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85篇帖子。
(轉載知乎)为什么新加坡的高校排名这么高,甚至高过东京大学等强校?
1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4 19:54

很多高排名高校要么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出过各科技奖项得主

要么出过在经济、政治之类圈子里的大佬

但是新加坡的高校似乎没有很多高成就校友,排名却可以高过一众老牌强校,这是什么原因呢

2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4 19:55

Pieris C:


NUS在发生化环材通信电子paper,以及AI上有一定水平。

NTU在集成电路上有一定水平。

新加坡高校比较功利,哪些行业投入低,赚钱快,发文章多就搞,慢文章和不赚钱的对排名不利就不做。学术圈都是拉小圈子搞人。新加坡高校介于中美之间,知名度还高,拉圈子的人挂名比较容易,拉到大佬挂就容易被引用。并且教职如果不和国内顶尖985优青和人才引进比,待遇在亚洲算是不错的。生化环材土机这些专业,都在追求刷文章排名,方向例如 石墨烯,掺钙钛矿,掺AI,掺可穿戴,发nature com。追求短平快,只能说文章方向水,套用一定的公式,有钱砸实验室设备,可以还好发文章,但是文章质量不水。所以一般好文章多,但是很难出类似诺贝尔,这种非常有意思,冷门,或者有用,有创造力的科研成果。

而且博士和导师发文章比较看中投的期刊质量,不少组基本只让投prl, nature, science底下顶刊。研究型硕士水文章的少。

并且舍得砸钱搞排名办公室,严格控制师生比,国际学生人数等。国际知名度高过中国大部分高校,容易搞来大佬挂名通讯作者。并且得益于中美贸易战两边互留不下全来卷坡。目前工科招年轻教授基本全员牛剑普斯哈麻耶,有的方向期刊reviewer就是自己老师肯定更容易发。

且应届生比较受外国资本家青睐,知名度高,应届生均薪高。

补充一个,看国内的科研制度,学阀太多搞的感觉更像养蛊。新加坡起码新两所老师还是比较要名节的普遍不会干抢作者这类活,而且读博学生进门门槛,道德和水平还是新两所的更高,基本都是更比较纯粹搞科研那种学生。

另外新加坡绩点相比于美帝3.9/4.0这种,由于赋分严格按照bell curve,分难拿得多,大部分学霸也就4.6/5.0的成绩。所以其实中国印度和其他东南亚国家学生为了拿高分相对还是比较能卷的。

学校招生办有专门组委会,去解决学生压力大,学生或者导师的道德不端的问题。

另外国内体系内,拿博士当找工作跳板和仕途的不少。新加坡更纯粹一些。


3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4 19:56

最近师兄上job market对此问题我们也颇有感慨…

其实有一个很客观的因素就是,新加坡的学校有钱,不仅是research funding,给老师的薪水也最高,自然更容易吸引那些最好的毕业生…

水文这件事,哪里都在水,只不过因为不同学校评tenure的参考list不同,水的期刊不太一样而已,不要把学者们想得多高尚,都要吃饭的,没拿tenure之前基本没有几个学者可以说自己发的文章不是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

东亚这些学校里,客观来讲就是新加坡的两所给的薪水最高,tenure要求最高(平均来讲),相对国内和日本来讲环境也更公平。

近些年来学术圈的环境已经大不如前了…..可能拿过去的辉煌事迹和情怀故事真的已经不太有说服力……

东京大学现在怎样、未来怎样,看看他们近年来的教职工薪水就好了



作者:Lade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7271298/answer/336325301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4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4 19:56

一只小猫咪:


即然是和东京大学比,那我就提供另外一个视角吧:

东京大学为代表的日本大学可能是真的不行了。

其实从根本上来说,日本的大学在科研发展上就是存在巨大劣势的。

大学关键看科研,而科研要看和国际的学术交流。

比如说美国,就因为吸引着源源不断的外来学者而维持着其科技强国的地位。

相比之下,日本的学术氛围可能是发达国家里面最封闭的,完全是自己一路子。往外走的博士生少,从国外吸引来的学术人才也不多,再加上英语教育也发展的很一般,比如说曾经就有诺贝尔奖得主不怎么会说英语的。

当然,这些劣势也是有可能被其他因素缓解的,比如本地人才大量井喷,比如大量的科研投资。

但是日本经济,已经失落了三十年啊。而且少子化等一系列因素也很难让本土人才井喷。

那逐渐落寞也就不足为奇了。

老实说我也很费解,明明一个在足球上那么拥抱外面世界的国家,怎么学术圈这么封闭呢?

不知道日本的学界会不会也一点想明白这一点。


5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4 19:56

rektboiz:


新加坡的学校强在没有包袱,一没有大国重器需要攻关二没有传统手艺

需要传承,它的任务就是刷排名吸引人才然后刷更高的排名吸引更牛逼的人才,没有一个编制浪费在不能发文章的事上,这是真正的具有排名时代特色的新概念大学


而且你真不能说它错,新加坡政府的预期本来就是这样的,人家确实是很忠实地完成任务,你们大国人一定理解不了吧

6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4 19:57

作者:奇拉维特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7271298/answer/336024521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讨论新加坡的高校在国际排名,其实就是指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南洋理工大学(NTU)这两所。

我个人认为,这个排名,目前来说是掺水的。记住了,是目前,以后怎么样,也许会名副其实一些吧。

原因有几点。首先,类似的国际高校排名有很多,在这个排名里进了前十,在那个排名里排了第十二,谁先谁后,标准不同,没什么说服力。

第二,教育是一个特别大的产业,对新加坡来说,这可能是比旅游业更加容易带来丰厚的利润。毕竟,新加坡太小,景点十个手指头数的过来。以前澳大利亚特别吃香,随着中澳关系的冷却,新加坡似乎找到了机会,国家在这方面的扶持是不遗余力的。我曾经去NUS 看过一场学生表演的音乐剧,跟咱们高校的文艺汇演差不多,但是那个剧场的硬件设施和效果,令人感到惊艳。不亚于外面任何一个音乐厅。

第三,最近几年随着国际局势的动荡和经济危机的出现,新加坡成为大量华人(包括大陆,港澳台,甚至欧美)移民的首选之地。相对安全的环境和比较熟悉的环境,让这两所学校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第一选择。很多人也就一厢情愿地希望这两所大学是世界名校。很多留学中介,移民中介,保险,房地产,甚至家族办公室,不得不说,都指着这碗吃饭呢。身价上亿的高净值人士,孩子上个学,告诉人家,这也是全球排名前十的,不亚于牛津剑桥和哈佛耶鲁斯坦福,多有牌面,多提气。

第四,目前的资料显示,还没有比较有名的科研成果出自这两所大学,也没有特别有名的教授或学者供职于这两所学校。(如果有,那是我孤陋寡闻)。

第五,英美高校仍然是本地学生的第一选择。我曾经跟他们有过这样一番对话。NUS在QS世界大学排名第八,比NUS高的只有哈佛,牛津,剑桥,麻省理工,斯坦福,帝国理工学院以及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NUS进世界前十了,不错啊。”

“当然,比美国几所常青藤大学的排名还高呢。”

“那如果让你选,愿意去排名前十的NUS,还是排名十以外的美国大学?”

“当然去美国。”

第六,也许是受欧美文化的影响,新加坡的高校学习了很多欧美大学的传统,甚至,包括一些糟粕。比如,所谓的新生入学派对,搞得跟邪教一样。希望学校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把欧美名校中有价值的东西学来。


7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4 19:57

luckyhawk:


因为所谓的排名,就是英联邦系统大学哄抬自己身价吸引中印两国富家子弟,而人工制造出来的。

一个学校好不好,不看排名,要看校友在哪里,干什么。

澳大利亚一大学,排名不错,一看毕业生就业全是Uber司机……国内你上个二本都不至于。


8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4 19:57

秀欣:


怎么说呢,就东大每年这可怜的经费数据,他现在还能跟新加坡,香港,清北比肩,绝对是因为老底雄厚,过去太强了。将来还会往下掉,理工科很实诚的,有钱不一定行,但没钱一定不行。


9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4 19:58

首先nus和ntu在工科方面确实有一定实力,其他科系有好有坏但胜在齐全,这是基础。

其次两校都非常看重排名,据说有专门办公室负责研究过大学排名机制,做出针对性补强。我记得有一年ntu的qs排名超过耶鲁,点开一看耶鲁和ntu文献引用都是100满分,然后ntu的国际合作啥的也是满分,耶鲁这一项自然低了不少。。。

再者qs一贯偏向(前)英联邦大学,香港各大学排名也偏高。



作者:Liang Zimou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7271298/answer/334320281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5-3-24 19:58

PrimeField:


== update ==

1. 原答案中“几乎任何学术会议想去就去”是不准确/夸张的描述。读者可以理解为“如果作为一个博士生,你想去一个学术会议/workshop,相较于其他同档次的美国学校,NUS的导师和系里通常会有更充足的经费支持你去。”

那么为什么会有原回答中描述呢?这个来自于我和同组里的新加坡小哥聊天和我的亲身经历。他说他去的每个会议/workshop都能看到他认识的NUS的人。我自己也去了几个会议,每次能看到NUS的人,而且人员高度重合。于是给我们一种感觉:NUS是有钱啊。这一方面是因为NUS的学生很有多发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NUS经费充足。

很多在美国读PhD的学生由于导师经费不足,需要做TA来补足自己的funding,这时候你看到一个跨洲的workshop,也不好意思向导师提出想去。

2. 新加坡的物价也不低。对于博士生来说,每个月能拿到的stipend也就够温饱。即使学校有钱,导师有很多科研经费,也不能直接给学生涨工资。academic travel是一种常用的花掉经费的方法。

== 原答案 ==

NUS给我的感觉是有钱。几乎任何学术会议,只要学生想去,不管有没有paper,想去就去,全程报销(当然机票还是经济舱)。大多数cs学术会议都在美国,飞一趟还是不便宜的。

同lab里有一个NUS本科的新加坡人。据他所说,本科在NUS做RA,因为covid导致基本没怎么做research,但是还是拿到了几千USD的工资。

学校有钱+所在城市经济发达,生活丰富,是很多学者选择教职岗位的重要考量因素。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也是英语,没有语言障碍。很多教职员工需要解决配偶工作的问题,新加坡能提供的工作好于很多美国大农村。

阿联酋的那几所大学也挺有钱的。我是这么理解的,因为做Stem的大多是亚洲人,主体是中印,外加一些韩国人。选NUS离家近,文化接近,食物接近。所以会选NUS。

日本的公立大学很多。而且日本在科研上的政府投资一直都很低。这导致分给东大的经费就没那么多了。加上去日本还需要学习日语(教课做研究可以不会日语,但是生活买房什么的还是需要日语的)。

假设你是个美国top cs校毕业的phd,在美国一些top校之外,NUS很可能是你找教职的目标学校之一。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