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上的哈士奇:
留学,最主要的是学到东西和拿到文凭赚钱。但现在,好像通过留学不那么容易实现了。
首先,是学东西。
现在中国的顶尖人才在留学问题上面临越来越多的阻力。
2020年5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第10043号总统公告,该行政令旨在暂停和限制与中国军民融合(MCF)战略机构有关联的中国公民通过F或J签证进入美国进行研究生以上学位学习或从事科研。

从10043号行政令开始,美国为首的西方一些国家,老是拿“国家安全”当借口,给中国留学生使绊子。
特别是学理工科的同学,签证限制一堆,申请过程复杂得要命,各种不确定性。本来满心欢喜准备去深造,结果很可能卡在签证这一步,几年努力可能就白费了。
受影响的专业也不仅限于理工学科,还包括了文科和商科。据美国乔治城大学报告评估,该政令导致每年至少有3000到5000名相关学科的中国研究生无法顺利前往美国进行学术深造,数量占中国赴美留学总人数的16%到27%。

这还只是不让去,而去了的留学生,也同样受到限制。
2025年,美国会众议院“中国特设委”主席致函6所美高校校长,要求提供该校中国留学生详细信息,称中国在美顶尖机构安插研究人员接触两用敏感技术。这些都表明美国在阻拦已赴美的中国留学生学习技术。
此前还报道有多名中国理工科学生在美遭遇无端盘查并被遣返,个人电子设备被非法扣押,通讯自由受限。
可见,想出出不去,去了不让学,学了也带不回来,这是中国留学生面临的最真实情况。面对这些困难,有意愿的学生自然越来越少。
其次,是拿文凭赚钱。
中国留学生留美工作受到了诸多限制。
在签证政策方面,H-1B工作签证是留学生留美工作的关键途径,但中签率低。
2023财年中国留学生中签率仅11.7%,自2013年抽签制度实行以来,中国学生平均中签率不到15%。并且,留学生需要先申请OPT实习工作,再抽签获取H-1B签证,OPT最长3年(STEM专业),H-1B最长6年,6年之内企业需愿意作为担保方提交移民申请,整个过程复杂且耗时。
另外在就业领域上,美国众议院曾提出议案欲限制中国人在美从事AI/ML职业,若实施,将对中国理工科留学生就业前景产生重大影响。
同时,很多公司只雇用拥有美国绿卡或公民身份的员工,担心留学生工作期间无法续签签证。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取得学历后越来越难留下来工作。
而留学生回国后就业待遇也不像之前那样有明显优势。
最近几年,国内部分高校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开始崛起。加上中美政治和贸易摩擦,国内企业逐步开始认清形势,放弃对国外技术(和人员)的迷信。
除高校依然对留学人员保持较高的热情之外,其他行业逐渐开始对留学生祛魅了。即使聘用留学生,留学生的薪资也和国内985/211院校毕业生相差不多。
更主要的,政府体制内也开始屏蔽留学生。今年多地的选调生公告中取消了海外留学生的资格。

广东省2023年的选调生公告

广东省2025年的选调生公告
后续是否会有进一步的限制措施,不得而知。但体制的大门对留学生关闭以后,对留学生回国就业的影响是巨大的。
一面因为美西国家限制,留学生留不下来,导致归国留学生人数增多。另一面,国内对留学生的认可度在逐渐降低。留学生在国内取得高薪或者稳定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小。
加上疫情之后,全球经济都受影响,欧美那些热门留学国家物价飞涨,学费也跟着水涨船高。
去留个学,花费比以前多了不少,但回报却越来越少,甚至面临找不到工作。这让很多学生放弃留学的计划。
总之,留学信价比降低,是导致留学“退潮”的主要原因。
985高校留学人数下降、国内读研就业成主流,是大势所趋。大学生做教育和职业规划,得更理性、更全面地考虑各种因素,没有必要再盲目跟风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