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54篇帖子。
(轉載知乎)在歐洲旅行,掌握哪幾門語言可以無障礙交流?
1樓 JosephHeinrich 2025-1-4 17:42

我自己列的是:俄語、法語、英語、德語、西班牙語。

歐洲語言林立,雖然很多語言差異不大,但是真的很頭疼,很難下的去手。

英語我知道,感覺英語的通行度說高也高,但整個歐洲很難覆蓋。

北歐四國、荷蘭、瑞士,還有這些西歐國家都好說,難辦在這幾個:

1. 冰島啥情況?

2. 南斯拉夫地區現在講用什麼語言,學什麼語言?

3. 前華約非蘇聯地區(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他們學哪些語言,不會都只學本國語言吧?

4. 希臘、賽普勒斯、馬爾他、土耳其,這些不是很發達,沒什麼人學這些語言,然後他們有學別的語言嗎,比如英語。熟練程度如何?

5. 雖然說列了五個語言,但仍然感覺覆蓋起來很困難。這五種好像還不能完全覆蓋。

6. 如果可能,還有沒有第六種語言能加大覆蓋率的?

2樓 JosephHeinrich 2025-1-4 17:43

波紋:


如果能熟練掌握英語的話,大概可以解決70-80%的問題,當然這裡熟練是指遇到口音有點重的外國人也能做有效溝通並且詞彙量足以應對絕大多數日常情形。

然後就要看你在哪個區域旅行了,歐洲大致可以分為三個語言區,羅曼語

(法西意葡)日耳曼語(德荷丹瑞)斯拉夫語(大多數東歐和中歐)。具體可以看下圖

在羅曼語區

旅行如果能懂點法語詞彙會方便很多。至少交通標識或者告示能看懂。比如entrée sortie, 或者café latte這種。如果到日耳曼語區,那麼知道Autobahn 和 Ausgang什麼意思會方便一些。如果到了斯拉夫語區,懂得如何把西里爾字母轉成拉丁字母也是很有用的技能,能多單詞可以直接知道意思,因為他們的拼法和英語很接近。

比如литр 就是liter ,上面那行 сумма - summa 自然可以聯想到sum就是總額,下面的руб- rub自然就是盧布。這種詞如果還需要一個個去訊飛

翻譯實在效率太低了。

但是有些時候也不能望文生義想當然,基本的功課還是要做的,比如在加油站大家都是自己加油,幾乎很少有加油工幫你加。如果到了義大利,看見Gasolio一定要記得這可不是英語里的gasoline汽油,而是柴油,下面那個Benzina才是,很多時候會寫Benzina senza piombo無鉛汽油,聯想一下汽油才強調無鉛,這樣方便記住。加錯了油可不是鬧著玩的,自駕前千萬搞清楚自己的車是用什麼油

總之懂得越多出門越自由。如果僅限於在巴黎羅馬柏林這種大城市裡玩,不涉及到自駕深度游,那英語就足夠了。

3樓 JosephHeinrich 2025-1-4 17:43

瀉藥! 哎你真是溜到整個歐洲嗎?這樣的話會需要很多語言哈哈!如果是想用學習最少的語言去最多的國家的話,我推薦你學英語,法語,德語。

因為很多歐洲國家要麼說德語要麼說法語,要麼德法兩個都會。雖然每個歐洲國家會學英語但不要期待每個人能說!

如果法語學好別的拉丁語系的語言很容易學會,我就學過6周義大利語但閱讀簡單的義大利文章沒啥問題。西班牙語如果就是Survival level,補習幾周就好了。

通用荷蘭等Dutch國家,如果學過英文與德語可以聽懂/讀懂很多很多Dutch!同樣也可以聽懂/看得懂基本Swedish (Swedish的詞很像德語但語法系統更接近英文)。

能真正學會三門語言真不簡單,我最多是同時學兩門了,加油哦!



作者:譚蔓茹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4370904/answer/163374253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4樓 JosephHeinrich 2025-1-4 17:43

作者:Ptrrrrr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4370904/answer/176591084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去過35個歐洲國家的表示,會法語英語可以暢通70%左右的國家。

英語的通用程度和這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呈正相關。(法國這個奇葩除外)會英語的話,北歐四國+冰島,法比奧德意瑞希這些主流的旅遊國家基本暢通無阻。

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時,義大利北部、瑞士西部等地講法語的比例很高。而且因為西葡都屬拉丁語系,你和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說法語,人家就算不會法語也能大致明白你在表達什麼。

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英語能力超強。

再往東劃拉:捷克的布拉格、匈牙利的布達佩斯、保加利亞的索菲亞等這些東歐國家的首都英語普及程度也很高,但是小城市就不行了,比如希普卡、查查克這種城市的飯店連英語菜單都沒有。中/東歐也有個別國家英語普遍非常好比如斯洛維尼亞、波蘭、克羅埃西亞等。

再接著往下看:巴爾幹地區的波赫、黑山、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等國家,首都的英語水平勉強湊合,但其他城市那叫一個災難。可能我去的地方也是偏,我在黑山的新海爾采格短暫停留過一天,在街上閒逛的時候,一個男人攔住我:「Hey!YaoMing!」然後比划了一個投籃的動作。這導致我懷疑他根本就沒見過中國人;

再比如阿爾巴尼亞的濱海城市都拉斯算是個度假聖地,但除了大酒店前台和大飯店服務員,也是沒人能聽懂英語;甚至我在塞爾維亞的貝爾格勒第一天自駕就被警察查了,但從頭到尾我都沒明白他要說啥,最後他無奈地把我放了;在羅馬尼亞邊境我又是被警察攔了,他孜孜不倦地跟我說了好久看我依舊一臉懵,他無奈地打開我的車門然後幫我打開了車燈。大白天的我是真想不到當地有這個操作。緊接著我去布蘭看德拉庫拉大公的吸血鬼城堡,當地會說英語的好像只有路邊兜售小物件的小販。(嗯,酒店都沒幾家,我訂的民宿。。)

我在北馬其頓的首都斯科普里也待過兩天,嗯,沒有發現一個能說明白英語的。。

其他犄角旮旯的國家和地區比如西西里島、馬爾他、聖馬利諾、安道爾這些地方,英語都很好,可能是主做旅遊業的關係吧。馬爾他感覺就像個大雜燴一樣,混雜著亂七八糟的瞳色和發色,還有N多印度人。。

總而言之,如果是走馬觀花的玩歐洲,只去主流城市,會英語+法語基本100%夠用。但如果想深度游,去一些小眾國家和城市的話,肢體語言其實是最重要的。因為很多時候雙方都自認為懂一門語言,但由於口音和語法問題導致雞同鴨講,最終還是會使用人類最原始的方式進行溝通。


5樓 JosephHeinrich 2025-1-4 17:43
作者:曹爽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4370904/answer/163001246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謝邀,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得先弄清楚,歐洲一共有46個國家和地區,總人口超過7.4億,在歐洲人們實際使用的語言超過150種,單純被歐盟認證的官方語言

就有24種之多,而被認定的方言也有60多種。


在歐洲所使用的語言中,主要都歸屬於「印歐語系

」,然後大致可以根據其語言學分類特徵,分為以下的幾大語族:

日耳曼語族

:主要包括德語、英語、荷蘭語、瑞典語

、丹麥語、挪威語、冰島語等;

義大利語族(也稱羅曼語族

):包括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以及拉丁語;

斯拉夫語族

:包括俄語、烏克蘭語、塞爾維亞語、捷克語、波蘭語等,在中東歐地區使用較多;

希臘語族:包括古希臘語和現代希臘語;

凱爾特語族:包括蓋爾語

、威爾斯語等

很多人有一個誤區,認為大多數歐洲人會說好多種語言,但從歐盟統計局的官方數字來看,可能會令很多人失望:根據2017年的統計,歐洲7.4億人口中,能夠說1門外語的大約有35%,能夠說2門外語的大約有21%,能夠說3種或者更多外語的大約有8%;剩下的35%承認自己不會外語——根據定義,能夠說2種以上外語的,可以定義為「多語言能力者」,這也不過30%而已。

再來看另一項統計——根據2018年的抽樣調查,歐洲各國學習過2門以上外語的學生比例分別是:

通過數據可以清晰看到,盧森堡、法國、挪威都是華麗麗的100%,羅馬尼亞、芬蘭、捷克也是優秀的99%,波蘭和荷蘭佔比也超過了70%,而西班牙佔比28%,義大利是25%,葡萄牙是可憐的6%,希臘更突出只有1%,綜合下來明顯南歐國家人的外語水平要更遜色一些。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在歐洲的年輕人中,外語水平比他們的父輩有著更為明顯的進步——與20年前相比,如今歐洲孩子學習外語基本都是從6-8歲開始的,而到了中學階段,基本上60%以上的歐洲孩子都有機會開始學習第二外語了。

因此,從未來而言,歐洲人口的主流部分,都能掌握兩門及以上的外語。

說到這裡,不得不說,我們國內孩子也在進步,但是距離歐洲的外語教育水平,還是有相當的差距,中國具有2門以上外語能力的學生和成人,比例都還太低太低。

究竟怎麼才算掌握到可以交流無障礙的程度?

我們一般把語言應用能力分成4個層次:

1. 旅遊外語

指的是,可以基本應付去說這種語言的國家旅遊需求,買個東西、點個菜、訂個房等等都沒問題,這時候的詞彙量基本不過超過2000,但是應付日常生活足夠了。複雜的問題說不了,但是超市買東西不會挑錯。

2. 學校外語

指的是,通過正規的語言班學習,可以參加一些基礎級別的外語能力考試,具有基本的日常生活對話能力,對於專有名詞的理解還差一點,詞彙量在3000-5000,能夠通過連聽帶猜,明白對方的意思八九不離十,自己也能連比劃帶說,讓別人明白自己的意思。

3. 工作外語

指的是,通過在所在國家的生活,能夠掌握生活方方面面都用的到的外語表達,從開車到購物,從遛狗到和鄰居閒聊,最重要的是,能夠在工作場合,使用這種外語和工作夥伴無縫交流,這時候的詞彙量早已突破8000,應該算是真正掌握這種外語了。

4. 專家外語

在第三層面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在應付各方面生活需求之外,還可以在自己擅長的專業領域,使用專業詞彙和表達與行業內人士進行無縫溝通,不仔細聽,聽不出是個外國人。這也是普通人學習外語能達到的最高境界。

那麼在歐洲,如果想要暢行無阻的話,你需要外語掌握到什麼水平呢?

首先來說,對於國際化大都市如巴黎、倫敦、柏林、馬德里、米蘭等,以及在北歐國家,只要會說英語,就不會遇到什麼太大困難。

其次,如果想要去東歐的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地,那麼必要的俄語知識真的是無可或缺的——只有5%的俄羅斯人會說英語,歐洲會說俄語的人口有1.2億,自己仔細品品這句話。

隨後,在中歐地區,德語是應用範圍極其廣的,除了德國、奧地利、瑞士的總共9500萬人之外,比利時、盧森堡、列支敦斯登

、波蘭也有很多人會說德語,丹麥、荷蘭、匈牙利、斯洛維尼亞、瑞典、芬蘭、波蘭等國的德語教育也很出色,會說的人也很多,甚至西班牙會說德語的也有幾十萬人。

然後是法語——根據統計,歐洲有30%的人口學習過法語,所以時不可解的時候,蹦兩句法語,能夠大大增加你被人理解的機會。

最後是西班牙語,僅在歐洲,就有超過4500萬人以西班牙語作為母語,世界範圍有4.8億人以西語為母語,分布在超過20個國家。


以上部分內容來源於「跟我看歐洲」。

6樓 JosephHeinrich 2025-1-4 17:43

作者:一袋米要扛幾樓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4370904/answer/168357698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先說結論:中文+英文。

有一個笑話是這樣說的:

在英語里,會說三種語言的人稱為『三語人』(Trilingual),會說兩種語言的人稱為『雙語人』(Bilingual)。那麼什麼是只會說一種語言的人呢?我曾聽到會說幾種語言的一位歐洲朋友半開玩笑地說:那是美國人(American)。

因為只要國力足夠強大,或者你足夠有錢,大家自然會遷就你而不需要你去遷就別人,好比普通人還在為簽證發愁,在網上爭論哪個國家/地區免簽多的時候,英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可以上門為王健林辦英國簽證。

我在巴黎街頭,基本所有的酒店門童見了我都會說兩句日語和中文,看看我會不會心情好給小費,難道他們真的會說日語或者中文嗎?無他,中日遊客消費能力強罷了。

歐洲基本主要機場和商場都有中文導購,會中文可以自在消費,會英語可以應付絕交通、住宿、飲食大多數旅遊的場景。

當然,如果你會小語種那就更好了,可以跟當地人聊的更深入,領略到別人領略不到的風景,不過這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歐洲大小几十個國家,國國語言都不一樣,學不過來。歐洲講英語的國家其實也就英國和愛爾蘭,歐洲大陸上講義大利語只有義大利;西班牙語只有西班牙,葡萄牙語只有葡萄牙;好用一點的:法語的只有法國、摩納哥和部分比利時、部分瑞士;德語算比較好用的,可以走遍小半個東歐,荷蘭語和德語非常接近,捷克人也多多少少能掌握基本德語會話。

其他小國的語言就更不用說的,與其求全,不如把英語學好。其實我很不好意思地承認,我在英國小城市大部分帶口音的大爺大媽講話我都聽不太明白。


7樓 JosephHeinrich 2025-1-4 17:44

作者:塞巴斯蒂安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4370904/answer/162618985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題主列得沒錯,不過可以多加一門義大利語

因為前提是無障礙交流

北歐的朋友,還有荷蘭,比利時,德國,捷克這些國家的朋友們一般英語都說的特別好, 當然不可避免的會帶一些口音。題主提及的冰島的話,冰島說的是冰島語,但是幾乎所有冰島人英語說的也很好,幾乎無口音。我上個月找實習的時候和一個冰島老闆英語電話面試,他的英語說的非常流利。

這裡放一位德國人大佬的知乎回答,以佐證德國英語情況:https://www.zhihu.com/answer/310933390

同時,該回答也側面印證了西班牙,法國,義大利普通人朋友們的英語是多麼的不靠譜。

至於希臘土耳其賽普勒斯這些地方,希臘土耳其人情況不是很樂觀。一個說希臘語,一個土耳其語。賽普勒斯由於旅遊較發達,受周邊國家文化和移民影響大。主要說的是希臘語,土耳其語和英語。我也有位朋友在賽普勒斯暫居工作,她的工作語言也是英語。另據非權威數據來源,賽普勒斯英語普及率是73%,位居歐洲第三。

法國,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以及東歐地區(包括俄羅斯)應該是英語的重災區了。

我是法國留學生,法國人英語講的好的人是鳳毛麟角。多的是會講德語,義大利語,西語的朋友。就像某回答下一位答主提及的會英語可以生存,但其實無障礙交流還差的遠。除非是在國際化程度比較高的城市:巴黎、波爾多、里昂等,但儘管如此交流也是相當有限。如果是要去一些知名度、國際化水平沒那麼高的地方,不會法語基本和啞巴無異。。。 之前去聖米歇爾山旅遊,問路,問飯店,買票,看講解都是用法語。如果只用Tripvisor軟體什麼的,根本找不到能吃的飯館。一起去的同巴士的日本朋友,就完全找不著北。此時需要多謝超市大叔的飯館推薦。

19-20聖誕新年連假的時候去過馬德里,一共說了三四次英語,兩次法語(由於法國是鄰國,所以會法語的人不少)其中一次是在回程飛機上和一個在法國工作的拉丁姐姐用法語聊天,還有一次是用法語和馬德里國立美術博物館的大媽要免費的學生票(歐盟學生,或者年齡低於25,26歲的很多文化、旅遊景點是免費的)。就連馬德里這樣的國際化都市,雖然有英語標識,但是我依然感覺寸步難行。尤其是點餐時服務員先生濃重的口音,讓我感覺他在說西語、英語之外的第三門語言。。。唯一例外是地鐵的求助台那位先生的英語非常不錯。

我發小在義大利學設計,大致情況和法西兩國差不多。。

至於戰鬥民族區域,就不用說了。。。


8樓 JosephHeinrich 2025-1-4 17:44

建議學英語和法語。當時我去了瑞士、法國和英國,英語基本上沒有障礙,法國只去了巴黎,可能因為是國際化都市,英語都還行,倒是在瑞士的時候去日內瓦,酒店服務員假裝聽不懂英語,說自己I don't speak English. 這句英語一聽就是裝的。說法語的有些人就是喜歡裝瘋迷竅的,所以學個法語可以應付一下。

我自己學義大利語和英語,義大利語基本上只有義大利會用,非常不推薦學習,義大利人倒是大多都會點法語,所以法語加英語反而夠了。義大利語語法難度比起法語、西班牙語和也偏高,光說這個冠詞系統就很吃屎。il l' la lo i gli le,一共七個,其它語言沒這麼麻煩的。動詞變形那更是要突破天,比如ere結尾的動詞的分詞,簡直是必須和拉丁語一毛一樣,法語和西語分詞很多都規則化了。

總之呢,義大利語性價比很低,法語比較高,英語我覺得是必須的吧。按語言難度和使用性來看,東歐那坨不建議為了旅遊專門學習,複雜地日天,非要學一個那就學毛語吧,畢竟,在東歐很多人也會俄語。希臘語啥的就算了,學起來的痛苦大於去旅遊溝通障礙的痛苦。希臘混得太慘了,現在大多學希臘語的都是學古希臘語,學的寥寥無幾,可以說是很慘。



作者:Pacemulo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4370904/answer/163446297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9樓 JosephHeinrich 2025-1-4 17:44

作者:不二沙丁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4370904/answer/169368243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首先,英語就可以保證你大部分時間沒有問題。

如果不是偏向於特別本地化、體驗當地生活的旅行,那肯定就會接觸到當地旅遊業從業人員,而這部分人大多數是會講英語的。畢竟歐洲第三產業旅遊業如此發達。

如果想說特別「當地人」的旅行的話,除了英語以外,日耳曼地區(北歐、德國荷蘭比利時英國瑞士奧地利等國,學個德語可以覆蓋70%以上不會英語的人群)— 這邊解釋一下,大部分日耳曼國家德語為國語,如德國,瑞士,奧地利等。荷蘭比利時荷蘭區講荷蘭語,但在他們上學的時候德語就是幾乎是必修,而且語言的相似性很高,大部分人也能聽個八九不離十。北歐,教育程度超高,幾乎人人都會英語。而且北歐各個語言也是日耳曼語系的旁支,會有共同性,不過發音來看,不能說一模一樣,只能說毫不相干:)

南歐是拉丁語系,西班牙語法語和義大利語都有一定的共通性。我個人是覺得學會了法語,義大利語更容易掌握,西班牙語也可以懂一點。但是說正題,南歐英語教育和人民學習意願和西北歐相比還是較低,所以單獨一門語言走天下可能有點難。不過南部人民手語打得很起勁,大家用一個body language也可以走遍南歐了(玩笑)

綜上,英語、德語、「拉丁語系一些基礎詞彙句式」 加上曼妙的身體語言,走遍歐洲應該不怕了。

哦,再加個俄語吧,如果大家要去東歐那一塊的話。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5-1-4 17:44

作者:愛軍習武的鴕鳥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4370904/answer/199016272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的旅行經驗是,在申根國家旅遊,其實會英語基本就可以了。

除了英國是英語國家外,我去過(以及經過)瑞士、法國、義大利、、德國、捷克、奧地利、荷蘭、比利時。總體來說,在這些國家,即使隨機碰到的路人不一定會講英語,那些有機會和外國人接觸的行業的從業者還是能用英語交流的(比如警察、火車或地鐵站工作人員、餐廳服務員、賓館服務員、旅遊景點的工作人員、超市員工這些從業者都是能用基本的英語交流的,鐘錶店、高檔服裝店、購物村、茶葉店這些經常有中國遊客購物的地方還有極大可能找到會講中文的店員),也就是說找這些人問路、點菜、購物、緊急情況都是能用英語完成交流的。

具體到各個國家的話,我去的非英語歐洲國家裡,荷蘭的英語普及率是最高的,不管是大城市、小城鎮還是鄉村,也不論是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和我講過話的當地人都會英語而且發音還很標準、很流利;比利時的荷語區以及布魯塞爾的雙語區的英語普及程度和荷蘭幾乎一致,法語區我沒去過,據說比利時法語區的英語普及率不高。

瑞士、德國的話,年輕人的英語水平也挺好的,中年人也有不少英語講得很好、也有些人講英語有口音、也有根本不會英語的,老年人普遍沒在學校學過英語、只有部分有大學或以上學歷的老年知識分子才會。

法國白人由於歷史原因,普遍鄙視英國人、英國文化(包括英語)。所以除了服務性行業等需要經常和外國人接觸的職業,其他白人聽到英語,即使能明白你說的是什麼意思,也不會用英語回答你。這種情況最好是先學一些不標準的法語、先用不標準的法語進行艱難的溝通,這樣法國人可能就會提出切換至英語。法國的少數族裔還是願意講英語的。

義大利人的英語水平普遍不佳,除了經常需要接觸外國人的服務性行業外,其他人普遍不會英語。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