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共發了63篇帖子。 字體大小:較小 - 100% (默認)▼  內容轉換:不轉換▼
 
點擊 回復
662 62
(轉載知乎)新加坡的教育模式是不是太精英主义了?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62樓 發表于:2025-11-12 21:45

坡县的华人生育率,也很牛逼啊

之前遇到一个坡县客家人,对方不知道自己是汉族,作为皇汉还是好心给他科普了一下,客家人就是汉人,以及客家人怎么来的

重点来了,对方还说,李家坡以前有一段时间嫌弃华人生的多,想搞计华生育。他说他爷爷奶奶那一辈生了七八个,他自己兄弟姐妹一共三人,到了他不想生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还没来得及搞,华人都不生了

有时候李家坡的做风,也可以和大清比较一下呢

毕竟我是用人类的大脑如何也理解不了,华人作为东南亚的弱势群体,新加坡作为东南亚唯一的华人国家

居然嫌弃华人生的多

佩服佩服



作者:一只瑪麗蘇啊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47286900/answer/194162154496404368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63樓 發表于:2025-11-12 21:45

新加坡2020年总体生育率0.97

其中华裔生育率0.94 ,马来裔生育率1.83


华人天生爱教育分高低,搞这套分流模式自然生育率暴跌。

李光耀和PAP敢于搞这套精英教育模式的底气在于

周边有马来西亚 台湾地区和大陆有大量的华人人力池给新加坡吸收。

来借此平衡族裔比例。

而不是这套模式有多厉害。

假如周边没有华人地区给新加坡虹吸移民

培养再多精英,最后也要拱手送给马来人



作者:星落风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47286900/answer/194161560525914263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項目經理 二十四級
64樓 發表于:2025-11-12 21:46

作者:左旁门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47286900/answer/194124000678298499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实每个国家的教育都是精英主义,只是新加坡政府一向很直白,所有事情都明着来。

有些国家明面上不允许,但很多学校都有分后进班、普通班、重点班、火箭班等等。

新加坡和中国的差异在于,不一定要高考才能进大学。你可以去理工学院读三年,再去大学,也可以工作几年后再去上大学。



中学=>35% 去高中=>80% 考进大学 (28%)
中学=>55% 去理工学院 =>20% 考进大学 (11%)
中学=>10% 去工艺学院 =>少数转去理工学院

新加坡有35%~42%的人进入大学。

这几年新加坡教育改革去精英化,我说一说以前的制度吧。

我1997~2000年读中学,分为



快捷班,读4年(4个班,ABCD班,每班也有差异,A班最好,我在B班垫底)
普通学术,读5年(2个班)
普通工艺,读4年(1个班,最差,通常去工艺学院)

如果你在普通工艺班,基本上1:30下课后完全不用读书了,但凡你读一点书,就能名列前茅,有机会换班。

中学 0水准考试(相当于中考)

大约35~39%去高中,50%~55%去理工学院。

40%去理工学院的成绩足够申请高中,但自愿选择去理工学院。

我当年靠刷题考的不错,任何名校高中都可以去,但我选择去理工学院。原因是不想再读2年,想直接去学游戏制作。

还有不想再早上6点就起床,穿制服。

还有高中名校的顶尖精英真的很强……不想去竞争。

理工学院3年毕业,如果成绩好可以去本地大学,外国大学也接受理工学院的文凭。

我周遭的理工朋友,很多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陆陆续续考到大学文凭。

高中 A水准考试(相当于高考)

之前中考已分流过,所以高考进入大学的几率很高,70%~80%。

补习

大多数补习机构的主要作用是托管。

新加坡学校下午1:30放学。父母工作,由女佣或爷爷奶奶接送。与其在游乐场游荡或在家玩手机,倒不如让女佣带去补习班。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快捷鍵:Ctrl+Enter)
 

本帖信息

點擊數:662 回複數:62
評論數: ?
作者: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JosephHeinrich
最後回復時間:2025-11-12 21:46
 
©2010-2025 Arslanbar Ver2.0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