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4篇帖子。
(转载Yahoo新闻)警讯!中国军工企业与英国“学术合作” 试图拿英方AI技术作军事用途
1樓 JosephHeinrich 2024-6-17 18:25
英国《卫报》报道,中国试图借由与英国大学的合作取得AI技术,用于军事用途。此前英国政府已多次警告与中国进行学术合作可能有安全风险,更有重量级议员直指,英国大学如同“待宰羔羊”。
《卫报》指出,中国国营企业“江苏自动化研究所”是研发无人战舰的领导企业,2019年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又译伦敦帝国学院)签订价值300万英镑的合作协议前,曾向该校教职员表示,要将该校科学家研发的软件用于军事用途。
“江苏自动化研究所”隶属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又名“杰瑞科技集团”(Jari),是中国国家重点军工科研单位。
今年四月,英国安全局“军情五处”(MI5)曾警告各大学校长,指敌对国家正进行敏感研究,目的是“实现其专制、军事和商业上的优先目标”。
2樓 JosephHeinrich 2024-6-17 18:25
英议员:英国大学如“待宰羔羊” 恐遭中方利用
因长期批评中国而遭北京制裁的英国前保守党领袖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说:“我们的大学就像待宰羔羊。他们试图相信独立的科学调查,但在中国,事情就不是这么运作的。他们(英国大学)在做的事有极大风险。”
根据江苏自动化研究所与帝国理工学院的合作内容,双方在帝国理工学院数据科学研究所成立了“未来数位海洋创新中心”(Future Digital Ocean Innovation Centre),由人工智能专家郭毅可担任主任。
郭毅可2014年创立并担任帝国理工学院数据科学研究所所长,2022年末已离开该校,出任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
根据合作内容,该“中心”声称成立目标是发展海事预测,电脑视觉、智慧型制造等“民用”应用技术,但双方正式合作前的往来邮件显示,中方也在考虑研发军事用途的技术。
这些邮件是由非营利机构“英中透视”(UK-China Transparency)透过资讯自由请求而取得。其中一封2018年11月发出的中文信,寄信人是江苏自动化研究所研究主任,收件人是帝国理工的一名教授及一名职员。
信中表示,“未来数位海洋创新中心”的主要目标,是测试帝国理工学院数据科学研究所研发的软件是否能整合到江苏自动化研究所的“JariPilot”技术中,“形成更强大的产品”,应用于“智慧机构、智慧军事基地和智慧海洋”等领域。
“英中透视”主任达宁(Sam Dunning)表示,这项调查显示中方试图将“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专业与资源”用于中国军用无人舰艇的研发计划。
达宁直言,与中国的学术合作“在各大学发生”,令人不禁要问英国各大学的科学院系是否理解“中国在习近奔驰下已变得日益威权且军事化”,“与这个国家打交道时,必须进行适当的尽职调查”。
“英中透视”调查发现,帝国理工学院数据科学研究所2019年9月还举办“未来数位海洋创新中心”的成立典礼;在帝国理工学院2021年年报中,也将江苏自动化研究所的资金列为知名企业赞助。
不过这项合作案2021年已终止。帝国理工研究所称并未进行任何研究, 2021年10月与政府官员讨论后,已将收到的50万英镑资金退还。

3樓 JosephHeinrich 2024-6-17 18:25
帝国理工学院华裔AI专家 曾与中国学者合撰导弹技术论文
然而英军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RUSI)的中国专家巴顿(Charles Parton)表示,这项合作“显然极不合适”,一开始就不应批准。他痛批:“江苏自动化研究所是要生产未来可能用于对抗我国海军的军武,这需要花很大力气才能弄清楚吗?”
报道更指出。去年英国第四频道(Channel 4)播出的纪录片指出,长期领导帝国理工学院数据科学研究所郭毅可,曾与中国上海大学的科学家共同撰写了8篇论文,涵盖导弹设计及使用AI控制海上无人舰队。
2017年至2022年间,帝国理工学院自中国军方旗下研究所和公司获得逾1800万英镑的资金,之后英国政府才收紧科学研究合作的政策,该校已被迫关闭数个合作机构。
对此,议员史密斯说:“政府各单位费时甚久才明白中国构成怎样的威胁,各大学有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方面都逃过了监管。”他表示,虽然英国政府近年已缓慢且逐步收紧相关规定,但“仍然不够”,“大学院校与安全部门必须步调一致”。
4樓 JosephHeinrich 2024-6-17 18:25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