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上的哈士奇:
留學,最主要的是學到東西和拿到文憑賺錢。但現在,好像通過留學不那麼容易實現了。
首先,是學東西。
現在中國的頂尖人才在留學問題上面臨越來越多的阻力。
2020年5月2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的第10043號總統公告,該行政令旨在暫停和限制與中國軍民融合(MCF)戰略機構有關聯的中國公民通過F或J簽證進入美國進行研究生以上學位學習或從事科研。

從10043號行政令開始,美國為首的西方一些國家,老是拿「國家安全」當借口,給中國留學生使絆子。
特別是學理工科的同學,簽證限制一堆,申請過程複雜得要命,各種不確定性。本來滿心歡喜準備去深造,結果很可能卡在簽證這一步,幾年努力可能就白費了。
受影響的專業也不僅限於理工學科,還包括了文科和商科。據美國喬治城大學報告評估,該政令導致每年至少有3000到5000名相關學科的中國研究生無法順利前往美國進行學術深造,數量佔中國赴美留學總人數的16%到27%。

這還只是不讓去,而去了的留學生,也同樣受到限制。
2025年,美國會眾議院「中國特設委」主席致函6所美高校校長,要求提供該校中國留學生詳細信息,稱中國在美頂尖機構安插研究人員接觸兩用敏感技術。這些都表明美國在阻攔已赴美的中國留學生學習技術。
此前還報導有多名中國理工科學生在美遭遇無端盤查並被遣返,個人電子設備被非法扣押,通訊自由受限。
可見,想出出不去,去了不讓學,學了也帶不回來,這是中國留學生面臨的最真實情況。面對這些困難,有意願的學生自然越來越少。
其次,是拿文憑賺錢。
中國留學生留美工作受到了諸多限制。
在簽證政策方面,H-1B工作簽證是留學生留美工作的關鍵途徑,但中籤率低。
2023財年中國留學生中籤率僅11.7%,自2013年抽籤制度實行以來,中國學生平均中籤率不到15%。並且,留學生需要先申請OPT實習工作,再抽籤獲取H-1B簽證,OPT最長3年(STEM專業),H-1B最長6年,6年之內企業需願意作為擔保方提交移民申請,整個過程複雜且耗時。
另外在就業領域上,美國眾議院曾提出議案欲限制中國人在美從事AI/ML職業,若實施,將對中國理工科留學生就業前景產生重大影響。
同時,很多公司只僱用擁有美國綠卡或公民身份的員工,擔心留學生工作期間無法續簽簽證。
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取得學歷後越來越難留下來工作。
而留學生回國後就業待遇也不像之前那樣有明顯優勢。
最近幾年,國內部分高校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開始崛起。加上中美政治和貿易摩擦,國內企業逐步開始認清形勢,放棄對國外技術(和人員)的迷信。
除高校依然對留學人員保持較高的熱情之外,其他行業逐漸開始對留學生祛魅了。即使聘用留學生,留學生的薪資也和國內985/211院校畢業生相差不多。
更主要的,政府體制內也開始屏蔽留學生。今年多地的選調生公告中取消了海外留學生的資格。

廣東省2023年的選調生公告

廣東省2025年的選調生公告
後續是否會有進一步的限制措施,不得而知。但體制的大門對留學生關閉以後,對留學生回國就業的影響是巨大的。
一面因為美西國家限制,留學生留不下來,導致歸國留學生人數增多。另一面,國內對留學生的認可度在逐漸降低。留學生在國內取得高薪或者穩定工作的機會越來越小。
加上疫情之後,全球經濟都受影響,歐美那些熱門留學國家物價飛漲,學費也跟著水漲船高。
去留個學,花費比以前多了不少,但回報卻越來越少,甚至面臨找不到工作。這讓很多學生放棄留學的計劃。
總之,留學信價比降低,是導致留學「退潮」的主要原因。
985高校留學人數下降、國內讀研就業成主流,是大勢所趨。大學生做教育和職業規劃,得更理性、更全面地考慮各種因素,沒有必要再盲目跟風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