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36篇帖子。
(轉載知乎)同样都是脾气很好,但为什么有的人受人尊敬,但有的人却总是受人欺负呢?
1樓 JosephHeinrich 2025-4-30 17:24

比如说宋江和武大郎,一个人人尊敬,一个死的很惨,很落魄,这是什么原因呢


2樓 JosephHeinrich 2025-4-30 17:25

作者:泪痕春雨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4902704/answer/65234369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一种人脾气好,是因为他软弱;有一种脾气好,是因为他有修养。

因为软弱而脾气好的人,自然会受人欺负;因为有修养而脾气好的人,自然会受到人们尊敬。

这两者如何分辩呢?这非常简单。

你发脾气时,大家都非常害怕,并纷纷讨好你。在这种背景下,你却依然脾气很好,这就是因为你有修养。

你发脾气时,大家都非常生气,并纷纷打压你。在这种背景下,你表现的脾气很好,这就是因为你软弱。

总的来说,低调是最牛X的炫耀;谦卑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尊敬。

但是你在低调、谦卑的时候,需要证明你有低调、谦卑的资本。否则,你的低调、谦卑只会换来别人的轻视。

宋江可以用低调征服别人,是因为宋江有低调的资本。花荣非常牛X,花荣见了宋江跟见了自己亲大爷一样;李逵非常恐怖,但是李逵见了宋江跟见了自己亲爹一样。

在这种背景下,宋江再低调、再脾气好,人们也不敢轻视宋江。一切是显然的,如果你见到花荣、李逵都屁都不敢崩,敢不服宋江,那真找对人了。

刘备可以用低调征服别人,是因为刘备有低调的资本。关羽非常牛X、张飞令人恐惧,但是关羽、张飞见到刘备永远都是一副小弟的样子。

在这种背景下,刘备再低调、再脾气好,人们也不敢轻视刘备,因为你见到关羽张飞都屁都不敢崩,却敢不服刘备,那真是找对人了。

当然了,黑社会大哥可以用低调征服别人,高级领导可以低调征服别人,是因为人家的身份地位实力那摆着,看到人家低调,谁也会觉得,人家那叫有修养。

普通人想用脾气好(低调)获得别人的尊敬,同样需要用各种方式证明你有脾气好(低调)的资本。否则,低调也罢、脾气好也罢,都是软弱的代名词。

一个因为软弱而脾气好的人。实话实说,大约是这样的,哥也想发脾气,可是实力不允许啊。

一个因为没有实力而低调的人。实话实说,大约是这样的,哥也想高调,可是实力不允许啊。

=============================

标注一下。

标注也许是多余的,但是鉴于太多人总是在两个频率上写答案反驳我,所以只能标注一下。

我只是说一个事实,至于它是不是合理的?是不是正确的?不在我答案考虑之内。

我说的永远只是一个事实。

人类要原罪,就应说出事实的真相。如果说相关真相,就等于鼓吹相关价值。那我们只能用星爷作品中的儿歌三百首感化这个世界了。


3樓 JosephHeinrich 2025-4-30 17:25

作者:简单心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4902704/answer/78550643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那些脾气很好却受人欺负的人,可能是“老好人”,“老好人”一般不讨好。

为什么“老好人”不讨好?

在百度中输入“老好人”这个词条,弹出的解释是“老好人指的是随和厚道,性格温柔,不愿得罪人,不会拒绝别人,缺乏原则性的人。”

在我们这个崇尚温良恭俭让的社会文化中,老好人一词乍一听似乎是挺符合文化标准的。可是现实生活里,这样随和厚道又温柔的人,不但不好当,一个不小心还容易几边得罪人,费力不讨好,恰如体贴的度娘特地告知的——“然而现在社会中普遍反对老好人主义”。


典型的老好人常常是这样的:

害怕冲突,当面对可能出现冲突的场景的时候,老好人大多会第一个站出来,作为润滑剂,进行各方的调节及说和,避免冲突升级;又例如职场中,老好人往往会热情积极,帮助同事,团结集体,谁有着急的事儿了,谁需要支持了,老好人很能够发挥雷锋的助人为乐精神,助人解困……

感觉很好啊,团体里、家庭里有这样一个润滑的角色,可以避免很多人际冲突和不愉快,给大家很多支持和温暖。

可是偏偏这样一个时时的好人,在TA忙前忙后照顾他人的过程中,自己疲惫不堪不说,最后还容易落埋怨,不得好。

这时候,老好人肯定委屈啊,肯定想不通啊,“我处处为别人着想,时时付出,怎么最后都成了我的错了,合着我做得多也错的多……”于是也很容易引起另一个极端的现象,就是“别人都是冷漠不感恩的,我付出也是浪费,以后记住教训,自己顾自己,不和别人掺和”,从最温暖的人变成最“冷漠”“伤心”的人。


为什么温暖热情的老好人会常常经历这样的人际挫败呢?

这还要从老好人的人际关系模式说起:



边界不清

现实生活里,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做了一件事就很难分出心思做另一件事,一段时间花出去,就不能再回来,我们都无比公平的享受着相同的一天24小时,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时间、精力给到别人的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里的一部分。

如此珍贵的资源,我们都需要精打细算的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而为什么有的人愿意轻易花费自己如此珍贵的资源呢?第一个可能是人际边界不清,在我们这个农耕文化延续下来的民族中,保留着农耕时代人情社会的习俗和规则,在以前的社会生活里,一个地区往往是同姓氏族一起生活,生产劳作、婚庆嫁娶,几乎所有的社会生活细节都是大家一起完成,比如收割的时候,我们家人口不够了,可以乡亲邻里共同进行,宗族联系紧密,这种互帮互助实际是互相交换的,我家忙的时候你家帮,你家忙的时候我家帮,整体维持平衡。而在现代分工越来越细化,每个人在不同岗位干不同的事,承担不同的职责,原来适用的这种紧密的连接需求减少了,并且科技的发展为现代人提供了很多可以自得其乐的可能,使得形成人际间的紧密关系不再是一种现实的生存需求(情感需求除外)。

而人际关系的边界不清,往往意味着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你需要我帮助,我放下自己的事情,来帮助你,就像是支持自己,这是我应该做的,而反过来,当我需要的时候,你也要这样为我做到,否则你就是冷漠的。

这就好像很多父母替孩子做决定,告诉孩子说“我是为你好,你听我的就对了”,上什么学校、做什么工作,我替你决定就好了,我会为你计划好,去读好的学校,去做有前途的工作,你以后生活富裕、吃穿不愁,听我的就对了。有可能父母为孩子的计划的确考虑很周到,的确就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孩子避免了一些沟沟坎坎,但是这个过程中,缺乏一点非常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孩子自己对人生的决定权,甚至是知情权,也就是一种“我被看到被尊重”的感觉,常常可以听到孩子长大了抱怨父母,“如果当初没听你的就好了”,可能孩子自主选择还是会做和父母一样的决定,但是后一种会少很多不甘心和抱怨。


回到老好人的场景,老好人之所以那么的好,那么的牺牲自己,一定程度上是以突破自己的边界为代价,也有对认同和价值感的需求。两个人之间的边界被打破了,你我不分,那么我们之间很容易互相侵入,你占用我的时间,我自然而然也需要占用你的时间,如果一方不能被满足,那么平衡也就打破了,离关系的破裂也就不远了。


无论是亲子关系、伴侣关系或是其他关系,人和人之间都是有边界,各自独立的,边界不清往往会伤害到各自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得关系趋于紧张。



付出背后的控制

愿意打破与他人的边界的人,往往有一种不安全感,与他人相处,别人提出请求,不敢拒绝,害怕别人不高兴,得罪人,想想是小事,干脆答应下来吧。应承一次、两次,别人就有一种感觉,好像你比较方便也没什么事,再有需要就找你了,但是老好人也有自己的事啊,不可能一直做别人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等到不能承受的时候,也就是收获埋怨的时候,又一次做了好事不落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我们对自己边界的维护往往是对双方的保护,保护两者适当亲近而非过度融合,失去自我。当我们不断为他人付出和改变自己的时候,难以避免的,会带有期待,这个“期待”是轻柔的说法,如果加剧一点,也可以叫做控制,“我为你付出,你就要有回报,不一定是现实的回报,至少要理解我吧,至少要感恩吧,至少要肯定我的好意吧,如果这些都没有,那我的付出多么的委屈,我的付出多么不值得”,失望和沮丧中,隐含的控制甚至攻击就显现出来了,即便什么都不说,我们的潜意识也知道。所以很多人会有一种体验,和一个特别温和、特别为别人着想的人在一起,感觉上事事都被照顾,但同时又有种说不出的不舒服。




牺牲之下的索取

和付出背后的控制相似,牺牲之下也有索取。当我们打心眼里对自己感觉很好,很认同自己,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值得珍惜的时候,我们不会因为一点点的小事而担心别人怎么看自己,怎么评价自己,因为在我们自己这里,这种价值感,这种信心就是由内而外实实在在的,我们对他人的肯定的渴求也没那么强烈,而当我们自己内心对自己不信任,甚至是贬低的时候,我们往往很需要别人的肯定和赞赏,那怎么获得呢?比较容易和简单的方式就是——给别人做好事,牺牲自己,付出。

内心里几乎要呐喊“看看我呀,我多好,我是个好人,我是个好母亲/父亲、好员工、好同事、好爱人”,我都这么牺牲付出了,那我足够好了吧。可是呢,别人不一定也不可能时时关注另一个人,也不一定知道甚至是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另一个人的需求,于是老好人就被辜负了,上演了很多次的戏码再次重现,“我已经这么付出了,还是被辜负,那我要更加付出”或者“我已经这么付出了,还是被辜负,他人都是不值得信任的,我是没有价值的”,落到自我贬低或贬低他人的巢穴里去了。

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必然都有对关系的渴求,对肯定和价值感的需要,但是一个自我内在价值感稳固的人,对这部分的需要是有限的,对自己的认识也是相对稳定的,不会急于寻求他人的肯定,因为TA心里有对自己的确认感和肯定感,别人的赞赏和接纳、肯定,得到了很快乐,一时没有得到,也没关系,可以灵活自如又真实的认识自己。而老好人体现出的对肯定的渴求,对关系的担忧,对他人的不敢拒绝,往往是对自己的不足感,“我不够好”的一种感觉。


获得他人的认可,是我们的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对自己的确认感、稳定的价值感。


你也是个不讨好的老好人吗?祝愿你,走出老好人的位置,活出属于你自己的人生,展现你自己的光芒。


我们是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拥有800+位海内外心理咨询师,只有约10%的申请咨询师能够通过面试考核;目前为止简单心理已为40万+人次提供了高质量心理咨询服务。

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欢迎来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体验哦,戳这里「http://jdxinli.cn/2ukmmb


4樓 JosephHeinrich 2025-4-30 17:25

作者:武器大师瓶克斯丶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4902704/answer/65281261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首先指出几个高赞回答的最基本的价值观的问题。

1. 因脾气好受人欺负是好人自己能力或实力不够造成的。

驳:这等同于说,武大郎被潘金莲毒死是武的过错而不是潘,这是赤裸裸的对恶的默许。不论何时何人,不公平对待而欺负对方,一定是不对的。

2. 没本事脾气好是窝囊。

驳:这个观点更恐怖,其暗示了两点,一是脾气好成了专属强者的权力,二是弱者不应该脾气好,因为会因此“窝囊”。不觉得很糟糕吗?脾气好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好的,不会因为身份的卑贱而改变,如果一个人去欺负没本事的好人,这里的恶应该归于欺凌者,而不是好人。


接下来再针对两种脾气好的人作讨论:

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提到过两种正义的人,也就是两种好人。

一种好人,是“虔诚”的好人,其之所以坚持正义,是纯粹的趋众,也许因为父母也都是好人,也许因為周围的人都是好人,他受群体、教育的影响,就自然而然成了“好人”。这种人的“好”,极其表面,一旦有不义的事情出现动摇了他的信念,而他又刚好有了行不义的机会,这种好人就极容易“黑化”。

另一种好人,是“理性上”的好人,其之所以坚持正义,不是因为依从別人,而是自身意识到正义的价值,这种人对正义更为坚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人”。

同理,脾气好的人也有两种,一种其之所以脾气好,亦是环境所趋,并非本意,这种人是假好人,也可以说是孔子说的“乡原”;另一种人脾气好,是发自內心,是其本身为人处世的风格和信仰,这是真好人。

但这不代表前者的好没有意义,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好”永远比“坏”更优。


5樓 JosephHeinrich 2025-4-30 17:26

某匿名用户:


有本事,可以发脾气,但选择脾气好;

和没本事,不敢发脾气的区别。

就像亿万富豪生活简朴,是“返璞归真,需要登报赞扬!”;

天桥下讨饭的生活简朴,是“呸!又给城市抹黑!”

6樓 JosephHeinrich 2025-4-30 17:26

晓方:


抛开身份地位、个人实力的因素不说,区别就在于有的人敢出手,而有的人永远不出手。

举个《西游记》中的例子,玉帝和如来,身份都很高,也一样有权势,他们看起来都很有修养,且都是好脾气。

但玉帝常受欺负,而如来就明显更受人尊敬。以至于很多人质疑玉帝是不是个空架子,根本就没啥实力。

其实,实力不实力的对玉帝真不重要了,连如来被招呼一声,都要屁颠地跑着来护驾,还要怎么证明他的实力呢?但猴子敢捶他,杨戬不尿他,真是奇了怪了。

其实仔细看看,就发现,玉帝的毛病就在于从来不出手,闹天宫这样危急的关头,他依然端着。而如来呢?人家笑着就把活干了,下手那叫一个利索。

心太软,不行!恶人就要恶治,你软,那他顺着竿儿就上来了。欺负你一次,你不出手,那第二次,根本没有心理障碍,想什么时候捏你一下,就捏你一下。

老想端着,更不行!明白人就不会来惹你,惹你的都是糊涂蛋。你端着,他就以为你在装逼,装逼的有什么可怕呢?你看,他心里的逻辑马上就通了,还是惹你!

笑着挨揍的,是好脾气;笑着揍人的,也是好脾气。区别就在这里。

所以说,受人尊敬还是受人欺负,这跟脾气有个毛关系。


7樓 JosephHeinrich 2025-4-30 17:26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


一等人,有本事没脾气

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

三等人,没本事没脾气

四等人,没本事有脾气

宋江是第一等人,武大是第三等人,待遇当然不一样,差别就在于有没有本事,而不是有没有脾气。


8樓 JosephHeinrich 2025-4-30 17:27

其实最关键的就是你的能力,

首先我觉得:有本事的人脾气好,会说明这个人更有能力。没本事的人脾气好会说明这个人很窝囊。

其次、圈子不同。越上层的圈子越喜欢脾气好的人,同时也喜欢脾气好的人。而越下层的圈子越看不起脾气好的人。这与受教育程度有关,也与文明程度有关。

最后、他们对于时间的处理方式不同。一个是在沉默中爆发---宋江怒杀阎婆惜;一个在沉默中灭亡---潘金莲毒杀武大郎。所以说爆发更符合施耐庵的创作要求,也符合大家的心理需求。



作者:Starma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4902704/answer/55728458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9樓 JosephHeinrich 2025-4-30 17:27

这是一个角度问题

假如你身边都是人渣,人渣们就会消费你的好脾气。

这类人会觉得脾气好是因为你弱鸡才脾气好,没本事才脾气好。

假如你身边都是君子,君子们就会附和你的脾气好。

这类人会觉得脾气很好是因为你品行,自小教育不错。

再换句话说

对人渣不能脾气好,对君子要脾气好。



这不是我看什么文学作品得来的观点(跟大家不一样,靠键盘处人处事),全是亲身经历。


看到这么多回答崇尚强权,丛林法则。真希望这类人一辈子没有被欺负的份,被欺负后千万别跟人哭诉。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4902704/answer/155405193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5-4-30 17:27

本质是地位低和弱小,这样没人看得起你的脾气好。

我领导刚到我们厂是技术员,出名的好脾气,谁都可以顶他两句,那是2013年。

14年到我站室当站长,没人怕他,有一个老师傅还总和他对着干。

15年升到车间主任,还是不怕他的。

16年统管部门所有车间。

今年算是混出头了,当上正科了。

一个正科也不能把那些跟他对着干的人怎么样,今天你指标没完成,质问你,你跟他叫板,他也不会说你什么。

但是第二天,掐断你预算,截流一部分综合奖,顺便把你的顶头上司开会点名批评,赶上心情不好,再来个文件通报。

到时不用他收拾你,你的顶头上司都会往死整你。

这个科长,以前是技术员时,别人说他软。现在是科长,好多人都说哪哪那个正科,脾气挺好的。



作者:阳光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4902704/answer/89210393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