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411870/answer/7626662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題主拋磚引玉。
1.對於地圖的描述不到位。
金田一中的關於「地圖」的概念往往是用簡略地圖和漫畫分鏡來表示的。有時候看完了一個案件了,都不清楚各個房間(或地標)之間的相對位置。
這一點在真人電視劇中倒沒有那麼明顯,因為真人電視劇是跟着主角的視角走的,所以觀眾能夠看清楚每個房間相對位置。但是漫畫的分鏡就無法表現出來。(推薦大家看《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N
》,是真人版電視劇,拍得很好。)
舉個例子,《狐火流涌殺人事件》中,農田、足球場、河、橋、神社等相對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看完還是沒有搞清楚哪個東西在什麼方位。
這個是《金田一》常用的地圖,俯視圖,和地圖差不多:

這個是第二種地圖,建築物縮略圖,和第一種差不多,這張圖有點小,不過放大來看也是給人立體感不足的(《悲報島殺人事件》):

大地圖是有,但是還是不夠好。
偏偏金田一的殺人事件解謎中,「方位」是非常關鍵的。
比如《亡靈校舍殺人事件》,這裡面的詭計必須是以「立體」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亡靈校舍才能夠解謎,然而我們只有一張平面圖:

當然了,有的殺人事件也絕對不能以立體圖示人,這樣等於直接說出了詭計。這樣一來一去,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畫圖類似電視劇那樣,來一個「銜接」的分鏡,讓讀者明白這個場景和另一個場景是如何銜接的。
我覺得比較好的畫圖方法,就是用斜對角四十五度的三維圖來畫出大地圖和小地圖。這樣讀者才能夠更加清晰。
這個是正確模板:

正確模板二(《悲報島殺人事件》),在這個事件中,各個地標之間的相對位置和距離也是解謎的關鍵:

另外,我懷疑《金田一》這種「喜歡用時間和方位來解謎」但是同時敘述上又不清晰的做法,是跟島田莊司
學的。
我看島田莊司的《占星術殺人事件》的時候也有類似的感覺。其中最讓我氣憤的是《斜屋犯罪
》,這個推理小說也是必須用「立體」的角度才能夠解謎,這樣就非常考驗漫畫家畫的「犯罪現場」的房屋的「立體圖」。
金田一和島田莊司什麼關係,也不用多說了。
我覺得,以金田一這種本格派
的做法,是不能夠在「地圖」上面把讀者繞暈的,本格派的守則是和讀者公平競技,把一切的線索都給出來。地圖自然也得做得光明正大地把線索給出來了。
2.故事情節太過單一。
「暴風雪山莊模式」使用得太多了。搞得好像《名偵探柯南》現在那樣子,總是三選一。
難道就不能夠真的來一個「強盜殺人」嗎?來點意外性的東西,不要總是那樣三選一或者四選一。
而且總是計劃殺人,意外殺人或衝動殺人的案件實在太少了。《吸血櫻殺人事件》難得來一個衝動殺人,還是被弄成了計劃殺人……
我覺得,哪怕是衝動殺人和意外殺人,能夠找到證據來證明是誰殺的,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3.殺人犯的殺人動機都太過於「一致」。
基本山殺人犯都是有迫不得已的原因才殺人。兇手都是好人,每個被殺死的人基本上都是死有餘辜。
兇手就不能多殺幾個無辜的人來掩蓋自己的殺人動機嗎?看看《ABC殺人案》。
殺人犯是衝動殺人、徹頭徹尾的壞人。或者是偷盜升級為搶劫,搶劫升級為殺人……或者是惡作劇演變成殺人事件等。
或者死者就是因為意外才死的——我不是開玩笑,也不是在講《名偵探的守則》,我覺得這樣寫還真的很有趣味:「找出證據證明嫌疑犯無罪,證明這只是一場意外」,我覺得這樣比證明殺人犯殺人更有難度。
4.主線劇情發展緩慢。
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係、態度等方面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
對於核心粉絲來說,1,很悶。2,缺乏話題度,粉絲想炒熱都炒不了。(學學《海賊王》怎麼埋伏筆吧,抖包袱也是一門藝術啊。)
以《名偵探柯南》舉例,「少年偵探團」的步美、元太和光彥三人經過了柯南幾百話的教育,現在對柯南是言聽計從,只要是柯南的命令,柯南不必解釋他們都會照做。
這是當然的了,柯南破案如神,什麼大場面都控制得了,這麼多集以來展現的氣質和魅力足以讓周圍人敬重。很多警視廳的警官(比如高木涉、佐藤美和子、目暮警官等人)對柯南也不是那種「對待聰明的小孩」的態度了,已經隱隱是對待一位名偵探的態度了。
拿《金田一》的村上草太來說,他居然把金田一當做那種吊車尾看待,這個角色出場了很多次了。還總是對金田一說「我不知道為什麼美雪會喜歡你」——我也很奇怪村上草太怎麼會認為金田一是個普通人啊!在他眼中彷彿金田一從來沒有破過案、也沒有任何過人之處。
還有很多方面,主線劇情幾乎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