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53篇帖子。
(轉載知乎)脾气暴躁,易怒,说话难听,是病吗?
1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19:49

一点小事,会突然发脾气,对自己爸妈也是会说话难听,是有社交障碍吗?


2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19:49

不是病,是毛病。脾气暴躁多半是因为家庭因素,比如父亲或者母亲有一个脾气不好的,所以你也会这样。易怒,这是不会控制情绪不会克制自己的表现,戾气重,而说话难听估计是你从小的生长环境是这样的,所以你也会这样跟别人沟通。不过最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了,那么说明你从内心里是不想这样的,只要是你发自内心想改变,是可以的。我建议你多听一些轻音乐,多看一些书,我推荐给你看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集,可能对你的心性磨练有一定的帮助。看书真的能改变一个人。



作者:艾文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670206/answer/90171703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19:50

我曾经也是一个情绪暴躁的人 而且长痘而且脱发

做了很多的努力之后

情绪暴躁和长痘脱发的问题全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很多时候人们喜欢叫暴躁的人情绪稳定一点 沮丧的人开心一点 焦虑的人看开一点

却忘了教我们如何做到

因为他们也不知道

其实如果情绪可以说怎么样就怎么样还能叫做情绪吗

我自己的情绪问题是通过改变外在的情况来改变的

而且成功了

如果你有兴趣

可以移步我的视频 只有7分钟 很短 但是绝对是亲身经历

之前的视频因为剪辑问题我删除了,但是后台收到一些私信,还是有很多和我遇到同样问题的小伙伴想知道我是如何解决情绪问题的,所以特别重新拍出来。还好过了这么久剪辑能力提升了些,希望大家觉得看完视频有所收获,链接奉上

https://b23.tv/2Rgd2p



作者:坎酱的星梦奇缘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670206/answer/146949361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4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19:50

作者:习安心理咨询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670206/answer/193678703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为何人会生气?

生气其实只是一个假面的“表层情绪”,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个冰山,底下可能潜藏着的是“自卑、被误会、不被接纳、恐惧、害怕、脆弱”等等复杂的情绪。

当一个人因为种种的原因,不习惯或者不被允许表达冰山底下那些情绪,那么他所有的感受,都会用“生气”表现出来。

一天到晚总是爱生气的人,内心其实真正的感受是脆弱的,但正因为害怕脆弱被看见,所以用生气来武装自己。

那么,人为什么会生气呢?不同心理学派对于生气的原因有几种不同的看法:

1. 受到阻碍:有一个目标想达成,但受到某事、某人的阻碍而无法达成。

2.受到不舒服的刺激:某个痛点被踩到、某句话或行为促发了负面的感受。

3. 过度忍耐:这个事件本身只是一个导火线。可能在事发之前,已经忍耐很久了,这次连同过往的新仇旧恨,一起业力引爆。

如果有一个人长期习惯用“暴怒”来沟通,根据Satir 的看法,这是“表里不一”的现象:

情感:这里我说了算、我完全没有错、错的是你;

行为:批评、掌控、咄咄逼人;

身体姿势: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对方,肌肉僵硬;

心里的真正感受:我很孤单、很害怕失败、怕失去地位、他对别人瞧不起、怕如果他们知道我真正的模样,会不尊敬我、不喜欢我;

发现了吗,那些表面的生气,很多时候只是为了保护内心那一块脆弱、害怕受伤的玻璃。

愤怒的冰山

其实,所有的人际互动,都隐藏着一个冰山:

1.行为:可能是A说话踩到了B的爆点,B勃然大怒。

2.反应模式:就是前面的沟通姿态“指责型”。

3.感受:恐惧失去地位、怕被看扁。

4.信念或假设:我不能先示弱、老虎不发威会被当作病猫。

5.期待:希望自己是强大的、希望别人是服从的、也希望自己能够符合别人的期待(例如,要有大哥的样子、要做一个有肩膀的人)。

6. 渴望:想要被爱、被接纳、被认可。

当然,这个冰山每个人都有所不同,别人猜的都不准自己想的最准啦(所以上面的分析不一定符合当事人状况),不过也因为这样,当你生气的时候,可问自己:在那生气的冰山下面,隐藏的想法和期待是什么?

生气是一种情绪,没有好坏之分;不过“总是”爱生气的人,很可能拥有一个害怕受伤的灵魂,因为怕受伤,所以先声夺人,看起来像是在对别人生气,实际上,是在气自己。



5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19:50

朋友你好,遇事急躁,爱发脾气,这是情绪管理不佳的问题。

当我们遇到烦心事,或由于别人做错了事而大发雷霆时,我们的身体就会爆发某些反映,如失语症状或导致语无伦次。

这需要我们平时对情绪多做训练,控制情绪的不良反映,做好情绪管理。

有时我们会的抑郁焦虑的情况下难以做好情绪管理,可以试着做心理咨询。

现在很多心理咨询机构都有免费的线上咨询,为您梳理解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有问题可以私信我。



作者:圣安米悦心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670206/answer/221421603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6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19:51

作者:Faith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670206/answer/166103335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先把脾气扔一边,来听我唠唠。

我讲个众所周知的小故事:

有一头脾气暴躁的骆驼在穿越沙漠的时候,被路上的一块玻璃硌伤了脚,骆驼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就冲着那块玻璃狠狠踢了一脚,结果脚一下子就被玻璃划出了一道大口子,鲜血一直流个不停。这个时候,骆驼开始有些害怕了,而血腥味很快就被秃鹰闻见,于是一大群秃鹰纷纷在骆驼上空盘旋,骆驼又气又恼又害怕,就慌忙地狂奔起来。

可越奔跑,脚上的血反而流的越多,这样附近的狼群也很快闻到了鲜血的味道。为了摆脱狼群,骆驼越跑越快,直到精疲力竭,这时候,它倒在了一个蚁穴旁边。不一会儿,大量的蚂蚁循着血液的气味倾巢而出,而且很快就将骆驼层层覆盖起来。临死前,骆驼才非常懊悔地说:“我为什么要跟一块小小的玻璃过不去呢?”

听完骆驼的故事,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骆驼之所以殒命就在于太过狂躁,喜欢乱发脾气,以至于接二连三地犯错,最终将自己逼上了绝路。事实上,我们常常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冷静,都要克制,所谓的冷静,克制就是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一旦我们乱发脾气,就可能情绪失控,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失去理智,不仅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还容易伤害到身边的人。

接下来看看下一个真实案例。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经也是一个急脾气的人,有时候脑子一乱就总是想要发火,他也因为乱发脾气而给人留下了暴躁的印象。有一次,他发现秘书将一份文件弄错了,其实这份文件根本就不那么重要,很可能是秘书一时粗心大意才没有注意。可是那天卡耐基本来就心烦一轮,看到秘书犯错后,当时就劈头盖脸将秘书臭骂了一顿,并且告诉秘书明天不用来上班了。

秘书觉得非常委屈,其实自己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的工作,很少犯错,如今却因为一个不起眼的小失误而丢掉了工作,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家之后,秘书就购买了回巴黎老家的机票,他决定去巴黎另谋生路。而到了第二天,卡耐基回到办公室,发现秘书一直没有来上班,他的怒气一下子上来了,一个秘书怎么能够迟到呢?可这时他突然想起昨天自己刚刚训斥过对方,难道说秘书真的当真了?可那时候自己说的都只是气话而已。事实上,这些年来,这个秘书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还是颇合他的心意的。

想到这里,卡耐基快速地拨打了电话去秘书的住所进行询问,可是房东说他一大早就飞往巴黎了,似乎找到了其他的工作。听到这个消息后,卡耐基后悔不已,责备自己因为糊乱发脾气而失去了一个好帮手。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脾气,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总是会发一发脾气,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本能的宣泄方法,只要内心积压了不良情绪,那么及时发泄出来,反而会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可是我们不能毫无缘由就乱发脾气, 不能过分发脾气,很多时候既然根本没有必要发火,那么我们就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需要多想一想自己这样乱发脾气会对他人造成什么样的不良影响,需要冷静地思考一下发脾气的后果是什么。

我们再来看看有智慧的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

年轻时候的富兰克林是一个喜欢乱发脾气的人,有一次他去拜访一位学识渊博的老人,因为他的急躁脾气老人直接对他下了逐客令,这件事让富兰克林耿耿于怀,他觉得这就是自己的个性。后来老人给了他一个评价:“狂躁、自大。”富兰克林知道后决定诚心改过,慢慢收敛自己的坏脾气,最后才被他人接受。

所以我们应该适当地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克制,不能乱发脾气,哪怕是在熟悉自己的人面前,也不能动不动就发火动怒。一个人偶尔有些小脾气是正常的,但是千万不能将发脾气常态化,不能将胡乱地冲着别人动怒,这样只会让自己的形象越来越糟糕,只会影响自己与他人的正常沟通与交流,久而久之,对方会渐渐疏远你。

想发脾气之前,做深呼吸

总结:是个人都有脾气,但是你要学会控制自己,不要乱脾气。

有脾气不是你的错,错的是你乱发脾气!

能看完这里,相信你是认真的,如果觉的有用,那就顺手给个赞再走吧!


参考文献《交对人,做对事》


7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19:51

作者:子叶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670206/answer/174512186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脾气不好说好听点是情商低,说透彻点就是能力不行。

遇到问题,但凡有能力解决问题,就不会因为问题而感到困扰,发脾气,那是能力不够,就用情绪来凑。

回想一下,脾气不好之人是不是多在情急之时发作?因为情况来的紧急,自己又没能力解决问题,解决不了问题的情况下有两种情景:

① 事儿在这儿,很急,我解决不了,那就没办法,自己得承担这件事的后果,伴随自责,无助,自我开脱,抱怨等负面情绪,心情极差。

② 事儿在这儿,很急,我解决不了,但身边有亲密的人,自己不想解决,也没能力解决,那最快捷的解决之道就是表现出自己的情绪,促使别人去解决,多伴随情绪宣泄后的爽,和解决问题的结果。

发现了么?两种无论是哪种情景是不是都跟小孩子遇到事儿一样?解决不了就哭,就闹,企图让别人替自己解决困境,为什么会这样?

不就是没能力么?自己没能力去解决,自己懒得去解决,那为什么还要自己去解决问题?不解决或者把解决的责任转嫁到别人身上不爽吗?当然爽,爽的一批。

所以在没能力的人面前,关系越亲,越是受害,亲密度与依赖程度是正相关的,时长依赖一个亲密的人解决问题,对于情绪不好的人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宣泄了情绪,解决了事儿,只要够亲,利用对方的包容自己可以一直这么爽下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能力并没有因为解决问题而得到提升,“脾气大能解决问题”这个错误的意识却在不断地被强化,能力越差,问题越多,问题越多,脾气越差,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伤亲损友,万劫不复。但万劫不复这种事儿其实自己也没远见察觉的到,因为没能力嘛,但是当下的爽,却是实实在在的。

所以脾气不好不是病,都是所谓惯的毛病。

8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19:51

姐妹们!

首先!发脾气是一种身体防卫机制,大脑感受到了外部环境的压力和威胁,就会启动保护机制,产生肾上腺素激升、紧张、不安等反应。这是你的身体在保护你~

也就是说,这是我们的本能啊,所以先不要盲目上价值,说这是情商低的表现。我们仔细想想,为什么自己容易生气?也就是说,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外部环境的不安对不对,所以本质上是我们缺乏安全感,而且敏感的特质才导致了易怒的结果啊!

至于缺乏安全感,这可能是原生家庭的问题,我们在家庭中缺少关爱,在为人处世上就容易敏感和不安,大脑怕你一个人应付不来,它为你加上了特有的壮胆方式——发脾气,这样想它是不是替你操了好多心哈哈哈哈。

既然我们意识到了发脾气不好,那我们就要去抑制自己的本能啊,让它不要这样过度防卫,伤害自己和身边的人。

解决问题的核心是,一定要充分地理解自己,而不是埋汰自己的消极面,好好安抚它,好好修复自己,希望大家都能成为better me~


(希望大家遇到身边脾气不好的朋友,不要本能地认为他们糟糕,他们一定也经历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坎坷,他们或许也经历过倾诉无门、苦苦挣扎的困境。我们能做的是理解和关怀,让他们具有安全感~)



作者:呆瓜小贼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670206/answer/187277288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9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19:51

Phyllis:


不是病,但是性格缺陷。脾气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与养育方式有关,说话难听大概率是原生家庭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学习继承的,长大成人后如果不主动修正,很可能搞得自己和身边人关系紧张。

10楼 JosephHeinrich 2024-8-14 19:51

其实脾气不好,易怒,都是因为你缺乏一种职业能力,那就是情绪管理能力。

要想改善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学会区分事实和观点。

如果遇到了事实,那么你就算生气,也无法改变既定事实,所以就没必要生气。

而观点则是主观意识上的意见,这个才是引发发火的导火索,当你知道了这是观点,你就可以去压制它。

也就不会生气了。

所以,只要学会区分事实和观点,就能有效改善易怒的问题。



作者:苹姐在成长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670206/answer/209534036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