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39篇帖子。
(轉載知乎)有什么关于新加坡的冷知识?
1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0:41
2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0:42
作者:没有索粉只有索嗨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984720/answer/326284776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就你们说这些还冷?我给你们来点更冷的。

新加坡官方迷信,男生去当兵发的帽子上的国徽都是送去泰国拜过的。

新加坡相当一部分的军营里摆放着祭坛/牌位。

新加坡允许一夫多妻还有童婚(18岁以下的婚姻)。

新加坡婚生子必须随父姓,只有在非婚生且孩子父亲不知道的情况下才可以随母姓。

新加坡的政府组屋的厕所里不允许出现电源。

美国公民买房比新加坡永久居民税低。

做生意也有人情世故,只不过没接触到的不知道。

中国富豪移民新加坡就是买个护照,完全不生活在新加坡。

新加坡给予非华族优待(例如马来族免费上学之类的)是因为让他们觉得自己赚了,老老实实去过日子,别搞事情。

新加坡一直花大价钱在中国搞宣传,做marketing,就像日本外务省对华宣传一样。

新加坡也喜欢搞面子工程,因为这个国家没什么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为了发展旅游业只能这么做。

新二中文授课专业都是包进项目,极水无比,骗的就是中国冤大头。

新加坡一直提防着本国的某一族裔,但是不能明说。

一夫多妻和童婚的证据

总有一些人想给新加坡洗地,犯法的事都有人冒险去做,新加坡有条件的合法,你们却一个劲的否定,自己愿意当鸵鸟随便你们。

———————————————————————————

再补一个哦,如果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死亡,新加坡政府可以在不经过你或家人的同意下随意摘除你的肾,心、肝、眼角膜(hota,chapter 131a)。除非你在生前签署了退出计划。

3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0:43
作者:Shaun Wong 翁磊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984720/answer/317925439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来讲几个关于新加坡买车用车的冷知识

1. 左驾车和靠右行使的路段

新加坡作为前英联邦国家,街上跑的车都是驾驶盘在右边,靠左行使的。

但关于右驾车以及靠左行使这两件事情,其实都有例外。

正常情况下,左驾车你在新加坡基本上是买不到的,买到了也上不了牌,哪怕在国外买到以后进口也不行。但是以下四种情况例外:



外国登记的左驾车,由游客驾驶临时进入新加坡;
外交车辆;
古董车;
个别测试用的新能源车。

不知道哪里跑进来的外国左驾车

古董左驾车

新加坡其实靠右行使的路也不少,主要是一些头尾衔接单向行驶主干道的小路,比如:

Raffles Link这条路就是靠右行使

2. 拥车证(COE)

这个很多新加坡以外的人都听说过。想要在新加坡上牌,请买拥车证。拥车证每个月有两次拍卖,按照投标价格排序确定中标人,但是售价是以中标的最低价格为准。比如今天发100张车牌,第100个人投标价格是10万新币,那么前面那99个人也都只需要支付10万新币。

拥车证是10年期。到期之后按照到期之日以前三次投标的价格平均数续期5年或10年,续期5年的车牌不能再续期,这张车牌就作废了,必须重新办牌。续期10年的车牌可以再续期,无限次数。不付费续期的车牌也会自动作废。

拥车证的价格嘛,这是新加坡居民避不开的痛。目前小型车的拥车证大概是12万新币,折合64 万人民币。

另外,车和牌是可以分离的,车牌也可以转到另外一辆车上去,所以你如果在新加坡看到EE, ET这种很明显是1980、1990年代拍下的车牌,安在一辆明显新车上,你就知道这车牌是家族传承下来的。

3. 车辆进口税费。

新加坡只有四种商品征收进口税,很不幸的机动车算其中之一,不过倒也不贵,公开市场价的20%。

贵的要死的是进口以后上牌时的那个额外注册费。这个也按照公开市场价计算,但是比例从100%累进到320%不等。例如一辆宝马 735i sDrive Pure Excellence ,公开市场价10万新币出个头新币,但是税需要交到20万新币。

如果在加上上面提到的拥车证,以及车行的利润,你就了解为什么在国内一辆80万人民币能入手的进口宝马,在新加坡上路价格能变成65万新币(大概350万人民币)。

4. 新加坡的车牌分类

新加坡有好几种车牌

a. 普通车牌,有两种颜色设计

b. 非繁忙时段车牌。这种车牌价格是普通车牌的一半,但是只能在每天晚上7点到早上七点,以及周末和公共假期才能上路,够不够麻烦你自己掂量。

c. 研发测试车辆

d. 危险品车辆

e. 古董车

f. 乌敏岛

专用车。这是新加坡第一大离岛,有不少娱乐项目。

g. 限制使用类车辆

5. 新加坡的车牌

Ex (x代表任何字母),Sxx开头的是小车,Gx开头的是小货车(包括吉普),Yx开头的是中型货车,Xx开头是大型货车,Px开头的是大客车。

还有一些特殊的车牌字母排列。例如SBS和TIB这俩是新加坡的俩主流公交公司专用, SHx 是出租车专用,等等。

投标拥车证买到的车牌号码基本上随机分配,没什么选择的余地。但是别忘了新加坡车和牌是可以分离的,车牌允许交易转让。所以你可以加钱在网上向其他人购买你喜欢的车牌,无论是8888这种,还是你自己生日那种,只要价格公道都可以商量。

新加坡交易车牌的网站​

carplate.com.sg/?gclid=Cj0KCQjw3JanBhCPARIsAJpXTx57rbQoLMFyxGKXQe2PC9wbmMHoF9V0ssGj1pRXjoSCrcv_nbzmqJ8aAicQEALw_wcB

6. 双限速

在新加坡路上跑要遵守两个限速标准:不能超过路的限速,也不能超过车辆的限速,超哪个都算超速。

小车是没有车辆限速的,但货车有,于是算成是货车的吉普车也有。

7. 卡车载人

在新加坡路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

这其实是新加坡法律允许的用货车装载工人上下班。大家看到上面照片上的两个数字。60指这辆车限速60。23指卡车限坐23人。至于这么坐危不危险,只有鬼知道了....

8. 一路向北

在新加坡,自己的车买保险基本上都是可以保到马来西亚和泰国的,也就是说,你一路向北,从新加坡跑到曼谷去理论上并不会有什么障碍,也不用办任何额外手续。然而很多新加坡人开车进了马来西亚就开始放飞自我,110公里限速的地方飙到180+,然后在回新加坡之前老老实实排队缴罚款。

但是如果你在新加坡租车,一定要问好租的车能不能出境,有些车的租赁保险确实不能保到国外去。

另外,目前新加坡陆路出境只有两条路线,要么北面兀兰关卡,要么西面大士关卡。关卡的堵塞程度只要是周末或者节假日,基本上是早晚高峰堵车程度x3,没事请别去凑那个热闹。

9. 去马来西亚加油

马来西亚是产油国,对使用汽油还提供补贴。新加坡是石油进口国,对使用汽油征税。结果就是两国的汽油价格能差三倍。马来西亚那边统一规定,凡是新加坡牌的车子只能加98号油,但即便如此,马来西亚的98号油价格也不到新加坡95号的一半。

于是会有人动这个脑筋,想空车去马来西亚加完油再回新加坡。然而这是做不到的。在新加坡出境的时候,海关会查验你的邮箱是不是至少3/4满油。被抓到邮箱不满的罚款500块新币,搞得不好还要坐牢。在新加坡加一箱油也才100+块新币,划不划算自己算。

4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0:43

fears:


在市政厅门口,有一块牌子,写了附近的二十多个景点。然后你原地转一圈,二十多个景点就全都看了一遍。。。。。。


5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0:44
作者:thatcherite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984720/answer/189687631793854059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加坡的外交政策和贸易政策是高度脱节的,而且具有非常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

与塑造新加坡外交和安全政策的现实主义世界观相反,新加坡的贸易政策取向强烈地受经济因素驱动,有时甚至带有两面性,这使得这个城邦国家得以与其未承认或未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进行贸易。例如,尽管新加坡在越南战争期间大力支持美国,但仍继续与致力于统一国家的北越河内方面进行贸易。此外,尽管新加坡谴责越南1979年入侵柬埔寨,并在阻止越南支持的柬埔寨政权获得联合国承认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但仍继续与越南进行贸易。新加坡也是在中国大陆和台湾都设有贸易代表团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尽管长期以来与北京保持着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关系,新加坡武装部队却经常在台湾进行军事演习。外交部长杨荣文(George Yeo)曾这样解释新加坡的双面外交:

……我们是全方位的。我之前说过,无论对新加坡还是对东盟,我们最好的策略就是在我们的关系中完全混杂。

2008年3月,纳丹总统在外交部学院发表讲话时强调,由于新加坡面积狭小,且地处动荡地区:

我们在处理外交关系时,不带任何感情、意识形态或幻想。

长期以来,新加坡一直是东南亚最热衷于贸​​易自由化的国家,并在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世界银行

和世界贸易组织倡导的贸易自由化议程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种经济外交的前提是人民行动党领导层的信念,即这个城邦国家的持续繁荣依赖于国际经济体系的稳定。因此,新加坡也是东盟内部以及东盟与其他区域集团之间贸易自由化倡议的主要推动者。

然而,新加坡对贸易自由化的热情激怒了该地区许多受经济民族主义原则驱使的政策制定者,他们对贸易便利化的兴趣远大于对贸易自由化倡议的兴趣。例如,在马哈蒂尔执政期间,马来西亚因维护第三世界利益、挑战西方经济和地缘政治主导地位而赢得了声誉。他一直批评经济全球化的不公平现象,并在1990年代末的区域金融危机后,强烈谴责不受限制的资本流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尽管如此,直言不讳、打破传统的马哈蒂尔仍然赢得了工业化国家和工业化中国家一定程度的尊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马来西亚作为一个现代穆斯林国家的声誉,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

新加坡对马哈蒂尔提出的泛东亚集团(最初称为东亚经济集团「EAEG」,后更名为东亚经济共同体「EAEC」)的支持力度不够,加剧了双边紧张局势。吉隆坡对新加坡的失望,因新加坡对美国主导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热情而雪上加霜。马哈蒂尔拒绝出席1993年在西雅图举行的首届APEC峰会,表明了他对APEC的反对,并警告称APEC的成功可能会以牺牲东盟为代价。尤其令吉隆坡恼火的是,新加坡大力支持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加入东亚峰会,这加剧了人们对新加坡倾向于为域外国家谋取利益的怀疑,这些国家意图削弱中国在排他性东亚集团中的领导地位。

此外,新加坡领导层倾向于与威权政府保持密切的经济关系,无论其政治合法性和人权记录如何,这解释了其在国际论坛上为缅甸军政府辩护的原因。缅甸流亡政府联合国事务代表Thaung Htun认为,新加坡政府试图淡化联合国大会谴责军政府1988年暴力镇压民主活动人士的决议,是因为新加坡与其强大的商业联系:

新加坡正在外交层面捍卫其投资,并利用其在联合国层面的努力来促进其商业联系。

新加坡是最早与军政府恢复关系的国家之一,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外国投资者。非政府组织英国缅甸运动将10家新加坡公司列入与缅甸有业务往来的“黑名单”。20世纪90年代,新加坡在缅甸的投资中,超过一半据称是与缅甸海洛因卡特尔、亚洲世界集团总裁罗星汉合作进行的。由李光耀担任董事长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投资了缅甸基金,而该基金的控制者正是罗星汉及其儿子罗秉忠。GIC还与亚洲世界集团共同投资了仰光的国贸酒店和香格里拉酒店。尽管罗星汉曾有贩毒前科,但他父子仍然能够在新加坡创业。鉴于新加坡作为世界“死刑执行之都”的声誉,这颇具讽刺意味。

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SPDC)的将军和缅甸毒枭利用新加坡的银行保密法从事洗钱活动,并将新加坡作为金融避风港和面向世界的商业窗口。20世纪90年代初,缅甸军政府据称通过新加坡银行洗钱4亿美元,用于购买中国武器。目前缅甸首富Tay Za在新加坡设有办事处。

人民行动党政府与SPDC军政府之间密切的经济联系,与其同样密切的安全关系相得益彰。新加坡政府向缅甸军政府出售了枪支、火箭弹、装甲运兵车和榴弹发射器。这些武器由联合军械公司(Allied Ordinance)提供,该公司是特许工业公司(Chartered Industries)的子公司,而特许工业公司又是国有企业集团新加坡科技公司的子公司。新加坡公司还向缅甸国防部和军队提供了计算机和通讯设备。

而正是新加坡这种高度实用主义的外交和贸易政策,使得一些新加坡政治观察家乐观的宣告:

得益于更加成熟的政治身份、维持可信的威慑战略,以及一个贸易国的要求,而贸易国的繁荣取决于以权力为主导的合作性而非竞争性的政策产出,新加坡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已经超越了现实主义。(Ganesan 2005)

6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0:44

最大的冷知识,新加坡没有美军基地,但是中美有新加坡军事基地

新加坡只有美军后勤补给基地,这是签租约的,租约到2035年,和日韩那种美军基地是两码事,去年有人问李显龙,如果中美发生战争,这个租约还有效吗,他说这个租约是限定和平期间的,如果开战,那得再考量

李光耀也说过,他不反对中美两国来新加坡建立后勤补给基地

如果你跟新加坡人说新加坡有美军基地,应该不少新加坡人会觉得你有病。新加坡只是允许美国用这个基地补给,并不允许美国军队进入新加坡,原因是李光耀不希望美国有任何力量来制约新加坡和中国的关系,新加坡希望能在两个大国之间取得平衡,而不是中美任何一国说了算。

新加坡和美国好主要是为了防马来西亚和印尼,毕竟中国只会斡旋,绝对不会出兵保护你,那么小国必然要找靠山



作者:为什么又要改名字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984720/answer/362201500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7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0:46
作者:地球知识局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984720/answer/224822355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美丽的街道繁花簇锦,鱼尾狮每天都会喷出水柱,很多人在享受新加坡音乐喷泉的同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缺水的国家。

喷泉有水 不代表不缺水 

(图片来自wikipedia@Erwin Soo)

热带雨林气候主宰着赤道附近的东南亚地区,这里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不缺水的地区。但新加坡就是这里不一样的烟火,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新加坡连最基本的水资源都要靠进口,自来水的来源是国际谈判。

在这弹丸之地上,保证水管不被人掐断可以说关乎国运了。

都怪领土太小

马六甲海峡

附近被热带雨林气候区支配,全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高达2350mm。

赤道就在旁边,降水和高温是永远不缺的

但对于新加坡来说,这么多降水却只是个过客。国土面积仅有697平方千米的新加坡,境内没有主权完整的独流大河,也缺乏体量足够的湖泊,每年雨季从天而降的淡水只能变成积水白白流走,无法收集和利用。

新加坡与马来以柔佛海峡为界

新加坡海峡以南的岛屿则属于印度尼西亚

可以说是个非常小的无所谓腹地的岛国

(图片来自google map)

更糟糕的是,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密度过高,地质条件也脆弱,全国都有沉降问题,海水经常倒灌。好不容易存下来点淡水,也经常被海侵污染,难以利用。

其实还是有河流的

不过都是规模很小的城市河流(比如加冷河)

(图像来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天上下的留不住,地上流的喝不了,外表光鲜亮丽的新加坡人均水资源量仅211立方米,全世界倒数第二,远低于已经算是缺水的中国的2100立方米,更别提和隔壁马来西亚2万多立方米相比了。

比较出伤害

以前新加坡人还能勉强靠打井来获取淡水,但是随着战后人口的增加,打井也满足不了这么多人的喝水问题。新加坡人实在没办法,还是找隔壁老大哥马来西亚买水吧。

相比岛内的小河流

北面马来的柔佛河才是真正取之不尽的水源

(图片来自google map)

1961年和1962年,新加坡自治政府和马来西亚分别签订两份供水协议,约定柔佛州每天向新加坡输送3.5亿加仑的生水,价格是每1000加仑3分钱,解决了一半左右的水资源缺口。第二年,新加坡干脆加入了马来西亚,水就可以免费畅饮了。

李光耀宣布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联邦

联邦由马来亚,新加坡,北婆罗洲和沙捞越组成

(图片来自wikipedia@Anonymous)

可是好景不长。1965年,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关系破裂,从联邦国家里剔除了这个小兄弟,新加坡正式独立。供水问题就这样变成了一个国际关系问题。

新加坡被从马来西亚中“剔出”

砂劳越和沙巴则留在了联邦内

无论在安全方面还是资源方面

此时的新加坡可以说是危如累卵

一开始,马来西亚还是很大方的,即使联姻关系没有了,但英殖民时代以来的交情还在,保障供水不成问题,全当接济一个一穷二白的邻居。可谁知道独立之后没多久,新加坡经济开始高速增长,一夜暴富。两岸的心里不平衡开始出现了。

从人均GDP来看,两者的差距迅速拉大

而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两者的差距又再次拉大

(参考wikipedia)

马来西亚指责两份协议都是在英国殖民者影响下签署的,太过于偏袒新加坡。比如在签订协议时,柔佛州没有水厂,无法处理生水,只能出口原料,待新加坡把这些生水处理完了之后,再回购引用。

而柔佛州生水的售价是每1000加仑3分钱,从新加坡买水的回购价是每1000加仑50分。有媒体爆料,每年这自来水来回之间,新加坡净赚6亿美元,工业附加值全让新加坡占了,越发挑动了马来西亚人的神经。

就这么经新加坡加工一番水就变得值钱起来了?

(图片来自google map)

但新加坡不为所动,一口咬定协议就是协议,而且柔佛州缺乏净水技术是马来西亚自己的责任,新加坡出了人力电力帮忙净水赚点辛苦钱,不存在欺诈马来西亚的问题。

两边相持不下,口水仗漫天,一直打到了80年代末,修约的时机才终于出现了。

自己的水才是最好喝的

80年代新加坡GDP以7.7%的速度增长,到了80年代末已经聚集了500万左右人口,并持续以1.9%速度增长。人要喝水,工厂也要喝水,新加坡买水的需求愈发膨胀。而两份供水协议将分别在2011年和2061年到期,并给双方留了最后20多年的议价期。

狮城要争当发达国家,水的供给一定要保障好

(图片来自wikipedia@fad3away)

马来西亚人找到了狮子大开口的机会,依然拿净水差价的问题说事,要求新加坡多花钱少赚钱。新加坡方面则辩解,随着岛内工业成本上升,当年定下每1000加仑50分钱早就已经是倒贴了,不接受马来西亚的提案。供水续约问题就暂时被搁置了。

眼看着新加坡经济蓬勃发展

他们可能会缺水,但怎么可能会缺钱呢?

(图像来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十年后,亚洲金融风暴来临,马来西亚深陷危机,急需用钱。货币被做空,国家信用破产的马来西亚找不到国际市场的钱,能在眼前帮上忙的也只有新加坡了。1998年,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跟新加坡吴作栋总理会谈之后,曾经对媒体坦言,希望新加坡提供资金援助,而马来西亚可以考虑满足新加坡淡水需求。

来自马来西亚的供水管道

柔佛-伍德兰兹堤道

供应新加坡40%的供水

(图片来自wikipedia@穆罕默德沙阿)

这就是拿水龙头威胁新加坡了,给钱一切好说,不给钱就渴死你。

李光耀对此简直忍无可忍,为了以防万一,他甚至曾经设想过派新加坡军队强行登陆马来,攻占淡水供应设施,保障新加坡安全。

李光耀表示希望能够减轻对马来西亚的依赖

(图片来自facebook@gov.sg)

战争很遥远,但是小国无外交的现状很现实。90年代末跟马来西亚在供水协议上面屡次发生争执,让新加坡不得不重新重视非常规水资源获取。李国父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让新加坡这样一个弹丸小国实现供水自给。

看来唯一可行的办法可能就是海水淡化了。

1998年,新加坡建立第一座淡水淡化厂,开始探索海水淡化。同年,新加坡公用事业局和环境部门开始探索利用二级污水进行水回收处理,并且决定在勿洛建厂,探索如何把每天排出去的水再循环回来。

新加坡一座海水淡化厂

(图片来自youtube@hk01)

2002年,新加坡公用事业局正式启动再生水计划,并将这些经过二级污水处理而来的水命名为再生水NEWater

。没想到的是,在断水危机的逼迫下,新加坡科学家真的让再生水的水质达到了欧洲和美国的饮用水标准。

2002年,新加坡37周年国庆,吴作栋总理第一个饮用再生水,并宣布以后新加坡人的饮用水都是新生水和自来水的混合水,轰动世界。而在此前,把废弃过的水循环改造成饮用水,都是只有宇宙空间站的宇航员才干的事。如今在地上,新加坡人要全民享受“太空级待遇”了。

新加坡国内的污水处理和再利用系统已经不错了

分布全岛的处理厂和循环系统减少了水的浪费

(图像来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此后新加坡人持续加码,接连盖再生水水厂。2004年,新加坡又有两座再生水水厂Bedok和Krani运营,2007年之前第三座新生水厂Seletar也正式运营, NEWater的供水量提升到新加坡总供水量的10%左右。

北控水务新生水厂

(图像来自Google map,DigitalGlobe)

2010年开始,第五座新生水水厂“樟宜”也逐渐投入使用。到2060年也就是跟马来签订供水合同结束前一年,再生水将占新加坡全国用水量的50%-55%。

新加坡一个再生水水厂内部

(图片来自youtube@hk01)

还有一半怎么办

为了改变人们对这种再生水的恐惧,新加坡政府抛弃了污水、废水和回收水这种名称,而选用再生水NEWater来命名经过处理之后的饮用水。但是并不是谁都敢克服心理阴影来喝下这种水的。所以新加坡就利用多次国际会议,让世界各国领导人当着电视机的面,喝下这种水,充分发挥领导带头的作用。

但领导人们喝得再多,再生水也只能满足一半的供水量。所以跟再生水计划同步,2002年新加坡公用事业局提出“四大国家水龙头(Four National Taps)”计划,决定灵活利用本地雨水、马来西亚外购水、新生水和淡化海水来作为新加坡未来的四大水源。

四大水龙头网站的四大水龙头

(图片来自www.pub.gov.sg)

2006,新加坡也提出“ABC”全民共享共享水源计划

,这个计划的一期工程就是要开发全新加坡17座蓄水池,32条主要河道,同时兴建湿地公园等设施来涵养水源。除了制造再生水,新加坡大力发展淡化海水,预计2060年淡化海水和再生水加起来将达到新加坡供水量的80%。

另一方面新加坡也在不断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号召居民每天节水10升。为了降低居民用水,新加坡还特地开发出一套高效的自来水传输和计算系统,不断压低居民用水量,并且计划到2030年新加坡人均用水量降低到每人每天140升。

水宝宝教你节水

多管齐下,新加坡打算在2060年前逐步实现供水基本自给自足。

在新加坡人如火如荼在解决自己喝水问题时,新加坡淡水主要“供应商”——马来西亚也没“闲着”。

马来西亚之前因为没有淡水处理能力只能向新加坡购买处理后的水。到了2002年,柔佛政府宣布建立自己的淡水处理厂,并将停止从新加坡买水。原本一来一回的生意关系变成了新加坡对马来西亚完全依附的关系,马来西亚更是肆无忌惮,动辄威胁涨水价,一旦新加坡有个什么不满,马来西亚立刻威胁断水。

马来西亚掌管了水龙头

新加坡可敢不从?

(图片来自 Youtube)

面对这么坑的供应商,新加坡两手准备,一边跟马来西亚谈判尽量安抚好马来西亚;另一边新加坡与印尼多有接触,时刻准备转而从印尼买水。

随着新加坡对马来西亚的水资源依赖关系有所降低,两国在水资源问题上的猜疑和摩擦减少,这反而让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好,马来西亚也不再敢随便轻视新加坡。

新加坡人民不蒸馒头也要争口气

(图片来源 facebook @gov.sg)

无论对于大国还是小国,当关键资源掌握在别人手中的时候,要想抛开依赖关系空谈国际平等友好都是不可能的。不去寄希望于他国的慷慨,在关键领域自给自足,才能更有利于维护自身地位和国际和平。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来自wikipedia@fad3away

8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0:47

拉黑杠精心情好:


新加坡护照是唯一一本免签所有承认同性婚姻国家的护照,包括:

亚洲:中国台湾、以色列

欧洲:申根国诸国、英国、爱尔兰

非洲:南非

北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哥斯达黎加

南美:巴西、阿根廷、智利、厄瓜多尔、乌拉圭、哥伦比亚

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

但是新加坡却不承认同性婚姻,并且一直到2022年男同性行为才除罪化,新加坡的同性伴侣权益在发达国家中一直处于垫底。


9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0:48
作者:无忧行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984720/answer/84484786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新加坡又名狮城,但是新加坡本地并不产狮子,当初那个命名“狮城”的君主看到的很可能是一只马来虎。

2、新加坡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更改过6次时区的国家。新加坡的历史并不长却在,1880年、1905年、1933年、1941年、1942年、1982年各更改过一次国家的标准时间,可以说新加坡的时间更改史就是一部新加坡的殖民史。

3、新加坡曾是世界上居民走路最快的国家,2007年的时候英国学者做过一项研究,新加坡是当时世界上居民走路速度最快的国家。时间过去12年,新加坡人的走路速度依旧排在全球TOP10以内。

4、新加坡的部分面值的纸币是塑料做的,1000元面值的新币,背后还用微型文字印着新加坡的国歌。

5、在新加坡涂鸦是违法行为,可能会被判以鞭刑。2015年的时候就有两名德国男子因为在新加坡地铁站涂鸦的行为被当地法院判处入狱9个月并处以鞭刑,数量为3鞭。

6、在新加坡自杀属于违法行为,如果自杀未遂的话,很可能会被判刑,当然如果成功了,也进不了监狱了。

7、新加坡之前发行的一万元新加坡币的纸币是世界上价值最高的钞票。(津巴布韦

币等钞票仅是票面数字巨大实际上并不值钱)2014年的时候新加坡宣布为防范洗钱等犯罪行为停止发行一万元面值的新加坡币,但到目前为止万元版新加坡币依然没有退出流通,一张万元版新加坡币约合人民币5.5万元。

8、新加坡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国土面积是靠填海获得的,足有140平方千米。

9、新加坡入境最多只能携带19根香烟,每超过一根罚款10元新加坡币。

10、在新加坡,行乞是违法的,根据法律,乞丐被捕一旦罪成,可被判坐牢两年或罚款高达3000新加坡元。

11、新加坡使用公共厕所后如果没冲干净,可能会被罚款150元新加坡币。

12、在新加坡“蹭网”最高可以被判有期徒刑三年。

13、新加坡的国土面积比中国小一万倍还多。

14、新加坡是世界上死刑比例最高的国家,而且这里的死刑方式是绞刑。

15、新加坡的人口构成74%都是华裔,但新加坡的国歌却是马来语。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8 20:49

独生女天团团长爸:


你相信“李光耀把新加坡从一个落后的小渔村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先进国家”吗?

以1959年李光耀选上自治邦总理为线,看看新加坡是不是个小渔村:

1.新加坡当时是东亚最重要的军事中心及要塞;

2.新加坡总督府一直是马来半岛的政治中心,直控海峡殖民地(新加坡、槟城、马六甲),实控马来联邦与马来属邦;

3.新加坡当时是东南亚文化中心。各式报馆齐聚,中小学云齐,还有东南亚唯一的医学院“爱德华七世医学院”与东南亚唯一的中文大学“南洋大学”;

4.新加坡是东南亚的经济、金融中心。银行多如狗,工厂满街走。

5.港口。这就不用我说。

至少在1997年之前,李光耀的治理和香港比就是个笑话,连部像样的电影都拍不好,有点名气的文化人都往香港跑。

—————————————

李光耀的政治人品:叛父弑母背兄。

叛父:李光耀政治上的父亲是英国工党,没有工党他就是个P,所以,一开始闪电也承诺走社民路线,工党把闪电抬举为“第二国际”执委。后来,李光耀原形毕露,封报社抓记者,英国工党忍无可忍,联合荷兰工党把闪电开除。

弑母:李光耀政治上的母亲是马来左翼,闪电的壮大喝的就是左翼的奶。李光耀怂恿左翼罢工罢课,又暗中支持林有福把左翼领袖一把抓进监狱。然后,每周去监狱请示汇报两次,却悄悄地把左翼青年大量收编。最后,向东菇借兵,把社阵一扫而空。

背兄:李光耀政治上的兄长是东菇拉赫曼,当时《人民日报》就骂作“拉赫曼李光耀集团”。李光耀曾承诺兄长:只要帮他镇压社会主义阵线,就加入马来西亚,并且,闪电党只固守新加坡,不参与马来西亚联邦政治。半年后,李光耀就翻脸不认人,挑起种族冲突,拿华人的血去争自己的地位。所幸东菇是菩萨心肠,只踢出新加坡,拯救万千生灵。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