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07篇帖子。
(轉載知乎)如今咖啡在中國是否流行?
1楼 JosephHeinrich 2024-4-9 19:45
2楼 JosephHeinrich 2024-4-9 19:47
作者:evanxu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3811742/answer/220833147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題不好回答,原因在於這問題本身有問題。
①如何判定流行?
②流行的標準在於什麼?
③以誰的角度去做判定呢?
如果你地處1,2線城市,走到哪都能看到各種咖啡館,星巴克,Costa,瑞幸,Manner,Tims。家附近有,辦公室附近有,大家都在喝,你可能覺得這是流行。
如果你是年輕人,喜歡淘寶京東上買東西,看過買過三頓半,永璞
,鷹集,G7,illy,柯林,知乎的凍干掛耳速溶冷萃,或者玩手沖,意式,你身邊的朋友們也在這麼做,你可能覺得這是流行。
前段時間網上有數據說全國有6億人月收入不足1000,這個數據被多方討論,對錯我們且不論,但一杯動輒二三十的咖啡顯然顯得太過奢侈,流行沒有基礎。
如果拿咖啡和茶(包括奶茶)、或者豆漿相比,是否流行?
所以我眼中的流行未必是你覺得的流行,你覺得的流行也與我無關~
流行與否和對比對象、主觀視角、地域、年齡、喜好、消費能力等因素都有相關,與其判斷是否流行,不如對比看下咖啡的發展現狀,未來趨勢。
我們先看國內咖啡的產能和進口噸量。
雲南是我國咖啡豆的主產地,咖啡種植面積和產量均佔到全國的98%以上。此外海南,四川等地也有種植,但是佔比太少。受制於種植區域,產能等因素,還是需要大量的進口。
我國的咖啡消費量放在全球,8年的時間裡從1%左右上升到3%左右,而美國有16%左右的佔比。可見,對比咖啡消費大國,流行還遠遠談不上。但有持續的上升趨勢。
我國的咖啡人均杯數這8年來也有提升,從人均3.2杯到7.2杯。
但也經不住對比,1年7.2杯的中國在坐標軸上基本看不到。美國人人均近400杯,德國人對咖啡的喜愛可以逼近900杯。作為咖啡愛好者,一天2杯不過分。
但是單看全國的平均也是有問題的。我們再單獨看下一二線城市。
一二線城市咖啡滲透率達到67%,已經養成飲用咖啡習慣的消費者已經接近日、美、韓等國的消費頻次,一二線市場已經達到了成熟咖啡市場的水平。
除了咖啡館和酒店的消費之外,辦公室+家庭的咖啡消耗已經達到25%。
對比了一些數據分析報告,關於速溶、現磨及罐裝(即飲)咖啡的比例都不一致,關於現磨咖啡的比例最低的有30%+,但更多都指向70%+這個區間,不管數據比例如何,至今速溶咖啡仍是我國咖啡消耗的主體。
再看未來趨勢,咖啡市場的預估增速還是挺高的,以後看來只會越來越流行!


①三頓半
三頓半
可能是時下最熱銷的凍干咖啡品牌,我印象里最早見到的小罐就是三頓半的1-6號,按照烘焙度的不同進行的設定,三頓半的1號咖啡,風味感很強烈,有淡淡花香,偏酸的口感很特別,可以嘗試,6號就相對苦不少。
廣告入門款/三頓半精品速溶咖啡 冷萃拿鐵燕麥拿鐵凍干咖啡天貓¥79.00去購買​
②知乎
知乎自己出品的咖啡,掛耳和冷萃都是精選全球精品產區百分百阿拉比卡
咖啡豆,經過Q-grader品質保證,口感豐富,酸苦適中,有濃濃的香味,有淡淡的回甘。和意式的厚重濃郁不同,整體都更加清爽~


知乎冷萃有5個口味,掛耳前後有6個口味,我更喜歡桂花烏龍和意式Gamma
,歡迎嘗試。
廣告知乎知物 冷萃咖啡液 五種口味組合裝 1盒(10條)知乎¥69.00去購買​
廣告知乎知物 冷萃咖啡液 五種口味組合裝 3盒(30條)知乎¥147.00去購買​
廣告知乎知物 掛耳咖啡 3種口味(20包) 1盒知乎¥79.00去購買​
廣告知乎知物 掛耳咖啡 π ρ τ 組合裝知乎¥79.00去購買​
3盒組合裝更優惠,單包價格降至4.9元!③隅田川

銷量很好但是自從換了代言人之後評論區一直很有爭議的品牌。
他家的咖啡品類很多,膠囊咖啡液、凍干咖啡、曼特寧掛耳咖啡
、意式咖啡豆,還有各種袋泡禮盒等。他們家的凍干咖啡性價比超級高!
廣告肖戰同款 隅田川進口速溶純黑咖啡粉意式凍乾冰美式0蔗天貓¥89.00去購買​
立即領取40元優惠券,2瓶69得手,0.69元單杯的價格,特別適合學生!!!

剛好618送上618紅包,速速領取,每天3次,最高可得22888元!
參考資料:
中國咖啡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中淨聯大數據:2020咖啡行業現狀_市場
2020年中國咖啡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現磨咖啡將成為未來市場消費趨勢
中國咖啡市場年度數據分析及預測:速溶咖啡市場佔有率超70%(圖) 中國咖啡網
3楼 JosephHeinrich 2024-4-9 19:49
作者:綠綺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3811742/answer/220823422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豈止是流行,已經!捲起來了!瘋了一樣。
一線城市寫字樓附近擠滿了星巴克、瑞幸,還有Manner等新咖啡品牌。
樓下便利蜂、全家、7-11、不眠海、麥當勞、肯德基等便利店和快餐店也在卷。卷就總發放優惠券。
兩三塊錢就能買到一杯精品咖啡。
打工人早上或中午需要喝一杯咖啡續命,感覺自己像極了下地前喝一缸濃茶的農民工嚶嚶嚶。 
今年咖啡融資尤其瘋狂,新咖啡品類簡直要起飛。
今年1月到9月,咖啡領域有21起融資項目,融資總額超過46億元。
Manner估值已經超過180億人民幣(位元組跳動投資)、時萃估值達50億、三頓半估值45億、M Stand估值40億、Seesaw估值10億(喜茶投資)。
就是說,咖啡真的很賺錢。
就連財務造假的瑞幸都能虎軀一震原地復活。
媒體上有位給瑞幸提供珍珠、果粒的原料商,一年賺幾千萬,他堅信瑞幸不倒。
賺的盆滿缽滿怎麼會倒。
果然,瑞幸就沒倒。

咖啡太暴利了,製作一杯咖啡需要幾毛錢的咖啡豆、幾毛錢的紙杯、幾毛錢的牛奶,成本兩三塊錢,售價二三十元。
然後搶地盤成了控制成本的重頭戲,很多店鋪今年瘋狂擴張,真的,就瘋了一樣。
幾乎每個月都有至少20家咖啡店開業。
以下是我扒到的咖啡店擴張情況:


連鎖精品咖啡的代表Seesaw Coffee,截止到六月新開近30家門店,超越過去幾年的總和,門店總數達到60家,計劃今年年底達到100+,翻倍!
Double Win從2015年創業到今年年初開了20家門店。但今年要開30家門店,超越過去幾年的總和,翻倍!
線上模式開店的挪瓦咖啡
,今年年初400家門店,目前門店數量已經1000+,翻倍!
2018年,Manner門店數量只有12家,而今年二季度,其門店數已經增長到了156家!
M stand的門店不停變換風格,成為網紅打卡店,今年融資後加速,店鋪近100+!
Lavazza截至今年9月門店數量達25家,計劃到2025年店鋪數量達1000+!
60%門店開在縣城的幸運咖
(蜜雪冰城脫胎),一年時間線下門店數量已經突破400家!優質門店單日營業額能做到萬元以上!今年還有新品牌和新產品瘋狂入場。
今年知乎開始賣咖啡,3 個月的時間知乎知物上線 6 種口味的掛耳咖啡、5 種口味的冷萃咖啡液
,口碑非常不錯。
首批掛耳咖啡
(Alpha、Beta、Gamma),取名就很有知乎大佬的氣息,黑咖啡
,0糖低卡,上線就賣斷貨。
廣告知乎知物 掛耳咖啡 3種口味(20包) 1盒知乎¥79.00去購買​
雙十一也很猛啊!99兩大包!
廣告知乎知物 掛耳咖啡組合裝(2袋40包) 秒殺專供知乎¥99.00去購買​
今年星巴克向中國市場推出了精品速溶咖啡,0糖低卡。 
今年營收主要靠肯德基和必勝客的百勝中國
進攻咖啡領域,與義大利咖啡品牌Lavazza組建了合資公司,加速Lavazza咖啡在中國開店進程。
今年盒馬開始自營咖啡,在雲南昆明開出盒馬咖啡門店。
今年四葉杯咖啡在雲南昆明開店,預計到年底要開10家以上門店。 
每一個雲南人,都可能是個隱藏的富豪。
以前看到山西的朋友,就問他家裡是不是有礦。
現在看到雲南的朋友,就問他家裡是不是有豆。

雲南的咖啡豆成為各大品牌的必選項,今年星巴克、雀巢、瑞幸、Manner、Seesaw、M Stand、知乎知物都推出了多款雲南咖啡豆產品。
今年生豆都漲價了,賣咖啡豆營收翻倍是一件非常非常正常的事情,營收翻五倍的都有。
如果我在雲南有塊地種豆,我也是富婆了烏烏。
瘋狂的擴張店鋪同時也意味著咖啡員工招聘的增多。
Manner咖啡師的薪資出了名的高於業界平均水平,月薪6k-12k。
我前幾天聽播客的時候了解到,Manner在下沉市場了。
為了讓二三線城市的咖啡店喝到和上海咖啡店一樣的咖啡,Manner會提供入職培訓。
給想搞錢且喜歡咖啡的友子們提供了絕佳機會。
今年的暑期熱劇《我在他鄉挺好的
》,男主最後回雲南追夢去了——去雲南開咖啡店了。
啊!我磕的CP就是在做咖啡!最後HE了哈哈哈,我磕的CP必須甜。
不過咖啡熱還沒有完全下沉到二三線城市。
在二三線城市,喜歡喝咖啡是一件很小眾的事情,不知道掛耳、冷萃咖啡液、凍乾粉是常態。
身邊的朋友喜歡的是咖啡飲料或者奶咖
,喜歡美式基本沒有。
很喜歡健身的朋友,會喜歡黑咖啡。
咖啡店不多,二三線城市的星巴克、瑞幸都在市中心,店鋪數量個位數,零零散散的咖啡店基本都是小品牌。
很多縣城至今仍然沒有一家咖啡館。(幸運咖:我要gkd)
很多人沒感受到咖啡流行的時候,咖啡市場依然有利可圖。 
當所有人都意識到做咖啡賺錢的時候,咖啡就沒有紅利了。
4楼 JosephHeinrich 2024-4-9 19:50
作者:火爆小豆芽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3811742/answer/220818031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題主能想到問這個問題,想必也是一位愛喝咖啡的同道中人,但我還是要有一說一,咱種花家幅員遼闊,各地風俗迥異,哪個地方是否流行不能一概而論,而且咱們地大物博,什麼好喝的沒有,咖啡它說到底也就是個國外來的豆漿嘛。
不愛喝的人會覺得:怎麼可能會有人喜歡喝這種像湯藥的玩意兒?
愛喝的人也只管好喝提神就完了,至於流行不流行的其實並不在意。
這樣一來,大家給你的答案自然也就不盡相同。
就以我為例吧,大學時候在廈門讀書,記憶里的街道上,總是擠擠挨挨著大大小小的咖啡館,不說三五步一個,也是經常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就會鑽出來一個,每每路過,不知不覺就被門口的咖啡香氣勾著慢下了腳步,往裡瞟上幾眼,或者拍個照~ 
你要是問我咖啡在這裡流行嗎?
我會說:「咖啡流不流行我不知道,咖啡館是真的很流行。」
因為,廈門這座四面環海的小島,雖然擁有的咖啡館的數量沒有上海多,但咖啡館的密度卻比上海還要高,價格也相應的更接地氣一點,但就算再接地氣,這兒的咖啡館裡點上一杯最低也要十幾塊。
而其他諸如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就更不用說了,咖啡館的價格,從一杯二三十到百十來塊都很正常,以剛需人群普遍一天兩杯起步的量來說,光是價格就勸退了不少人,所以咖啡館裡坐著的不一定是愛喝咖啡的人(比如有的人,是為了找一個安靜有網有桌子的環境學習、或者談事情;而有的人,是為了拍照抬高X格
;有的人,是走累了進去歇歇腳;還有的人,則是像魯迅那樣只是喜歡咖啡館的氛圍,每次過去都會帶壺茶自己沖泡的存在),而愛喝咖啡的人也不一定去咖啡館消費(比如我這種喜歡自己做咖啡的人)。


當然,要真說沒人在意的話也不對,至少咖啡從業人士顯然還是很在意的,且看這一堆一堆的數據就知道了:




但如果你嫌數據太多頭疼不看,那不如我教你一招最簡單的方法去判斷吧:什麼時候咖啡的價格能跟豆漿差不多了,它也就能真正流行起來了。
不過,話雖如此,卻也不必太過悲觀。
原因就在於,儘管橫向比較的話,咖啡比不過咱們的茶和豆漿流行,但縱向比較的話,現在的咖啡在咱們種花家確實還是要比過去更流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其一,我們的咖啡豆尤其是雲南豆的性價比已經優於其他產區了,成本自然也隨之降低。
雖然咖啡是舶來品,但是自從1904年開始大規模種植咖啡豆,距今已經有一百多年了,產區也形成了以雲南為主海南為輔的格局,而前些年在經歷了「雀巢毀諾導致的雲南咖啡滯銷」等一系列事件之後,我們的雲南豆終於浴火重生,不但生產和管理的理念實現了快速迭代,還使得現在的雲南豆變得越來越飽滿、圓潤,無論是品質還是價格,都備受世界各大優秀的咖啡烘焙商的青睞,紛紛在搶著掛我們的雲南豆賣。
很多店家在看到咱們的豆子品質這麼好、價格又如此優惠之後,也就不用再打腫臉充胖子的用進口咖啡豆吸引顧客了,而是去直接採購雲南豆,成本自然也就降低了,如此一來咖啡館也就越來越多,單杯咖啡價格也不像過去那麼高了。


其二,利潤變大,競爭激烈化,價格也就有了平民化的跡象。
本來各項成本和售價都降低之後,咖啡在我國的發展理應走上良性循環的發展道路,然而,天不從人願,咖啡的單杯價格被星巴克和一些個人咖啡店頂到了高價,緊接著暴利吸引了一大波資本的爭相湧入,於是做咖啡生意的人越來越多,競爭也就日趨激烈化。
其中的一波商家以金拱門和肯德基為代表,從十年前就開始陸續轉向意式咖啡的專業化模式,也順帶著著打破了壟斷的格局,讓能喝到好咖啡的地方越來越多,但這樣一來,早期那種使用劣質豆子的商家就被暴露的一覽無遺,比如某匿名咖啡,就曾引起了很多人關於智商稅的反思。 
另外一波人,則是瞄準了咖啡沖飲製品的市場。因為,生產咖啡製品,省掉了運營咖啡店的房租和人工等持續性支出,使得其中的利潤遠遠大於咖啡店。
僅以一條普通的三合一速溶咖啡為例,往往只含有少的可憐的咖啡粉和一堆廉價的植脂末
+糖,折合成本才一毛錢左右一條,即使售價再低毛利也很高,所以市場上的咖啡製品也就越來豐富,很多人喝過之後,再對比一下之前死貴又難喝的某咖啡,一輪報復性消費就隨之而來。 


所以,雖然從表面看起來,咖啡在一些城市似乎越來越流行,但實際上這是在很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促成的,然而歸根結底,只有在普通人都像買現磨豆漿一樣,能輕鬆買得起現磨咖啡
的時候,喜歡喝咖啡的人想不多都難了。
而我們質優價廉的雲南豆的崛起,正提供了這樣一個契機,也讓我這個日常靠咖啡續命的打工人,能從速溶咖啡的大坑爬出來,喝得起自己現磨的咖啡。
不過現在,我像周圍的人一樣,更多的時間也喝起了冷萃咖啡液。
因為它是真的方便,無論冷水熱水都可以沖泡,比速溶咖啡還方便,不但兼顧了口感,同時還節省不少的時間。
尤其是早上起床的時候,能快快的喝上一杯好喝的咖啡,喚醒新的一天,簡直不要太幸福呀。 


可在喝過的咖啡越來越多之後,我發現有的牌子很貴也很好喝,有的牌子很貴卻很難喝,還有的牌子雖然不貴也不夠好喝,但知乎家的咖啡卻有點不大一樣,接地氣的價格高冷的范兒,而且居然還挺有料,讓我現在逢人就推一波~
五種味道彷彿對應了五種心情,輕輕一撕,倒進杯子的瞬間就融解開來,玫瑰的溫柔,哥倫比亞的柚香,衣索比亞的梅子味兒,巴西喜拉多的可可味兒,喝起來全都帶著花果的香氣,不焦不苦又順滑。
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香醇金桂,中淺度烘焙的阿拉比卡咖啡豆
,很好的保留了豆子原始的果香,再配上香香的桂花干,喝完之後很久,依然唇齒留香。
撕開袋子之後,一股桂花混合著梨子的香氣,瞬間盈滿鼻腔,忍不住深吸一口,是豐收的味道。
一整袋冷萃咖啡液
倒出來 33ml↑↑
兌水180ml 之後正好滿滿一杯↓↓


夏天的時候,我一般往裡面加點冰塊,格外清爽。


還有時候加上冰鎮的椰漿,濃香順滑,再加點果糖或者赤蘚糖醇
,好喝到續杯↓↓ 
但最近降溫,天氣涼涼的,用熱水沖泡的也很好喝呀,有點兒像桂花梨子茶的味道。
話不多說,我先喝一杯啦~
廣告知乎知物 冷萃咖啡液香醇金桂(1盒10條) 知物節特惠知乎¥69.00去購買​


廣告知乎知物 冷萃咖啡液組合裝(1盒10條) 知物節特惠知乎¥59.00去購買​
更新:這兩天喝了「知乎知物咖啡」的另一款新品,榛果風味的 brown ,感覺很驚喜,迫不及待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中深度烘焙,口感比較均衡。層次剛也很豐富,喝著有濃濃的奶油巧克力,和榛子等堅果的醇香,回甘有明顯的蔗糖甜感,做美式或者調和牛奶果汁等都很不錯。
尤其是喜歡「巴西喜拉多」冷萃液
的小夥伴,一定不要錯過它,雖然還是 0 糖,但甜感升級,價格還比之前更優惠,多買最低一條才不到兩塊錢,還送杯子開心~
連結放在這裡啦 ,想嘗試一下的小夥伴可以自取↓↓
廣告知乎知物 榛果風味冷萃咖啡液【新品嘗鮮】 榛果風味 2知乎¥69.00去購買​
廣告知乎知物 榛果風味冷萃咖啡液【新品嘗鮮】 榛果風味 4知乎¥109.00去購買​
參考



https://xw.qq.com/cmsid/2021090
5楼 JosephHeinrich 2024-4-9 19:51
上面有幾位說咖啡正在流行,我是完全不同意的
咖啡在中國真的離流行還很遠很遠
我們不能拿上海一個全世界第一的特例來代表全國水準。
歐洲人平均每人每天1.9杯咖啡,中國平均每人每天是0.025杯,然後上海這個全世界咖啡店最多的城市承包了全中國90%以上的咖啡消費。
你還覺得咖啡在中國流行嗎?
流行不起來還是因為中國絕大多數的人群接觸咖啡的時間太短了,對咖啡的不認識,不了解。
另外中國還有傳承千年,博大精深且深入百姓生活的茶文化,這個也是咖啡在中國發展遇到的最大阻力,沒有之一。


作者:milo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3811742/answer/218768727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6楼 JosephHeinrich 2024-4-9 19:51
說流行的大概還是太不接地氣了。
在中國絕大多數普通人眼中,咖啡仍舊是帶著一股子藥味的「飲料」,跟茶水本質上還是不一樣的東西。
星巴克,costa,還是早些年倒掉的上島,太平洋,抑或是最近幾年頻頻衝上輿論和財經新聞風口浪尖的瑞幸,除了星巴克,剩下的幾位加起來的知名度可能都還不如超市裡最常見的雀巢速溶。
歸根究底,我國人民在口渴的時候,更多的還是選擇喝水,喝幾塊錢就夠泡半個月的茶水,甚至是喝三塊錢一瓶,起碼五年沒漲過價的可樂。而一杯動輒十幾元起步,甚至四五十元不止的飲料,遠遠沒到走到哪兒都能買得到、隨便喝都能負擔得起的地步。


作者:知乎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3811742/answer/219322800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7楼 JosephHeinrich 2024-4-9 19:51
首先,咖啡在中國正在流行。之所以還沒有流行的那麼普遍,一是因為在國人的意識中咖啡是「苦」的代名詞,排斥「苦」味是人的本能;二是因為在國人的意識中咖啡是「提神」用的功能飲料,不是日常消費品;三是因為在絕大多數國人的心目中「咖啡」代表的是西方文化與西方的生活方式,不接地氣兒。
觀念是長久以來形成的,自然也不會在一朝一夕之間轉變,但不能否認咖啡在中國蓬勃發展的趨勢。


作者:姜濤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3811742/answer/218573366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8楼 JosephHeinrich 2024-4-9 19:52
作者:Arnold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3811742/answer/218763380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你知道咖啡怎麼打開日本市場的嗎。
在日本這一個茶文化風靡的國家,剛開始速溶咖啡、星巴克啥的壓根沒市場,打開這個市場的法寶是個不起眼的咖啡糖。
日本小孩子吃了咖啡味的糖以後,這個市場才慢慢打開了。


作為一個95年的人,很早之前我也是不喝咖啡的,畢竟綠茶真的能滿足絕大部分抗疲勞需求了。
那我怎麼做到現在一天一杯的呢?


我回憶了一下接受咖啡的過程,大致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嘗試接觸咖啡這個階段在高中,主要是偶爾飲用速溶咖啡,包括雀巢、麥斯威爾
、麥馨等,都是三合一咖啡。
這個階段主要是香味、甜味、順滑的口感佔據了自己的飲用喜好。
我記憶特別清晰的是麥馨的香味會比其他兩個牌子要好很多,雀巢的咖啡焦苦味比較重。
這個階段是攝取抗疲勞咖啡因。
速溶咖啡單根成本在1-2快人民幣之間。


第二階段——咖啡新認知階段這個階段是在大學,那時候是姐姐開了個咖啡店,把我帶入了深烘焙商用咖啡階段。
從拿鐵慢慢適應到純飲美式,意式咖啡,這時候認知了咖啡是有渣的(羅布斯塔
豆種和意式拼配比較多)。
店鋪開在旅遊景區,來來往往的遊人經常鬧出會點到一杯18塊的意式等上餐後傻眼的趣事兒。
這個階段對消費者的消費力已經有了要求,在月收入3000-4000的時候,20-35元的咖啡產品是筆不小的支出了。
我現在出門還是會去喝美式,因為其他咖啡大差不差,只有美式的拼配風味各家都是不一樣的。
這個階段是攝取咖啡因還有美美的拍照需求。
良心點的咖啡店,用的意式拼配豆成本在每磅(454克)60-80塊左右。
某知名品牌,美式用3個shot(7克*3),每磅出品21杯,成本呢您自己慢慢算。
掛耳咖啡主要是濾袋和咖啡豆的成本,再就是包裝袋。我自己製作的意式拼配豆單袋成本控制能在6塊人民幣左右。(小批量的成本還是高的)
你的意識里覺得咖啡貴的,純粹只是你不了解。
上面說的旅遊區趣事兒,只是表達旅遊區遊客的主要需求是購買拍照素材。
廣告Sinloy辛鹿 藍山風味/意式拼配咖啡豆 新鮮烘焙 1KG量京東¥59.00去購買​
廣告野鴿子 意式咖啡豆阿拉比卡豆拼配濃縮黑咖啡純苦咖啡京東¥79.00去購買​
第三階段——挑嘴自己動手階段人的味蕾著實是很難伺候,嘗過了好的東西對差的產品就會本能的拒絕了。
伴隨這個階段的是你會開始逐漸的拒絕碳水,清淡飲食。
自己也不會在家製作羅布斯塔豆種咖啡
了,3in1的植脂末速溶咖啡也從來都不會在家裡出現了。
家裡只會有些單品豆,耶加雪菲(譯為溫暖濕潤的地方)、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林東曼特寧等。
這時候你會對製作水溫和萃取時長有苛刻的要求,並且保證咖啡粉是前兩分鐘磨出的。
這個階段是真的喜歡喝咖啡了。也不會去外面的咖啡店喝咖啡了,畢竟已經走過了單純的咖啡因攝取,進入到享受生活的階段了。
大部分精品豆的成本,是意式拼配豆的兩到三倍,這就是為什麼精品手沖咖啡賣的要貴很多。
但是你自己製作,以20克粉,半磅豆子70塊為例。
濾紙加上豆子的成本一杯大概 6塊以內就能搞定。
廣告SinloyReserve 精品咖啡豆 印尼林東曼特寧G1 進口單品京東¥87.00去購買​
廣告SinloyReserve精品咖啡豆衣索比亞耶加雪菲沃卡G1可京東¥52.00去購買​
為什麼咖啡在中國很難流行起來,本質上是進入第三階段要花費的時間太多了。第二階段是成熟的品牌運營商,並不是咖啡運營商。(如果非要把咖啡豆都烘糊的苦水當咖啡那我也沒啥好辯解的。)


咖啡能否在中國流行主要取決於生活方式人對健康生活的需求越大,咖啡才能越流行。
比較咖啡因的攝取,速溶咖啡的咖啡因含量被廉價奶茶吊打。對你沒看錯,就是吊打。


每天可以攝入咖啡因?
研究表明,400mg/天(是相對於體重65kg的人而言的數據,相當於6mg/kg的攝入量)不會對人體造成負面影響①②
如果每杯是236ml(1.8g速溶咖啡粉/份),按照57-76mg的咖啡因含量來算,那麼一天喝的速溶咖啡的上限是5-7杯 (星巴克的咖啡因含量更高)。如果平時有從其他來源攝入咖啡因:功能飲料、茶、巧克力,那麼喝咖啡的杯數應該更少。


作者:僅選啊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904141/answer/21433063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一杯美式咖啡1杯美式咖啡(中杯)的咖啡因含量:約為108mg
一罐紅牛1罐紅牛飲料的咖啡因含量:約為50mg
而一杯奶茶呢1杯米芝蓮絲襪奶茶≈7罐紅牛
不管是速溶還是深烘焙商用咖啡,在功能性上和口味傾向上都無法和奶茶對比更何況奶茶不僅僅有抗疲勞的咖啡因,還有能提供大量能量的糖類物質。


如此一對比,單一功能性的咖啡就被熱脂肪、更抗疲勞、更適口的奶茶全方位吊打了。
這很過分是嗎?更過分的是奶茶的價格還比你低。
適用人群可以倍於咖啡受眾增長。


數據源自
睡不著就對了!10款奶茶咖啡因含量數據曝光,可能有你常喝的→

你覺得在中國替代品種多的情況下,消費者有多少理由去選糊了吧唧口感跟藥一樣的苦水。
二階段的受眾群體,可能會短暫追求流行元素,跟隨營銷製造的流行去喝。大多數的消費都為營銷和店面房租買了單。
三階段的群體大部分只會去買豆子,咖啡器具和濾紙。
整個咖啡業態一直是一種焦灼的狀態。
就算現在閃萃技術出現,依舊無法和現磨咖啡
豐富的香味去做對比。
讓整個咖啡行業很難進一步發展。
作為三階段咖啡代表,Cafes | Blue Bottle Coffee Co.也僅僅是在上海和香港各有一家門店,門檻極高。
普通人的咖啡最優解,我覺得是方便的掛耳咖啡
,雖然丟失一些香味,但仍是所有方式中,最符合日常飲用習慣和消費水平的了。
廣告隅田川 日本進口特濃掛耳式黑咖啡粉節日禮盒 意式口味京東¥85.00去購買​
廣告【86元選3包】日本進口咖啡 ucc 悠詩詩職人掛耳咖啡黑京東¥32.50去購買​
你說咖啡的未來在哪裡?我也挺想知道的。 


普及三合一產品中植脂末的危害這個答主寫的淺顯易懂,請自行移步。
植脂末的危害是不是被過分誇大了?434 贊同 · 84 評論回答

評論區給我上了一課事物分開的人,永遠不要跟事物混雜的人去解釋。這大概是某些大佬們不願意寫答案的原因吧。
那我就再說一遍
在我個人的評價體系里,速溶(含有各類添加劑)、加糖加奶、某些品牌運營商的超出正常深度烘焙只留下咖啡豆枯萎的產品,一律不能稱為咖啡,只能稱為咖啡味飲料。
超出深度烘焙的咖啡豆,就是某些店鋪用的黢黑糊掉的豆子。根本不能被叫做咖啡,只能被叫做咖啡味兒飲料。
只有烘焙度合格的淺度、中度、深度咖啡豆,製作的無添加咖啡,我才認可叫做咖啡。
211028,看著評論里的些偏見,我還是在回答里再補充清楚點吧,這次補充成本問題。
不要覺得咖啡是個高大上的玩意兒,就是個適口飲品而已。
211029,人的消費力越高,健康需求越高。對食材要求越高,飲食越清淡,給舌頭更多留白,更能品出咖啡中的風味。
咖啡味飲料相較咖啡更具普適性,口味清淡的廣佛地區精品咖啡
更加流行。
211101,個人真覺得知友水平極其參差不齊,賣貨不選大眾認知度高的速溶咖啡飲料
,不選美人魚的巨坑咖啡粉,不選幾頓半的即溶咖啡粉我還真是給自己找苦頭吃。
我雖然沒啥錢吧,但推薦速溶這種坑人的事兒我是真的干不出來。
能不能動一下大腦,想想為什麼用劣質咖啡豆萃取凍干技術後生產出的咖啡會比現磨現萃的咖啡還香,為什麼一個三合一飲料比只有咖啡豆的產品還要便宜。
BTW,西西弗的美式還可以哎,中深烘焙的豆子,應該是混有鐵皮卡。除了買到一杯咖啡,還買了個一個坐著看書權益。
9楼 JosephHeinrich 2024-4-9 19:53
作者:TATSUMI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3811742/answer/236350501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咖啡】作為世界上的主要飲品之一,在中國大陸距離「流行」的程度還差得非常之遠。2020年中國咖啡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五年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
www.weihengag.com/index.php/home/article/detail/id/5736.html

從上圖的人均咖啡消費量的對比來看,中國大陸的年人均咖啡消費量只有極為低下的6.2杯。台灣地區的人均咖啡消費量是大陸的33倍,香港特區為40倍,日本為45倍,美國為62倍,而德國則是達到了驚人的140倍。
可以說,中國大陸對咖啡幾乎沒有任何興趣。而世界上的已開發國家和地區,尤其是歐美特別是歐洲國家,簡直是嗜咖啡如命,比如德國人平均一天就要喝掉接近3杯的咖啡。同樣,世界上其他的【高人均咖啡消費國】,也全部集中於歐美文化圈。甚至像原來的「東方陣營國家」,比如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等國也是榜上有名。當然,人均咖啡消費最高的還得是北歐諸國,其中芬蘭的年人均咖啡銷量直接突破10.35kg。
而在全世界的咖啡消費總量上,中國大陸地區的咖啡市場,也是極度邊緣化的。比如下圖2011年的數據,中國在圖片上幾乎小到找不到。這就意味著,中國大陸地區的咖啡消費總量也極為低下,甚至還遠不如東南亞的越南,泰國和菲律賓等國。
當然,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比起咖啡的口感等這種「微觀因素」。似乎更多地與咖啡的「文化形象」以及國民對咖啡的態度和認知這些「宏觀因素」有關。
因為在中國大陸,任何一種事物要想流行起來,都必須至少具備以下兩種特徵之中的任何一種特徵:
一個是【大眾化/草根化】,即能夠接受足夠廣泛的群體,特別是窮人,老人,以及外來打工者等等,通俗來說就是要「要接地氣,不要裝B」。還有就是【民族化/本土化】,即發源自本土文化,或者經過大幅度的本土化改造來迎合市場,不要試搞什麼「歐美的原汁原味」。
比如在三大洋快餐品牌(肯德基,麥當勞,漢堡王)當中,肯德基最接地氣且最本土化,所以在中國大陸市場是最受歡迎的。其次是麥當勞,相對性地保留了更多「歐美特徵」,但也做了相當多的本土化改良。最後的就是漢堡王,本土化程度相當地,大幅度地保留「歐美的原汁原味」,因此市場也最小。
而咖啡的問題就在於:
咖啡在中國大陸仍然有著強烈的「歐美西洋」的外來文化背景。同時咖啡消費在中國大陸還試圖維持一種「小資白領小資」的身份特徵,以及「高端精緻」的產品形象。
這兩大特徵,註定咖啡消費在中國大陸地區極難流行起來。甚至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喝咖啡」這種行為本身就會被視為「脫離群眾」「嫌貧愛富」,以及「崇洋媚外」「跪舔歐美,或者是「矯情做作」「裝腔作勢」等這些負面特徵而遭到批判。
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星巴克」。因為雖然星巴克在美國是「爛大街」的飲料,和中國的奶茶差不多。但星巴克在中國大陸,就是以一種「高收入的小資白領精英」的消費品這一高門檻形象而存在。不過,絕大部分的中國人在階級上還只是「溫飽階層」,且大眾文化傾向於「草根主義
」。因此「在星巴克消費」這一行為本身就容易被視為「裝B」,而遭到絕大部分普通人的各種批判和揶揄。
不過話說回來就是「咖啡」本身作為飲品,最早流行於歐美文化圈。而「非歐美文化圈」的國家對咖啡的追捧,本身也是伴隨著西洋國家帶來的「現代化,工業化,城市化」等運動而興起的。因為在當時,西洋諸國被視為「富裕,發達,先進」的象徵。所以認為來自西洋的生活方式,自然是高貴優越的,也必然是爭相學習和模仿的對象。
當時的亞洲諸國當中,最先開展「西化運動」的便是明治時代的日本。而日本人喜歡「喝咖啡」的西化傳統,也是自那時候開始興起。
在20世紀的歷史進程當中,東亞各地區對「咖啡」的態度,也很大程度上是和對「歐美西洋文化」的態度是密切相關的。冷戰期間,日本,韓國以及港台東南亞等「海洋亞洲地區」都處於「西方秩序」的直接影響之下(日本戰後更是直接徹底成為西方國家),和歐美先進國家有著密切的交流。同時這些地區本身就對「歐美文化」持一種相當包容接納,甚至是敬仰膜拜的心態。而「喝咖啡」這種生活方式上的歐美化,就是最容易與歐美國家拉進距離的做法。除了日本以外,韓國,港澳台以及東南亞也無一不是如此。所以到了現在,韓國這樣地處東亞的「海洋亞洲」發達經濟體的人均咖啡銷量甚至超過了老牌西方國家日本,達到了驚人的「每人每年530杯咖啡」的水平。
可以說,咖啡在東亞各地的流行程度,不僅僅只是取決於咖啡本身作為飲品的口感和風味。更在於咖啡還有強烈的「象徵性」,即咖啡的文化形象是「歐美西方(外來物)」和「小資生活(階級)」。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在日本和韓國等西方化的「海洋亞洲」國家,咖啡的流行程度和歐美不相上下。而到了中國等「大陸亞洲」國家,咖啡的流行程度就遠不如前者,甚至還有抵觸情緒,比如通過最近的「星巴克事件
」,都非常明確地表明了中國的絕大多數民眾就是不喜歡咖啡這種「西方的」「小資的」產物。
至於所謂人均咖啡消費最高的上海,也根本無法代表整個中國對咖啡的接受程度,只能代表上海自身對咖啡的態度。甚至很多人討厭上海的理由,和討厭「咖啡」,討厭「星巴克」的理由是一致的,都被認為是「西化」和「小資」的象徵。中國其他地區對上海的批評和厭惡當中,最主要兩點也正好就是「崇洋媚外」和「矯揉造作」。

10楼 JosephHeinrich 2024-4-9 19:54
作者:清風知我意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3811742/answer/219613413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就我的感覺而言的話,咖啡在中國已經是非常的流行了。
尤其是在年輕人的群體中,喝咖啡的人越來越多,我記得之前發了個關於咖啡的朋友圈
好多人都來私聊我交流黑咖啡。
再看看遍地開放的咖啡館,可見咖啡的影響力真的是甚遠
我平時一直喝的永璞咖啡
,非常精緻的一個品牌,咖啡的口味也是格外的多。
這次雙十一遇上大促正好又可以屯一波咖啡了,各種滿減各種送真的非常香了。
相信沒有任何一個女生能夠抵擋住好喝又好看的咖啡的攻勢!
永璞閃萃咖啡
是我近段時間一直有在喝的一款咖啡,小小的一顆25ml咖啡能讓我一整個早晨都保持清醒的狀態。
黑咖啡是0蔗糖0脂肪的,榛果味黑咖啡是有少量的糖的,但脂肪含量一樣也是0,椰子風味很有特點!清新的椰香和濃厚的咖啡香味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層次鮮明的爽朗口感,體驗感真的十分棒。
這款咖啡採用的是全新閃萃技術
,日本最新的咖啡和茶萃取黑科技,能夠瞬間在低溫環境下鎖住鮮味。常喝黑咖啡的小夥伴都知道,一款咖啡放的時間太久了味道肯定多多少少會變,變得不那麼好喝了,因為咖啡的保存真的是個問題。
不過永璞這款閃萃咖啡即便是常溫下也能夠保存1年之久不變味,風味還是那麼棒
它的溶解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基本上就是一秒即溶
它的濃度很高,比市面上的凍干咖啡
、速溶黑咖濃度要高得多,口感非常醇厚
攜帶起來也真的是非常方便了,小小的一顆包包里隨便一丟就可以了
我一般都會用小盒子來裝它,快喝完的時候就馬上補貨前後銜接上,除了常規的沖飲之外我也經常會嘗試一些新鮮的玩意兒
比如加氣泡水、加養樂多之類的,也是非常不錯的體驗啦
喜歡永璞的咖啡液還有一個原因是它的產品真的非常有創意,他們家的周邊我也老喜歡了!之前那個迷你馬克杯不知道多少人領到了!
我已經剁完手啦!你們呢~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