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晰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759681/answer/268664211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来重新更新一下我的回答,最top的科研层面的东西咱不了解,PHD以及research的东西咱们一般人不好探讨评价。作为一个从大一前就开始广泛收集目标Case案例,对中介行业有一定了解,手头相关Case充足的,申请过英美澳转学的学生,我觉得我有资格评价一下。
首先我们先说本科:
如果是非honour同为三年,我认为墨大没有一家独大的趋势,综合梯度澳三在布格杜伯这个级别。
学术:它的学术含金量真的不高,甚至比较低,特别是由于通识教育的成分都比较高,高阶课程的体量远不如同ranking的美本。
申研:澳三非honour是白嫖港新的绝佳跳板,同时申请美研的效力非常意料之外。83 84就能看见不少hypm tesol
类项目的case,如果软背景正常,哥大宾大以及藤校外围的西北JHU这种都能录得很好。(劣势:加州系大部分包括UC系 Standford USC,以及Cornell CMU Umich不接受非honor)。粗略来看,那我本科相关的传播学举例,主申(MSc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类型的项目),同GPA的申请美研MSc效力跟TOP30末尾UF这种,以及WISC OSU UMN,下至匹兹堡这种院校差不太多。但是三年项目是比较好水分的而且高阶难课少,其实没满G就算低了。
港新是大部分澳三非Hounor学生的去处,效力相当不错,是大部分80+学生的保底选择。
总结就是由于澳三最TOP部分的那部分学生(例如悉大商法双学位)和顶尖院校的TOP学生,差距确实不大,因此在顶尖院校AO根据这些学生的学术表现来制定对于澳三的Bar时,自然就表现出了对于澳三不错的认可。
因此澳三是高中升大学没有发挥好的学生的绝佳翻身场所,特别是honour之后,含金量就开始逐步浮现了。
如果要比价honour,由于时间成本不一样,时间对于每个人的要紧程度不一样,所以不是很好评定。但honour中涵盖的学术内容能cover MSc二年级,课程难度和含金量都是非常出色的,如果你进到了澳三每年每个专业只有二三十人的社群,就上可见直博加州理工UCB,下可见牛剑Mphil了。
我们再来说MSc
目前综合所有专业来看,对于陆本的平均entry requirements和UCL 港大较为趋近。
这仨前两年是港大>UCL>墨大,而且互相之间差得不少。
但是随着疫情过去,所谓“安全、离家”港大核心优势之一退散,又经历了学生会事件和两次大规模扩招,港大现在不少MSc的bar是比较不堪的,相反墨大和UCL的Bar一直在猛涨。其实随着墨大多数专业的bar水涨船高,现在墨大的entry requirements已经配不上它应有的项目水准了。例如除TESOL之外很少有专业接受双非。例如我申请的Marketing Communication
和Global Media Communication.
今年MC 985 con为85-86不等 211con 为 89+
GMC 985 con为83.2 211con 为86+
一般要比con高三分的加权才比较有机会。
那么其实我觉得这个背景申美的话应该是能到梯度更高的学校,一般西北Uchi的SPS公共政策什么其实没什么问题,专业强校比如USC传媒其实也是可以的。所以我认为其实不是很值得。很多人都是对移民有过高不切实际的预期才来的Unimelb。
然而其实水涨船高的bar也给墨大PG的声誉带来了不少正向的影响,这里扯一个 BAR和认可度依旧其实就是高度match的论点:
entry requirements永远和项目声誉以及所谓的“认可度”呈严格正相关。
很多人说什么bar是AO一句话的事情,这绝对是大放厥词。
人们在利用这个原则的时候容易犯一个错误,那就是筛选比例录取率不等于entry requirements 。entry requirements所代表的标化成绩和软背景标准,极大程度地represent了这个项目学生的最低水准 平均水准以及毕业后的水准,越好的学生去越好的项目,越好的项目有越高的entry bar这个规律肯定是不会错的。
而筛选比例则不一样,印度理工是录取率很低,但它的entry requirement是多少分你能知道吗,如果惯用SAT ALEVEL的原则录取,是不是对于很多中国学生来说,它就很好录呢,它所需要的标化就很低呢?我们无从得知,所以我们不能说它难录取就有含金量,因为可能只是没有优秀的人竞争而已,例如专升本比例也不高。也许这个在印度很难录的学校,但在entry requirements中反映到标化上,可能也就是个ALEVEL ABB,SAT 1300罢了,这才是entry requirements所能represent的真正内容。
我们说回来,在这个原则下,其实墨大港大UCL基本是一个梯度的,或者说港三新二都在一个梯度,当然如果你是这些学校的王牌项目,例如UCL巴院管院,港科商科等等,那自然要另当别论。
差不多就是这样,这个梯度综合在王曼爱华之上,lse-IC 线
之下,美国可能跟JHU凯瑞
这种TOP10中的末尾项目,15-25的中坚项目,TOP40中不错的项目差不多(除去stern还有UIUC CMU计算机这种特别顶的)
比较滑稽的是几乎全球所有学校都是本科声誉被授硕lagging,而唯独墨大是反过来的。墨大由于其本科对于各大国际考试的录取门槛都实在低下得夸张,导致了国际学校graduates,这些声音最强的KOL对其评价极差。而本科对于绝大部分院校来说又是人才培育的核心标准,因此墨大的声誉一直会被澳洲整体lagging,和本科的low bar lagging。
然而当我们回到research层面,回到PG层面,回到早就墨大四大榜单排名皆高的科研产出层面,墨大硕士的含金量还是相当可观的。
最后,还是希望大家理性看待吧。我们读的课程项目很多时候跟早就学校排名的科研产出关系其实不是很大,本科课程其实一点都不沾,授硕有时候也只是粘一点。
人们所指代的含金量是课程的含金量。这跟这个学校科研行不行,是不是一个好的研究机构其实不是很相干。造就学校排名的科研和基础学科的教学其实本身就是比较剥离的,不能一起评价。
论墨大科研水平,我认为墨大在四大榜单有不同侧重的情况下能有如此均衡的表现足以说明其水平。论课程含金量,大家自有公论,相比美本它可能确实不是很行,你说他抄纽曼体系没抄好也好,说bar低也好,这些都是事实。但真正的人才早就百分之百专注在自己的道路上了,人家才不会顶着自己学校的title来和小红书知乎网民找优越感,你要是个oxbridge hypsm jhu uchi northwestern本科,还在这点评众生,你真的要以想想你是不是在给你自己学校的title在抹黑。
说得很乱 随便看看就好
更新一下
本人USYD WAM80 WES3.75 4Intern 若干Reference 被GMC MC双开,摸耳笨大学你是真要逆天吗?AO跟我说Mom Marketing可以 但是我真的不打算去那个了 看看港美的情况吧。
当初转学墨大的时候除了BOC, BOA BOS,etc. 学位西浦的同学拿的都是二等一60的con,整个学校就con我一人65.Argue之后跟我说别人的offer都是错的,就是con65的。然后今年又给我学弟下60的con。我只能说。you don't fking deserve me好吧。

Ps也就Media 65这么难了(最底下一排专业Y2),西浦你也做个人平衡一下文社和理商科吧。
25Fall 真的很焦虑来个人救一下
初步预见了自己25fall的结局 Uppen 老ICC拿到了,名校头衔的冲击惊喜过后还是回归了冷静。
我 是一个要进入Industry的人 Uppen多交的这些钱 还不如留着 圆我自己的玛莎MC20梦想。
看了一眼Core Units 全部都是linguistic,很不实用,感觉对我进入industry的帮助还不如JHU和华大。
你可以说名校connection对于人的帮助可能是无限的,但是拼到现在 真的对名校祛除魅了。
我也许找到了这个题目的真正答案。
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 你去讨论学校在这个世界当中是什么位置 根本没有意义
人们在比的是学校实力吗,实则是人们个人之间的互相比较罢了
人不是觉得墨尔本大学比不过他们的大学 而是觉得 你 比不过他们
仅此而已 这也是事实
只有 没有任何 核心竞争力 以及 自我内核和追求的人 才会完全寄希望 人们以学校的水平来represent他自己 。这就是某些澳留的现状。
Top Class进入好的PG项目的荣誉澳本学生从来不会因为 别人说澳本水而着急,因为他们标化成绩 竞赛奖项 脑子里的知识和专业水平 实实在在地横在竞争者面前,他们都承认:”USYD不是大专吗?“ 然后在接下来的日子以大专毕业生的身份 在职场 在生活里 赢得胜利,他们永远不会急,永远不会红温。
对于澳洲UG PG的整体水平,抛开Honours学生们。我只能说注定阶级倒退的畜生偏多,我很庆幸在和他们合作的groupwork之中 没有心脑血管炸裂暴毙而亡。
见过OSU UMN 华大 甚至雪城的学生们,他们才不是这样子的。
再选一次 我会选US Top50,如果钱够的话,最好还是华大这种风和日丽的地方,明尼或者哥伦布就算了,确实不太是人住的地方。至于master的选择,就随心所欲一点好了。
Plus 我真的要吐槽一下墨尔本大学 Marketing的admission好像完全不懂marketing 不明白自己的TA是谁,自己的东西值什么样的价格,今天又看到一个90的985居然还有先进waitlist在三月份才转con。我请问人家为什么不去LSE IC Ivy?


最近发邮件问的Unimelb MC GMC Bar
这件事情 告诉我 所有机构负责Admission的人员 绝大多情况下都是 在这个机构的框架和范围内 最底层最没能力的人员。
正如 PG 以及UG admission,如之前所说我已经被针对了一次。现在还要suck我一波我只能说黑你一辈子墨尔本大学。你要招谁?真觉得wam80的我们回来你这读个marketing?异想天开了哥们。
在华盛顿大学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 徐文彬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811431/answer/637333280
这哥们的例子也让我释怀了 每个人都有被不公对待 被特别离谱的差错 直面击碎对未来期待的时候吧!
期待搬进墨城Downtown的高层公寓 期待了很久,我想着去谈个恋爱养只猫 然后硕士轻松来个港新得了。这一切因为AO的针对 最后都没能实现。
本科转墨大的时候我辗转反侧,痛苦万分,但是没有关系。
我要在更好的地方俯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