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upiter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0810406/answer/5579765929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本经济崩溃后治安恶化这个说法是对的,但不能因此得出结论“治安恶化就是经济差,治安变好就是经济好”。
我们在分析社会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现实世界的复杂性。
用一两件恶性案件来证明社会变好或变差,这肯定是有问题的。最典型的例子,安倍刺杀案
发生在日本经济复苏的令和初期,如果这能够以“案件发生要比社会恶化延后”来解释的话,那么极度反映人类恶意的绫濑水泥藏尸案和案件,都发生在日本经济的最顶点,也就是80年代。这些案件的矛盾积累恰恰是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70年代,这是完全说不通的。
即使不看个例,整体的社会治安情况也不一定能用经济形势来解释。大家都应该听说过日本学校不良少年和日本黑社会的恶名,而这两者的巅峰都出现在日本经济最好的昭和中后期,泡沫刚一破灭,日本不良少年就全都消失不见了,日本黑帮更搞笑,它们是在2000年代日本经济跌入谷底后才开始崩溃的。这就是立法和社会文化本身对犯罪的影响。日本的不良少年问题与日本传统教育的粗暴方式有关,左翼频繁的暴力运动也塑造了一种暴力代表正义的文化。黑帮问题则与日本的司法改革有关,在昭和时期日本对黑帮放任自流,黑帮也从经济增长中受益,而平成时期日本政府开始一步步绞杀黑帮,甚至日本政府在鼓励民众对黑帮进行“霸凌”,普通人加入黑帮的收益减少,导致黑帮逐渐萎缩和老龄化。
日本社会对这类现象早有讨论,学者解释了为什么令和年代经济好转后民众反而有了“犯罪は増えていて凶悪化している”这样的错误印象。
为了更具体的讲解,请大家看这张图表。这是法务省公布的日本犯罪案件数年表,由日本警察厅制作。表中的竖线代表犯罪发生数,蓝色是酒驾之类的非故意犯罪,黄色是盗窃,紫色则是标准的凶恶犯罪。实线则是立案率,虚线是立案量。这张表完美证明了“经济恶化会导致犯罪率增加”,各种案件的高峰都发生在2001年日本经济最低谷之后,也和2010年以后安倍改革让日本经济复苏的说法完美对应。然而如果你仔细看这当中的数据,会发现情况非常奇怪。

可以看出,1995年日本经济完全崩溃后(大致相当于某国2026年)社会治安明显在恶化,无论是小偷小摸还是恶性刑事案都在增加。2000年左右是日本失业高峰,犯罪率也开始飙升。哪怕是检举率下降也兜不住,实际的立案数量与前些年持平,这意味着以前起诉的小案在00年代可能就放过了。
但是,2015年也就是安倍任上,犯罪率开始暴跌,而且是史无前例的暴跌。这当然有老龄化年轻人减少的影响,但也不可能达到这样夸张的程度。如果经济好犯罪率就低,难道2020年是日本有史以来经济最好的的一年吗?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日本走出泡沫崩溃的阴影,经济恢复发展以外,还因为社会运行机制的变化。
绝大多数犯罪都是个体行为,这些行为绝大多数都是图财,而现代经济正在极具的数字化,盗窃和抢劫获得金钱的可能性大幅减少了。由于银行交易完全数字化,对个体的监控也越来越严格,即使你抢到了贵重品也没有可靠的渠道出售。
再加上监控摄像和DNA监测这两大科技与狠活的出现,现代犯罪已经非常不适合外行人进行,必须有完整的培训,依靠大型组织,而大型组织又很容易被盯上。日本黑帮的衰落是一样的原因,社会运行机制的变化使得他们难以生存。
同理,昭和时代的恶性案件比平成多,一方面是因为昭和社会法制不健全,另一方面是因为本身的社会观念不同。比如昭和时代女权极度低下,那时候的日本人真的相信“女人被强奸了报警是不懂事”,性犯罪的数量要远高于今日,而真正立案的按照现在标准都是恶性案件了。
昭和后期不良少年数量多,除了日本教育的粗糙方式和社会上崇拜暴力文化外,还因为经济的高涨让差生能够很简单的找到高薪工作洗白,实在不行也可以加入黑帮成为职业罪犯,学生本身更容易学坏。这些因素都是共同起作用的,实际情况还要更加复杂。
有了日本这个例子,我们就可以考虑更复杂的情况:假如有一个国家,在传统犯罪手法盛行的年代经济高速增长,而在传统犯罪大幅减弱的年代经济崩溃,那么它的犯罪率可能反而会随着经济下行而下降。
但是这个社会反而变得更不安全了,因为过去牟利的暴力犯罪变成了单纯以破坏社会为目的的报社案。日本在平成年代的恶性案件就有这种特征,本来与犯罪无缘的人因为极端化开始犯罪。
我认为,日本失去20年中最危险的其实不是传统犯罪和独狼式的报社事件,而是奥姆真理教这样的有组织报社案。奥姆真理教在昭和高速发展期起家,原本只是个骗钱的组织。但在经济崩溃后,民众对生活失去希望,极端化的人越来越多,奥姆真理教就成了危机的爆发点。从时间上推算,第二个奥姆真理教事件可能没几年就要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