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75篇帖子。
(轉載知乎)博士畢業後,一定要去做博後嗎?
1楼 JosephHeinrich 2025-5-5 18:07

博後出站年齡>35的話,還有機會進高校嗎?


2楼 JosephHeinrich 2025-5-5 18:07

3mjun:


是否要做博後有判別式:△=b²-4ac,式中,

b=家裡是否缺錢?

a=顯性學術成果:比如Q1發了幾篇?封面文章發了幾篇?被引用次數多少……

c=隱形學術潛力:導師學術實力如何?導師人品如何?研究方向好不好……

注意:如果做博後只想賺幾年快錢養家糊口然後去雙非的朋友,不適用於此公式進行自評

b\a\c具體打分:

(1)b=家裡是否缺錢?

一檔:白手起家,配偶(或男女朋友)工作一般,父母和配偶父母無力幫忙,缺錢指數b=100

二檔:配偶(或男女朋友)在大廠,花時間可積累,但雙方父母無力幫忙,缺錢指數b=66

三檔:家裡能幫忙出當地房子首付,缺錢指數b=33

四檔:家裡能幫忙出當地房子首付,且男女朋友很給力,不怎麼缺錢,缺錢指數b=0

(2)a=顯性學術成果:比如Q1發了幾篇?封面文章發了幾篇?被引用次數多少……

要繼續搞學術,在博士畢業時就應該展現出苗頭,優秀博士苗苗至少得4篇Q1吧?不然不好意思說有學術潛力啊,或者按照下面指標自評

1) 王者博士:

看到科研難題兩眼放光

自帶鏟子挖掘未知金礦新方向

講起故事起承轉合娓娓道來

paper寫作一氣呵成,能發PRL不在乎發nature

push導師幹活,導師累並快樂著

2)優秀博士:

數學物理功底不錯

在導師指定的大方向里攻城略地

一區期刊paper發到手軟,但強烈渴望NCS

和導師互動良好,協助管理師弟師妹

3)良好博士:

合成法形成idea

小富即安,止步於改進方法創新

水文一堆,撞大運發篇top期刊後狂喜三天

和導師保持平衡距離

4)普通博士:

提不出好的idea,要提就先加石墨烯,再加鈣鈦礦

paper大修起步,拒稿常態化

科研工作質量不夠,數量來湊

整日為延畢發愁,以酒洗胃洗腎

進展緩慢害怕見導師

5)學渣博士:

數學基礎拉胯,理論推導不行,數據處理也不行

提不出idea,完全靠組會上別人想辦法

思維混亂,水SCI也發不出來

內心無比著急,但是又行動不起來

導師傷心師母流淚

王者博士:業界學術界兩邊通吃,導師想留下培養接班人,成果指數a=100

優秀博士:幻想在學術圈有個好前途,但實際遇到的困難大於想像,成果指數a=75

良好博士:糾結於去二本還是去企業,但內心自洽所以壓力不大,成果指數a=50

普通博士:勉強畢業,畢業典禮上默默發誓這輩子再也不碰學術了,成果指數a=25

學渣博士:只要能畢業怎麼樣都行,成果指數a=0

3)c=隱形學術潛力:導師學術實力如何?導師人品如何?研究方向如何?

在任何一個行業想往上走,除了自身能力強之外,還需要上面的伯樂拉一拉。就像爬金字塔一樣,上頭尖下頭粗,斜面光滑。上面沒人拉的話,得手腳用力;有人放根繩子下來,難度要小很多。所以,想繼續走學術道路,需要有好的導師資源。

100分的導師=人品好+學術能力強,可根據自己情況酌情打分

判別式結果:

△>0,果斷放棄吧,搞學術是奢侈品,還不適合現階段的你,先去解決溫飽問題再說吧,先生存,再發展

△<0,不怎麼差錢,並且學術成果多多,還有導師支持,你就是幸運者,可以為學術夢想繼續奮鬥

△=0,這個就看自己興趣咯,買定離場,願賭服輸



更多科研乾貨、畢業技巧、避坑指南、心魔化解,可關注公號「科研充電寶」

與自己和解:

讀博的壓力大不大? - 知乎 (zhihu.com)

科研過程中,有哪些讓你羨慕的技能? - 知乎 (zhihu.com)

不適合科研但非要讀博會怎樣? - 知乎 (zhihu.com)

什麼人不適合做科研? - 知乎 (zhihu.com)

那麼多博士碩士被導師逼死,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舉報渠道嗎? - 知乎 (zhihu.com)

為什麼博士們就業不首選企業? - 知乎 (zhihu.com)

數據處理:

科研畫圖都用什麼軟體? - 知乎 (zhihu.com)

一張圖總結科研必備的軟體清單,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工作了 - 知乎 (zhihu.com)

你在科研中用什麼軟體作圖?能展示一下嗎? - 知乎 (zhihu.com)

如何把別人論文中的曲線圖,自動轉化為數據點? - 知乎 (zhihu.com)

MATLAB 比較好入門書籍有哪些推薦? - 知乎 (zhihu.com)

編輯公式效率太低?來看一些MathType的重要技巧 - 知乎 (zhihu.com)

SCI寫作:

你寫論文時發現了哪些非常神的網站? - 知乎 (zhihu.com)

科研論文如何想到不錯的 idea? - 知乎 (zhihu.com)

如何開始寫英文論文? - 知乎 (zhihu.com)

如何在期刊上發表論文,期刊投稿流程是怎樣的? - 知乎 (zhihu.com)

研究生們剛開始看英文文獻是怎麼看的? - 知乎 (zhihu.com)


3楼 JosephHeinrich 2025-5-5 18:08

作者:水叫獸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0264765/answer/354873079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看情況,如果博士畢業之後,想找個二本、大專躺平,就不要做博後。找個沒有非升即走的,入職之後直接躺平就行了,有課上上課,沒課釣釣魚,放棄科研。看清楚,是找個沒有非升即走的,而不是找個有編製的。因為,當下的編製,全是坑人的。

如果博士畢業之後,還想繼續做科研,想找個一流學科大學,或者211、985的教職的,一定要做博後。

為啥?

因為所有的211大學、985大學都有非升即走,都有非升即走,所謂的許諾的編製沒卵用。考核不過,就攆人,管你有沒有編製。而考核的標準就是項目+論文,核心是項目,論文很好弄,項目賊難。很多人看似拿到了211的講師教職,很開心,實際上都是韭菜。目前我所在的學院,博士畢業直接入職的,沒讀博後的,跟我一起來的這一批,全辭職走了。他們的能力不強嗎?都是本科985,碩博清北+華五;一作SCI中科院一區TOP刊5篇以上,有海外交流經歷。但是,都走了,為啥走?就是因為感覺通不過考核。論文能搞定,兩個省部級項目是真的搞不定。

差一點的大學要求一個省部級升副教授,好點的211要求兩個省部級項目升副教授,國自然青年基金算省部級項目。

因為一般想在211大學找教職的博士,基本上都是在985大學或者中科院系統讀的,看自己的導師申請省部級項目手到擒來,覺得很容易。

你錯了,平台不一樣,申請項目的難度幾何倍增加。

絕大多數211大學,很難申請到省部級項目。1萬塊錢的小項目,教授都去申請,就這麼離譜。講師,有資格申請的省部級項目就是國自然青年基金。雖然省裡面的面上項目、外專的項目之類的名義上講師也有資格申請,但是,這些項目都採用院里推薦制,啥意思?一個學院給1個或者2個申請名額,你覺得能輪得上你?講師的項目申請書連學院都出不去。

而且,講師的工資很低,很低,很低,很低,很低,遠比你想像的低,等你們工作了會發現,工資可能還沒你博導給你發的補助多。講師的雜活很多,各種會議,各種學習,還要上課。等你做了講師會發現,一年做科研的時間一半都沒有。

如果想繼續做科研,讀博後才有用。不做科研,讀博後用處不大。211、985大學的講師完全是個雞肋,完全就是割韭菜。

讀博後有以下幾個優點:

1、工資比講師高,賺點生活費,尤其對於農村出來的家庭條件一般的,這點錢對你至關重要,攢個娶媳婦的老婆本。不然,你直接干講師,你會發現,工資還不夠你請你女朋友吃頓火鍋。

2、博後的平台肯定比直接找教職的平台好。你能在211找到教職,肯定能到清北+華五大學找個博後的職位。博後沒有雜活,你只管發論文就行,多攢幾篇論文比啥都強。關鍵不是論文,而是項目。

3、博後能申請的項目遠多於講師,講師能申請的項目,博後都能申請。而博後能申請的項目,講師申請不了。博後能申請的:超級博後+博新計劃+博後基金;博後講師都能申請的:國自然青年基金,省面上基金;超級博後+博新計劃+博後基金這三個也算省部級項目。而且博後基金基本上命中率百分之90是有的。超級博後這個項目,如果你能直接拿到211的教職,這個水平申請超級博後手到擒來。

4、拓展人脈關係。科研圈,跟江湖一個吊樣子,你以為混的是學術,其實不是,混的還是人脈關係。項目能不能申請到,看的不是你的項目書寫的多好,論文多好,而是你的人脈關係硬不硬。科研圈,很現實,你學校不行,就會比別人低一頭。你是清華北大的老師,大家搶著跟你建立人脈關係,但是如果你是個二本、四非一本學校的普通老師,沒人願意搭理你,就這麼現實。所以,你去一所好的學校,跟一個圈內大牛,更容易跟圈內人建立人脈關係。而你一旦去了普通大學,再想跟牛人,牛的團隊建立關係就很難。


4楼 JosephHeinrich 2025-5-5 18:08

高校老師在江蘇:


你的問題題乾和問題描述是兩個問題,我先回答一下你的問題描述。35歲以上的博士後還有資格進高校嗎?

答案肯定是有的。而且就算是應屆博士三十七八歲畢業也是有學校接收的,但前提是他已經拿到了一定的職稱。比如我認識一位張哥。他是同濟的本數。10年前後碩士畢業。然後去中建海外幹了好幾年,已經是副高了。16年回國讀博,2021年博士畢業。這個時候他已經三十六七歲了。可是依然收到了好幾個高校的offer,而且直接給副教授(這個沒辦法,他15年就是副高職稱,總不能讓他從講師干起吧。)

對於一路本碩博博後讀上來的學生,沒有副高職稱,個人感覺35歲以上肯定會吃虧,畢竟你沒有資格為這個學校拼青年基金了。面上多多少少比青年基金還是要難的。但是這樣的話就有多重可能,我們來討論一下。

第一種情況,如果你為你的博後單位拼到了青年基金,甚至是博新計劃,香江學者等有點接近於帽子的博後項目,我感覺能直接留在該單位的幾率很大。

第二種情況。去海外讀博後並拿到了一些項目或者是有了不錯的論文。可以試著在延期合同或者是去稍差的學校做ap,哪怕是香港的那種rap也可以。總之待滿三年,海外優青回國。而且,都不一定非要拿到海優,只要是進入到上會那步,也足以讓你高薪留在國內絕大多數單位了。

第三種情況就是博後期間也沒有什麼成績。或者說沒有什麼突出的成績。就是達不到前兩點的那種高級別的項目或者文章。平平淡淡的完成了合同,同時年齡也被拉到了35歲以上。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33歲博士畢業那年。有機會去的學校。36歲做完博後反而沒機會去了,這是很常見的。那這樣的話。再想進高校確實難度大。


然後回過頭來說第一個問題,那其實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就是顯然不存在博士讀完必須讀博後的說法。我個人覺得博士後,就是成果積累或關係積累,總之要積累點硬通貨級別的東西(比如前文提到的博新計劃,香江學者,青年基金,院士傑青長江團隊,大文章等)。如果只能積累一些大路貨(比如兩篇普通的二三區論文,省裡面幾乎點擊就送的一些博士後經費,沒什麼資源也沒有帽子的普通博士生導師)。那這個博後還是不讀了吧。


5楼 JosephHeinrich 2025-5-5 18:08

路兔子:


根本不是這樣。

但現在的高校環境,既得利益者一層一層往下扒皮,就成為了這樣子。

順便給北京理工大學打一個廣告,那裡博後不如狗,不要去。


6楼 JosephHeinrich 2025-5-5 18:08

工藤正男:


就看到這樣的問題,說實話真的是氣不打一處來啊!

讀博士讀了個啥啊?連最基本的信息收集能力都沒有嗎?高校人事處的網站都是擺設嗎?都要找教職了,沒事兒不去查查嗎?

出生年月、性別、專業、博士畢業學校、有沒有做博士後,是在國內做的還是在國外做的,有沒有年齡限制!都清清楚楚的在那寫著,弄個Excel自己統計一下就都出來了!自己什麼都不查,就知道到處問,真的很無語!

你不查,我替你查一查,我詳細總結了2021年度天津大部分雙非院校

的擬錄取名單,詳細從年齡和博士畢業院校兩個方面分析高校教職的情況,希望對於有計劃找高校教職的師弟師妹們有所幫助!

本次一共分析了7所天津市雙非院校,分別為:天津理工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天津財經大學、天津商業大學、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以及天津農學院(排名不分先後),至於民航大學和天津城建大學,我確實在官網上沒找到擬錄取的公示名單,所以沒有統計;至於天津外國語大學,我個人對語言類學校確實不太了解,所以不敢妄自分析!

以下教職分析中,均為教學科研崗,均為博士學位獲得者,已經排除了自帶職稱人員(跳槽),人員中有少量的人有博後經歷。

一、教職年齡分布

下圖顯示的是以上7所雙非院校擬錄取人員的年齡分布:可以看出出生年峰值基本都分布在1989年-1992年之間,7所高校中,最大年齡為40歲(1981年),最小年齡為25歲(1996年)。從年齡分布中位數上來看,也基本上是30和31歲!

二、博士畢業學校分布

下圖顯示的是以上7所雙非院校擬錄取人員的博士畢業學校分布!需要說明一下,中國科學院大學被我自行歸入985院校

,「其他」則主要是中科院下屬的一些研究所、社科院、中央黨校的單位,確實不知道怎麼歸類。

從結果上可以看出,985高校具有壓倒性優勢,7所高校平均比例接近六成,達到58%!天津財經大學最高達到69%,天津農學院最低達到46%!211高校

平均佔比17%,海歸高校

平均佔比8%,三者加和平均佔比83%!可以說是非常恐怖的比例!

而雙非的佔比平均只有10%,7所院校一共擬錄用25個雙非院校的博士,這其中還有5個是本校生源!也就是平均只有7%是留給外校的雙非博士!

並且在公布的名單中我看到了top2中北大的名字,真的是比較出乎意料!

最後,我們將博士畢業的具體院校放到了回答的最後,有興趣的可以自行查找!

三、總結

總的來說,高校教職形勢已經很嚴峻了,應聘者越來越年輕,已經出現了25歲的應聘者,25歲一般是碩士畢業的年齡,但是已經有人985博士畢業了!這麼厲害居然已經到雙非高校搶教職了,真是細思極恐!

這裡並不是沒有統計博後的情況,而是讀過博後的確實太少了,基本就忽略不計了,但不知道這幾年又捲成了什麼樣子,自己去查吧!

各位想找高校教職的師弟師妹們,務必儘快畢業啊!

我是正男 

@工藤正男

 ,一個多讀了幾年書的博士,你的點贊、收藏和關注是對我最大的支持!每周五晚8:00視頻號直播,敬請關注!

7楼 JosephHeinrich 2025-5-5 18:09

聽人一句勸,博後能不做就別做。國內的博後相當於你又讀了第二個學位,想出站壓力是很大的。幾乎所有事業編的研究所和高校都會設置35歲的門檻,超了的話更是沒意義了,圖啥呢?就現在這國內的形勢,一年一個樣,你讀了2-3年博後,即使順利出站,也很可能加上新的成果還找不到不如在兩三年只是博士畢業能找到的同樣檔次的工作。




作者:白兔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0264765/answer/329681349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8楼 JosephHeinrich 2025-5-5 18:09

沒有什麼必要性。博士畢業後仍然可以有多重職業選擇,公務員、研究機構、高校、企業等等都還在對你開放。博士後對於非頂尖(同一水平區間)但仍然希望進入高校的博士畢業生而言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一個選項(除非你願意降低對高校的檔次要求,那就請參考張雪峰的思路),但是一般而言博士畢業生的年齡在28-32之間,在此基礎上再讀2-3年的博士後,年齡就會逼近或者超過35的紅線。對於大部分院校來說,35以上很難再考慮招進來變成青椒(就算變成了,你恐怕也很難卷過其他比你年輕3-5歲的土著或者舶來品),當然如果你博士期間學術成績優異則另當別論。

博士後本身並不是一項安定的工作,也不許諾未來的長期發展。所以一般情況下,選擇去讀博士後項目最好能具備兩個「主觀」條件:第一是尚未被博士3-4年枯燥(同時相對於同齡人幾近於躺平)生涯磨滅的學術熱情(狗頭);第二是自己對於博士後以及博士後出站後的職業生涯有一個明確的規劃,對於出站後的就職(無論高校還是企業)能夠在開始前就有一個相對清晰的路線圖,明白這條路的可行性有多大。從這一點上說,「出站後還有沒有機會進高校」這個問題本身應該現在在做出選擇時就有明確的答案,如果沒有就請謹慎。



作者:立羽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0264765/answer/329393217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9楼 JosephHeinrich 2025-5-5 18:09

看你未來的規劃…想進高校,做博後不是目的,找樹抱才是。如果已經有樹…比如導師,親爸親媽親叔叔,七大姑八大姨是大樹,那不需要做博後…如果是因為文章不夠想換個單位做博後繼續發…我想說的是,為啥非得走科研這條路啊………進個事業編製不香嗎?如果想潤…申請海外博後是最經濟實惠的辦法…具體怎麼操作?當然是申請niw或者EB1A了…怎麼申請?不要看牆內信息,有強烈信息差,騙子很多…直接找wegreen律師事務所免費評估一下…或者haolaw(生物狗,化學狗,生物化學狗首選)評估一下…




作者:舟舟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0264765/answer/337380630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0楼 JosephHeinrich 2025-5-5 18:09

曾妍:


要麼28歲之前就博士畢業了;要麼手裡有子刊,未來可期;要麼運氣好,碰上風口、機遇和貴人;要麼家境小康以上,無後顧之憂。

年輕、實力、運氣、家境,佔一條半,再加上一個健康、超長待機的身體,就可以做博後。

都不佔,而且年輕時吃了很多苦的話,就別給自己太大壓力了。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