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野火燒不盡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47918994519615402/answer/194828292198838770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一、「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大多源於長期的負面情緒積累,而又調節失敗的結果。
人的生活無外乎職場、家庭生活和人際關係,人們在這些環境和關係下扮演各種角色。既要滿足他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讓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如果自身需求未被滿足,而壓力又無處疏導,無處釋放,持續疊加,必然會引發自我懷疑、焦慮內耗、疲憊痛苦等心理能量消耗。
這些消極情緒源自個體對自我,對他人或看世界的認知。經驗積累形成認知,認知提煉出邏輯,邏輯再進行經驗驗證,長期形成了一定的認知框架
。
1、職場上時間緊任務重、同事之間惡性競爭、被領導PUA被同事排擠、長期加班還沒加班費......哪一條都給人挫敗感,無力感,不讓人舒服。
2、家庭里親密關係冷漠甚至斷裂。夫妻兩人漸行漸遠,除了基本的責任承擔(有的拒絕承擔),都不再多付出一分。調侃中年夫妻親一口,噩夢要做好幾宿。白天是夫妻,晚上是鄰居,主臥住師太,次臥住方丈,平時不聯繫,聯繫就是拿快遞。看似調侃,是真實生活再現。
3、人際關係上,出現社交疲憊,不願情緒付出,因為感覺得不到對等的情緒價值。被朋友欺騙過、被朋友利用、被朋友嘲笑、被朋友過度關注,都導致不願參與社交,有效無效的一概認定為無效社交。
消極情緒一直壓抑積累,到達了一定的臨界點,就像汽油慢慢流淌了一地,如果有一點火星,什麼經驗認知、邏輯理性,全部被燒的一乾二淨。

二、「事後卻很後悔」
發完脾氣,冷靜下來的結果有兩種情況。
1、情緒發泄完之後,人會回歸理性。但是有的人本身認知有限,情緒障礙
嚴重,並沒有深刻認識到自己發泄情緒的本質原因。不能覺醒,還是不能直面自己隱藏起來的,自己一直迴避的問題,無法重構對自我、他人和世界的認知。
這樣的做法反而導致個體更加逃避,更加極端,且我行我素。舊有的負面壓力和情緒沒有卸載,認知無法撼動,這次脾氣是無端又無效地傷害了他人和自己。
他發現這種方式能夠在短時間完全卸掉內心的負面情緒,下一次他還會使用,逐漸成了一個暴躁易怒的人。
2、個體發完脾氣後,發現情緒得到釋放的同時傷害到了他人。冷卻下來開始反思原有認知,舊的思維模式升級,原有價值觀被刷新覆蓋,自我認知和對世界的理解發生了根本性、突破性的轉變。從認知心理學
視角來看,發脾氣打破了原有認知框架,反而是一個促進個體認知迭代的方式。
沒有人永遠情緒穩定,沒有人永遠不產生負面情緒。
情緒穩定的人是能夠覺察到自己的情緒波動,並且能很快回歸平衡。
任何人都會因外界刺激心情起起伏伏,一天八百個心眼子,喜怒哀樂,是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反應。
對自己的情緒覺察能力強,認知度高的人不會過度敏感或輕易暴躁發脾氣,能以更平和的心態處理生活中的衝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