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upiter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0810406/answer/5579765929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日本經濟崩潰後治安惡化這個說法是對的,但不能因此得出結論「治安惡化就是經濟差,治安變好就是經濟好」。
我們在分析社會問題的時候,一定要考慮現實世界的複雜性。
用一兩件惡性案件來證明社會變好或變差,這肯定是有問題的。最典型的例子,安倍刺殺案
發生在日本經濟復甦的令和初期,如果這能夠以「案件發生要比社會惡化延後」來解釋的話,那麼極度反映人類惡意的綾瀨水泥藏屍案和案件,都發生在日本經濟的最頂點,也就是80年代。這些案件的矛盾積累恰恰是在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70年代,這是完全說不通的。
即使不看個例,整體的社會治安情況也不一定能用經濟形勢來解釋。大家都應該聽說過日本學校不良少年和日本黑社會的惡名,而這兩者的巔峰都出現在日本經濟最好的昭和中後期,泡沫剛一破滅,日本不良少年就全都消失不見了,日本黑幫更搞笑,它們是在2000年代日本經濟跌入谷底後才開始崩潰的。這就是立法和社會文化本身對犯罪的影響。日本的不良少年問題與日本傳統教育的粗暴方式有關,左翼頻繁的暴力運動也塑造了一種暴力代表正義的文化。黑幫問題則與日本的司法改革有關,在昭和時期日本對黑幫放任自流,黑幫也從經濟增長中受益,而平成時期日本政府開始一步步絞殺黑幫,甚至日本政府在鼓勵民眾對黑幫進行「霸凌」,普通人加入黑幫的收益減少,導致黑幫逐漸萎縮和老齡化。
日本社會對這類現象早有討論,學者解釋了為什麼令和年代經濟好轉後民眾反而有了「犯罪は増えていて凶悪化している」這樣的錯誤印象。
為了更具體的講解,請大家看這張圖表。這是法務省公布的日本犯罪案件數年表,由日本警察廳製作。表中的豎線代表犯罪發生數,藍色是酒駕之類的非故意犯罪,黃色是盜竊,紫色則是標準的兇惡犯罪。實線則是立案率,虛線是立案量。這張表完美證明了「經濟惡化會導致犯罪率增加」,各種案件的高峰都發生在2001年日本經濟最低谷之後,也和2010年以後安倍改革讓日本經濟復甦的說法完美對應。然而如果你仔細看這當中的數據,會發現情況非常奇怪。

可以看出,1995年日本經濟完全崩潰後(大致相當於某國2026年)社會治安明顯在惡化,無論是小偷小摸還是惡性刑事案都在增加。2000年左右是日本失業高峰,犯罪率也開始飆升。哪怕是檢舉率下降也兜不住,實際的立案數量與前些年持平,這意味著以前起訴的小案在00年代可能就放過了。
但是,2015年也就是安倍任上,犯罪率開始暴跌,而且是史無前例的暴跌。這當然有老齡化年輕人減少的影響,但也不可能達到這樣誇張的程度。如果經濟好犯罪率就低,難道2020年是日本有史以來經濟最好的的一年嗎?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了日本走出泡沫崩潰的陰影,經濟恢複發展以外,還因為社會運行機制的變化。
絕大多數犯罪都是個體行為,這些行為絕大多數都是圖財,而現代經濟正在極具的數字化,盜竊和搶劫獲得金錢的可能性大幅減少了。由於銀行交易完全數字化,對個體的監控也越來越嚴格,即使你搶到了貴重品也沒有可靠的渠道出售。
再加上監控攝像和DNA監測這兩大科技與狠活的出現,現代犯罪已經非常不適合外行人進行,必須有完整的培訓,依靠大型組織,而大型組織又很容易被盯上。日本黑幫的衰落是一樣的原因,社會運行機制的變化使得他們難以生存。
同理,昭和時代的惡性案件比平成多,一方面是因為昭和社會法制不健全,另一方面是因為本身的社會觀念不同。比如昭和時代女權極度低下,那時候的日本人真的相信「女人被強姦了報警是不懂事」,性犯罪的數量要遠高於今日,而真正立案的按照現在標準都是惡性案件了。
昭和後期不良少年數量多,除了日本教育的粗糙方式和社會上崇拜暴力文化外,還因為經濟的高漲讓差生能夠很簡單的找到高薪工作洗白,實在不行也可以加入黑幫成為職業罪犯,學生本身更容易學壞。這些因素都是共同起作用的,實際情況還要更加複雜。
有了日本這個例子,我們就可以考慮更複雜的情況:假如有一個國家,在傳統犯罪手法盛行的年代經濟高速增長,而在傳統犯罪大幅減弱的年代經濟崩潰,那麼它的犯罪率可能反而會隨著經濟下行而下降。
但是這個社會反而變得更不安全了,因為過去牟利的暴力犯罪變成了單純以破壞社會為目的的報社案。日本在平成年代的惡性案件就有這種特徵,本來與犯罪無緣的人因為極端化開始犯罪。
我認為,日本失去20年中最危險的其實不是傳統犯罪和獨狼式的報社事件,而是奧姆真理教這樣的有組織報社案。奧姆真理教在昭和高速發展期起家,原本只是個騙錢的組織。但在經濟崩潰後,民眾對生活失去希望,極端化的人越來越多,奧姆真理教就成了危機的爆發點。從時間上推算,第二個奧姆真理教事件可能沒幾年就要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