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75篇帖子。
(轉載知乎)博士毕业后,一定要去做博后吗?
1樓 JosephHeinrich 2025-5-5 18:07

博后出站年龄>35的话,还有机会进高校吗?


2樓 JosephHeinrich 2025-5-5 18:07

3mjun:


是否要做博后有判别式:△=b²-4ac,式中,

b=家里是否缺钱?

a=显性学术成果:比如Q1发了几篇?封面文章发了几篇?被引用次数多少……

c=隐形学术潜力:导师学术实力如何?导师人品如何?研究方向好不好……

注意:如果做博后只想赚几年快钱养家糊口然后去双非的朋友,不适用于此公式进行自评

b\a\c具体打分:

(1)b=家里是否缺钱?

一档:白手起家,配偶(或男女朋友)工作一般,父母和配偶父母无力帮忙,缺钱指数b=100

二档:配偶(或男女朋友)在大厂,花时间可积累,但双方父母无力帮忙,缺钱指数b=66

三档:家里能帮忙出当地房子首付,缺钱指数b=33

四档:家里能帮忙出当地房子首付,且男女朋友很给力,不怎么缺钱,缺钱指数b=0

(2)a=显性学术成果:比如Q1发了几篇?封面文章发了几篇?被引用次数多少……

要继续搞学术,在博士毕业时就应该展现出苗头,优秀博士苗苗至少得4篇Q1吧?不然不好意思说有学术潜力啊,或者按照下面指标自评

1) 王者博士:

看到科研难题两眼放光

自带铲子挖掘未知金矿新方向

讲起故事起承转合娓娓道来

paper写作一气呵成,能发PRL不在乎发nature

push导师干活,导师累并快乐着

2)优秀博士:

数学物理功底不错

在导师指定的大方向里攻城略地

一区期刊paper发到手软,但强烈渴望NCS

和导师互动良好,协助管理师弟师妹

3)良好博士:

合成法形成idea

小富即安,止步于改进方法创新

水文一堆,撞大运发篇top期刊后狂喜三天

和导师保持平衡距离

4)普通博士:

提不出好的idea,要提就先加石墨烯,再加钙钛矿

paper大修起步,拒稿常态化

科研工作质量不够,数量来凑

整日为延毕发愁,以酒洗胃洗肾

进展缓慢害怕见导师

5)学渣博士:

数学基础拉胯,理论推导不行,数据处理也不行

提不出idea,完全靠组会上别人想办法

思维混乱,水SCI也发不出来

内心无比着急,但是又行动不起来

导师伤心师母流泪

王者博士:业界学术界两边通吃,导师想留下培养接班人,成果指数a=100

优秀博士:幻想在学术圈有个好前途,但实际遇到的困难大于想象,成果指数a=75

良好博士:纠结于去二本还是去企业,但内心自洽所以压力不大,成果指数a=50

普通博士:勉强毕业,毕业典礼上默默发誓这辈子再也不碰学术了,成果指数a=25

学渣博士:只要能毕业怎么样都行,成果指数a=0

3)c=隐形学术潜力:导师学术实力如何?导师人品如何?研究方向如何?

在任何一个行业想往上走,除了自身能力强之外,还需要上面的伯乐拉一拉。就像爬金字塔一样,上头尖下头粗,斜面光滑。上面没人拉的话,得手脚用力;有人放根绳子下来,难度要小很多。所以,想继续走学术道路,需要有好的导师资源。

100分的导师=人品好+学术能力强,可根据自己情况酌情打分

判别式结果:

△>0,果断放弃吧,搞学术是奢侈品,还不适合现阶段的你,先去解决温饱问题再说吧,先生存,再发展

△<0,不怎么差钱,并且学术成果多多,还有导师支持,你就是幸运者,可以为学术梦想继续奋斗

△=0,这个就看自己兴趣咯,买定离场,愿赌服输



更多科研干货、毕业技巧、避坑指南、心魔化解,可关注公号“科研充电宝”

与自己和解:

读博的压力大不大? - 知乎 (zhihu.com)

科研过程中,有哪些让你羡慕的技能? - 知乎 (zhihu.com)

不适合科研但非要读博会怎样? - 知乎 (zhihu.com)

什么人不适合做科研? - 知乎 (zhihu.com)

那么多博士硕士被导师逼死,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举报渠道吗? - 知乎 (zhihu.com)

为什么博士们就业不首选企业? - 知乎 (zhihu.com)

数据处理:

科研画图都用什么软件? - 知乎 (zhihu.com)

一张图总结科研必备的软件清单,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工作了 - 知乎 (zhihu.com)

你在科研中用什么软件作图?能展示一下吗? - 知乎 (zhihu.com)

如何把别人论文中的曲线图,自动转化为数据点? - 知乎 (zhihu.com)

MATLAB 比较好入门书籍有哪些推荐? - 知乎 (zhihu.com)

编辑公式效率太低?来看一些MathType的重要技巧 - 知乎 (zhihu.com)

SCI写作:

你写论文时发现了哪些非常神的网站? - 知乎 (zhihu.com)

科研论文如何想到不错的 idea? - 知乎 (zhihu.com)

如何开始写英文论文? - 知乎 (zhihu.com)

如何在期刊上发表论文,期刊投稿流程是怎样的? - 知乎 (zhihu.com)

研究生们刚开始看英文文献是怎么看的? - 知乎 (zhihu.com)


3樓 JosephHeinrich 2025-5-5 18:08

作者:水叫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0264765/answer/354873079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情况,如果博士毕业之后,想找个二本、大专躺平,就不要做博后。找个没有非升即走的,入职之后直接躺平就行了,有课上上课,没课钓钓鱼,放弃科研。看清楚,是找个没有非升即走的,而不是找个有编制的。因为,当下的编制,全是坑人的。

如果博士毕业之后,还想继续做科研,想找个一流学科大学,或者211、985的教职的,一定要做博后。

为啥?

因为所有的211大学、985大学都有非升即走,都有非升即走,所谓的许诺的编制没卵用。考核不过,就撵人,管你有没有编制。而考核的标准就是项目+论文,核心是项目,论文很好弄,项目贼难。很多人看似拿到了211的讲师教职,很开心,实际上都是韭菜。目前我所在的学院,博士毕业直接入职的,没读博后的,跟我一起来的这一批,全辞职走了。他们的能力不强吗?都是本科985,硕博清北+华五;一作SCI中科院一区TOP刊5篇以上,有海外交流经历。但是,都走了,为啥走?就是因为感觉通不过考核。论文能搞定,两个省部级项目是真的搞不定。

差一点的大学要求一个省部级升副教授,好点的211要求两个省部级项目升副教授,国自然青年基金算省部级项目。

因为一般想在211大学找教职的博士,基本上都是在985大学或者中科院系统读的,看自己的导师申请省部级项目手到擒来,觉得很容易。

你错了,平台不一样,申请项目的难度几何倍增加。

绝大多数211大学,很难申请到省部级项目。1万块钱的小项目,教授都去申请,就这么离谱。讲师,有资格申请的省部级项目就是国自然青年基金。虽然省里面的面上项目、外专的项目之类的名义上讲师也有资格申请,但是,这些项目都采用院里推荐制,啥意思?一个学院给1个或者2个申请名额,你觉得能轮得上你?讲师的项目申请书连学院都出不去。

而且,讲师的工资很低,很低,很低,很低,很低,远比你想象的低,等你们工作了会发现,工资可能还没你博导给你发的补助多。讲师的杂活很多,各种会议,各种学习,还要上课。等你做了讲师会发现,一年做科研的时间一半都没有。

如果想继续做科研,读博后才有用。不做科研,读博后用处不大。211、985大学的讲师完全是个鸡肋,完全就是割韭菜。

读博后有以下几个优点:

1、工资比讲师高,赚点生活费,尤其对于农村出来的家庭条件一般的,这点钱对你至关重要,攒个娶媳妇的老婆本。不然,你直接干讲师,你会发现,工资还不够你请你女朋友吃顿火锅。

2、博后的平台肯定比直接找教职的平台好。你能在211找到教职,肯定能到清北+华五大学找个博后的职位。博后没有杂活,你只管发论文就行,多攒几篇论文比啥都强。关键不是论文,而是项目。

3、博后能申请的项目远多于讲师,讲师能申请的项目,博后都能申请。而博后能申请的项目,讲师申请不了。博后能申请的:超级博后+博新计划+博后基金;博后讲师都能申请的:国自然青年基金,省面上基金;超级博后+博新计划+博后基金这三个也算省部级项目。而且博后基金基本上命中率百分之90是有的。超级博后这个项目,如果你能直接拿到211的教职,这个水平申请超级博后手到擒来。

4、拓展人脉关系。科研圈,跟江湖一个吊样子,你以为混的是学术,其实不是,混的还是人脉关系。项目能不能申请到,看的不是你的项目书写的多好,论文多好,而是你的人脉关系硬不硬。科研圈,很现实,你学校不行,就会比别人低一头。你是清华北大的老师,大家抢着跟你建立人脉关系,但是如果你是个二本、四非一本学校的普通老师,没人愿意搭理你,就这么现实。所以,你去一所好的学校,跟一个圈内大牛,更容易跟圈内人建立人脉关系。而你一旦去了普通大学,再想跟牛人,牛的团队建立关系就很难。


4樓 JosephHeinrich 2025-5-5 18:08

高校老师在江苏:


你的问题题干和问题描述是两个问题,我先回答一下你的问题描述。35岁以上的博士后还有资格进高校吗?

答案肯定是有的。而且就算是应届博士三十七八岁毕业也是有学校接收的,但前提是他已经拿到了一定的职称。比如我认识一位张哥。他是同济的本数。10年前后硕士毕业。然后去中建海外干了好几年,已经是副高了。16年回国读博,2021年博士毕业。这个时候他已经三十六七岁了。可是依然收到了好几个高校的offer,而且直接给副教授(这个没办法,他15年就是副高职称,总不能让他从讲师干起吧。)

对于一路本硕博博后读上来的学生,没有副高职称,个人感觉35岁以上肯定会吃亏,毕竟你没有资格为这个学校拼青年基金了。面上多多少少比青年基金还是要难的。但是这样的话就有多重可能,我们来讨论一下。

第一种情况,如果你为你的博后单位拼到了青年基金,甚至是博新计划,香江学者等有点接近于帽子的博后项目,我感觉能直接留在该单位的几率很大。

第二种情况。去海外读博后并拿到了一些项目或者是有了不错的论文。可以试着在延期合同或者是去稍差的学校做ap,哪怕是香港的那种rap也可以。总之待满三年,海外优青回国。而且,都不一定非要拿到海优,只要是进入到上会那步,也足以让你高薪留在国内绝大多数单位了。

第三种情况就是博后期间也没有什么成绩。或者说没有什么突出的成绩。就是达不到前两点的那种高级别的项目或者文章。平平淡淡的完成了合同,同时年龄也被拉到了35岁以上。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33岁博士毕业那年。有机会去的学校。36岁做完博后反而没机会去了,这是很常见的。那这样的话。再想进高校确实难度大。


然后回过头来说第一个问题,那其实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就是显然不存在博士读完必须读博后的说法。我个人觉得博士后,就是成果积累或关系积累,总之要积累点硬通货级别的东西(比如前文提到的博新计划,香江学者,青年基金,院士杰青长江团队,大文章等)。如果只能积累一些大路货(比如两篇普通的二三区论文,省里面几乎点击就送的一些博士后经费,没什么资源也没有帽子的普通博士生导师)。那这个博后还是不读了吧。


5樓 JosephHeinrich 2025-5-5 18:08

路兔子:


根本不是这样。

但现在的高校环境,既得利益者一层一层往下扒皮,就成为了这样子。

顺便给北京理工大学打一个广告,那里博后不如狗,不要去。


6樓 JosephHeinrich 2025-5-5 18:08

工藤正男:


就看到这样的问题,说实话真的是气不打一处来啊!

读博士读了个啥啊?连最基本的信息收集能力都没有吗?高校人事处的网站都是摆设吗?都要找教职了,没事儿不去查查吗?

出生年月、性别、专业、博士毕业学校、有没有做博士后,是在国内做的还是在国外做的,有没有年龄限制!都清清楚楚的在那写着,弄个Excel自己统计一下就都出来了!自己什么都不查,就知道到处问,真的很无语!

你不查,我替你查一查,我详细总结了2021年度天津大部分双非院校

的拟录取名单,详细从年龄和博士毕业院校两个方面分析高校教职的情况,希望对于有计划找高校教职的师弟师妹们有所帮助!

本次一共分析了7所天津市双非院校,分别为: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以及天津农学院(排名不分先后),至于民航大学和天津城建大学,我确实在官网上没找到拟录取的公示名单,所以没有统计;至于天津外国语大学,我个人对语言类学校确实不太了解,所以不敢妄自分析!

以下教职分析中,均为教学科研岗,均为博士学位获得者,已经排除了自带职称人员(跳槽),人员中有少量的人有博后经历。

一、教职年龄分布

下图显示的是以上7所双非院校拟录取人员的年龄分布:可以看出出生年峰值基本都分布在1989年-1992年之间,7所高校中,最大年龄为40岁(1981年),最小年龄为25岁(1996年)。从年龄分布中位数上来看,也基本上是30和31岁!

二、博士毕业学校分布

下图显示的是以上7所双非院校拟录取人员的博士毕业学校分布!需要说明一下,中国科学院大学被我自行归入985院校

,“其他”则主要是中科院下属的一些研究所、社科院、中央党校的单位,确实不知道怎么归类。

从结果上可以看出,985高校具有压倒性优势,7所高校平均比例接近六成,达到58%!天津财经大学最高达到69%,天津农学院最低达到46%!211高校

平均占比17%,海归高校

平均占比8%,三者加和平均占比83%!可以说是非常恐怖的比例!

而双非的占比平均只有10%,7所院校一共拟录用25个双非院校的博士,这其中还有5个是本校生源!也就是平均只有7%是留给外校的双非博士!

并且在公布的名单中我看到了top2中北大的名字,真的是比较出乎意料!

最后,我们将博士毕业的具体院校放到了回答的最后,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找!

三、总结

总的来说,高校教职形势已经很严峻了,应聘者越来越年轻,已经出现了25岁的应聘者,25岁一般是硕士毕业的年龄,但是已经有人985博士毕业了!这么厉害居然已经到双非高校抢教职了,真是细思极恐!

这里并不是没有统计博后的情况,而是读过博后的确实太少了,基本就忽略不计了,但不知道这几年又卷成了什么样子,自己去查吧!

各位想找高校教职的师弟师妹们,务必尽快毕业啊!

我是正男 

@工藤正男

 ,一个多读了几年书的博士,你的点赞、收藏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每周五晚8:00视频号直播,敬请关注!

7樓 JosephHeinrich 2025-5-5 18:09

听人一句劝,博后能不做就别做。国内的博后相当于你又读了第二个学位,想出站压力是很大的。几乎所有事业编的研究所和高校都会设置35岁的门槛,超了的话更是没意义了,图啥呢?就现在这国内的形势,一年一个样,你读了2-3年博后,即使顺利出站,也很可能加上新的成果还找不到不如在两三年只是博士毕业能找到的同样档次的工作。




作者:白兔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0264765/answer/329681349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8樓 JosephHeinrich 2025-5-5 18:09

没有什么必要性。博士毕业后仍然可以有多重职业选择,公务员、研究机构、高校、企业等等都还在对你开放。博士后对于非顶尖(同一水平区间)但仍然希望进入高校的博士毕业生而言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选项(除非你愿意降低对高校的档次要求,那就请参考张雪峰的思路),但是一般而言博士毕业生的年龄在28-32之间,在此基础上再读2-3年的博士后,年龄就会逼近或者超过35的红线。对于大部分院校来说,35以上很难再考虑招进来变成青椒(就算变成了,你恐怕也很难卷过其他比你年轻3-5岁的土著或者舶来品),当然如果你博士期间学术成绩优异则另当别论。

博士后本身并不是一项安定的工作,也不许诺未来的长期发展。所以一般情况下,选择去读博士后项目最好能具备两个“主观”条件:第一是尚未被博士3-4年枯燥(同时相对于同龄人几近于躺平)生涯磨灭的学术热情(狗头);第二是自己对于博士后以及博士后出站后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对于出站后的就职(无论高校还是企业)能够在开始前就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路线图,明白这条路的可行性有多大。从这一点上说,“出站后还有没有机会进高校”这个问题本身应该现在在做出选择时就有明确的答案,如果没有就请谨慎。



作者:立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0264765/answer/329393217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9樓 JosephHeinrich 2025-5-5 18:09

看你未来的规划…想进高校,做博后不是目的,找树抱才是。如果已经有树…比如导师,亲爸亲妈亲叔叔,七大姑八大姨是大树,那不需要做博后…如果是因为文章不够想换个单位做博后继续发…我想说的是,为啥非得走科研这条路啊………进个事业编制不香吗?如果想润…申请海外博后是最经济实惠的办法…具体怎么操作?当然是申请niw或者EB1A了…怎么申请?不要看墙内信息,有强烈信息差,骗子很多…直接找wegreen律师事务所免费评估一下…或者haolaw(生物狗,化学狗,生物化学狗首选)评估一下…




作者:舟舟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0264765/answer/337380630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5-5-5 18:09

曾妍:


要么28岁之前就博士毕业了;要么手里有子刊,未来可期;要么运气好,碰上风口、机遇和贵人;要么家境小康以上,无后顾之忧。

年轻、实力、运气、家境,占一条半,再加上一个健康、超长待机的身体,就可以做博后。

都不占,而且年轻时吃了很多苦的话,就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了。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