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21篇帖子。
(轉載知乎)澳洲為什麼那麼富裕? 澳洲連工業都沒有
1楼 JosephHeinrich 2025-4-12 23:07
2楼 JosephHeinrich 2025-4-12 23:07

作者:鐵樹心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689195/answer/189337829330831151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富不富裕不在於國家有沒有什麼,而在於政府給不給你什麼。

澳洲沒有工業又有什麼關係呢?只要政府願意給你寬鬆的收益保障,你養羊能致富,賣礦更能致富。只要政府不願意給你致富的路徑,委內瑞拉有流油的國土,卻把所有國民都推進了貧困的煉獄。

世界上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並不是最富裕的國家,而世界上民眾最富裕的國家基本上都既不是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也不是工業最強盛的國家,當然,有強大的工業體系依託,富裕起來也更有持續性和保障性,但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工業強盛的同時,也要把國民保障係數同步跟上去,這就好像你畫一個圓,假設圓的面積是國家財富總額,那麼國民的收入水平與可支配財富就應該是圓的直徑,必須隨着圓面積的擴大而同步增長,但有些國家在這方面顯然違背了這個公式和定理,他們只熱衷於把國家財富總額的面積無限擴大,卻只把民眾的收入水平和可支配財富份額當成一個圓心,通過以通脹為工具,不斷地無支撐柱的方式吹大氣球,以圖擴大國家的財富總額營造出一種好看而虛幻的財富大圓球,殊不知,這種只有圓心而無半徑直徑實體支撐的財富大球,會因為缺乏民眾實際收入和可支配個人財富消費反哺的實際支撐作用而呈現出內爆與外爆雙重危機。在國內,你必須不停地加大壓力,才能使其不坍塌,外部,你必須有良好的環境配合才不會被刺破,而這顯然很難同時並且長久地滿足這麼苛刻的條件。一旦外部不配合,哪怕只是局部形成了壓力,也會把你擠變形,導致圓心偏移而失衡,然後造成危機。

你可以說澳洲地大物博又人少,政府有條件做到不苛捐雜稅苛刻盤剝,像尼日利亞乾果金那種人多的國家,縱使資源豐富,政府對民眾再好,也很難做到讓大家富裕安寧,而要對這類國家長治久安,必須鐵血施政,讓政局穩定之後才能圖謀發展,這就有點類似於一個大國必須先解決民眾迫切的吃飽飯問題之後再解決其他次要的權利,看着很符合現實社會的狀況,實則是在歪曲真理用異端邪說為小權利集團構建大利益盤剝機制尋找不靠譜理論依據。

蘇聯曾經也有龐大齊全的工業體系,只要國民有需求,政府的產能完全有能力調配供應滿足,但是他們的人民毫無消費慾望和採購需求,這就導致了齊全的工業品類和龐大的產能根本無法發揮作用,除了不用錢全世界援助白送給古巴非洲和印巴兄弟以換取他們的聯合國贊成票之外,毫無市場價值和經濟意義。所以蘇聯強行吹脹起來的巨型氣球終究扛不住內漏和外壓的雙重引力拉扯爆得一塌糊塗。再看澳洲和它一路相伴走過來,蘇聯放原子彈的時候,澳洲在養羊,蘇聯滿世界耀武揚威的時候,澳洲還是在養羊,這完全就是兩個國家完全不同的進化路徑,作為澳洲人民而言,若要心理上的滿足和大國優越感,那是想都別想,羊倌們年輕氣盛時想看到政府雄起一次,沒有,老了想看到政府露臉一次,還是沒有。但他們的政府沒有讓他們展現出大國雄姿,卻默默地讓他們經濟上獲得了實惠,賣羊毛賺的錢歸他們,賣礦產賺了錢也歸他們,而不是為了讓他們聲名響亮而去資助了阿拉法特或者曼德拉。蘇聯比澳洲更多資源,又有強大的工業品類和產能輸出,但是賣金子的錢不給大家,留着送卡斯特羅,賣石油的錢也不能給人民謀福利,要撒去中東與美歐做戰略對抗,蘇聯人民獲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理高潮,卻讓自己的身體承受了終生的貧困極限。最終,被擠壓在圓心的人民都不知道怎麼回事,披在自己身上的蘇聯外衣就裂成了碎片,散落滿地。


3楼 JosephHeinrich 2025-4-12 23:08

渤海憨太郎:


澳洲有錢,絕不是因為它的煤礦羊毛。實際上根據數據,煤礦羊毛只佔澳洲GDP不到5%,這個概念,相當於委瑞內拉,阿根廷的相應行業產值,只有沙特的零頭。反而,澳洲是所有發達國家裡,三產佔比最高的國家,而且三產裡面78%都是保險,金融,教育,傳媒,貿易。吃的都是英語紅利。所以說,澳洲本質上是英語國家,而不是資源國家。如果不靠傳媒,教育,諮詢,保險這些英語紅利,全球大市場的 ,只靠礦業,煤炭,羊毛,那麼澳洲很不幸就是阿根廷的水平。

澳洲能通過服務業成為發達國家,這是因為它是一個英語國家。在當今的時代只有說英語才能參與全球大市場。很簡單的道理:中國的諮詢公司只能給華人做生意,但是,英語國家的諮詢公司能做全世界的生意。傳媒,華語電影只有華語圈市場,你不學法語也不會看法國電影。但是英語國家拍的電影可以在全世界上映。你的孩子會說德語就只能在德國,奧地利,瑞士上學,但是你孩子會說英語能在全世界上學。世界上所有的大學裡,可以通過收國際生高額學費把高等教育做成暴利的,也只有英語國家。所以,在很多服務業,能獲得超額利潤的,只有英語國家。


4楼 JosephHeinrich 2025-4-12 23:08

可以把澳洲看做美國的一個州

比如美國佛羅里達州,人口、人均GDP都和澳洲近似,也都沿海。

那麼問題來了,你知道佛羅里達州為什麼富嗎?佛羅里達有什麼著名公司嗎?

不靠搜索的話,我是想不出來佛羅里達有什麼著名公司的。

我覺得這是因為,人們能記住的公司名字太少了。蘋果、谷歌等公司在加州,德州有著名的德州儀器、休斯頓的航天企業,紐約是眾多大公司總部.....

但除了這三個州,好像我還能想起來的就只有華盛頓州的微軟了。至於波士頓、芝加哥等城市,我知道它們也是著名大城市,但一時想不起來有什麼著名公司。

澳洲其實就相當於一個沒有蘋果那種著名大公司的一個州,澳洲其實有很多賺錢的行業和公司,只不過每一個都沒有著名到讓全世界都知道它的名字罷了。

澳洲礦產主要在西澳,西澳確實人均GDP超高,但西澳人口並不多。而人口多又富裕的悉尼、墨爾本兩大澳洲城市,和礦的關係並沒有那麼大。

實際上,澳洲的金融、科技、旅遊、教育、醫療都是很強的,只是由於體量原因,沒有強大到誕生出讓舉世聞名的公司——佛羅里達也一樣。



作者:Mononoke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689195/answer/358403994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5楼 JosephHeinrich 2025-4-12 23:08

豬哥在悉尼:


有礦 天然氣 鐵礦 鋰礦都非常豐富。

普通人受教育程度高。

管理層不作妖,順義民心,維護澳洲特色。

社會正常發展就會富裕,只要不作妖。

作妖就會開倒車,幾十年的辛苦積累就會白費。

6楼 JosephHeinrich 2025-4-12 23:08

幾乎所有發達國家的服務業的比重基本都是超過70……%。

而且服務業的發達都是基於發達工業和農業、金融業的。

但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各不相同。

比如美國是個稅、工資稅、公司稅、消費稅。

澳洲財政主要來源是礦業公司給的稅和個人所得稅、消費稅、資源租金稅。

對比中國,咱們主要財政收入來源是增值稅、公司稅,至於個稅比例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個體真的很窮.....

最後,澳洲是工業發達國家,圍繞採礦和資源產業、農業和食品加工、生物製藥、建築和基礎設施、能源產業發展的產業鏈屬於高度發達產業!



作者:榮值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689195/answer/358847247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7楼 JosephHeinrich 2025-4-12 23:08

人口多工業才是必要條件,澳門富裕不需要任何工業。澳洲有製造業的,建築業為主。

澳洲礦產資源豐富,農業發達這個支持了經濟基本面。這裡要指出雖然南美有礦農業產值高,但是南美農業被跨國資本控制,很多利潤不在自己國家的手上,澳洲現代化的倉儲運輸種子公司保證自己農業利潤流入自家手中,完善的金融實現對大宗商品的定價權(必和必拓)。而不像智利銅礦定價不在智利手中。最後就是服務業旅遊教育成功。補充一下,澳洲煉的出鋼鐵的也造的出汽車和沙特這種完全沒有生產資料任人宰割的不一樣。國外真的搞聯合抬高價格沙特只能吃鱉,澳洲可以讓自己造一些初級工業品,其他國家不敢開極高的價格,這樣工業品價格也就壓下來了(可以看看巴西工業品價格多麼可怕)。



作者:星落之魂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689195/answer/14882944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8楼 JosephHeinrich 2025-4-12 23:08

「商品經濟」不等於「工業」。

如果一個地區越是壟斷工業生產,那麼上下游對他的話語權就越高。

你的生產力越高,對煤鐵石油天然氣需求就越高。

這就跟博世不做主機廠一個道理。

我做零件,下游訂單大把。

你往上去做整車,就要面對紅海市場,零件訂單也沒有。

想要依靠利用產能過剩大批量低成本生產搶佔市場,你就不可能來錢。

說到底,商品經濟是跟着需求走,澳洲去做工業就要和中國正面競爭,市面上工業利潤基本沒有,我為什麼不利用你產能過剩的機會提供原料呢?



作者:希魯杜雷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689195/answer/189356565806053910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9楼 JosephHeinrich 2025-4-12 23:09

躺平的吃瓜群眾:


說個重點,澳洲只有兩千萬人,這兩千萬人啥都別干,捕捕魚,打打獵,日子都過的不錯。

反過來,東大只有兩億日子別提多舒服了,每年出口畜牧業和礦產就夠生活了。

同理,現在把東大十四億放到澳洲,我估計得餓死一半。

這就是十九世紀德國人提出的生存空間理論


10楼 JosephHeinrich 2025-4-12 23:09

孫康:


悉尼賣理財

墨爾本賣文憑

阿德賣紅酒

布利斯班賣旅遊

perth賣石頭

要工業干毛線,是能吃還是能喝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