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龍東東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36051818128991048/answer/193661199185163562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日本打工人迎來重磅消息!8月4日,日本厚生勞動省
中央最低工資審議會正式決定,2025年度全國加權平均最低工資標準將飆升至1118日元(約合人民幣54.6元)!
此次上調幅度高達63日元,漲幅達6.0%,創下自2002年實行時薪制以來的歷史最高紀錄。這也是日本最低工資標準連續第23年上漲,勢頭強勁。


歷史性漲幅與政府的雄心
巨幅提升: 從目前的1055日元躍升至1118日元。
持續增長: 實現連續23年上調。
目標遠大: 日本政府提出在本世紀20年代將全國平均最低時薪提升至1500日元的目標。首相石破茂在決定後表示「在充分考慮目標的同時,根據數據進行了認真討論」。

漲薪原因分析
有分析稱,這次時薪調漲背後有三個原因:物價上漲、春斗工資
上漲、生活越來越吃緊。
根據官方數據,日本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的平均物價漲幅高達3.9%,其中食品漲了6.4%!不少靠最低工資生活的人都表示,「手上的錢還沒捂熱,就全花光了」。面對這種情況,代表勞動者的一方直接向審議會喊話:「現在不漲,更待何時?」

當然,任何變革都伴隨著陣痛。中小企業主們面對人力成本上升的焦慮,服務業經營者對價格調整的猶豫,都是轉型期不可避免的陣痛。原材料、人工、運輸都漲價了,但價格又轉嫁不出去,利潤被擠得只剩一點點,別漲太猛……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83fca0ad130d15f26d6601fe8a28fe85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720" data-original-token="v2-a513fc92905c4d6004fb7c17483ff5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3fca0ad130d15f26d6601fe8a28fe85_r.jpg?source=1def8aca"/>

地區差異化上調,落後地區反超
具體上調標準根據各地經濟狀況分為三檔:
A檔(東京、大阪等6都府縣): 上調63日元。
B檔(北海道、廣島、福岡等28道府縣): 上調63日元。
C檔(秋田、沖繩等13縣): 上調64日元。
此次調整出現歷史性變化:經濟相對落後的C檔地區上調金額首次超過相對發達的A、B檔地區! 這一舉措旨在加速縮小地區間收入差距。

全國邁入「千元時薪時代」
按照此指導標準上調後,日本所有47個都道府縣的最低時薪都將首次全部突破1000日元大關,具有里程碑意義。
後續步驟
審議會會長藤村博之
已向厚生勞動相福岡資麿
提交正式建議。接下來,各都道府縣將根據這一國家指導標準,重新召開地方審議會,確定最終的實際上調金額。
這次歷史性的大幅上調,能否有效緩解物價上漲對日本普通勞動者的壓力?低收入人群能否真正受惠?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知識卡點:加權平均最低工資
日本全國最低工資標準採用「加權平均」計算,並非簡單算術平均。它根據各都道府縣最低工資標準和該地區勞動者人數進行加權計算,更能反映全國勞動者整體收入水平。
本文摘自:公眾號:嶺海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