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盗:
我和我的教授
硕士毕业后鬼使神差在东京大学
当上了特任研究员。虽然只是个小罗罗,但也算是个大学职员了。
感觉像现在这样游手好闲的话要成为东大教授这辈子应该是没什么戏。
但教授们都干些啥我可是看的真真的,
我大教授每天累得跟狗一样,天天背个大包,装几个小饭团。一天24小时起码有26小时在开会,有几个会都是同时开。虽然这样每天还面带微笑,嘴角起码上扬30度,锻炼出了2块苹果肌。
另一个大教授近30年都没怎么买过新衣服,还穿着她大学时代的洋装,醉心学术,不问世事。女儿就上了个专科,现在在便利店打工。
日本大学的风气导致教授们都挺累的,没有资本雇那么多秘书,很多杂事都要亲力亲为。还得靠自己的业务能力去拉项目。
在东大任教的另一位老铁说过,开会治国。共产作风。日本药丸。

日本教授的工作
大学教授的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个是对学生的教育和论文指导。通过讲义和演习传达专业知识,在研讨会上指导毕业论文的制作方法和总结方法等。大学教授负责的课程是,90分钟到100分钟为一节,每周2~3节到6~7节,平均5节左右。负责点的话基本上每周有两天是在指导学生写论文。还是国立大学
学生不多的情况下,
天知道某顶级私立大学
一个教授带80几十个学生(硕士博士)是怎么搞的!
另一个工作是关于自己的专业领域的研究。将研究成果总结成论文,定期在所属学会和学会杂志上发表。属于哪个学会可以由教授选择,一般属于多个学会。现在已经很少有教授自己专心研究什么东西了,都是挂学生的名。
但由于日本教授的晋升主要不是看文章数量,所以像国内水文章的现象还是少。现在去期刊找论文,出现的都是中国名字,是好事吗,是,是坏事吗,也是。
还有,很多教授作为专家,除了在电视、报纸、网站、杂志等媒体上登场,进行专业领域的解说和信息发布之外,也会进行演讲活动。另外,一般从事入学考试等与大学运营相关的业务。
隔壁隈研吾教授就很少在学校出现。不好好教书,一心当网红!
年收入
根据厚生劳动省
发表的“平成28年工资结构基本统计调查”,大学教授、副教授、讲师的年收入如下。
・大学教授(57.6岁)
月薪:65万7100日元全年奖金等:280万5900日元
平均年收入:1069万1100日元(70万人民币左右)
・大学副教授(47.9岁)
月薪:53万1600日元全年奖金等:210万3900日元
平均年收入:848万3100日元(55万人民币左右)
・大学讲师(43.0岁)
月工资:45万1600日元全年奖金等:141万8700日元
平均年收入:683万7900日元(45万人民币左右)
钱不多也不少。勉强小康水平吧。相比大公司还是挺少的了。
但在日本生活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钱,
你不会去想买个豪车(比地铁还要慢,停不了车,最重要的是没人跟你攀比,也就会失去这个欲望),我教授就开个二手铃木吉姆尼(一辆长得很倔强的小车),每个月开一次去乡下。
你不会想去买个大别墅(大别墅一般在郊区,太远了,还难打扫,城里的别墅都是世袭的....)。
医疗保障健全(普通人负担30%,大学的话还有报销。看个感冒发烧就10块钱人民币。)
所以有钱也没啥地方花,你的收入基本只用来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
日本大学教授的未来
如果学校比较差,大学教授基本尚也没什么前途。像很多新闻报道的那样,因少子化导致名额减少而破产的大学越来越多了,很多大学都趋向合并。
另外,教员们的未来和大学教授这个职业的特性也有关系。如果没人退休,如果职位没有空缺的话就没有招聘,所以原本就是竞争率很高的窄门。
根据文部科学省
,取得博士学位也找不到工作岗位,作为研究员留在研究室一边寻找道路的「博士后」,在2015年也达到了1万5910人。
所以,教授难做,很多科研能力很强的人也下海了,目前很多教授通过产学合作创造新的商业价值。
俗称搞外快。
需要“钻研学问”的热情和勇气以及觉悟
如果觉得做科研写论文很痛苦,那干嘛还要写,写完了自己不痛快还生产了一堆学术垃圾。
如果只是觉得这个工作钱多还轻松,那也不要做了,占着茅坑不拉X。
真正想要达成大学教授这个目标,其实也不是那么难。
难的是很多人根本没有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教授,找个铁饭碗?利用名捞点钱?喜欢教书育人?享受科研的乐趣?还是为人类做贡献?
如果想没有任何痛苦地继续下去。必须要有“不管怎样都想研究这门学问”的热情,勇气,觉悟和执着。特别是在名校。
如果没有,还是别去趟这摊浑水了,误人误己
我想我是做不到我教授那么忘我如入无人之境,深感惭愧,
所以在大学做完我想做的事情之后,还是离去吧。把位置让给真正有梦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