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數據銀行》指出,2023年度(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拉麵店業績顯示,33.8%的店家處於虧損狀態,若將27.7%收入減少的店家算在內,總計有61.5%的拉麵店業績惡化,是繼面臨疫情的2020年後第二高。儘管拉麵在日本人氣越來越高、外籍觀光客需求增加,但食材採購費用、人事費用、煮高湯需要的電費和瓦斯費等飆升,導致製作拉麵的支出提高,卻又無法將成本轉嫁到價格上,許多店家難以確保收益。
使用統計資料試算拉麵食材總成本後,2024年1月至10月的平均成本,比2022年增加超過一成。從豬肉、背脂到麵條、海苔和筍乾等,湯底到配料的各種食材價格大幅飆漲。
報導指出,飆高的成本並未徹底反映在拉麵價格上。雖然拉麵價格呈上漲趨勢,但全日本平均拉麵售價仍低於700日圓(約145元新台幣)。拉麵是「平民美食」的形象根深蒂固,若一碗拉麵不含配料的售價超過1千日圓就會嚇跑客人,使店家越來越難獲利。若成本遲遲難以轉移到售價上,2025年恐有更多中小型拉麵店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