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39篇帖子。
(轉載知乎)有什麼關於新加坡的冷知識?
1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0:41
2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0:42
作者:沒有索粉只有索嗨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984720/answer/326284776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就你們說這些還冷?我給你們來點更冷的。

新加坡官方迷信,男生去當兵發的帽子上的國徽都是送去泰國拜過的。

新加坡相當一部分的軍營里擺放着祭壇/牌位。

新加坡允許一夫多妻還有童婚(18歲以下的婚姻)。

新加坡婚生子必須隨父姓,只有在非婚生且孩子父親不知道的情況下才可以隨母姓。

新加坡的政府組屋的廁所里不允許出現電源。

美國公民買房比新加坡永久居民稅低。

做生意也有人情世故,只不過沒接觸到的不知道。

中國富豪移民新加坡就是買個護照,完全不生活在新加坡。

新加坡給予非華族優待(例如馬來族免費上學之類的)是因為讓他們覺得自己賺了,老老實實去過日子,別搞事情。

新加坡一直花大價錢在中國搞宣傳,做marketing,就像日本外務省對華宣傳一樣。

新加坡也喜歡搞面子工程,因為這個國家沒什麼人文和自然旅遊資源,為了發展旅遊業只能這麼做。

新二中文授課專業都是包進項目,極水無比,騙的就是中國冤大頭。

新加坡一直提防着本國的某一族裔,但是不能明說。

一夫多妻和童婚的證據

總有一些人想給新加坡洗地,犯法的事都有人冒險去做,新加坡有條件的合法,你們卻一個勁的否定,自己願意當鴕鳥隨便你們。

———————————————————————————

再補一個哦,如果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死亡,新加坡政府可以在不經過你或家人的同意下隨意摘除你的腎,心、肝、眼角膜(hota,chapter 131a)。除非你在生前簽署了退出計劃。

3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0:43
作者:Shaun Wong 翁磊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984720/answer/317925439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來講幾個關於新加坡買車用車的冷知識

1. 左駕車和靠右行使的路段

新加坡作為前英聯邦國家,街上跑的車都是駕駛盤在右邊,靠左行使的。

但關於右駕車以及靠左行使這兩件事情,其實都有例外。

正常情況下,左駕車你在新加坡基本上是買不到的,買到了也上不了牌,哪怕在國外買到以後進口也不行。但是以下四種情況例外:



外國登記的左駕車,由遊客駕駛臨時進入新加坡;
外交車輛;
古董車;
個別測試用的新能源車。

不知道哪裡跑進來的外國左駕車

古董左駕車

新加坡其實靠右行使的路也不少,主要是一些頭尾銜接單向行駛主幹道的小路,比如:

Raffles Link這條路就是靠右行使

2. 擁車證(COE)

這個很多新加坡以外的人都聽說過。想要在新加坡上牌,請買擁車證。擁車證每個月有兩次拍賣,按照投標價格排序確定中標人,但是售價是以中標的最低價格為準。比如今天發100張車牌,第100個人投標價格是10萬新幣,那麼前面那99個人也都只需要支付10萬新幣。

擁車證是10年期。到期之後按照到期之日以前三次投標的價格平均數續期5年或10年,續期5年的車牌不能再續期,這張車牌就作廢了,必須重新辦牌。續期10年的車牌可以再續期,無限次數。不付費續期的車牌也會自動作廢。

擁車證的價格嘛,這是新加坡居民避不開的痛。目前小型車的擁車證大概是12萬新幣,折合64 萬人民幣。

另外,車和牌是可以分離的,車牌也可以轉到另外一輛車上去,所以你如果在新加坡看到EE, ET這種很明顯是1980、1990年代拍下的車牌,安在一輛明顯新車上,你就知道這車牌是家族傳承下來的。

3. 車輛進口稅費。

新加坡只有四種商品徵收進口稅,很不幸的機動車算其中之一,不過倒也不貴,公開市場價的20%。

貴的要死的是進口以後上牌時的那個額外註冊費。這個也按照公開市場價計算,但是比例從100%累進到320%不等。例如一輛寶馬 735i sDrive Pure Excellence ,公開市場價10萬新幣出個頭新幣,但是稅需要交到20萬新幣。

如果在加上上面提到的擁車證,以及車行的利潤,你就了解為什麼在國內一輛80萬人民幣能入手的進口寶馬,在新加坡上路價格能變成65萬新幣(大概350萬人民幣)。

4. 新加坡的車牌分類

新加坡有好幾種車牌

a. 普通車牌,有兩種顏色設計

b. 非繁忙時段車牌。這種車牌價格是普通車牌的一半,但是只能在每天晚上7點到早上七點,以及周末和公共假期才能上路,夠不夠麻煩你自己掂量。

c. 研發測試車輛

d. 危險品車輛

e. 古董車

f. 烏敏島

專用車。這是新加坡第一大離島,有不少娛樂項目。

g. 限制使用類車輛

5. 新加坡的車牌

Ex (x代表任何字母),Sxx開頭的是小車,Gx開頭的是小貨車(包括吉普),Yx開頭的是中型貨車,Xx開頭是大型貨車,Px開頭的是大客車。

還有一些特殊的車牌字母排列。例如SBS和TIB這倆是新加坡的倆主流公交公司專用, SHx 是的士專用,等等。

投標擁車證買到的車牌號碼基本上隨機分配,沒什麼選擇的餘地。但是別忘了新加坡車和牌是可以分離的,車牌允許交易轉讓。所以你可以加錢在網上向其他人購買你喜歡的車牌,無論是8888這種,還是你自己生日那種,只要價格公道都可以商量。

新加坡交易車牌的網站​

carplate.com.sg/?gclid=Cj0KCQjw3JanBhCPARIsAJpXTx57rbQoLMFyxGKXQe2PC9wbmMHoF9V0ssGj1pRXjoSCrcv_nbzmqJ8aAicQEALw_wcB

6. 雙限速

在新加坡路上跑要遵守兩個限速標準:不能超過路的限速,也不能超過車輛的限速,超哪個都算超速。

小車是沒有車輛限速的,但貨車有,於是算成是貨車的吉普車也有。

7. 卡車載人

在新加坡路上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景象

這其實是新加坡法律允許的用貨車裝載工人上下班。大家看到上面照片上的兩個數字。60指這輛車限速60。23指卡車限坐23人。至於這麼坐危不危險,只有鬼知道了....

8. 一路向北

在新加坡,自己的車買保險基本上都是可以保到馬來西亞和泰國的,也就是說,你一路向北,從新加坡跑到曼谷去理論上並不會有什麼障礙,也不用辦任何額外手續。然而很多新加坡人開車進了馬來西亞就開始放飛自我,110公里限速的地方飆到180+,然後在回新加坡之前老老實實排隊繳罰款。

但是如果你在新加坡租車,一定要問好租的車能不能出境,有些車的租賃保險確實不能保到國外去。

另外,目前新加坡陸路出境只有兩條路線,要麼北面兀蘭關卡,要麼西面大士關卡。關卡的堵塞程度只要是周末或者節假日,基本上是早晚高峰堵車程度x3,沒事請別去湊那個熱鬧。

9. 去馬來西亞加油

馬來西亞是產油國,對使用汽油還提供補貼。新加坡是石油進口國,對使用汽油徵稅。結果就是兩國的汽油價格能差三倍。馬來西亞那邊統一規定,凡是新加坡牌的車子只能加98號油,但即便如此,馬來西亞的98號油價格也不到新加坡95號的一半。

於是會有人動這個腦筋,想空車去馬來西亞加完油再回新加坡。然而這是做不到的。在新加坡出境的時候,海關會查驗你的郵箱是不是至少3/4滿油。被抓到郵箱不滿的罰款500塊新幣,搞得不好還要坐牢。在新加坡加一箱油也才100+塊新幣,劃不划算自己算。

4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0:43

fears:


在市政廳門口,有一塊牌子,寫了附近的二十多個景點。然後你原地轉一圈,二十多個景點就全都看了一遍。。。。。。


5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0:44
作者:thatcherite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984720/answer/189687631793854059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新加坡的外交政策和貿易政策是高度脫節的,而且具有非常鮮明的現實主義色彩。

與塑造新加坡外交和安全政策的現實主義世界觀相反,新加坡的貿易政策取向強烈地受經濟因素驅動,有時甚至帶有兩面性,這使得這個城邦國家得以與其未承認或未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進行貿易。例如,儘管新加坡在越南戰爭期間大力支持美國,但仍繼續與致力於統一國家的北越河內方面進行貿易。此外,儘管新加坡譴責越南1979年入侵柬埔寨,並在阻止越南支持的柬埔寨政權獲得聯合國承認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但仍繼續與越南進行貿易。新加坡也是在中國大陸和台灣都設有貿易代表團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

儘管長期以來與北京保持着廣泛的經濟和社會關係,新加坡武裝部隊卻經常在台灣進行軍事演習。外交部長楊榮文(George Yeo)曾這樣解釋新加坡的雙面外交:

……我們是全方位的。我之前說過,無論對新加坡還是對東盟,我們最好的策略就是在我們的關係中完全混雜。

2008年3月,納丹總統在外交部學院發表講話時強調,由於新加坡面積狹小,且地處動蕩地區:

我們在處理外交關係時,不帶任何感情、意識形態或幻想。

長期以來,新加坡一直是東南亞最熱衷於貿​​易自由化的國家,並在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世界銀行

和世界貿易組織倡導的貿易自由化議程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這種經濟外交的前提是人民行動黨領導層的信念,即這個城邦國家的持續繁榮依賴於國際經濟體系的穩定。因此,新加坡也是東盟內部以及東盟與其他區域集團之間貿易自由化倡議的主要推動者。

然而,新加坡對貿易自由化的熱情激怒了該地區許多受經濟民族主義原則驅使的政策制定者,他們對貿易便利化的興趣遠大於對貿易自由化倡議的興趣。例如,在馬哈蒂爾執政期間,馬來西亞因維護第三世界利益、挑戰西方經濟和地緣政治主導地位而贏得了聲譽。他一直批評經濟全球化的不公平現象,並在1990年代末的區域金融危機後,強烈譴責不受限制的資本流動帶來的負面影響。儘管如此,直言不諱、打破傳統的馬哈蒂爾仍然贏得了工業化國家和工業化中國家一定程度的尊重,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馬來西亞作為一個現代穆斯林國家的聲譽,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經濟成就。

新加坡對馬哈蒂爾提出的泛東亞集團(最初稱為東亞經濟集團「EAEG」,後更名為東亞經濟共同體「EAEC」)的支持力度不夠,加劇了雙邊緊張局勢。吉隆坡對新加坡的失望,因新加坡對美國主導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的熱情而雪上加霜。馬哈蒂爾拒絕出席1993年在西雅圖舉行的首屆APEC峰會,表明了他對APEC的反對,並警告稱APEC的成功可能會以犧牲東盟為代價。尤其令吉隆坡惱火的是,新加坡大力支持澳洲和紐西蘭加入東亞峰會,這加劇了人們對新加坡傾向於為域外國家謀取利益的懷疑,這些國家意圖削弱中國在排他性東亞集團中的領導地位。

此外,新加坡領導層傾向於與威權政府保持密切的經濟關係,無論其政治合法性和人權記錄如何,這解釋了其在國際論壇上為緬甸軍政府辯護的原因。緬甸流亡政府聯合國事務代表Thaung Htun認為,新加坡政府試圖淡化聯合國大會譴責軍政府1988年暴力鎮壓民主活動人士的決議,是因為新加坡與其強大的商業聯繫:

新加坡正在外交層面捍衛其投資,並利用其在聯合國層面的努力來促進其商業聯繫。

新加坡是最早與軍政府恢復關係的國家之一,因此在20世紀90年代成為緬甸最大的貿易夥伴和外國投資者。非政府組織英國緬甸運動將10家新加坡公司列入與緬甸有業務往來的「黑名單」。20世紀90年代,新加坡在緬甸的投資中,超過一半據稱是與緬甸海洛因卡特爾、亞洲世界集團總裁羅星漢合作進行的。由李光耀擔任董事長的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投資了緬甸基金,而該基金的控制者正是羅星漢及其兒子羅秉忠。GIC還與亞洲世界集團共同投資了仰光的國貿酒店和香格里拉酒店。儘管羅星漢曾有販毒前科,但他父子仍然能夠在新加坡創業。鑒於新加坡作為世界「死刑執行之都」的聲譽,這頗具諷刺意味。

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SPDC)的將軍和緬甸毒梟利用新加坡的銀行保密法從事洗錢活動,並將新加坡作為金融避風港和面向世界的商業窗口。20世紀90年代初,緬甸軍政府據稱通過新加坡銀行洗錢4億美元,用於購買中國武器。目前緬甸首富Tay Za在新加坡設有辦事處。

人民行動黨政府與SPDC軍政府之間密切的經濟聯繫,與其同樣密切的安全關係相得益彰。新加坡政府向緬甸軍政府出售了槍支、火箭彈、裝甲運兵車和榴彈發射器。這些武器由聯合軍械公司(Allied Ordinance)提供,該公司是特許工業公司(Chartered Industries)的子公司,而特許工業公司又是國有企業集團新加坡科技公司的子公司。新加坡公司還向緬甸國防部和軍隊提供了計算機和通訊設備。

而正是新加坡這種高度實用主義的外交和貿易政策,使得一些新加坡政治觀察家樂觀的宣告:

得益於更加成熟的政治身份、維持可信的威懾戰略,以及一個貿易國的要求,而貿易國的繁榮取決於以權力為主導的合作性而非競爭性的政策產出,新加坡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已經超越了現實主義。(Ganesan 2005)

6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0:44

最大的冷知識,新加坡沒有美軍基地,但是中美有新加坡軍事基地

新加坡只有美軍後勤補給基地,這是簽租約的,租約到2035年,和日韓那種美軍基地是兩碼事,去年有人問李顯龍,如果中美髮生戰爭,這個租約還有效嗎,他說這個租約是限定和平期間的,如果開戰,那得再考量

李光耀也說過,他不反對中美兩國來新加坡建立後勤補給基地

如果你跟新加坡人說新加坡有美軍基地,應該不少新加坡人會覺得你有病。新加坡只是允許美國用這個基地補給,並不允許美國軍隊進入新加坡,原因是李光耀不希望美國有任何力量來制約新加坡和中國的關係,新加坡希望能在兩個大國之間取得平衡,而不是中美任何一國說了算。

新加坡和美國好主要是為了防馬來西亞和印尼,畢竟中國只會斡旋,絕對不會出兵保護你,那麼小國必然要找靠山



作者:為什麼又要改名字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984720/answer/362201500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7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0:46
作者:地球知識局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984720/answer/224822355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美麗的街道繁花簇錦,魚尾獅每天都會噴出水柱,很多人在享受新加坡音樂噴泉的同時,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缺水的國家。

噴泉有水 不代表不缺水 

(圖片來自wikipedia@Erwin Soo)

熱帶雨林氣候主宰着赤道附近的東南亞地區,這裡可以說是世界上最不缺水的地區。但新加坡就是這裡不一樣的煙火,在漫長的歷史時期里,新加坡連最基本的水資源都要靠進口,自來水的來源是國際談判。

在這彈丸之地上,保證水管不被人掐斷可以說關乎國運了。

都怪領土太小

馬六甲海峽

附近被熱帶雨林氣候區支配,全年高溫多雨,年降水高達2350mm。

赤道就在旁邊,降水和高溫是永遠不缺的

但對於新加坡來說,這麼多降水卻只是個過客。國土面積僅有697平方千米的新加坡,境內沒有主權完整的獨流大河,也缺乏體量足夠的湖泊,每年雨季從天而降的淡水只能變成積水白白流走,無法收集和利用。

新加坡與馬來以柔佛海峽為界

新加坡海峽以南的島嶼則屬於印度尼西亞

可以說是個非常小的無所謂腹地的島國

(圖片來自google map)

更糟糕的是,新加坡的城市建設密度過高,地質條件也脆弱,全國都有沉降問題,海水經常倒灌。好不容易存下來點淡水,也經常被海侵污染,難以利用。

其實還是有河流的

不過都是規模很小的城市河流(比如加冷河)

(圖像來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天上下的留不住,地上流的喝不了,外表光鮮亮麗的新加坡人均水資源量僅211立方米,全世界倒數第二,遠低於已經算是缺水的中國的2100立方米,更別提和隔壁馬來西亞2萬多立方米相比了。

比較出傷害

以前新加坡人還能勉強靠打井來獲取淡水,但是隨着戰後人口的增加,打井也滿足不了這麼多人的喝水問題。新加坡人實在沒辦法,還是找隔壁老大哥馬來西亞買水吧。

相比島內的小河流

北面馬來的柔佛河才是真正取之不盡的水源

(圖片來自google map)

1961年和1962年,新加坡自治政府和馬來西亞分別簽訂兩份供水協議,約定柔佛州每天向新加坡輸送3.5億加侖的生水,價格是每1000加侖3分錢,解決了一半左右的水資源缺口。第二年,新加坡乾脆加入了馬來西亞,水就可以免費暢飲了。

李光耀宣布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聯邦

聯邦由馬來亞,新加坡,北婆羅洲和沙撈越組成

(圖片來自wikipedia@Anonymous)

可是好景不長。1965年,馬來西亞與新加坡關係破裂,從聯邦國家裡剔除了這個小兄弟,新加坡正式獨立。供水問題就這樣變成了一個國際關係問題。

新加坡被從馬來西亞中「剔出」

砂勞越和沙巴則留在了聯邦內

無論在安全方面還是資源方面

此時的新加坡可以說是危如累卵

一開始,馬來西亞還是很大方的,即使聯姻關係沒有了,但英殖民時代以來的交情還在,保障供水不成問題,全當接濟一個一窮二白的鄰居。可誰知道獨立之後沒多久,新加坡經濟開始高速增長,一夜暴富。兩岸的心裡不平衡開始出現了。

從人均GDP來看,兩者的差距迅速拉大

而在亞洲金融危機後,兩者的差距又再次拉大

(參考wikipedia)

馬來西亞指責兩份協議都是在英國殖民者影響下籤署的,太過於偏袒新加坡。比如在簽訂協議時,柔佛州沒有水廠,無法處理生水,只能出口原料,待新加坡把這些生水處理完了之後,再回購引用。

而柔佛州生水的售價是每1000加侖3分錢,從新加坡買水的回購價是每1000加侖50分。有媒體爆料,每年這自來水來回之間,新加坡淨賺6億美元,工業附加值全讓新加坡佔了,越發挑動了馬來西亞人的神經。

就這麼經新加坡加工一番水就變得值錢起來了?

(圖片來自google map)

但新加坡不為所動,一口咬定協議就是協議,而且柔佛州缺乏淨水技術是馬來西亞自己的責任,新加坡出了人力電力幫忙淨水賺點辛苦錢,不存在欺詐馬來西亞的問題。

兩邊相持不下,口水仗漫天,一直打到了80年代末,修約的時機才終於出現了。

自己的水才是最好喝的

80年代新加坡GDP以7.7%的速度增長,到了80年代末已經聚集了500萬左右人口,並持續以1.9%速度增長。人要喝水,工廠也要喝水,新加坡買水的需求愈發膨脹。而兩份供水協議將分別在2011年和2061年到期,並給雙方留了最後20多年的議價期。

獅城要爭當發達國家,水的供給一定要保障好

(圖片來自wikipedia@fad3away)

馬來西亞人找到了獅子大開口的機會,依然拿淨水差價的問題說事,要求新加坡多花錢少賺錢。新加坡方面則辯解,隨着島內工業成本上升,當年定下每1000加侖50分錢早就已經是倒貼了,不接受馬來西亞的提案。供水續約問題就暫時被擱置了。

眼看着新加坡經濟蓬勃發展

他們可能會缺水,但怎麼可能會缺錢呢?

(圖像來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十年後,亞洲金融風暴來臨,馬來西亞深陷危機,急需用錢。貨幣被做空,國家信用破產的馬來西亞找不到國際市場的錢,能在眼前幫上忙的也只有新加坡了。1998年,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跟新加坡吳作棟總理會談之後,曾經對媒體坦言,希望新加坡提供資金援助,而馬來西亞可以考慮滿足新加坡淡水需求。

來自馬來西亞的供水管道

柔佛-伍德蘭茲堤道

供應新加坡40%的供水

(圖片來自wikipedia@穆罕默德沙阿)

這就是拿水龍頭威脅新加坡了,給錢一切好說,不給錢就渴死你。

李光耀對此簡直忍無可忍,為了以防萬一,他甚至曾經設想過派新加坡軍隊強行登陸馬來,攻佔淡水供應設施,保障新加坡安全。

李光耀表示希望能夠減輕對馬來西亞的依賴

(圖片來自facebook@gov.sg)

戰爭很遙遠,但是小國無外交的現狀很現實。90年代末跟馬來西亞在供水協議上面屢次發生爭執,讓新加坡不得不重新重視非常規水資源獲取。李國父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讓新加坡這樣一個彈丸小國實現供水自給。

看來唯一可行的辦法可能就是海水淡化了。

1998年,新加坡建立第一座淡水淡化廠,開始探索海水淡化。同年,新加坡公用事業局和環境部門開始探索利用二級污水進行水回收處理,並且決定在勿洛建廠,探索如何把每天排出去的水再循環回來。

新加坡一座海水淡化廠

(圖片來自youtube@hk01)

2002年,新加坡公用事業局正式啟動再生水計劃,並將這些經過二級污水處理而來的水命名為再生水NEWater

。沒想到的是,在斷水危機的逼迫下,新加坡科學家真的讓再生水的水質達到了歐洲和美國的飲用水標準。

2002年,新加坡37周年國慶,吳作棟總理第一個飲用再生水,並宣布以後新加坡人的飲用水都是新生水和自來水的混合水,轟動世界。而在此前,把廢棄過的水循環改造成飲用水,都是只有宇宙空間站的宇航員才幹的事。如今在地上,新加坡人要全民享受「太空級待遇」了。

新加坡國內的污水處理和再利用系統已經不錯了

分佈全島的處理廠和循環系統減少了水的浪費

(圖像來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此後新加坡人持續加碼,接連蓋再生水水廠。2004年,新加坡又有兩座再生水水廠Bedok和Krani運營,2007年之前第三座新生水廠Seletar也正式運營, NEWater的供水量提升到新加坡總供水量的10%左右。

北控水務新生水廠

(圖像來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2010年開始,第五座新生水水廠「樟宜」也逐漸投入使用。到2060年也就是跟馬來簽訂供水合同結束前一年,再生水將佔新加坡全國用水量的50%-55%。

新加坡一個再生水水廠內部

(圖片來自youtube@hk01)

還有一半怎麼辦

為了改變人們對這種再生水的恐懼,新加坡政府拋棄了污水、廢水和回收水這種名稱,而選用再生水NEWater來命名經過處理之後的飲用水。但是並不是誰都敢克服心理陰影來喝下這種水的。所以新加坡就利用多次國際會議,讓世界各國領導人當著電視機的面,喝下這種水,充分發揮領導帶頭的作用。

但領導人們喝得再多,再生水也只能滿足一半的供水量。所以跟再生水計劃同步,2002年新加坡公用事業局提出「四大國家水龍頭(Four National Taps)」計劃,決定靈活利用本地雨水、馬來西亞外購水、新生水和淡化海水來作為新加坡未來的四大水源。

四大水龍頭網站的四大水龍頭

(圖片來自www.pub.gov.sg)

2006,新加坡也提出「ABC」全民共享共享水源計劃

,這個計劃的一期工程就是要開發全新加坡17座蓄水池,32條主要河道,同時興建濕地公園等設施來涵養水源。除了製造再生水,新加坡大力發展淡化海水,預計2060年淡化海水和再生水加起來將達到新加坡供水量的80%。

另一方面新加坡也在不斷提高居民節水意識,號召居民每天節水10升。為了降低居民用水,新加坡還特地開發出一套高效的自來水傳輸和計算系統,不斷壓低居民用水量,並且計劃到2030年新加坡人均用水量降低到每人每天140升。

水寶寶教你節水

多管齊下,新加坡打算在2060年前逐步實現供水基本自給自足。

在新加坡人如火如荼在解決自己喝水問題時,新加坡淡水主要「供應商」——馬來西亞也沒「閒着」。

馬來西亞之前因為沒有淡水處理能力只能向新加坡購買處理後的水。到了2002年,柔佛政府宣布建立自己的淡水處理廠,並將停止從新加坡買水。原本一來一回的生意關係變成了新加坡對馬來西亞完全依附的關係,馬來西亞更是肆無忌憚,動輒威脅漲水價,一旦新加坡有個什麼不滿,馬來西亞立刻威脅斷水。

馬來西亞掌管了水龍頭

新加坡可敢不從?

(圖片來自 Youtube)

面對這麼坑的供應商,新加坡兩手準備,一邊跟馬來西亞談判盡量安撫好馬來西亞;另一邊新加坡與印尼多有接觸,時刻準備轉而從印尼買水。

隨着新加坡對馬來西亞的水資源依賴關係有所降低,兩國在水資源問題上的猜疑和摩擦減少,這反而讓兩國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好,馬來西亞也不再敢隨便輕視新加坡。

新加坡人民不蒸饅頭也要爭口氣

(圖片來源 facebook @gov.sg)

無論對於大國還是小國,當關鍵資源掌握在別人手中的時候,要想拋開依賴關係空談國際平等友好都是不可能的。不去寄希望於他國的慷慨,在關鍵領域自給自足,才能更有利於維護自身地位和國際和平。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片來自wikipedia@fad3away

8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0:47

拉黑杠精心情好:


新加坡護照是唯一一本免簽所有承認同性婚姻國家的護照,包括:

亞洲:中國台灣、以色列

歐洲:申根國諸國、英國、愛爾蘭

非洲:南非

北美: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古巴、哥斯達黎加

南美:巴西、阿根廷、智利、厄瓜多爾、烏拉圭、哥倫比亞

大洋洲:澳洲、紐西蘭

但是新加坡卻不承認同性婚姻,並且一直到2022年男同性行為才除罪化,新加坡的同性伴侶權益在發達國家中一直處於墊底。


9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0:48
作者:無憂行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984720/answer/84484786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新加坡又名獅城,但是新加坡本地並不產獅子,當初那個命名「獅城」的君主看到的很可能是一隻馬來虎。

2、新加坡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更改過6次時區的國家。新加坡的歷史並不長卻在,1880年、1905年、1933年、1941年、1942年、1982年各更改過一次國家的標準時間,可以說新加坡的時間更改史就是一部新加坡的殖民史。

3、新加坡曾是世界上居民走路最快的國家,2007年的時候英國學者做過一項研究,新加坡是當時世界上居民走路速度最快的國家。時間過去12年,新加坡人的走路速度依舊排在全球TOP10以內。

4、新加坡的部分面值的紙幣是塑料做的,1000元面值的新幣,背後還用微型文字印着新加坡的國歌。

5、在新加坡塗鴉是違法行為,可能會被判以鞭刑。2015年的時候就有兩名德國男子因為在新加坡地鐵站塗鴉的行為被當地法院判處入獄9個月並處以鞭刑,數量為3鞭。

6、在新加坡自殺屬於違法行為,如果自殺未遂的話,很可能會被判刑,當然如果成功了,也進不了監獄了。

7、新加坡之前發行的一萬元新加坡幣的紙幣是世界上價值最高的鈔票。(津巴布韋

幣等鈔票僅是票面數字巨大實際上並不值錢)2014年的時候新加坡宣布為防範洗錢等犯罪行為停止發行一萬元面值的新加坡幣,但到目前為止萬元版新加坡幣依然沒有退出流通,一張萬元版新加坡幣約合人民幣5.5萬元。

8、新加坡有超過五分之一的國土面積是靠填海獲得的,足有140平方千米。

9、新加坡入境最多只能攜帶19根香煙,每超過一根罰款10元新加坡幣。

10、在新加坡,行乞是違法的,根據法律,乞丐被捕一旦罪成,可被判坐牢兩年或罰款高達3000新加坡元。

11、新加坡使用公共廁所後如果沒沖乾淨,可能會被罰款150元新加坡幣。

12、在新加坡「蹭網」最高可以被判有期徒刑三年。

13、新加坡的國土面積比中國小一萬倍還多。

14、新加坡是世界上死刑比例最高的國家,而且這裡的死刑方式是絞刑。

15、新加坡的人口構成74%都是華裔,但新加坡的國歌卻是馬來語。

10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0:49

獨生女天團團長爸:


你相信「李光耀把新加坡從一個落後的小漁村建設成一個現代化的先進國家」嗎?

以1959年李光耀選上自治邦總理為線,看看新加坡是不是個小漁村:

1.新加坡當時是東亞最重要的軍事中心及要塞;

2.新加坡總督府一直是馬來半島的政治中心,直控海峽殖民地(新加坡、檳城、馬六甲),實控馬來聯邦與馬來屬邦;

3.新加坡當時是東南亞文化中心。各式報館齊聚,中小學雲齊,還有東南亞唯一的醫學院「愛德華七世醫學院」與東南亞唯一的中文大學「南洋大學」;

4.新加坡是東南亞的經濟、金融中心。銀行多如狗,工廠滿街走。

5.港口。這就不用我說。

至少在1997年之前,李光耀的治理和香港比就是個笑話,連部像樣的電影都拍不好,有點名氣的文化人都往香港跑。

—————————————

李光耀的政治人品:叛父弒母背兄。

叛父:李光耀政治上的父親是英國工黨,沒有工黨他就是個P,所以,一開始閃電也承諾走社民路線,工黨把閃電抬舉為「第二國際」執委。後來,李光耀原形畢露,封報社抓記者,英國工黨忍無可忍,聯合荷蘭工黨把閃電開除。

弒母:李光耀政治上的母親是馬來左翼,閃電的壯大喝的就是左翼的奶。李光耀慫恿左翼罷工罷課,又暗中支持林有福把左翼領袖一把抓進監獄。然後,每周去監獄請示彙報兩次,卻悄悄地把左翼青年大量收編。最後,向東菇借兵,把社陣一掃而空。

背兄:李光耀政治上的兄長是東菇拉赫曼,當時《人民日報》就罵作「拉赫曼李光耀集團」。李光耀曾承諾兄長:只要幫他鎮壓社會主義陣線,就加入馬來西亞,並且,閃電黨只固守新加坡,不參與馬來西亞聯邦政治。半年後,李光耀就翻臉不認人,挑起種族衝突,拿華人的血去爭自己的地位。所幸東菇是菩薩心腸,只踢出新加坡,拯救萬千生靈。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