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97篇帖子。
(轉載知乎)德國未來會不會淪為發展中國家?
1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00

很多人說未來電動車會取代燃油車,日本的豐田為首的日系車都會衰落,日本失去支柱產業淪為發展中國家。而且目前歐元貶值人口老齡化整個歐洲經濟不景氣。那同樣靠汽車發家的德國會不會也淪為發展中國家?


2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00

作者:RainBow丶雷電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12880267973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每次打開這種問題,看到下面一大堆人都在跳大神,信誓旦旦德國5-10年內必定完蛋。

我都想笑。他們對德國財政健康程度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認知和了解。

德國財政是不允許有財政赤字的,德國人至今都沒把「印鈔「這個狠活掏出來刺激經濟。足以說明德國能打的牌多的是。那些拿人口說事兒的,可能不知道德國都引進土耳其人幾十年了,直到今天土耳其人在德國內部有任何的影響力嗎?

發達國家裡摔得最慘的日本,都能維持發達國家的「體面生活」長達30年,最終舊的債務泡沫出清後經濟重新回暖。你憑什麼認為號稱「日本師傅」的德國做不到?

自打進入20世紀以來,但凡有像樣點工業體系的發達國家,就沒有一個返貧的。所有信誓旦旦聲稱德國日本美國英國必將崩潰的,大機率是沒讀過歷史,對這些國家的了解也是一知半解,對於民主體制的糾錯能力也不了解。歐洲大陸這片神奇的土地已經把所有類型的政體都實驗了個遍了,牢德如果沒有強大的糾錯能力,他能從二戰的一片廢墟中重新崛起嗎?

知乎贏學家總是特別喜歡將國家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歸功於某一代人的「高瞻遠矚」「勵精圖治」,然後說現在都廢啦不堪,所以未來必定墜機。比如說德國的崛起都歸功於戰後工程師的努力,美國都歸功於二戰勝利老兵,英國都是殖民時代攢下的家底等等。我尋思着馬聖這個屑人飛葉子抽大麻,完美符合美國70年代「垮掉的一代」的刻板印象,馬聖的火箭就不能上天了?(雖然我極為厭惡馬聖在zz上的逆天行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惡意貶低新一代吹捧老一代,這種捧古貶今的做法只會讓社會裹足不前。


3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01

可速斬我:


組裝出來了幾輛電瓶車就飄成這樣啦

它們有沒有跟你們說過 你們這些電瓶車最核心的電機技術是哪個國家,加工這些電機的高級數控機床是哪個國家的


4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01
作者:秀水河畔一書生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7494961378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結論放在開頭:大機率在10~15年之內,我們便可以看到德國,從一個還勉強撐着架子的發達國家,變成一個宗教、種族、經濟三大問題全面惡化的失能政府暨失敗國家。

(失能政府或失敗國家(英語:Failed state),意指一個被認為未能滿足和履行某一些作為主權政府應有的基本條件和責任的國家。)

——下文開始正文——

如果要聊德國未來會不會淪為發展中國家,那麼我們首先要了解的是,德國的兩個發展階段:二戰後、冷戰後。

在二戰後,由於東西方兩大陣營的意識形態主戰場,主要圍繞於歐洲,而東西德又是雙方陣營各自展現其制度優勢的前沿陣地。(天時)

德國作為一個國家整體,其實是少數、甚至可以說是唯一,同時得到了東西方兩大陣營共同灌輸各自技術投資、經濟投資的對象。(地利)

(西德:馬歇爾計劃、東德:經互會)

再加之戰後,德國又正好處於戰後人口大恢復、戰後人口大增長的世界性戰後嬰兒潮時代,有着足夠的人口紅利承接來自於東西方兩大陣營的技術、經濟灌輸。(人和)

(1955 年至 1970 年出生人通常被稱為嬰兒潮一代,他們佔德國總人口的30%左右)

以及,依靠着德國戰前,所積累的大量工程家、科學家,德國的人口紅利和工程師紅利其實是在同一個時間點迸發出來。(人和)

(1950年,聯邦德國的在校大學生為10萬人,平均1萬名居民中就有21名大學生,到1970年增加到41萬人,平均1萬名居民中就有68名大學生)

而這三者的合力,所鑄就的便是德國在二戰後冷戰期間,所高速推進以及進行的重建回復、經濟發展——萊茵河奇蹟。

這個時候德國就好似是坐在了風口上的豬一般,只要德國的領導人不是個二哈,那麼德國的逐漸恢復,以及隨之鑄就德國發達國家的地位,那都是一件必然且應然的事情。

而冷戰後,雖說德國已經不再處於東西方陣營對峙的第一線,這個世界的焦點也隨之轉向了中東大區,那所謂的穆斯林之春時期以及隨之來的反恐戰爭時期。(真是個令人忍俊不禁的地獄笑話)

但也正是因為這個時間內,世界的單獨一極美國的視角轉移向了其他地方,所以使得德國可以暫居於歐洲的正中央。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配合著美國一道,主導形成了以美國的外交、北約的軍事、德國的經濟——三頭政治共同領導下的歐盟整體格局。

在這一過程當中,德國順從着英國的攪屎棍格性,以及美國的政治需要,大量接納了原東歐國家加入歐盟——為德國的進一步經濟發展,贏得了下一階段的人口紅利。

並出於美國宣揚自身意識形態的需要,帶領着歐洲整體與東歐的俄國進行媾和——為德國獲取了下一階段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廉價的能源。

(令人忍俊不禁的某著名雄文:2006年《中國為什麼被解體後的俄羅斯超越》)

積極推動了歐盟整體,與新興崛起的世界最大市場之一:東大,達成貿易協定——為德國爭取到了下一階段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廣大市場。

並就此鑄就了德國冷戰後,默克爾時代的經濟發展總路線,與德國經濟的新三大馬車。

在這一段時間裡,德國的繼續發展雖說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開始面臨一定的操作技術以及政治嗅覺考驗。並不能繼續如同二戰後冷戰時那樣,宛如躺在風口上的豬一般順勢而起。

但也決然不能說,這個時間段德國面臨著多麼大的挑戰。甚至說的更過分一些,只要是一個頭腦正常的領導人都不至於會出大錯。

然後就來到了,咱們現在所處的這個時間段,在我想來這段歷史,或許會被後世稱之為——二次冷戰、新冷戰。

德國所面臨的是以上所述這些年間一直在積累,但從未徹底得到解決的問題——也即是我在本文最開頭便已經點出,並貫穿於全文的「人口」二字。

說實話,在我看來,所謂的市場、所謂的能源,無非就是需要一定的技術操作,進行新一輪的重新安排,這兩個問題是能解決的問題。

而人口問題才是目前德國面臨的最棘手的問題,現如今德國所面臨的問題是:

1.戰後嬰兒潮時代所誕生的人口紅利都已逐漸的老去,變成了人口負債。

2.東歐國家的整體性生育率下降,以及隨之而來的人口衰退。

使得德國沒有辦法再繼續,接收來自於自己同意識形態、同價值觀的優質勞動力。

我們都知道「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而人口正是國家這輛火車的唯一車頭。

只有有着足夠的人口,才能夠有着足夠龐大的國內市場孕育本土工業。

只有有着足夠的人口,才能夠有着足夠龐大的人口勞動力發展國內工業。

而德國目前面臨的以上兩個問題,導致德國整體白人人口的數量下降——注意了,我這裡說的整體白人,甚至包括了大量的東歐移民,如果單純只算德國的德意志人,那德國的人口問題早已惡化到無藥可救。

不得已,德國現在只能大量地接收,來自中東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難民,以期能夠同化來自於此兩地的難民,使得德國的經濟可以重新進入默克爾時代的循環。

但是,這就正好照應了我寫於本文開頭的兩大問題:宗教、種族。

隨着白人人口整體數量的越發下降,白人的自主性意識會越發強烈。而來自於中東和非洲的難民本身,主體性就已經足夠強烈。

就宗教而言。德國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不同化中東難民為基督新教徒,會面臨來自於中東人的恐襲。同化中東難民為基督新教徒,也會面臨來自於中東人的恐襲。(真就迫真是地獄笑話拉滿全場)

就種族而言。如果說中東難民還受到過一定程度的基礎教育,那麼撒南非洲的黑人難民就幾乎全是胎教肄業。再加之比於中東人的褐色更加深邃的黑色皮膚,黑人難民所引發的社會問題更是隱藏都隱藏不了。

這兩個問題,在德國自身的白人人口數量,整體性衰退的情況下,幾乎不可能有辦法解決。

而人口問題無法解決,所導致的必然便是,原有勞動力的損耗、勞動力素質的下降、勞動力的進一步加速匱乏,並使之國內問題越發成為主要問題。

而在處理國內問題,便需要消耗大量政治資源的情況下,就更別提拿出行政力量,處理複雜的市場問題和能源問題。

歸根結底一句話,德國的經濟基礎來源於其優質的工程師紅利以及人口紅利,而德國未來的宿命也正來源於此二者的匱乏——可所謂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對於中東人而言,聖戰並未停止,聖戰正在進行時


對於非洲黑人而言,這或許是屬於黑人的大航海時代

5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01

作者:Langley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8495217140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很多人以為德國是靠汽車立國。而實際是德國的基本盤在中小企業,根本不是那些你看得見的大企業。德國很多企業都是深耕壟斷自己的細分鄰域,全球機場的行李推車,大部分都是德國一家公司生產的。包括安全行業的Draeger,生產一些有毒氣體的防護裝備,消防裝備之類的東西。這些東西你說有什麼高科技,很難嗎,並不是。但是首先根本沒有人注意這些行業,本來就沒多少玩家。其次這些東西都是要多年口碑的累積,新來的很難入局,這種需要可靠性的東西,哪怕你便宜,也不一定有人會買你的。德國的經濟依賴的都是這樣的數不勝數中小型公司,百分之七十的就業都是在這些公司。其次,德國的基本盤在歐盟,歐盟有四億人口,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單一市場。德國的進出口百分之六十都是在歐盟內進行的,歐盟內部一個能跟德國抗衡的沒有,而德國依賴歐元區避免了經濟強勁造成的貨幣升值,零關稅就可以獲得世界第二大的市場,較高的工資可以吸引東歐不發達地區的人才。德國人說這一次他們只用錢就統一了歐洲。日本苟延殘喘這麼多年,依靠龐大的海外投資,都沒成為發展中國家。德國一個背靠歐盟歐元區的國家,不會比日本更慘。在工業國家,發達經濟體來說,得益於默克爾十幾年的努力,德國的債務率可以說十分健康,德國都還沒開始使出殺手鐧撒錢呢。說白了日本只能靠自己都沒垮,德國可以吸血整個歐洲更加難垮。


6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02

作者:周浩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8760889553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其實在這次小紅書中美對賬之後,我們更應該思考一個最本質的問題,與其在這裡討論德國,日本乃至其他一些國家未來會不會淪為發展中國家,還不如問——為什麼我們要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去硬性定義一些國家?或者說,「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這兩個名詞,是不是已經預設了兩類國家,並且讓兩類國家之間出現了明顯的界限?以及還有第二個問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是不是本身就意味着一種績效至上的價值觀?


因為現實里,我們在小紅書對賬的過程里看到的是,世界第一強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這裡很多普通人(還不是美國最貧困的人口,很多還是白人),其日常生活之艱辛都可以讓中國的普通人無法想像,而且充分體現出人類永遠沒法想像自己沒有經歷過的事情。美國是不是公認能夠被定義為「發達國家」的國家?中國又是不是「發展中國家」?——然後呢?我們在小紅書的對賬里,對美國當權者剝削本國國民時候那種肆無忌憚,毫無下限的無恥和狠毒,是不是又能夠徹底毀三觀?


真的,在美國的皮被來到小紅書的美國網友們親手扒下來之後,我們再談什麼「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已經沒有太多意義了,甚至你們會發現,川普這貨不承認中國是「發展中國家」,聲稱中國是「發達國家」,似乎都還有那麼點的道理,雖然不多。我們現在拘泥糾結於發達國家的定義,其實仍舊是陷入做題模式,而且還是日耳曼績效國和日本的題


這麼說吧,對於盎撒日耳曼績效國來說,一旦出現全方位的社會治理失序(這是已經在發生的事情),我們應該想辦法自己定義新賽場,並且把舊賽場本身作為騎臉盎撒日耳曼的工具,而不是繼續在舊賽場上去跟盎撒日耳曼拼績效,拼贏了又如何?——舉個例子,意大利這種文明底蘊深厚,內心精神世界更加完整充實的國家,會去糾結自己的人均gdp為啥比不過德國日本嗎,會去糾結自己的工業革命績效不如英德荷這些西北日耳曼野人嗎?人家不會!


因為意大利的文化符號輸出能力,即便整個盎撒日耳曼世界+日本加起來都像個小丑,意大利可以不跟德國卷工業績效,靠着各種技術含量也就那樣的初級工業品,比如香水包包化妝品紅酒,就可以賣出超高的附加值,這玩意,日耳曼小丑們能做到嗎?下輩子都不能!一個有點文化素養的人給自己臉上貼金,會用羅馬熱那亞佛羅倫斯威尼斯比薩,還是會用紐約芝加哥洛杉磯,或者柏林慕尼黑漢堡法蘭克福,或者倫敦曼徹斯特利物浦伯明翰?而且,就算意大利希臘的績效被日耳曼野人比下去,英國德國荷蘭北歐的女人照樣送上門倒貼意大利希臘的地中海帥哥


記住,績效這條舊賽道只是用來騎臉日耳曼野人的,不是用來自我規訓的,德國是不是會淪為發展中國家,諸位已經有很多人回答過了,但是我知道一點,德國是一個沒了績效賽道就會一塌糊塗,精神世界徹底崩塌的國家,但意大利不是,希臘不是,印度不是,我希望中國也不是


7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02

8000多萬人口2300多個世界名牌企業,叫得出名字的,奔馳,寶馬,大眾,奧迪,蔡司,徠卡,西門子,博世,施耐德,拜耳,阿迪達斯,彪馬還有一堆行業頭牌我叫不出名字的。娛樂產業有足球這種世界第一運動,文化輸出有全球最大的啤酒節——德國慕尼黑啤酒節。德國除了核工業(你懂的),軍工(以前屌炸天)和航天產業不厲害。製造業,工業,農業商業,娛樂產業都是全球一流的存在。所以你為啥會覺得他會淪為發展中國家?




作者:只能看一眼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12953549752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8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02

德國未來會不會…………

美國未來會不會……

日本未來會不會……

韓國未來會不會……

新加坡未來會不會……

英國未來會不會……

我只能說,國內的某個群體,某些人,非常熱衷於討論國外和他們完全沒有關係的某個地區或者國家會不會衰落,會不會貧困

但是奇怪的是,他們從來不討論國內會不會衰退,他們自己會不會失業、貧困。

後來我才明白了,他們就像那些迫切希望所謂的三戰趕緊爆發,世界趕緊毀滅的那些人一樣,

他們並不是認為他們自己在戰爭中能夠發達,而是他們認為這樣一來

所有人都沒有未來了



作者:呂旻園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643374/answer/12977736632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9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02

桑桑桑:


歐洲國家的差距沒你想的這麼大,我之前就在羅馬尼亞這個歐盟幾乎最窮的國家,我都感覺不到他比德國要差,一樣的kaufland,一樣的dm,事實上羅馬尼亞的房價收入比和德國差不多,當地人買房的難度和德國人是一樣的,而且羅馬尼亞也不斷在開發一些新的住宅區。

西北歐只是公共設施看起來更乾淨更新,但是生活水平不會真的好太多,因為西北歐那些地方物價更貴,你在羅馬尼亞可以裝個app叫bolt,類似uber打車也就20lei以下(30人民幣),效率超高兩分鐘就打到車,但是你在德國坐個差勁到離譜的公交都要3.5歐(26人民幣)。你在羅馬尼亞吃個飯通常也就60lei左右,但是你在德國,20歐一頓是最低的了。

我覺得比人均GDP更重要的其實是房價和收入,德國人和你一樣也希望買房一家人其樂融融,什麼德國人不想買房有精神追求那是騙你的,實際上那是因為他們買不起,德國很多年輕人窮得離譜,賬上基本是沒幾個錢的(是真的沒錢的那種,你掏個幾千歐出來那是大錢了),大學又遲遲畢不了業,超高的稅率導致工作後的稅後工資低的要死,你在TUM理工科畢業工作然後在慕尼黑買房完全不現實,貧困落後和鬱郁不得志是歐洲年輕人的主旋律。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5-9-19 17:02

Po939:


前年還問東大什麼時候能成為發達國家呢。

現在贏只能靠別人衰落了嗎?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