识、思维、外貌都能变现,在互联网时代随便发挥都能赚到钱。


别整天纠结、焦虑、抑郁,这些负面情绪就像蛀虫,不及时清除迟早毁了你。你需要的是正能量,而赚钱最能给人安全感,存款数字才是幸福的保障。


有人问:上大学天天混日子,什么都没学到,还要应付作业赶课,难道大家都这样?实话告诉你,确实都这样。美其名曰"深造",其实就是流水线加工。还会用考研考公这些制造焦虑,让你们跟着内卷。


他们只教技术活,让你听话服从,从来不教怎么赚钱。我们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就是这个道理。技术可以慢慢学,但思维不早点开悟就晚了。


老师教的那套东西,我从来不太相信。他们自己过得也憋屈:要养家糊口,天天催作业、应付学生、挨领导批评。那他们为什么不跳出这个圈子?答案还是一样:穷。


你所有的恐惧都源于缺钱,就像动物担心自己不够强壮。要是有赚钱本事,还会害怕生存问题吗?还会到处讨好别人吗?现在明白为什么我总强调要独立赚钱了吧?你以为我天天谈钱是闲得慌?


多数人的人生困境和幸福指数都跟钱挂钩,有几个是真心爱读书的?


【同路人联盟】关于宏观形势、投资风向、副业搞钱的圈子,包括信息分享和观点碰撞,不要活在信息孤岛,和聪明人一起同行。


你的人生需要一个军师出谋划策。投错一次资、创错一次业、一个重大人生抉择,好坏之间相差百万。让路老师陪伴你人生每个重要十字路口,做你的人生抉择策略军师。


公号人生修炼之路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63樓 發表于:2025-7-15 17:31

专一大萝卜:


想润的还是会润,不想润的也不会润,还有一些卷不过国内其他人半逃避式出来想先赚点外币再回去的(虽然不是phd,不过我也属于这类)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64樓 發表于:2025-7-15 17:32

你说啥来着:


事实是出来越来越难了 我系很多老师表示再也不想带大陆学生了 (清华除外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65樓 發表于:2025-7-15 17:32

卡夫卡:


主流PhD留学地点美国现在过于不稳定,很多在读学生都面对风险的情况下,还想着出去是很需要勇气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66樓 發表于:2025-7-15 17:33

zyni:


因为美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67樓 發表于:2025-7-15 17:33

复分析:


现在的学生都没实力润出去了,不是意愿降低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68樓 發表于:2025-7-15 17:33


Snakedoin:


我帮你艾特 

@友人A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69樓 發表于:2025-7-15 17:33

水生木2025:


因为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缩小。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70樓 發表于:2025-7-15 17:34

georgewar3:


东升西降,人都不傻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71樓 發表于:2025-7-15 17:34

因为他们只是向往美利坚合众国




作者:脱南者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14407373788939472/answer/192056568392791266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72樓 發表于:2025-7-15 17:36


TDDDDDDD:


从covid遗留至今的从众心理

签证问题

科研实力变好(至于环境,还是不行)

出去的难度也在与日俱增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73樓 發表于:2025-7-15 17:36

Vinl:


难度,可行性,性价比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74樓 發表于:2025-7-15 17:37

笨你拉灯啊​:


两点。一,不够格了,外面要求高了。二,外面日子也不好过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75樓 發表于:2025-7-15 17:37

兼听则明:


意愿有什么用,还不是看招多少人。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76樓 發表于:2025-7-15 17:37

卧龙看市:


现在 985 顶尖学生读博出国(润)意愿减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留学性价比降低

国内发展机遇更好

国外政策限制增多

家庭因素考量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77樓 發表于:2025-7-15 17:38

若影:


不知道,但是我也是个末流985,大家润的意愿确实降低了,高赞那个应该是没有更全面的看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78樓 發表于:2025-7-15 17:38


花开富贵天:


因为学理工科,会被遣返,香港的几个学校接受了多少人了。

为西方服务的文科等水专业,不会。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79樓 發表于:2025-7-15 17:38

慨然:


根本原因就是博士毕业也找不到啥好坑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80樓 發表于:2025-7-15 17:38

在下:


如果考虑教育和医疗,当然要留在中国,这是中国独有的福利。


享受了中国的低成本教育和医疗,去美国工作拿收入,避开美国最坑人的环节,只要美国有利的环节,这是聪明人该做的。


趋利避害,人所共也。


人可以这么做,也可以反思,都没什么,很正常。



我最烦的是那些没文化没能力在美国过的像个lose,却还在简中网络上大言不惭自己过着天堂般日子的那些存在。


然后我问美国人怎么看,美国人说他们把这些人当猴看。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81樓 發表于:2025-7-15 17:39

塔贝:


因为国内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这么简单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82樓 發表于:2025-7-15 17:39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83樓 發表于:2025-8-29 22:56

隐秘而渺小:


收益变低了,而且是极速贬值。16-17年的时候,你在海外一所差不多(前两百)的高校做个博后,回来能在北京的985当副教授;而如果你是金贵的美国博士,去普通985混个教授也不是不可能,注意你只要有身份就行,不一定要有多好的文章。

短短10年时间,别说985高校,就是211高校对你的期待也是三年博后,手握CNS正刊或子刊,卷上海优再回来;如果卷不上,那不好意思,请来非升即走。此时,纯海外的博士,甚至卷不过出国镀金的土博,因为后者至少有国内老板做靠山,纯海龟单枪匹马,是真的无依无靠。

一句话总结,版本变了。海优的最优路径都已经是国内大组读博,之后再去海外做三年博后,优青、青长自不必说。

现在,普通的海外博士,只适合已经确定想在国外发展的学生,如果你还想回国搞学术,你得去国外最好的组,卷最好的文章,硬实力碾压,但这种能有几人?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84樓 發表于:2025-8-29 22:56

版本变了,东升西降很明显。

东升:国内科技发展很快。10多年前海归吃香是因为出国几年回来,手握数篇顶刊论文,对国内土博是降维打击,但是大约2015年以来国内科技发展很快,现在这个优势被抹平了。以软科、Nature Index这些依据高水平SCI论文数量排名的榜单为例,排名靠前的多数是中国大学和机构。现在多数学科,中国的SCI发文量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所以,海归除非是能卷到正刊,否则回国没优势,包括走海优。

西降:美国肉眼可见的快速衰落。无论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这些年大学经费都在减少,美国和欧盟还面临高通胀。削经费、博士(后)缩招、卡签证,这些都是公开报道的。生活方面,以美国加州大学博后为例,年薪6万至7万美元,其中一半还是用于支付房租。

我2016年本科毕业。根据我的身边统计学,本科班里十多个毕业后到美国、欧洲读博士的同学,学术成果、职业发展都比不上我们这些留在国内985牛组的。他们现在的处境也普遍尴尬,在美国卷不赢又受歧视,想回国又成果不够碾压、无人介绍,也脱不下海归的长衫。



作者:不懂就问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14407373788939472/answer/194480589964336098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85樓 發表于:2025-8-29 22:57

门徒:


不要说老美了,澳村这里狠多理工科方向对国内PhD申请者都“软关门”了

明面上不会说不能申请,但内部政策就是不让考虑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86樓 發表于:2025-8-29 22:57

1.如果能去国内顶校顶组,其实这种老师水平大于>>美国中部农村州立大学的平均水平

2.如果能去国外顶校顶组,基本上没有不去的

3.美国签证变难了,加拿大澳洲欧洲普遍没钱,而且签证也在变难.香港和新加坡不是很了解.当年没有申请过.但是在香港读书的朋友和我说在 hk 那些年过得很不愉快.

4.就是顶校毕业,方向不好,现在就业也不好了.转行 cs 基本上也没什么机会了.回国当 faculty 也不容易了.再去考公务员也没啥优势了



作者:东西654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14407373788939472/answer/194287835750410664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87樓 發表于:2025-8-29 22:57

主要美国phd相比过去难申了不少,经费减少、签证麻烦等。所以这几年港新phd申请难度大增。

总的来说海外phd还是下限更高,除非院士嫡系或学术新星前几任弟子。

一方面学术对比,国内在工程、实验学科相比国外不差甚至更能卷,但基础理论学科还是有待加强

一方面培养定位,看博士毕业人数的对比。国内博士培养还是很工具人化的,毕竟是有组织的科研,国外博士定位更精英化,培养更全面、细致。

一方面是出路,国外phd总得来说出路更全球化,回国虽然没有大佬嫡系好,也不一般要强。而国内博+海外博后只能回国。



作者:杉jdj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14407373788939472/answer/194262285917748923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88樓 發表于:2025-8-29 22:57

杨致远:


不是意愿减小,是难度增大了。

再好的赛道,在加起来快30亿的中印人口蜂巢面前都注定是拥挤的。

是这个赛道太热门,拥挤得把人吓退了。

而不是这个赛道太冷门,没人来。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89樓 發表于:2025-8-29 22:57

相爱是福:


陶瓷读博的还没有明显增长,陶瓷做博后的翻倍了

UTC+01:00
JosephHeinrich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90樓 發表于:2025-8-29 22:58

有质量:


因为美国砍经费了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1052 回複數:105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5-8-29 23:07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