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6篇帖子。
(转载BBC中文网)台湾“大罢免”惨败的五个启示
1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8 22:03

台湾史上规模最大的“大罢免”第一波投票落幕,24位国民党立委与新竹市长高虹安全数保住席位,无一被成功罢免。

这场由公民团体发起、执政民进党支持的罢免行动,试图翻转2024年选举后“朝小野大”的立法院格局,却以全面溃败收场。

BBC中文采访多位专家,分析这次台湾推动大罢免结果背后的的五大因素。

2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8 22:03

图像来源,REUTERS

逃过被罢免国民党立委徐巧芯
3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8 22:04

1. 国民党铁票与民众党“小草”合力

罢免是台湾公民权利,此制度的原意是针对个别不适任的公职人员。这次全台大规模大罢免,被指是“无差别”、意识形态先行的政治行动,争议甚大。

4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8 22:04

过去数月民调显示超过半数民众反对大罢免,支持反对党国民党的蓝营选民在投票当日将日常的沉默支持转为具体行动,推高投票率到五至六成,超出近年罢免选举的四至五成。


5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8 22:04

国立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刘嘉薇教授,投票前预测罢免“最多只有三席,甚至可能零席”,这次结果证实了她的判断。

她对BBC中文分析说,国民党成功动员其基本盘,例如花莲的傅昆萁虽因争议性高,罢免票达四分之一,但反对罢免票仍占上风,反映蓝营选民的意识形态忠诚与地方经济考量为先。

6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8 22:04

图像来源,BBC NEWS CHINESE / 李洛

花莲立委傅崐萁在开票后扫街谢票
7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8 22:04

而在台北,徐巧芯、王鸿薇、罗智强等国民党“战将”,也在传统蓝营选区以高票守住席位,投票率高达六成上下。

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左正东说,这合符预期,因为他们声量高、支持度也高,“一旦仇恨民进党的情绪出来”,泛蓝选民愿意出门投票,高票是预期之内。

蓝营铁票也得到民众党选民“小草”加持。

柯文哲率领的民众党在多年前与民进党决裂之后,双方支持者间的裂痕越来越深,民众党也选择在立法院与国民党合作,支持者在地方选举上也以拉下民进党为目标。

2024年赖清德上任后,柯文哲卷入京华城弊案,被检察官起诉关押,事件不断发酵,民众党支持者认为那是司法迫害,进一步激发“仇绿”情绪,间接推高反对罢免票。

刘嘉薇教授表示,国民党得票竟高于去年当选时,显示不少非蓝营选民投下反罢免票,且民众党年轻、高学历男性为主的“小草”选民,擅长网络创意宣传,为国民党反罢免造势出力。

美国德州山姆休士顿州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也说,支持民众党的网红如馆长、历史哥、朱凯翔等人,制作有逻辑而高流量的影片,这些传播影响中间选民。

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庄嘉颖也同意,民众党的支持强化了蓝营动员,使选票集中于保卫国民党的席次。他补充说,有些地方六成投票率已经接近地方选举水平,显示蓝白联盟成功催票并巩固基本盘。

8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8 22:04

2. 绿营的模棱两可

图像来源,AFP

民间发起的罢团组织力敌不过蓝营
9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8 22:05

大罢免由公民团体自主发起,民进党表面支持但态度暧昧。民进党的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今年1月曾强势提出“41席国民党区域立委一定要罢免掉”,民进党高层并没有呼应。

翁履中说,这种刻意模糊的表态,让外界产生更多质疑。“其实老百姓怎会相信公民团体跟民进党没有关系?想要保持距离,却搞得欲盖弥彰,反效果。”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宋文笛也指出,民进党将罢免定调为“国安议题”,该党领导者却没有亲自站出来扛下一面旗帜,“如果敌人真的是门口的威胁,为什么政府领导层没有亲自指挥、带头冲锋呢?”

由于缺乏政党有组织的支持,公民团体的动员陷入困境,难以与国民党的地方网络抗衡。

东海大学政治学系张竣豪教授向BBC解释说,不同于过去具组织力的社运团体,这次罢团多由素人主导,采去中心化运作,缺乏传统桩脚动员能力,难以突破蓝营铁票仓。

庄嘉颖也分析说,罢免团体难以突破同温层,无法吸引中间选民,尤其地方选民更关心经济与服务,“抗中护台”的全国性议题难以成为决胜因素。

“罢免方需证明国民党的缺失严重到值得推翻选举结果,但这门槛极高”。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5-7-28 22:05

3. 适得其反的赖清德“杂质论”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