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疫情為起點,近年間移民日本的中國公民數量急遽增長,預期到2026年,在日中國人數量將超過100萬大關。這批新近移民大多來自北京、上海等中國大城市,他們帶自己的家庭與財富背井離鄉,不約而同來到日本,這一現象被稱為「潤日」,從英文單詞『run』(逃離,按中文拼音讀作『潤』,意指人們逃離故土)演變而來。他們的到來讓中國移民在當地的存在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突出。 從價格激增的東京高層公寓,到公立小學裏越來越常見的中國孩子,在習慣了單一民族並以此為榮的日本社會,對於外來人口的「水土不服」正形成新的政治動能與社會現實,迫使本地人與外來者彼此適應和共存。
|
|
|
|
2022年,在北京開店的王軍產生了離開國內的想法。由於疫情,許多店被迫關門,還能開業的一些店也面臨人員登記、測溫等繁瑣的防疫程序,但讓王軍最難以接受的是街道辦為了減少人員流動造成感染的風險,想方設法給店家找麻煩。當年10月,他前往日本考察,儘管人生地不熟、語言也不通,王軍最終還是把這裏作為自己人生的下一站。 「(日本)各方面的門檻都比較低,一個是費用的門檻,再一個是這種適應的門檻,還有這個時間跟空間上門檻也很低,回國也很方便。」王軍對《香港01》說。 事實證明,跟他有類似想法的國人大有人在。過去幾年間,來到日本的中國移民數量突然大幅增長,根據日本出入國在留管理廳數據,2022年至2024年間,在日中國居民數量從76.2萬增長至87.3萬,短短3年增加十萬有餘。在此之前,在日華人數量雖然也在持續增長,增速卻遠不及當下。
|
|
日本成移民高性價比之選 初來乍到,王軍一家人先在福岡落了腳,「從生活的資金方面或者從這種(生活)節奏方面感覺可能都更好融入一些」。雖然不懂日語,跟其他在同樣新來的華人移民聊天,大家笑稱在日本的生活能力跟聾啞人差不多,「但基本的生活是沒問題的。」 從租房到安排孩子入學,實在不行,大部分的事情找個「懂日語的小夥伴」也解決了。他稱:「因為它(日本)氛圍比較好,比如說你區役所去辦點什麼東西,哪怕你不會,你拿着手機(通過翻譯)慢慢跟人家說,人家的態度也很好。」 2023年,王軍一家人從福岡搬到東京。他與人合夥成立了兩家公司,一間從事不動產買賣,另一間做自媒體運營。前者主要瞄準其他有海外投資需求的國人,後者的受眾也都是華人。 曾經在內地新聞機構《財新》工作過的日本記者舛友雄大自2023年開始對這一批新移民進行深入報道,他發現,與此前的赴日移民不同的是,這些中國人大多是像王軍一樣、來自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中產及富人,受疫情期間「清零政策」、經濟形勢等影響而出走,許多人希望在海外投資、保存資產,同時創造更好的生活。
|
|
自2014年開始,日本為鼓勵外國人在日本創業,實施經營管理簽證(又稱社長簽)政策,允許外國人以最低500萬日圓(約合26萬港元)的註冊資金在日本創設公司,只要確保營業場所,即滿足簽證申請條件。加上日圓貶值,對許多中產國人而言,移民日本的性價比顯然要高得多。 然而,在越來越多中國人在日本落腳的同時,問題也隨之而來。與民生密切相關的房價問題,自然成了日本熱議的話題。
|
|
塔樓、一戶建:新移民炒貴不動產 據王軍這期間在日本的觀察,過去兩年裏,漲價最厲害的房產就是中國人感興趣的房產。在大阪,國人投資一戶建的最多:「可能花個100多萬人民幣就買個一物件,就自住也好,做民宿也好,這種房子可能比較搶手」,在東京則是高檔的塔樓(即高層住宅)最受國人歡迎。越搶手的物件漲價就越快。 根據日本房地產經濟研究所數據,2022年至2024年間,東京23區新售公寓單套均價從2022年的8236萬日圓(約434萬港元)激增至1億1181萬日圓(約590萬港元),連續兩年突破1億日圓大關,創下歷史新高。而在此之前的五年間,東京23區新售公寓單套均價的增幅僅為約1200萬日圓。
|
|

2025年8月18日,東京市中心區的住宅與商業建築群。(Getty)
|
|
在東京江東區的豐州、中央區的勝鬨——曾是日本名流家庭理想居所的灣岸地帶塔樓(即高層住宅)讓中國富人趨之若鶩。由於他們之中不少是曾經在國內大型科技企業工作的高層,日本媒體直把這些區域戲稱為「數字唐人街」。 《產經新聞》引述阪南大學國際學部松村嘉久教授指,經過調查,以特區民宿經營者身份申報的個人及法人中,疑似中國背景的累計達2635家,佔比42.5%(截至4月底)。 國土交通省本月公佈的都道府縣地價(基準地價)調查顯示,除了遊客眾多的大阪商業區,其周邊住宅區也因民宿需求而出現地價上漲趨勢。 對於生活在這些區域的民眾來說,隨意丟放的行李箱越來越常見,不懂垃圾分類的情況也引起民怨。此外,非法運營的民宿也在今年引起廣泛關注。
|
|
「中國移民問題」 據舛友雄大稱,就在不久前、日本進入參議院選舉期時,外國移民問題已經成了這屆選舉選民最關心的議題之一——炒高日本房價、以經營民宿之名建立空殼公司以獲得日本身份與福利——這類報道一時甚囂塵上。 就在今年6月參議院選舉開始前夕,一宗非法運營民宿的中國業主強行加租、還切斷住宅樓電力的新聞引起廣泛關注。包括日本NHK、朝日新聞、《週刊文春》在內的主流媒體都對事件進行了報道,甚至還被提上國會議程,涉事業主雖然撤銷漲租決定,但該事件還是再次引發民眾對非法民宿問題、外國人購置房產卻不遵守規則的問題的關注。 日本首相石破茂也不得不在國會對這類事件作出回應,表示「將嚴厲應對不遵守規則的外國人」。 舛友表示,今年以來,類似這樣的報道頻頻出現,這與打反移民牌、走民粹路線的「參政黨」的異軍突起有直接關係——「這絕不單單是因為中國人,但這確實是故事的一部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