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0篇帖子。
(轉載知乎)日本人为什么都那么瘦?肥胖率在世界范围内排名最低?
1楼 JosephHeinrich 2024-8-9 19:15
2楼 JosephHeinrich 2024-8-9 19:16

作者:丘主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2729976/answer/28848657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饮食习惯占大头。

保持苗条身材的理想营养结构应该是高蛋白、中碳水、低脂肪,而维持健康的肠内细菌环境又需要补充足够的膳食纤维和酵素。日本料理里符合这些条件的有很多:



吃鱼多于吃肉:日本的肉类料理真的不乍地,花样少味道跟中餐也没法比。但是日本人做鱼是有点东西的,特别是像健身圈里被奉为减脂增肌神器的青鱼类(竹荚鱼、鰤鱼、秋刀鱼)和三文鱼,不仅卖得便宜做法花样还多。
水煮多于过油:拿红烧鱼举例,中餐一般是先煎/炸后再烧,而日本是直接加调料下水煮的(煮付け),少了一趟过油就健康了很多。日本新年吃的おせち料理也是,看着豪华,其实多数菜品都是水煮出来的,没有什么油脂。
以米饭为主食:米饭相对面食升糖更慢一些,对保持身材也有帮助。而像寿司这样的料理吃的是凉米饭,会进一步减慢餐后的升糖速度。而面条类的像荞麦面或者乌冬面,本身在成分上和结构上相对中国的面条升糖也更慢。
酱油、纳豆、味噌汤:富含益生菌和酵素,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

另外整个市场供应的健康类食材、加工品丰富也是原因之一,在日本超市可以轻易地买到零脂零糖酸奶、低脂/脱脂牛奶、减盐酱油/味噌、低温水煮鸡胸肉、低胆固醇植物油……价格跟同类产品几乎相同。(像低脂乳制品类这样的价格甚至比普通的还要低,因为提炼出来的奶油更值钱)

当然日本料理也不是100%没有问题的,比如说做菜用糖普遍偏多、蔬菜摄入偏少、食材利用率低(不吃的部位太多)等等。而且日本料理也不全都是健康的,比如像天妇罗、炸鸡块、炸猪排、拉面、炒面、各类甜食等等,还是得挑着吃才能保持好食材的。

3楼 JosephHeinrich 2024-8-9 19:16

扑棱扇子:


和生活习惯有关吧,而且我觉得他们那边的美食没我们的多!!!谁能面对火锅烧烤面条饺子串串干锅不动摇呀。

4楼 JosephHeinrich 2024-8-9 19:16

刘洋:


这个论据的出处在哪里?

5楼 JosephHeinrich 2024-8-9 19:16

神经蛙:


日本人饮食结构啊!

6楼 JosephHeinrich 2024-8-9 19:17

小二二:


饮食习惯吧,吃海鱼多,大肉少

7楼 JosephHeinrich 2024-8-9 19:17

巴那马:


俺只差没吃糠咽菜,但大肚腩依然蓬勃生长出来

8楼 JosephHeinrich 2024-8-9 19:17

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日本人为什么都那么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很多因素对其影响。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饮食文化:日本的饮食文化很注重健康和平衡,通常食用蔬菜、鱼类和米饭等低热量食物,而避免高热量和高脂肪的食物。
生活方式:日本人通常有很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定期锻炼和适量饮酒等,这些都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社会文化:在日本,瘦是一种美的象征,人们很注重身体形象,并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来保持身体健康。
医疗保健系统:日本的医疗保健系统很发达,提供了大量的健康信息和服务,这有助于人们积极地关注健康问题。

为什么日本的肥胖率在世界范围内排名最低,这可能是因为日本人生活方式健康,以及日本社会对健康和瘦身的重视。此外,日本的医疗保健系统和饮食文化也可能对此有影响。

总体而言,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以及医疗保健系统都有助于促进健康,从而降低肥胖率。然而,这并不代表所有日本人都很瘦



作者:萌哒哒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2729976/answer/288458199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9楼 JosephHeinrich 2024-8-9 19:17
更多回答請見原問答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2729976
10楼 JosephHeinrich 2025-5-5 21:56

作者:时间太快H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2729976/answer/4676812967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日本人常常被贴上“瘦”的标签。然而,事实上日本人并非全世界最瘦的。 从相关数据来看,在成年女性方面,肥胖人群比例最低的是越南,仅为 2.71%,日本排名倒数第二,为 3.86%。在男性儿童群体中,乌干达肥胖比例最低,仅有 0.51%,日本则为 4.99%。女性儿童里,柬埔寨肥胖人群比例最低,为 1.17%,日本为 1.73%。从体重指数(BMI)数据而言,2016 年全世界男性 BMI 指数最低的国家是埃塞俄比亚,为 20.11,日本为 23.68;女性方面,BMI 指数最低的仍是埃塞俄比亚,为 21.12,日本为 21.82。 虽然日本整体肥胖率较低且平均 BMI 指数相对不高,但仍有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瘦的程度上更胜一筹。这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日本的饮食文化中虽然有像寿司、刺身等相对健康低脂的食物,但也不乏天妇罗、猪排、咖喱饭甚至拉面等含有一定油脂和热量的美食。而那些肥胖率更低的国家,如越南,其饮食以清淡的牛肉河粉、清爽的米纸卷为主,搭配各种蔬菜和东南亚风味的香料,大部分菜品油水极少,主要依靠蘸料和香料提味,且越南经济欠发达,普通人食量较小,又地处热带能量代谢快。 尽管日本不是全世界最瘦的,但日本在肥胖控制方面也有值得借鉴之处。例如,日本是少数相较于 1975 年平均 BMI 指数变得更低的国家,这表明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未陷入暴饮暴食的模式,或许得益于其对传统饮食文化中健康部分的传承以及社会对健康理念的倡导等因素,这也为其他国家在应对肥胖问题上提供了一定的思考方向。

在成年女性方面,肥胖人群比例最低的依旧是越南,为 2.71%。日本排名倒数第二,为 3.86%,韩国为 5.03%,印度为 5.31%,中国为 6.83%。肥胖比例最高的是美属萨摩亚,达到 65.32%,瑙鲁位居第二。

对于男性儿童来说,肥胖人群比例最低的是乌干达,仅有 0.51%。印度为 2.44%,越南为 3.69%,日本为 4.99%,韩国为 12.92%,中国为 15.39%。最胖的是南太平洋的库克群岛,肥胖比例高达 33.3%。

在女性儿童中,肥胖人群比例最低的是柬埔寨,为 1.17%,越南为 1.27%,印度为 1.59%,日本为 1.73%,韩国为 4.66%,中国为 7.11%。比例最高的依旧是瑙鲁,达到 33.39%。

体重指数(BMI)能够用于区分成年人是否超重,BMI 指数越高则越胖,反之则越瘦。

根据数据网站 “our world in data” 的数据显示,2016 年,全世界男性 BMI 指数最低的国家是埃塞俄比亚,为 20.11,印度为 21.81,越南为 21.97,日本为 23.68,中国为 24.28,韩国为 24.47。最高的是美属萨摩亚,达到了 33.07。

在女性方面,BMI 指数最低的仍是埃塞俄比亚,为 21.12,日本为 21.82,越南为 21.94,印度为 22,韩国为 23.16,中国为 23.59。最高的依旧是美属萨摩亚,达到了 35.15。

总体来看,全世界最瘦的人群主要分布在东非、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最胖的人群主要分布在南太平洋群岛、美洲和埃及。在亚洲国家中,越南人比日本人更瘦。在东亚国家中,中国人相对而言比较胖,但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人也算是比较瘦的。

不过,有趣的是,日本是少数相较于 1975 年平均 BMI 指数变得更低的国家,这意味着经济的发展并没有让日本人陷入暴饮暴食的模式。

那么,为何越南人那么瘦呢?每到夏天,当我不太想吃油腻食品的时候,常常会想起越南菜。清淡的牛肉河粉、清爽的米纸卷,搭配各种蔬菜和东南亚风味的香料。尽管越南餐厅也会供应一些油炸的虾片、春卷等,但大部分越南菜都完全没有油水,主要依靠蘸料和香料来提味。与日式饮食中常见的天妇罗、猪排、咖喱饭甚至拉面相比,越南菜看起来油水更少、更低脂。而且,相较于中国、日本以及其他国家,越南的经济没那么发达,普通人一餐的食量也比较少,再加上身处热带地区能量代谢较快,所以胖子不多,这也在情理之中。

而对于韩国来说,尽管其在亚洲国家中的肥胖比例不算低,但与一些欧美国家相比,仍处于相对较瘦的范畴。韩国饮食以泡菜、大酱汤等发酵食品为主,这些食物富含益生菌,有助于肠道健康和消化,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控制体重有积极影响。同时,韩国社会对形象管理较为重视,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普遍注重健身和保持身材,这种社会文化氛围也促使人们在饮食和运动上更加自律。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过去以谷物、蔬菜为主的饮食逐渐向多元化发展,肉类、油脂类食品的摄入量有所增加。然而,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也有许多利于健康的元素,如中医养生理念倡导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注重食物的均衡搭配。

并且,近年来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和身材管理,这也有助于控制肥胖率的进一步上升。 在全球肥胖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肥胖现状反映了其独特的饮食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观念以及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研究这些差异,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各国国情,也为解决肥胖问题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和借鉴。无论是倡导健康的饮食模式,还是营造良好的健身氛围,或是根据地域特点制定适宜的健康政策,都对改善全球人口的健康状况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如下:



《全球健康数据报告》:提供各国不同人群肥胖比例及 BMI 指数等数据统计。
《世界饮食文化研究》:详细阐述各国饮食文化特点,包括日本、越南等国的食物种类与风格。
《营养与健康期刊》:有关于不同饮食结构对体重影响的专业研究论文。
《经济发展与健康关系研究报告》:分析经济水平与肥胖率之间的关联,如越南经济欠发达与肥胖人群较少的联系。
《热带地区人群健康特征分析》:针对像越南地处热带对人体能量代谢影响的研究资料。
《日本社会健康理念变迁史》:讲述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健康观念的变化,解释其平均 BMI 指数降低的原因。
《亚洲饮食文化比较研究》:对亚洲各国包括中国、韩国、日本、越南等国饮食文化差异的深度剖析。
《儿童肥胖问题全球调查报告》:专注于儿童肥胖情况,提供各国儿童肥胖比例数据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健康管理与社会文化因素研究》:探讨社会文化氛围如韩国对形象管理重视如何影响人群肥胖率。
《传统饮食与现代健康的平衡之道》:研究传统饮食在现代社会中对健康尤其是体重控制方面的作用,涉及多个国家的案例分析。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