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1篇帖子。
(轉載BBC中文網)「女權五姊妹」十周年:從苦哈哈到樂呵呵,海外中國女權人士藉「另類脫口秀」反抗父權
1楼 JosephHeinrich 2025-3-9 23:41

十年前,中國女權行動人士在「五姐妹事件」中遭到打擊,幾乎銷聲匿跡;十年後,一些出走海外的女權主義者和年輕一代發起「女權開放麥」(open mic)找尋自己的聲音——這種「另類脫口秀」成為她們手中自我賦權、自由表達的武器。

不久前,在紐約一個酒吧的地下室,上百位觀眾擠在狹小的空間裏,觀看一場「女權開放麥」演出。昏暗的燈光,簡易的舞台,氣氛卻十分火熱。

「在遭遇網暴那一週裡,我做了兩件事,一件是寫文章回應,另一件是自慰。我邊自慰邊想,女權運動何去何從。古有周恩來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讀書,現在有我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自慰」。

表演者是中國女權主義者梁小門,這是她第一次登上「女權開放麥」的舞臺。那個段子她現在回想起來「有點尷尬」,但現場的鼓掌和歡呼聲非常熱烈。

「我立刻覺得,我的遭遇得到了關注,也得到了理解。」梁小門回憶。

當時的她嘗試把女性自慰理解成對身體的掌控,先掌握了自己的身體才可能掌握女權運動的發展;用這兩者的關係進而影射讀書與中華民族崛起之間的關係。

「在我看來,女人對自己身體的掌控,有時候跟讀書一樣有力量。中國人的女性權利提升,也跟中華民族息息相關。」她說。

梁小門提到的網暴事件發生在2022年4月,中國官方《環球時報》國際時評團隊的微信帳號「補壹刀」發文,點名指責她在美國推動所謂的中國女權運動,是「美國意識形態『反華產業鏈』的重要一環」。文章發出後,她在網上遭到各種辱駡,甚至人身攻擊。

梁小門發表文章進行反駁,但文章再次被封禁,她用了12年的微信帳號也被禁言。

2楼 JosephHeinrich 2025-3-9 23:41

圖像來源,BBC NEWS CHINESE

在紐約、多倫多、倫敦等許多地方,陸續出現「女權開放麥」演出
3楼 JosephHeinrich 2025-3-9 23:41

圖像來源,BBC NEWS CHINESE

梁小門說自己從「開放麥」中「重新找到了表達慾望」。
4楼 JosephHeinrich 2025-3-9 23:42

「女權五姊妹」事件

33歲的梁小門從大學時起就開始組織和參與女權倡議活動,但「五姐妹事件」後,她迫於壓力離開中國,目前在紐約做律師,為低收入者提供法律援助。

2015年國際婦女節前夕,五名中國青年女性因計劃一次反性騷擾活動,被逮捕並遭刑事拘留,引發廣泛關注,後被稱為「女權五姊妹」事件。

從此,走上中國街頭為女性權利發聲變得不再可能,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維權律師和勞工工作者被抓捕,致力推動LGBTQ權利的機構在壓力下關閉,中國公民社會進入寒冬。

當年,梁小門剛大學畢業一年,和五姐妹一起推動反對公交車上的性騷擾,但沒想到,活動還沒開始,年輕的夥伴就被拘捕。

梁小門的父母受到問詢,她自己也備受壓力,不知道未來的路該怎麼走,「覺得很迷茫」。一年後,她離開中國,打算邊讀書邊思考女權議題。

到了海外,她沒有停止關注婦女權益,仍在中國國內社群媒體發表文章表達看法,但文章經常受到審查而被封鎖,包括2022年的那次網暴。

「我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寫出來的文章會被刪掉,或者要自我審查一些詞語才能發出來,我的想法被大打折扣。」梁小門說,她逐漸對公共表達失去了興趣。

5楼 JosephHeinrich 2025-3-9 23:42

圖像來源,REUTERS

「女權五姊妹」事件引發國際關注,許多地方的街頭抗議都有這五名女性的頭像。
6楼 JosephHeinrich 2025-3-9 23:42

「女權開放麥」舞台上捲土重來

一次偶然的機會,梁小門在與朋友交談中受到啓發,開始壯膽登台,嘗試「開放麥」,後來成為表演常客。

這正是近年來一些離散海外的中國女權行動者找到的新表達空間。在紐約、華盛頓、西雅圖、多倫多、倫敦、荷蘭、香港等地,女權和酷兒主題的脫口秀演出陸續興起。她們以搞笑、詼諧的方式關注女性和LGBTQ權利,也為新一代中國女權人士提供了自我表達的平台和凝聚的力量。

梁小門參加的是紐約「女子主意」舉辦的演出,這個草根團體是較早舉辦海外華語女權開放麥的先驅,目前有約10位核心成員,自2022年成立以來,已舉辦20多次公開演出。演出場地從可以容納十幾人,擴展到幾百人,並公開售票,目前平均兩個月舉辦一次演出,形成了較成熟的運作模式。

「參與者的政治光譜不同,我們的主要訴求是希望給演員和觀眾提供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盡可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對中國政治審查或各種社會問題進行批判和反思」,一位核心組織者告訴BBC。出於安全考慮,這位中國女性權益工作者要求匿名。

這位組織者說,不少團隊成員回國時受到監控,或者家人被監管部門騷擾。她們曾在網上發布的脫口秀片段被作為證據,部分內容涉及對中國領導人的諷刺。

7楼 JosephHeinrich 2025-3-9 23:42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在國際婦女節當天,全球許多城市都會舉行關注女性權益的活動。
8楼 JosephHeinrich 2025-3-9 23:42

過去半年多,「女子主意」開始嘗試不同的演出方式,也舉辦線上工作坊,與其他地方的團體分享組織和表演經驗。「我們希望連結社群,讓大家有空間去表達,或者有空間相互認識。」上述組織者說。

長期耕耘在婦女權益領域的馮媛對BBC說,過去十年,儘管以NGO為主要形式的公民社會的行動者進入低谷,「但更多的個人、非正式群體/小組,以更加靈活多樣、時隱時現,甚至以讓人意想不到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提出訴求,變革社會。」

她表示,關注女性權益者過去多數用政策建言、學術研究、街頭抗議或法律訴訟等途徑,但現在,脫口秀作為一種娛樂形式,降低了參與門檻,讓普通人也能「在笑聲中思考和表達有關性別、身體、自我意識等話題,也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同溫層,讓更多人聽見。」

「這表示中國女權運動發展到一個新階段,我們不止苦哈哈地去爭取權益、去大聲疾呼,我們也可以樂呵呵地來表達自己。」馮媛說。

9楼 JosephHeinrich 2025-3-9 23:42

用故事療癒性侵創傷

10月一個週末,在紐約曼哈頓一家義大利餐廳裡,一場「故事開放麥」正在上演。

順著旋轉樓梯來到地下,出現由餐廳改造的表演場地,700多平米,可容納上百人。舞台設在逃生門前,左邊掛著主辦方「女子主意」四方格的布藝設計,右邊是設計成書的樣子的大海報,寫著「第一章,做自己故事的講述者」。

主辦方以「故事」來命名,是希望鼓勵演員用個人的敘事方式和風格講述自己的遭遇,包括作為性少數的出櫃,遭遇性騷擾的經歷,獲得政治啟蒙的過程等等。

淼淼是其中一位演員,她2017年來到美國,曾在紐約一些英文主流脫口秀中演出,也辦過自己的脫口秀專場。她曾遭遇性騷擾,脫口秀對她來說是「應對創傷的過程」。

2021年,淼淼在與男友發生親密關係時,要求對方戴上保險套,對方謊稱說戴了。性行為過程中,她發現受到欺騙,口頭叫停,但對方並沒有停下。

「一秒鐘我就懞了,身體立刻僵硬起來。」淼淼對BBC回憶起當時的反應。

10楼 JosephHeinrich 2025-3-9 23:43

圖像來源,BBC NEWS CHINESE

故事開放麥(open mic)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