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96篇帖子。
(轉載知乎)中國大陸的教授或副教授再出國應聘,可以得到多高的職稱?
1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1 23:19
有沒有可能衝擊歐美一線國家的助理教授,甚至是副教授?還是說只能從博士後慢慢干起

2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1 23:19
坐標英國某羅素集團學校,最近作為招聘委員會成員全程參與了系裡幾個職位的招聘和面試,收到國內高校若干教授(也許是非升即走特聘)的申請書,剛好可以回答下這個問題。簡單說,如果有熟悉人士力薦是可以的,否則真的很難。我們收到近200分申請,華人佔了約1/4,國內工作單位的若干。screen 階段實際上國內學者還是有優勢的,有項目有成果有文章簡歷蠻漂亮的。問題就出在第二輪代表作審查上,我們是會一篇一篇仔細讀的,背靠背兩到三人會給文章打分,而且這個過程是不怎麼看文章影響因子的,純粹同行評議看文章質量。然後我們會開大會討論每個申請人的代表性成果質量,給高分和給低分都會闡述理由,這種情況下大家都不會瞎打分。基本上在這一階段,國內學者哪怕是教授申請AP都全軍覆沒。某同事原話是self repeated work... 但是,但是,但是,如果有熟人出來力薦,那麼一個面試機會還是會給的,說不定面試發揮好就上了。


作者:哆啦E夢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757175/answer/247061377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3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1 23:20
作者:NO1WDS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757175/answer/346887087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感覺一般是要降職的,再補充幾個比較新的例子吧:


Bin Gu(顧彬):Bin Gu 現任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學(MBZUAI)助理教授。
曾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正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本博。


Handong Yao(姚焓東):https://engineering.uga.edu/team_member/handong-yao/ 現任佐治亞大學(UGA)工程學院助理教授。
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副教授,哈工大博士,南佛羅里達大學(USF)博後。


Zhaochun Ren(任昭春):https://renzhaochun.github.io/ 現任荷蘭萊頓大學(leidenuniv)副教授。
曾任山東大學正教授,山大本碩,阿姆斯特丹大學博士。


James Jianqiao Yu(余劍嶠): James Jianqiao Yu 余劍嶠 現任約克大學(York)講師(助理教授)。
曾任南方科技大學助理教授,香港大學本博+博後。


Jiaheng Lu(陸嘉恆):https://cs.helsinki.fi/u/jilu/chinese.html 現任芬蘭赫爾辛基大學(helsinki)教授
曾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上交碩,新國立(NUS)博士,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 Irvine)博後。


Qun Liu(劉群):https://liuquncn.github.io/index_zh.html 現任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語音語義首席科學家
曾任都柏林城市大學(Dublin City University),教授(2012-2018)。
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1992-2018,12年開始為兼任),中科大本,計算所碩,北大博士。


Zhengbin He(賀正冰):Zhengbing He (賀正冰) 現任麻省理工學院Senior research fellow。
曾任北京工業大學正教授。
相關回答:
取得國內的博士學位而在國外獲得教職的人有哪些?
國內土博可以找到海外教職嗎?

4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1 23:21
拿我自己舉例吧。我是2017年從英國博士畢業回的北京,在北京一個211大學任講師/碩導,主持過國家青基和一些地方項目,每年發表SCI在5篇左右的樣子,教2-3門課,積極干一些行政類事務,也和國外保持着交流。但是由於未來發展的問題,還是決定回英國,一方面主要人脈還在英國,另一方面研究方向更契合國外,半年時間向英國大學投了十幾份簡歷,拿到3場面試,最終入職一所世界前125的大學,現在在英國任講師。總體來說,只要研究一直努力在搞,和國外保持合作,能夠洞察國外的發展方向,再有不怕面試失敗的決心,還是可以找到國外教職的。


2022年9月更:
感謝,這個回答閱讀量很高。我的微信公眾號是:泰恩河畔的搬磚人。記錄了我在英國任教的感受和體驗,歡迎關注!謝謝


作者:Liberty17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757175/answer/259801962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5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1 23:21
作者:滑稽人馬城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757175/answer/250837391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答案中有很多例子了,我就不隨意增加了,即使排名似澳門大學,也敢降級國內過去的教授,這裡個人觀點,說說大體而言為什麼。
一開始我也懷疑這種做法是一種無理由的歧視,對他人多年奮鬥的一種貶低。但如果有在海外高校學術崗工作過的人,大概能贊同我說的以下:


國外升等有陰謀詭計也有不公平,但大致上還是能做到根據你的貢獻給予評定。與國內相比,穩定性和客觀性至少高不止一個層級。不會出現諸如簽訂一些包含語焉不詳條款的合同招人,然後肆意詮釋條款提高要求的情況,具體參見武大中大最近幾年關於副研究員的爭議;
同第1條相聯繫的,對於國內所評定的教授職稱,除了北大清華的情況稍微好一點,境外高校普遍認為存在水分,有水分那麼就意味着對方接收你時不會簡單同意而是會加倍審查;
同1和2相關的主要問題是,近期國內所謂把文章發到中國的土地上的類似說法以及刻意排擠SCI和SSCI的做法,都在客觀上造成了大部分能寫外文文章的人(這部分人本身又是學術群體中的小部分)都有往回縮的趨勢,更別提那些本來就只在中文期刊發表文章的人。對錯不提,在大的機率上,你要進入一個英文發表的學術群體,你的投名狀卻是中文的,除了一些特殊頂尖人才,對方基本無法審查你的水平,只能根據僅有的英文發表降級。
同樣的,你獲取的國內基金或者項目,也存在一些嚴重的打招呼問題。當然,歐美也不是多乾淨,但就比爛程度上而言,國內往往更無所顧忌,做的比較明顯。這也導致了你拿到的相關基金和資助的公信力大大縮水;
國內的人才帽子等的授予,特別是官方的帽子,也存在許多不可言說的潛規則。基本上不是說你個人意願所能決定的。那麼類似的,你拿出去別人也不會覺得這個跟你個人的能力有多大的相關性,因為對方無法核實和審查。
海外經歷也是很重要的,學術招聘不僅是給你一個職位,也是給自己單位的社群增添一個成員,很多歐美高校對此特別審慎,如果你有在類似高校學習的經歷,那麼對方也就更好判定你是否是一個可能的合格成員,而不用再為你設置一個考核期(以便在覺得不合適時開掉你)。而如果你只在國內的高校待過,問題就是兩方對相同職位的要求完全不同。就文科而言,你可能很會寫一些官樣文章,也能發到一些頂級中文期刊,但這些文章翻譯成英文,可能一文不值。你花費很多精力參加的一些活動,在別人眼裡甚至可能會給你的履歷帶來反效果。 以上是總體而言,對個體來說總有不同的境遇,高手如顏寧等自然會覺得不受任何區別,如雲中鶴般中外遊走,但對於大部分高不成低不就的學者,自本就不大出名的國內高校往外走,不管你是985和211(這兩個概念在招聘時並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優勢),很難避免不被降級。近來有高校提出告別QS,這麼說吧,國外英語區高校基本上還是很看排名的(不一定是QS,有可能是本地排名也行),因為他們要一個benchmark。比如說,港三在招聘時,如果你的學校排名尚可,但不比港三高,你比如說是QS50-100的Assistant Professor,有機率別人只給你個起始工資的tenure-track Associate Professor。當然也有機率給你tenure,看你的資歷。但如果你是NUS等排名比港三高的臨近高校,大機率你會得到一個更好的package。同理,當某本校職工拿着外面的offer來譙promo,學校管理層第一關心的,是你的offer性質以及學校排名,比我們差的,好走不送;比我們好的,好酒好菜伺候,counter offer走起。而這些,很難適用到國內99%的高校之上。

6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1 23:21
國內教授出國應聘必然要接受「打折出售」,
或者該現象適用於大部分國家教授跳槽去其他國家




首先,需要明白一點,教授不是學生,教授有一個極其重要的職能,就是拉錢養活自己的學生和實驗室。而拉錢,需要人脈和資源。你跳槽去其他國家意味着你絕大部分人脈資源要作廢,相當於被扒一層皮。這也就是為什麼國內教授出國應聘要「打折出售」。
其次,打折不意味着一定要從博後做起。國內還是有一些在自己圈子裡做到頂級的教授的。比如薛其坤。但你讓他跑國外應聘,就算「打折出售」,拿個教授也不成問題,但他除非腦子進水了才會去。所以只要原價高,打折也可以賣得不錯的。
當然國內評審水分比較大,有很多院士那水平,說句不好聽的,還真不如海外博後平均水平。但官場的事兒,哪有看成績的。


作者:知乎用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757175/answer/246693538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7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1 23:21
Azul:


理工科的不了解,大陸培養出來的大部分文科博士,在大陸的大學做到了教授或者副教授,到國外(主要指美國、英國)估計就只能開的士及做超市收銀員之類的了,這其中包括大陸培養的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方向的博士。

8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1 23:21
川大化學系前幾年有個外籍教授Jason Chruma
2005-2011 Assistant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Virginia
2012-2020 Professor, Sichuan University 
2020- Assistant Professor (teaching), University of Virginia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757175/answer/306061467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9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1 23:22
某匿名用戶:


我見過最強的,從廣州大學助理教授跳槽到UCB做助理教授的。真是跳上天了。

10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1 23:22
作者:螢火蟲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757175/answer/246664263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首先,理客中地給個正確的廢話:要看具體情況,看人。比如顏寧那種水平的,清華教授也可以去普林斯頓當教授。
其次討論大機率情形。
和國內大多數高校還停留在簡單數量論的招聘理念上不同,美國大學招聘教授既嚴謹也靈活。嚴謹是指非常嚴格的程序,許多輪非常認真的面試,全系教授聽課投票,委員會討論投票,等等。實際上比國內嚴格複雜。靈活是指看重實質。不追求某些特定指標。你真的很牛不用擔心論文少。但前提是你真的很牛。專業人一看一談就明白。
但這樣的人在國內教授中鳳毛麟角。事實是絕大多數教授水平是遠遠達不到美國教職要求的。
就我觀察,國內到美國訪學的大部分教授,如果自身沒有海外留學拿博士學位,甚至可能比不上許多在讀博士生的科研能力。我這裡只說大部分,沒有一棍子打死所有人,這個大部分絕對是成立的。是不是絕大部分,我先留點餘地。
而就美國留學生博士畢業情況看,只有很少比例(如5%)能去高校找到教職。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有科研執念的人去做千老。這裡面不乏實在痛苦最後回國拿教授offer的博士後、科學家research scientist。
美國已經捲成這樣,你說國內的教授能卷的過這些人?
我告訴你一個真實案例,發生在去年上半年。
這邊一個小型創業公司招聘暑假實習生,這邊負責招聘的是華人。
收到國內某985名校青千簡歷一份,應聘暑期實習生。留美博士,兩年前回的國。
驚愕,可惜,但因與崗位要求不符,不得不拒之。
如果該青千能申請到教職,何苦來申請暑期實習生。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4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