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龙东东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36051818128991048/answer/193661199185163562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本打工人迎来重磅消息!8月4日,日本厚生劳动省
中央最低工资审议会正式决定,2025年度全国加权平均最低工资标准将飙升至1118日元(约合人民币54.6元)!
此次上调幅度高达63日元,涨幅达6.0%,创下自2002年实行时薪制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这也是日本最低工资标准连续第23年上涨,势头强劲。


历史性涨幅与政府的雄心
巨幅提升: 从目前的1055日元跃升至1118日元。
持续增长: 实现连续23年上调。
目标远大: 日本政府提出在本世纪20年代将全国平均最低时薪提升至1500日元的目标。首相石破茂在决定后表示“在充分考虑目标的同时,根据数据进行了认真讨论”。

涨薪原因分析
有分析称,这次时薪调涨背后有三个原因:物价上涨、春斗工资
上涨、生活越来越吃紧。
根据官方数据,日本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的平均物价涨幅高达3.9%,其中食品涨了6.4%!不少靠最低工资生活的人都表示,“手上的钱还没捂热,就全花光了”。面对这种情况,代表劳动者的一方直接向审议会喊话:“现在不涨,更待何时?”

当然,任何变革都伴随着阵痛。中小企业主们面对人力成本上升的焦虑,服务业经营者对价格调整的犹豫,都是转型期不可避免的阵痛。原材料、人工、运输都涨价了,但价格又转嫁不出去,利润被挤得只剩一点点,别涨太猛……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83fca0ad130d15f26d6601fe8a28fe85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720" data-original-token="v2-a513fc92905c4d6004fb7c17483ff5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3fca0ad130d15f26d6601fe8a28fe85_r.jpg?source=1def8aca"/>

地区差异化上调,落后地区反超
具体上调标准根据各地经济状况分为三档:
A档(东京、大阪等6都府县): 上调63日元。
B档(北海道、广岛、福冈等28道府县): 上调63日元。
C档(秋田、冲绳等13县): 上调64日元。
此次调整出现历史性变化:经济相对落后的C档地区上调金额首次超过相对发达的A、B档地区! 这一举措旨在加速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

全国迈入“千元时薪时代”
按照此指导标准上调后,日本所有47个都道府县的最低时薪都将首次全部突破1000日元大关,具有里程碑意义。
后续步骤
审议会会长藤村博之
已向厚生劳动相福冈资麿
提交正式建议。接下来,各都道府县将根据这一国家指导标准,重新召开地方审议会,确定最终的实际上调金额。
这次历史性的大幅上调,能否有效缓解物价上涨对日本普通劳动者的压力?低收入人群能否真正受惠?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知识卡点:加权平均最低工资
日本全国最低工资标准采用“加权平均”计算,并非简单算术平均。它根据各都道府县最低工资标准和该地区劳动者人数进行加权计算,更能反映全国劳动者整体收入水平。
本文摘自:公众号:岭海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