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剥削现象
也有很多网友关注职校剥削问题。在疑似遗书的信件中,凶手主要控诉学校恶意不批发毕业证,以及工厂压榨问题,但自己却没办法解决,最后“以死推动劳动法”。
事发后,学生直指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生去厂里打工被压榨,你们就没有一点责任吗?”有人说:“凶手一天工作16小时,还被厂里拖欠工资,结果报复社会了,他的遗言很敏感,你们看不到。”
小红书上,有网友指职校压榨学生不是一两天的事,称一名职校的朋友告诉她,“实习单位和学校有协议,实习生去干活每人每月4000(人民币,下同),但是4000是给学校,500给学生,美其名曰交通补助,太恶心了。”
中国著名教育学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BBC中文,中国的职业学校确实存在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工”、加班加点在流水线当工人等乱象。
他指出原因有两个:第一,学校在挑选实习企业时,并没有采取高标准去检视;第二,学校想透过学生实习,向企业收取“人头费、管理费、服务费来赚钱”。
藏在背后的是中国职校的困境。熊丙奇指出,职业教育需要的是“教理论知识,又要教技能”的“双师型”教师——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测算,职业教育办学成本大约是普通教育的3倍左右。
但是回看数据,在2020年,中国共投入53013亿元教育经费,其中投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职)的只有2871亿元,占高中阶段教育的34%;而在高级专科投放的2758亿元,也只占一般高等教育的19.7%。
熊丙奇说,虽然中国一直强调职业教育,但社会普遍观感职业教育“低人一等”,加上在学历导向的大环境下,各地政府还是会优先把教育资源放在普通教育上。
他指出,在缺乏资源的情况下,职业学校不仅师资办学条件不足,还可能衍生剥削学生情况,“有的学校办学经费不够,就可能想着赚钱的问题。”
事实上,政府不也是没有监管。2016年中国教育部曾制定《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明确规定职校及实习单位不得向学生收取实习押金、顶职实习报酬提成等。但熊丙奇认为治理成效并不显著。
他指,当出现剥削情况,局方理应对有关的责任方进行严肃的查处,对学校进行停招、减招,甚至取消的办学资格。但在现实中,当局往往要考虑到职校的招生办学、地方企业的生存等问题,所以目前除了把实习叫停,以及要求实习单位补回学生费用,“可能就没有进一步的处罚”。
熊丙奇也认为,当局应同时健全学生的维权渠道,“但如果无法维权,那他就感觉到自己被不公正对待,那可能有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可能会有极端的想法。”
在珠海汽车撞人事件发生后,还有网友整理出中国在2024年发生的无差别伤人事件,累计至少19起。
华东理工大学学者马子琪、赵云亭曾于2019年在《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发表论文“社会排斥与行为极化:个体报复社会事件的生成机制与防治”,研究了在2015年到2019年间发生的20起个体报复社会事件。
论文指出,中国人自古以来遵循的是“冤有头债有主”原理,但现在这些报复者指向的,已经不是具体对象,而是“整个社会”。行为目的,也不是针对既有的利益侵害,而是更倾向于“制造轰动效应”,“向全社会发出‘关注我’的讯号”。
论文最后结论指,“如果社会中充满了隐匿于日常生活中的不平等与暴力,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暴力的自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