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途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4189752/answer/162348261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从北威搬到拜仁(巴伐利亚是英语,拜仁是德语,一个意思,以下少打两个字简称拜仁),到目前正好各生活了3年。
我在德国只长时间呆过北威和拜仁,本身是广东福建人,以此作为对比基础:
感觉拜仁是来德国之前以为的德国,北威 尤其是鲁尔区,更像由很多外国人的亚洲城市。
政治区划上拜仁州不只有拜仁文化一种,就像广东也分广府 潮汕 客家等,但大部分人的印象还是广府文化,大部分人对拜仁州的印象也是拜仁文化。
拜仁各文化区几乎都有浓重的口音和方言。我所在的弗兰肯地区有不少人自认为是正统,理由是他们延续了弗兰肯帝国(后来分解为东西法兰克,西法兰克成为法国雏形,东法兰克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并形成德国雏形)的语言文化习俗甚至血统等。有点类似一些说法认为广府话保留了古汉语的发音语法等等。南部地区是大家印象中的拜仁,语言与奥地利德语相近,他觉得自己在努力说标准普通话你还是听不懂那种。东部上普法尔茨的文化还有一些不同(个人不是很了解 不展开。
饮食上各个地区也略有不同,整体上算是德国最会吃的地方。拜仁大部分属于天主教区,对饮食相对新教区更重视。德国确实各地都有自己的啤酒香肠,但拜仁的啤酒节 尤其是慕尼黑的,还是全世界最具号召力的。吃的内容上也比北威丰富(我是指德国本土饮食,北威的各国餐饮比拜仁丰富而地道一万倍),有更多细分的食材和做法。
在来德国之前见到的“德国传统服饰”更大概率其实是拜仁民族服饰,皮裤村姑裙,一到啤酒节大街小巷漫山遍野都是这副打扮

说到啤酒节,慕尼黑啤酒节是起源于庆祝皇室婚礼。还有很多地方的啤酒节是起源于Kirchweih(庆祝本地教堂落成的节日),有些地方的Kirchweih不办成啤酒节,但也会是个重大的节日,甚至会全城放假。拜仁州的宗教氛围要比北威强很多(还拿广东做比较,相对比较迷信?或者说比较“传统”吧……德国是新教发源地,大部分地区是新教区,拜仁是绝对例外,这也是造成其与众不同的原因之一。
生活工作上前面说过,对亚洲人来说没有北威那么方便,但很符合印象中的德国。也许大部分德国人确实那么“严(Jiao)谨(tiao)”,但在北威没有那么强的感受,可能外国人多吧。在拜仁,至少我工作的地方,我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太喜欢做表格了,非常依赖系统,把一切都装进表格里,计算所有的例外。有个笑话说德国人“再做十个表格就可以开始了……”一点都不开玩笑,我同事就是这样。(不过说实话我觉得他们只是异常迷恋表格,做事并没有真的多严谨。
经济上拜仁在德国属于最发达地区之一,慕尼黑的房价应该是全德国最高的。你能想到的很大部分工业德企都在拜仁(还有很大部分在隔壁巴登。
农业也是德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至少我在北威没见过如此广袤的农田,几乎没有废地,说到拜仁 盛产的除了口音梗,接下来就是“巴伐利亚老农民”了。
旅游业资源也非常丰富:人文方面拥有多座世界文化遗产城市,数不清的城堡 教堂;小众一些的拜仁算是元首发家地,也有很多纳粹遗留;自然风光类,南部阿尔卑斯山区有众多绝美的湖泊水库山川,以及吸引全世界游客的雪场(1936年冬奥会举办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拜仁的一些世界文化遗产城市,明明旅游资源就足够吃喝不愁,但在其经济结构中却不占主流,支撑城市的依然是实体工业经济,比如班贝格。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部分拜仁城市的经济是很扎实的。
综上,拜仁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文化富庶,在整个德国都显得非常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